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AI是中國出版業發展新機遇 “書香上海·東方閱讀盛典”探討跨界話題
      來源:文匯報 | 許旸  2024年08月16日08:32

      閱讀是傳承文化薪火的重要途徑,也是汲取智慧力量的重要方式。2024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期間,“書香上海·東方閱讀盛典”舉辦,“新華薦書·東方書單”和“年度十大東方讀書人”評選同步啟動。

      “出版被稱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就在于能與時俱進,積極采用新技術提高出版水平。中外出版歷史證明,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極大推動出版業繁榮發展。”活動現場,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認為,AI是中國出版業發展的新機遇,直言AI不會使出版業死亡,而出版業不用AI就“死定了”。

      出版業的歷史,就是出版隨人類社會的科技文化進步而不斷采用新技術、提升出版服務水平的歷史。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正在推動出版業全面提升水平并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出版人應與時俱進用好信息技術,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同時他也提醒:人工智能雖是強大工具,但取代不了作家、科學家、出版人,而是可以幫助作家、科學家、出版人在人類已積累的優秀文化基礎上開展創新。

      以“文學·城市·閱讀·AI·未來”為主題,邱華棟、鮑鵬山、陸銘、喬宇等專家學者通過跨學科碰撞交流,從不同維度展望出版未來、分享閱讀體會,探討閱讀與未來的無限可能。“文學不會隨著科學進步消亡,每一次科學的進步都為文學插上新的翅膀。大模型、AI技術的想象力、對情感的理解能力,包括很多知識準確性都存在局限性。”喬宇談到,對讀者來講,要堅持閱讀思考,“我們對知識的追求、對知識的理解是AI不能代替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更多接觸,通過AI幫助我們更好思考,增強人類更大的創造力。”

      “我們要不斷推動讀書熱潮,美國作家、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有句話,他說書籍這個東西從來是買得多,讀得慢,但不要緊,只要把這些書買回家,放在身后書架上,仿佛有一群廣闊生活的保證人站在身后,這就是書籍的感召和力量。”邱華棟說。

      “創新有四個特征:未知性、累計性、偶然性、集聚性。”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說,“創新的發生,需要人與人見面,進行知識的傳播、交流、互動。知識的碰撞在什么樣的空間產生?十分重要的就是城市的第三空間。上海書展、‘書香上海·東方閱讀’盛典就是這樣公共的第三空間。”

      在上海文史館館員鮑鵬山看來,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保護理性,提升理智,從永恒尺度,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改善生活,“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永遠保持人類的自我的本質,使人可以稱之為人。”專家們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閱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核心價值始終如一。它不僅是獲取信息的手段,更是理解世界、塑造自我、傳遞文明的重要途徑。

      據悉,作為集團在上海及長三角的橋頭堡,東方出版中心堅持立足區位優勢,依托屬地豐富資源,積極探索閱讀推廣新路徑,助力書香上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