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城市文學中的身體感覺與情緒美學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趙坤  2024年08月06日08:33

      知乎上曾有一個著名的問題,“為什么我覺得上海沒有大家說的那么繁華?”一個高贊的回答引述了流量明星楊超越的話,“我大包小裹從長途汽車站走出來看到的上海,和我從機場VIP通道走出來看到的上海,不是一個上海”。這是由身體的在場得出的個人判斷,卻引發了無數個不在場身體的情感認同。20世紀中期,消費主義理論似乎接棒了理解和闡釋城市生活的任務,但依然無法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對城市的感受,不同群體會有不同;二是即使是同一群體內部,由于城市區域、職業身份、活動范圍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區別,個體感受依然會有很大的差異。在20世紀以來的中國城市文學里,這種個體感受大多表現為由身體引發的心靈感受。

      自上海新感覺派開始,在百年城市文學的遞嬗中,對城市的體驗似乎都是從身體感覺開始,再由感覺推動敘事的展開。20世紀30年代,劉吶鷗的《兩個時間的不感癥者》被視為城市身體感覺的首開之作。在鄉土小說大行其道的新文學初始期,關于城市和城市體驗的身體書寫是新鮮的,美學經驗也是新鮮的。從跑馬場里沸騰的身體到吃茶店里被冷飲降了溫的身體,再到舞廳里重新燃燒的身體。小說調動了各種感官經驗,“忽然一陣cyclamen的香味使他的頭轉過去了。不曉得幾時背后來了這一個溫柔的貨色,當他回頭時眼睛里便映入一位sportive的近代型女性。透亮的法國綢下,有彈力的肌肉好像跟著輕微運動一塊兒顫動著”。(《兩個時間的不感癥者》)小說中,感官的客體對象由味覺到視覺,放大了身體,越過了面貌,刻意區別于傳統的眉目書寫。而由此延展出對城市的感官體驗,諸如柏油路上的時髦情侶、商場櫥窗里的模特麗人,以及皮鞋踏到水門汀的跫音,等等,都是城市對身體的接納與展演。由新感覺派開始,純粹的感覺經驗打開了新文學對城市的表述形式,也呈現出與鄉土身份完全不同的表意和修辭。

      相比之下,同一時期的鄉土文學中很少有身體感覺書寫,少數舊中國的病弱身體或者受刑罰的革命者身體,也被封閉的鄉村壓抑住了感覺。如果說鄉土是自然主義邏輯,那么城市的運行法則則是理性主義邏輯。現代性的分裂之一是人和自然的分裂,所以城市在小說里更多地表現為一個他者對象,就像《兩個時間的不感癥者》這類城市小說最初呈現的,有序的城市街道、規范的商業區都是典型的人造活動空間,能夠讓所有參與其中的身體獲具某種理性主義的優越感。因此,小說里那位男士才會由著身旁新結交的女郎挽著手臂,興奮又世故地揣測著迎面而來的外國士兵與東方美女:“對面也是新交的一對呢!在這都市一切都是暫時和方便。”

      與20世紀30年代的興奮不同,在20世紀60年代的寫作背景里,身體的城市準入權讓情緒變得緊張。1964年,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中有這樣一幕,上海解放后,窮苦出身的年輕戰士童阿男走到國際飯店門口猶豫著不敢進去,問同伴說:“國際飯店?能去嗎?”同伴回答他說,“解放了,平等了,有什么關系?走吧!”于是,童阿男理了理軍裝,挺起胸膛走了進去。后來,童阿男因為進了國際飯店遭到老班長的批評,他反駁:“解放了,有錢人去得,為什么我去不得?”老班長無言以對。革命使身體獲得了與資本同樣的城市準入權,但同時卻在質疑進入城市的身體,身體權利被視為享樂,而享樂又被視為對身體純潔性的破壞,無所適從的身體變得緊張起來。

      21世紀的城市文學,很少再出現20世紀“進城”小說那種陌生化的美學感覺了。一方面,城市生活早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經驗,缺乏新鮮感;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的效率化與標準化,鈍化了人的感覺經驗。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遞》是這類文本的典型。在快遞員這種新型的職業模式中,作者胡安焉以外來者的身體感覺著城市,而這種感覺也帶來了文藝美學中的新情緒。由于是非虛構,作者對于身體感覺的自述也更為直接。在面對顧客的超工作范圍要求時,身為快遞員的他拒絕了身體的額外勞動(體驗),“我來回得花上一個小時,還得忍受一路的交通擁堵、喇叭、廢氣、紅綠燈……誰會選擇散這么個步,而不留在家里休息和陪伴家人?再說從經濟角度考慮,專門為她的一個訂單跑上一個小時也很不明智。我們收一個退貨的提成是3.5元,我當然不想花一個小時掙3.5元,而且還是在加班的情況下”。當城市的感受已經從身體政治學轉移到身體經濟學,身體便對城市失去了興趣,身體已經沒有時間去感覺。相比Citywalk、城市網格,快遞員的身體雖然也是在城市中移動的身體,但他并沒有Citywalk的自主性,也就沒有了在城市中移動的身體自主權。快遞員只是滿足訂單要求、喪失了行走的自主理性的人,他們無法把握自己的終點,每一個訂單的目的地都要由他人而不是自己來決定。相比20世紀30年代的城市初體驗者和60年代的城市合法準入者,21世紀以來的城市外來者,在時代的效率追逐下,成了工業化時代城市的標準化人,經驗鈍化、情緒消失。

      在百年城市體驗書寫中,由身體感受的不同呈現出城市情緒的變化,借霍布斯的身體理論,“身體是權力意志本身,世界要從身體的角度獲得闡釋學意義”。身體理應是個人的私有物,然而,《我在北京送快遞》所呈現的身體,已經被城市的效率所規范,快遞員幾乎無法體會20世紀城市文學中身體對城市的新鮮和熱情。這不止是胡安焉的問題,也是所有當代城市人的困惑,當日新月異的城市需要我們不斷打開高德地圖時,顯然,功能主義的身體已經壓倒了美學原則。

      (作者系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