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荻港村》:江南古村的浪漫敘事
      來源:文匯讀書周報(微信公眾號) | 陳思和  2024年08月12日08:54

      荻港村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個自然古村落,實有其地。據說在它鼎盛時期曾出過兩名狀元、50多名進士、200多名太學生和貢生,近現代更是名家輩出,稱它為“江南文化第一名村”也不算過分。但是顧艷把她的長篇小說取名為《荻港村》,并不是要為古村作傳,而是用它做了小說敘事的背景。小說中的地名、文物、甚至有些人名都挪用了真實材料,如第32章寫荻港村黨支書桑果兒準備籌建“荻港名人館”,便介紹道:“把凡有成就的荻港籍人士全都羅列進去了。譬如:李四光的老師、地質學家章鴻釗,中國民族資本家章榮初,中國近代史專家章開沅,中國現代音樂教育先驅邱望湘、陳嘯空,外交家章祖申與瑞典王子羅伯特·章,中國著名礦物學、晶體學家章元龍,‘赤腳財神’朱五樓,中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吳厚貞,以及章氏逆子章宗祥等。”這些被陳列的荻港籍“名人”在中國現代史上都實有其人,展示了小說背景的真實性。不過真正被作家采納到小說情節里的,只有主人公的同學章榮初和歸祖尋親的“瑞典王子”羅伯特·章,而且都是花絮性的描述,被一筆帶過。真正的小說主人公許長根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自成一個虛構的敘述系統。荻港村史上流傳著“章百萬,吳無數,朱糊涂”的說法,說的是荻港村最大的三個家族和他們的事業命運,而在顧艷的小說里,這三個大家族人氏都沒有成為主要成員,倒是三姓以外的許氏家族天馬行空,完全不受真實性的限制。按照作家的解釋,她原來構思是想以海寧縣許村為書寫對象,后來邂逅荻港村,決定把許家的故事搬移了過來。憑借荻港村豐富厚實的文化基因,作家的瑰麗奇幻的想象力就變得有根有須,主人公(也是敘事者)許長根作為一個有文化的傳奇農民,能詩會畫,文武兼修,都能夠落到實處。

      這也是這部小說的敘事特色:沒有拘泥于村史的真實性,甚而也放開了對真實歷史的時代抒寫。作家放縱著浪漫的藝術想象力,以百歲老人許長根對著一條老狗斷斷續續的回憶為敘述線索,歷史風云恰成過眼煙云,人物命運生生死死虛虛實實,百年歷史事件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只有選擇這樣一個角色為敘事人,小說敘述才能打破現實時空,達到舉重若輕的境界。假作真時真亦假,我覺得許長根的虛構形象影射了“苕溪漁隱”的荻港精神,把真實與抽象高度結合在一起。他早年投身革命,歷盡苦難,又能洞察世情,超凡脫俗。他的弟弟和他的幾個兒子都介入了荻港村的權力斗爭,各有成敗,唯有他自己冷眼旁觀,與現實世界若即若離,他的敘述構成了20世紀現代社會的漁樵閑話。與許長根互為呼應的,是他的侄兒許家立。這也是一個另有看點的人物:他是從復仇的“俠”精神逐漸回歸隱逸的“道”文化,與許長根早年投身革命到晚年隱逸有異曲同工,合二為一,自成一個敘事視角。如果再往下推及,那就是貫穿小說敘事的小矮人青草,也是長根敘事的第二個聽眾。許長根的這個生命組合讓我腦海里突然閃過半個世紀前讀過的雨果小說《笑面人》,那里也有一個奇異的生命組合:一個馬戲老板,一個瞎女,一條老狼;是他們拯救了“笑面人”,這個生命組合與“笑面人”背后的貴族世界構成完全不同的敘事視角。在《荻港村》里,許長根、許家立、侏儒、老狗,還有一頭神秘的鷹,鮮明地構成一條民間性浪漫性的敘事線索,與20世紀風云突變的荻港村政治歷史形成另類的敘事策略。

      不過,這部小說并不是一部宣揚遁世精神的作品,作家也不是在發思古之幽情,小說描寫許長根的習武和許家立的復仇,都不是傳統意義的“武俠”精神;他們牽黃擎蒼、放浪形骸也好,揮金如土、云游天下也好,也都算不上傳統意義的“漁隱”精神。小說的敘事時間起始于1918年頗有深意。那正是五四運動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戰激起中國人對“公理戰勝強權”的信念,中國被納入世界體系,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封建帝國意識土崩瓦解,中國由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成為一種世界性因素的新中國。許長根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讀過三年書,接受的是新文化的洗禮,他的整個人生,連同他敘述中的荻港村在20世紀的整部現代史,都與傳統的所謂狀元文化、進士文化做了堅決的分割,由此展示的是經受過新文化熏陶的現代人格和現代文化精神。20世紀“荻港村”的發展歷程,每一步都是踩在現代中國發展的節奏上。

      敘事人許長根的荻港敘事,是一種充滿現代意識的自我反省與自我審視,含有盧梭《懺悔錄》的自我批判精神。他不回避自己少年時期企圖偷竊的行為,也不回避自己對傳統文化中所謂“妻妾成群”之齊人之福的迷戀,更不回避自己對異性美色的沖動欲望,直到垂垂老矣,還迷戀上一個女知青,所謂精神出軌——所有這些怪異行為,有的是出于生命力本能的旺強,也有的是傳統腐朽文化觀的作祟。社會嬗變的新舊文化切割不會非此即彼,人性的延續總是在混雜中慢慢蛻變,前進一步往往陪伴著后退半步。許長根不是孤膽英雄,他在人性上行為上表現出來的許多特點,與荻港村這樣一個積淀著傳統文化基因的藏污納垢環境聯系在一起,反映了一個投身于大革命、抗日戰爭的農村知識分子的世界觀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漫長曲折、最終跳出歷史循環、回歸生命本能的過程。

      由此及彼,作家對人性鄙陋的審視和批判,依然是貫穿小說敘事的主要線索。作家用女性的視角與敏感,再現了荻港村眾多婦女在新舊文化混雜中所承受的煉獄般的煎熬。許長根的母親愛戀小叔的凄美故事,最后結局是發瘋自盡;許長根的姑姑恪守傳統婦道,苦苦忍受舊式家庭的冷酷,最后仍然發瘋而死;雪梅不滿兒媳生下怪胎毛孩,逼著兒媳遺棄孩子,自己最后發瘋死于荒野;章珍妮是個勤勞賢惠的傳統女人,當了婆婆以后,不斷挑唆兒子凌辱兒媳,導致兒媳出軌自殺,害了兒子,她自己也深受刺激悲慘死去……小說敘述了大量的農村婦女日常生活故事,有的是互現對照,有的是旋回重復,一遍一遍地訴說著那個世界中婦女的悲慘命運,仿佛是一組長長的民歌,蕩氣回腸,催人淚下。書中婦女形象各有美麗出色之處,她們也向往著安定順心的傳統生活,但是在舊文化的浸泡之下,她們也會做出愚昧甚至罪惡的舉動。顧艷以一支綺麗傳奇之筆,寫出了既令人同情又厭惡可憎的人性百態。

      《荻港村》還有一個重要的敘事特點,我稱之為“豪華版”的江南民俗大展示。百年習俗路漫漫,敘事者幾乎是編年式地講述江南農村的自然節氣、民俗民風,一年復一年的春節家宴、清明祭祖、婚喪喜慶……而人事卻在風俗畫中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老的一代代蕭瑟而去,新的一代代茁壯成長,冬去春來,復又是夏炎秋涼,從中推進了時代信息及其演變過程。我原先讀過顧艷的很多作品,印象中都偏重于都市江南知識女性的描述以及歷史題材的創作,而這次閱讀顛覆了我的原來印象,《荻港村》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江南農村史詩式的敘事,除了許長根一家五代的浪漫命運史,小說里還展現了眾多貧苦農民的家庭場面:嚴家輝、龐九斤、高大年、楊鴻慶、獨眼龍等等家庭的嬗變史,生生死死、子子孫孫,一個細節引出另一個細節,萬花筒般地展現一幅幅苦難農民追求翻身、尋找幸福的生活畫卷,匯合起來,又揭示出百年江南農村的滄桑之變。

      歷史需要重溫,小說值得細讀,細細咀嚼,細細品味,才是閱讀這部《荻港村》的最佳方法。

      (《荻港村》創作于2006年,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8月出第一版,2024年8月由北京出版社推出修訂版。)

      2024年1月17日于魚焦了齋

      2024年7月30日修改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