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斜杠”作者何向陽:詩歌,是詩人自我的一種呈現
      來源:澎湃新聞 |   2024年08月04日09:58

      何向陽是中國當代批評家、學者、詩人、作家,出版有詩集《青衿》《錦瑟》《剎那》《如初》。近日,何向陽詩集《剎那》《如初》研討會在南京師范大學舉行。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16/600/237.jpg

      何向陽

      在某種程度上,何向陽的詩,都可以被視作她的精神自傳。《剎那》收錄了何向陽在病痛時期創作的108首詩歌和35幅攝影作品。這部詩集以簡潔的語言和斷句,書寫詩人在生命至暗時刻的內心世界,掙扎和療愈;《如初》則是何向陽40年詩歌創作的精選集,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展現了詩人的生命軌跡和心路歷程。這些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既有1980年代的浪漫主義回響,也有1990年代的生命哲思。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16/600/241.jpg

      何向陽作品

      “她是跨越多重身份的‘斜杠’寫作者。”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畢飛宇回顧了何向陽的創作歷程——從早期的文學批評到后來的詩歌創作,再到對繪畫、攝影、電影等藝術形式的探索,她的作品展現出全面而豐富的創造力。

      在畢飛宇看來,1990年代至今,何向陽始終是中國當代文學的在場者,她沉靜低調,譜出獨屬于她的“詩”與“思”的和諧變奏。她是一位“文學的觀潮者”和“行動派”,有著現代知識分子傳統的責任與擔當。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16/600/243.jpg

      畢飛宇

      江蘇當代作家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何平認為,何向陽無論從事怎樣的文學藝術實踐,都在其中“內置了一個詩人”。“正如何向陽所說,應該有一個命名,就是‘詩人評論家’。寫詩對她的批評文字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她希望以一個獨立的詩人出場。”

      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作家暢所欲言。詩人沈葦認為,《如初》代表了何向陽詩歌的常態化寫作,是文化、時代和個人初心的回歸;而《剎那》則是一種意外的驚喜,其斷片式的寫作和詩與影像的結合,具有強烈的穿透力,直抵詩的本質;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教授、《世界文學》原主編高興特別指出,何向陽的詩歌語言簡潔凝練,具有瞬間之力,她大量使用四字詞組和成語的特點,是她為古老漢語賦予新活力的嘗試,并取得了成功;《詩刊》副主編霍俊明從《青衿》到《如初》的主題與詩人精神背景的對應,觀察到詩人從青春期的困惑到中年后的自我救贖……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16/600/244.jpg

      研討會現場

      何向陽回應說,《剎那》是帶有某種個人精神史性質的詩歌寫作,是迄今為止于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并將其視為個人創作的轉折點,因為這部作品充分展露了自我的撕裂和掙扎,揭示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如果說《如初》是40年詩歌創作的結集,《剎那》是三個月寫作的結晶,兩部詩集的書名都和時間有關。

      “隨著當代分工越來越細,批評家,小說家、詩人各在自己領域耕耘,而我是一個有古典之心的人,我愿意回歸到一種不為某一種身份框定,而在不同的領域能夠取得成就的創作者,詩人、散文家、批評家以及多種藝術語言的跨界也是我對文藝復興未經分工的巨人創造的一種敬仰,‘如初’想表達的一個意思也在這里。”

      她表示,詩人是語言的承載者,但詩人受到的挑戰是空前的,AI是一種,語言的破壞來自各方面,當然也來自語言內部,詩人是語言的保衛者,現在在每個寫作者身上都發生這樣一種潛在的語言保衛戰,當然在她的身上可能發生得尤為劇烈。

      “赤子之心,是我心向往之的。它是‘如初’的真正含義。詩歌,說到底就是詩人自我的一種呈現。”

      本次活動由江蘇當代作家研究基地主辦,譯林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承辦。江蘇當代作家研究基地是經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2013年設立的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16/600/245.jpg

      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