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紀念 | 樂黛云先生學術年表
      來源:《名作欣賞》 |   2024年07月31日08:15

      樂黛云先生(1931.1—2024.7.27)

      1931年—1947 年

      生于貴陽,1935 年進入天主教教會小學善道小學,1939 年因抗日戰爭疏散到貴陽遠郊烏當,在家自學;1942 年遷花溪,入貴陽女中;1945 年考入國立第14 中學;1946 年轉入貴州中學。

      1948年

      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在北大加入黨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同盟,1949 年參加北京大學劇藝社、民舞社。

      1949年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0年

      作為北京市學生代表參加布拉格第二屆世界學生代表大會,同年在北京解放報發表第一篇書評《生命應該燃燒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煙》。

      1951年

      報名參加抗美援朝志愿軍,未獲批準,同年因詩歌《只要你號召》獲北京市和廣東省群眾文藝創作一等獎,同年到江西吉安專區參加土地改革運動。

      1952年

      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畢業論文為《丁玲的浪漫主義》,同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擔任王瑤教授的助教及系秘書。

      1955年

      擔任北大校刊主編。

      1956年

      回中文系為文學專業四年級開設“現代文學史”一年,寫《中國現代小說發展的一個輪廓》,連載于《文藝學習》。

      1957年

      擔任中國共產黨中文系教師支部書記,寫《五四以前的魯迅思想》,該文1958 年4 月發表于《新建設》;同年寫《“雷雨”中的人物性格 》,未獲發表。

      1958年

      到門頭溝山區勞動,養豬種菜。

      1961年

      回北京大學,在資料室注釋古詩。

      1962年

      擔任政治系寫作課兩年,法律系寫作課半年余。

      1963年

      寫《論“傷逝”的思想和藝術》,未獲發表。

      1965年

      到京郊小紅門村接受教育。

      1966年

      調回北大,重新監督勞動。

      1969年

      到江西南昌遠郊鯉魚洲,從事打磚勞動。

      1970年

      到鯉魚洲,擔任“五同教員”。

      1972年

      隨工農兵學員返回北大中文系。三年內隨工農兵學員到《北京日報》、石家莊《河北日報》、大興天堂河等地實習,邊教邊學,半工半讀。

      1976年

      被分配擔任留學生現代文學教學,朝鮮學員班一年,歐美學員班兩年。

      1980年

      編成《茅盾論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寫成《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1981 年在《北大學報》發表。

      1981年

      在北大中文系開設“茅盾研究”專題課,編譯《國外魯迅研究論集》,并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同年北大比較文學研究會和北大比較文學研究中心成立,擔任兩個機構的秘書長。

      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撰寫比較文學條目,“比較文學”名目首次出現于《中國大百科全書》。該條目明確提出: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學科“不同于一般文學研究中的比較方法,后者是認識文學現象時所采用的一種途徑和辦法,前者則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對象、目的、范圍,有自己獨立的發展歷史和獨立的研究方法”。條目簡述了比較文學在中國的發展。

      作為訪問學者赴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進修一年,專修比較文學課程。

      1982年

      應邀在紐約參加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0 屆年會,在年會上做“中國文學史教學與比較文學原則”的發言,載入美國比較文學年鑒Year 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同年接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邀請,在該校東亞系擔任客座研究員,隨后兩年從事“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研究項目,并撰寫回憶錄To the Storm。

      1983年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叢書第一本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1984年

      回北大中文系開設“西方文藝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專題課并陸續開設“比較文學概論”“比較詩學”等課程。

      與湯一介先生一起,參加中國文化書院建設,任中國文化書院首批導師,并參與“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班”大型講授活動,后創辦跨文化研究院并任院長。

      1985年

      由北大分配支援深圳大學兼任該校教授及中文系主任。

      “當代西方文藝思潮與中國小說”在《小說研究》雜志分6 期連載。

      在深圳組織有130 余人參加的首屆比較文學講習班并出版《比較文學講演錄》。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在深圳大學成立,做“中國比較文學的現狀與前景”報告,此文后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并譯成英文在該刊英文版發表。

      當選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89 年后,改任會長至今。

      組織《深圳大學比較文學叢書》12 種,寫總序“比較文學的名與實”,提出中國傳統文學理論應成為世界正在尋求的文學理論綜合架構的一部分,任何新文學理論如果不能解釋中國豐富的文學現象就不完整。中國文學也特別需要以世界文學為背景,以他種文化為參照系重新認識自己。文章還提出應充分重視少數民族文學、華人文學和東方文學的比較研究。

      與caroline Wakeman 合著的To the Storm 在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獲美國加州灣區優秀文學獎。

      1986年

      To the Storm 德文版出版,更名為Als Hundert blumen Bluhen Sollten(《當百花應該齊放的時候》)。

      1987年

      參加德國慕尼黑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2 屆年會,發表論文《關于現實主義的兩場論戰》。該文1988 年發表于《文藝報》,英文版載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2 屆論文集。

      當選為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2 屆執行局理事。

      與楊周翰教授共同主編的第一部《中國比較文學年鑒》出版。

      1988年

      《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英文版)作為柏克利大學中國研究系列第33 種出版。

      隨楊周翰、王佐良教授赴美參加第二屆中美比較文學雙邊會議,提交論文《中國小說敘述模式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

      第一部專著《比較文學原理》出版,并于1995年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擔任主編的《中西比較文學教程》出版。

      與王寧合編的《西方文藝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出版。

      1989年

      與楊周翰教授共同主編的Literatures,Histories and Literary Histories—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Sino-U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ymposium 出版。

      與王寧合編的《超學科比較文學研究》出版,提出文學與自然科學、文學與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與藝術之間的跨學科研究應是比較文學的重要內容。

      1990年

      出席在貴陽召開的中國第3 屆比較文學學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以特色和獨創主動進入世界文化對話》,強調第三世界文化進入世界總體文化對話時,它所面臨的是發達世界已經長期構筑完成的一套概念體系,第三世界文化進入世界文化對話時,要達到交往和理解的目的,不能不熟知這套話語,但如果只用這套話語構成的模式來詮釋和截取本土文化,大量最具本土特色和獨創性的文化就會被擯棄在外,對話也仍然只能是一個調子,而不能達到溝通和交往的目的。因此必須找到一個對話的中介,這個中介可以充分表達雙方的特色和獨創,并足以突破雙方的體系,為雙方提供新的立足點來重新觀察自己。本文載于第3 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年會論文集《面向世界》,并由《理論與創作》轉載。

      在《中國比較文學》第1 期發表《文學研究的全面更新與比較文學的發展》,提出“全球意識與文化多元相互作用的主潮必然為文學研究帶來全面刷新”,比較文學將“促進并加速地區文學以多種途徑織入世界文學發展的脈絡,從而使兩方面都得到發展”,并將在這一過程中找到自身與其他文學研究的結合點而達到新的水平。

      在《中國文化》雜志發表《論現代保守主義——重估〈學衡〉》,又在《北京大學學報》發表《文化更新的探索者——陳寅恪》(1991)等數篇文章闡明學衡派“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的正確主張。

      在《文藝報》發表《世界文化總體對話中的中國形象》,提出應研究外國作品所描述的中國形象,以一種“互為主觀”的方法更新對自己的認識。這不僅對中國文化的重構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本文被中國廣東的《傳統與現代》和加拿大的《文化中國》轉載。

      獲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在該校講學一學期。

      1991年

      在《讀書》雜志組織中外著名學者筆談“比較的必要、可能和限度”,寫《轉型時期的新要求》一文參加討論,提出當前文學理論的主要趨勢是:“總結各民族長期積累的經驗,從不同角度解決人類在文學方面共同存在的問題”;文學史和文學批評要更多研究“文學性”和文學形式的發展,“研究不同文化體系的讀者對同一作品的不同接受、詮釋、誤讀和使之變形”。

      出席在東京召開的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3 屆年會,發表論文《中國詩學中的鏡子隱喻》。1992年該文發表于《文藝研究》,英文載于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3 屆年會論文集Literature and Vision。

      主編的《欲望與幻象——東方與西方》出版。

      1992年

      《當代英語世界魯迅研究》出版。

      任香港大學訪問教授一學期。

      1993年

      在突尼斯參加主題為“從不可見到可見”的國際研討會,發言題為“意義的追尋”,討論了中國古詩從“不可見”到“可見”的追尋。

      在湖南參加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4 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中西詩學對話中的話語問題》,該文載入1994 年出版的《多元文化語境中的文學》,并為該書寫了《比較文學新視野》(代序),提出比較文學的真義就在于跨學科、跨文化……沖決一切人為的、曾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在各種邊緣關系的重疊交合之中,在不同文化的人們的視野融合的基礎上,尋求新的起點,創造新的未來。

      1994年

      出席在加拿大阿爾伯特召開的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4 屆年會,發表論文《中國詩學語境中的言、象、意》,討論了中國詩學“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特點。載于1996 年出版的《文化:中西對話中的差異于共存》論文集,英文載于1999 年出版的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4 屆年會論文集Comparative Literature now Theories and Practice。

      與葉朗、倪培耕共同主編的《世界詩學大詞典》出版。該詞典收近3000 詞條,涵蓋中國、印度、阿拉伯、歐美、日本五大文化詩學。1998 年獲教育部頒發的第2 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海外中國博士文叢》第一種出版,共出4 種。

      1995年

      To the Storm 日文版在巖波書局出版。

      自傳《我就是我——這歷史屬于我自己》在中國臺灣出版。

      赴澳大利亞麥爾本大學任訪問教授一學期。

      “獨角獸與龍:在尋找文化普遍性中的誤讀”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北大召開,發言題為“文化差異與文化誤讀”。

      《獨角獸與龍》論文集中文版、英文版同年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 年,法文新版在法國出版。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參加“90 年代的中國文化與社會”國際研討會,做題為“西方文論在中國”的發言,后選入2001 年出版的英文論文集Voicing Concerns: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al Inquiry。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和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聯合組織題為“文化對話與文化誤讀”的國際學術討論會,并接待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4 屆第3 次理事會(來自26 個國家),發表論文《文化相對主義與“和而不同”原則》,該論文1999 年選入《文化傳遞與文學形象》論文集,英文版1997 年載Cultural Dialogue and Misreading。

      1996年

      出席在巴西召開的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執行局理事會,發表演講“中國比較文學現狀”,1997 年載入英文版和葡萄牙文版Comparative Literature Worldwide:Issues and Methods。

      在《中國比較文學》發表《比較文學的國際性與民族性》,提出比較文學的非殖民化問題,倡導不同文學間以互補、互識、互用為原則的雙向自愿交流,既反對西方中心主義,也反對東方中心主義。該文被1997 年出版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人文學報》第1 期和《南方文壇》轉載。

      與陳玨合編的《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出版。

      1997年

      第一個博士生史成芳畢業,論文《詩學中的時間概念》獲優秀博士論文二等獎。

      擔任荷蘭萊頓大學胡適講座教授一學期。

      出席在荷蘭萊頓召開的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5 屆年會并發表論文《文化差異與文化共存——東亞文學史的一個個案研究》。

      與孟華、陳躍紅、王宇根一起,因《“比較文學概論”文學教學的新突破》獲1997 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8年

      散文集《透過歷史的煙塵》出版。

      合編的《比較文學原理新編》出版。

      合編的《歐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出版。

      主編《跨文化對話》叢刊,第一輯出版,現中文版已出48 輯,法文版2 輯,由法國尼斯大學出版社出版。

      主編《遠近叢書》,前四輯中文版出版。現已出12 輯,法文版由法國DDB 出版12 輯,意大利文版由意大利 Servitium 出版7 輯。

      出席在西班牙召開的“文化遺產的傳遞”國際研討會,發言題為“中國文化遺產傳遞的三種途徑”。

      1999年

      在香港科技大學講學一學期。

      參加在四川成都召開的第6 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暨國際討論會,發表論文《21 世紀與新人文精神》,提出通過溝通和理解尋求有益于共同生活的基本共識,在這一過程中,比較文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入選2000 年出版的《邁向比較文學新階段》論文集,并為該書作序《邁向新世紀: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

      2000年

      出席在南非普洛列塔利亞召開的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16 屆年會并發表論文。

      受聘為中國香港學術評審局委員,并于2001年和2003 年參加樹人大學和珠海大學的評審。

      2001年

      應邀主持2001 年新加坡吳德耀紀念文化講座。發表中文論文《中國今天的大眾文化》,英文論文“Plurality of Cultur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A New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擔任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授課一學期。

      從北京大學中文系離休。

      2002年

      論文集《跨文化之橋》出版。

      散文集《絕色霜楓》出版。

      參加在南京召開的、以“新世紀初跨文化語境中的比較文學”為題的第7 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暨國際討論會。提交論文《21 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發展前景》。

      受聘為美國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季刊編委。

      2003年

      《比較文學簡明教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教材)出版。

      主辦“跨文化對話的回顧與前瞻”中法雙邊會議。

      《文化差異與文化共存》一文被譯成意大利文,載入意大利出版的《詩學叢書》。

      應斯德哥爾摩大學邀請,赴瑞典參加中國哲學討論會,提交論文《多元文化發展中的幾個問題——中國視野》。

      應哈佛大學邀請參加毛澤東誕辰110 周年紀念討論會。

      2004年

      主編《20 世紀學術文存·比較文學卷》。

      《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十講》出版。

      與湯一介合編《同行在未名湖畔的兩支小鳥》。

      參加在香港召開的第17 屆國際比較文學年會,提交論文《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視野》。

      參加上海第1 屆世界中國學論壇,提交論文《西方的文化反思與東方轉向》。

      英文版《比較文學與中國——樂黛云海外講演錄》出版。

      法文版la licorne et le dragon(《獨角獸與龍》)在巴黎出版。

      2005年

      主編出版《迎接新的文化轉型時期》(《跨文化對話》1—16 精選論文集,上下冊)。

      跨文化研究中心與世界文學研究所在北大舉辦“東西方互動認知”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主題發言:“在反思和溝通的基礎上創建另一個全球化”。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8 屆年會在深圳召開,主題發言:“比較文學的第三階段”。

      在香港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講《21 世紀文學研究與比較文學的第三階段》。

      “紀念樂黛云教授75 壽辰”專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出版 。

      開始“道始于情”的研究,發表《文學與情——東方與西方》。

      參加首爾“東方文化對世界的意義國際討論會”,發表論文《西方的文化反思與東方轉向》。

      參加巴黎“國際儒學研究會議”,發表論文《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自覺精神》。

      參加悉尼“國際中國哲學會”,發表論文《中國傳統文化對化解文化沖突可能作出的貢獻》。

      2006年

      被授予日本關西大學“文化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為《歐洲夢》中譯本寫序,并多次發表有關“美國夢、歐洲夢和中國夢”的文章和講演。

      參加神話研究會議,并發表《評蘇童的〈碧奴〉》。

      參加上海第2 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發表《西方的文化反思與東方轉向》。

      參加澳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成立大會,發表《中國應建立影響世界的思想體系》。

      主編《中學西漸個案叢書》。

      主編《跨文化溝通個案叢書》。

      主持建立“跨文化交流網”(http://transcultures.org/)。

      出版專著《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與神》。

      編寫《20 世紀人文學科學術研究史叢書·比較文學研究卷》(合著)。

      2007年

      被聘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招比較文學博士生2 名。

      編輯出版《中歐跨文化交流歷程——為建設一個同中存異、協同合作的世界而努力》。

      總結1988 至2008 年20 年間法國人類進步基金會、歐洲跨文化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合作推進跨文化對話的歷史經驗。

      主編《遠近叢書》新集5 種:天、樹、讀、童年、對話。由中法兩國學者合作,在北京和巴黎以中文和法文同時出版。

      為《比較文學簡明教程》越南文譯本寫序。

      《21 世紀的新人文精神》和《文學:面對重構人類精神世界的重任》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雜志發表。

      編輯出版《探索人的生命世界》,與湯一介先生的《哲學與人生》,雙雙入選“大家文叢”。

      2008年

      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續招比較文學博士研究生2 名。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9 屆年會在北京召開,主題發言:“站在跨文化對話的前沿——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主編《中學西漸個案叢書》第二輯:《美國詩與中國禪》《榮格與中國道家》《伏爾泰與中國文化》《黑塞與中國》。

      為《中國比較文學》寫專欄“快樂的對話”四篇。

      參加上海第3 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發表《跨文化對話的緊迫性及其難點》。

      《四院·沙灘·未名湖——60 年北大生涯》出版。

      跨文化研究中心與倫敦開放大學、世界文學所聯合召開“跨文化性:英語研究與世界文學在中國”國際研討會。

      編輯出版《跨文化對話平臺叢書》4 種:《編年史:中歐跨化對話(1988—2005)》中文版和法文版、《中法文化對話集》和《他者的智慧》。

      主編《當代漢學家個案研究叢書》第一輯(包括李約瑟、費正清、本杰明·史華慈、弗朗索瓦·于連、伊文所安、安樂哲等6 種)。

      主編《中國經典傳播個案叢書》總結輯錄中國經典在歐美傳播和影響的歷史及現狀。第一輯分別為:《孔子在歐美》《孟子在歐美》《老子在歐美》《莊子在歐美》《文心雕龍在歐美》《滄浪詩話在歐美》6 本。

      跨文化研究中心與南京大學、歐洲人類進步基金會聯合舉辦“《跨文化對話》創刊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歐洲跨文化研究院、法國文化傳媒協會、法國阿爾多瓦大學、巴黎政治學院等高校和文化機構的國際學者,與來自中國文化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以及臺灣政治大學、澳門大學等國內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數十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40 多名專家共慶《跨文化對話》創刊10 周年,并研究今后的發展。

      與金絲燕合編并出版《編年史:中歐跨文化對話(1988 至2005)——建設一個多樣協力的世界》。

      2009年

      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續招比較文學博士研究生1名。

      為《中國比較文學》寫專欄“快樂的對話”4 篇。

      《樂黛云散文集》出版。

      編寫個人論文集《跟蹤比較文學學科的復興之路》。

      參加國家漢辦主持的“五經翻譯座談會”,發表論文《詩歌的翻譯是可能的嗎?——以《詩經》的翻譯為例》。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in Journal of Cambridge Studies,Vol.4.No2.June 2009.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poss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in Chinese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History and Challenges for 21st Century,edited by Torbjorn Loden,Stockholm University.

      2010年

      2 月,《四院·沙灘·未名湖》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重版再印。

      9 月10 日,樂黛云教授做了題為“文學:面對重構人類精神世界的重任”的“魯迅人文講座”的首場演講。“魯迅人文講座”與“胡適人文講座”是中文系高水平學術演講的“雙子星座”。百年系慶之際,北大中文系設立了此高端講座。

      9 月,《多元之美》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1年

      4 月,《樂在其中——樂黛云教授八十華誕弟子賀壽文集》(陳躍紅、張輝、張沛編)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4 月16 日,出席在天津舉辦的中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導高層論壇時表示,華人流散文學中母語與非母語文學的比較研究已引起世界性關注,正在成為文學欣賞和文學研究的熱點。

      4 月27 日,赴貴陽參加“全國名家看貴州”采風活動啟動儀式暨貴州日報《27°黔地標》文化周刊創刊活動,為貴州文化大講堂首次開講“中國文化面向新世界”。

      6 月,《跟蹤比較文學學科的復興之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9 月16 日,與湯一介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圖書儀式在圖書館展覽廳舉行。此次,湯先生、樂先生向北京大學捐贈了畢生收藏的珍貴圖書典籍和文獻資料。

      12 月13 日,與湯一介先生在古樸典雅的北大朗潤園致福軒教室,為北大國際(BiMBA)學員和校友們帶來了一場關于“北大文化的精神”的人文學術講座,受到北大國際(BiMBA)師生的熱烈歡迎。

      2012年

      1 月,《逝水與流光》由長春出版社出版。

      1 月,《清溪水,慢慢流》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5 月31 日 晚上,由《文史參考》雜志社、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在北京大學理科教學樓208 舉辦文化講座,樂先生做了“關于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幾點思考”的重要講演,鳳凰網文化頻道現場錄播。

      8 月,《長天依舊是沙鷗》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8 月,《跨越文化邊界》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8 月,《漫游書海》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8 月,《得失窮通任評說》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2013年

      因湯一介先生生病,活動空缺。

      2014年

      6 月,《比較文學原理新編(第二版)》(樂黛云等著)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8 月,《燕南園往事》(與湯一介、湯雙、湯丹合著)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2015年

      3 月,《涅槃與再生:在多元重構中復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4 月25 日(以 及2015 年7 月6 日,2016 年1月29 日),樂先生主持并出席第二講、第三講,第九講會心公益讀書會,帶領嘉賓參與討論《浮生六記》之美,講述散文之美,《瓦爾登湖》隨想,閱讀古今中外文化經典,感悟生命與自然之美,領略時代的風云變遷。

      6 月,《多元文化中的中國思想》由中華書局出版。

      9 月9 號,出席法國大儒汪德邁先生主講的講題為“湯一介——二十一世紀儒學研究的復興者”的北京大學第一屆“一介學術講座”,此次活動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儒學研究院、《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辦。

      10 月14 日,接受《儒風大家》編輯部副主編采訪,并刊發出專題訪談《對話樂黛云先生:融化新知,安身立命》。

      10 月,《樂黛云散文集》由譯林出版社出版。

      11 月1 日,出席了在北京涵芬樓藝術館舉行的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書院與商務印書館主辦的“中國境界——湯勝天山水畫展”。用“氣韻生動”開啟,進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對談,以文學研究與跨文化的視野暢談對于中國藝術發展的見解與看法。

      11 月22 日上午,出席由譯林出版社、國家圖書館主辦的《湯一介散文集》《樂黛云散文集》新書發布會。樂先生及高校專家學者與現場讀者一起暢談生活和文學的變遷、讀書與寫作的溫情,以及那些蘊藏在字里行間的北大往事。

      11 月24 日,湯一介遺稿《我們三代人》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首次出版,樂先生親自作序。全書以三個部分分別敘述了作者的祖父、父親,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經歷、人物關系、學術著述等內容,用42 萬赤誠文字生動而深刻地展現出湯氏一門三代知識分子在中國百年社會動蕩變遷中的政治命運和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學術的傳承守望。

      12 月,《何處是歸程》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2016年

      1 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師道師說:樂黛云卷》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3 月1 日,第2 屆“會林文化獎”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與美國夏威夷大學安樂哲教授一起應邀出席并共同獲得這個獎項。“會林文化獎”以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黃會林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一次,是面向國際的高端學院獎,旨在表彰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外人士。

      6 月,《山野·命運·人生》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8 月1 日,應邀出席新星出版社在北京涵芬樓書店舉辦的《民國老試卷》出版座談會,樂先生回憶了自己的人生“高考”。當時她報考了北京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國立中央政治大學”等五個大學,結果全部考中,最后選擇了北京大學。因為“我父親是中學英文教師,所以我很喜歡外國文學,想要考北京大學的外語系”,結果,又因作文《小雨》受到沈從文先生的賞識,因而聽從先生的建議,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

      8 月24 日,上海書展最后一天,85 歲的樂先生亮相書展,她以“湯氏一門三代知識分子的傳承和守望”為題,解讀丈夫湯一介的遺作《我們三代人》。湯先生與樂先生被稱為“未名湖畔學界雙璧”,《我們三代人》經樂先生等整理審定后首次出版。

      9 月,《天際月長明》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9 月,《跨文化方法論初探》由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出版。

      11 月7 日,應邀參加首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做了主題報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誠”。

      2017年

      因海南回來休養,活動項空缺。

      其間曾接受《人民日報》、搜狐等多家媒體采訪。

      3 月,《跨文化之橋》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8 月,《面對世界的對話者:樂黛云傳》(季進著)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8年

      1 月5 日,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在自媒體——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物”頻道發表訪談《樂黛云:革故鼎新心在野,轉識成智覺有情》。

      2 月3 日,接受《文藝報》記者專訪,發表訪談《樂黛云:建立屬于我們的文化自信》。

      截至2 月,共主編中、法合辦《跨文化對話》學術集刊36 期(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等組織編輯,上海文化出版社、江蘇鳳凰出版社、北京三聯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出版)。

      2019年

      1 月,與楊浩一起于上海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湯先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4 月24 日,獲首屆“法蘭西學院汪德邁中國學獎”,以表彰樂先生和湯一介先生共同為中國文化建設做出的巨大貢獻。

      7 月,上海圖書館編,樂黛云、梁欽寧、葉小沫等著《家教的力量——中國文化世家的家風家訓》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9 月,《樂黛云講比較》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2020年

      10 月,《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10 月,由樂黛云任主編,胡士穎、潘靜如任執行主編的《學衡》(第一輯)出版。

      《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應當是什么?——從世界文明史上最大規模的共同抗疫說起》發表于《文明》2020 年第5 期。

      2021年

      1 月,《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2021 年3 月26 日,《九十年滄桑:我的文學之路》新書發布會暨學術人生分享會在北京大學博雅酒店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的20 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發表了精彩演講,一起品讀和感受樂先生的學術之光、思想之光和生命之光。

      2021 年5 月9 日,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和而不同,多元之美——樂黛云教授《九十年滄桑》研讀會”在人文學苑1 號樓108 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出席并致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閱讀感悟。研讀會由北京大學中文系張輝教授主持。

      6 月,《南方人物周刊》推出封面人物及文章《樂黛云:搭橋者與鑄魂人》。

      9 月,張沛編輯的《樂黛云學術敘錄》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9 月,張輝、劉耘華主編的《樂以成之——樂黛云先生九十華誕賀壽文集》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傳記文學》2021 年第3 期推出專題專刊“樂黛云的學術樂章”。

      10 月5 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吾家吾國》欄目播出由王寧主持采訪的“我有國士,天下無雙(五):奇女子,樂黛云”。

      2022年

      7 月,留學北大公號推出留學北大70 周年紀念文章《樂黛云:把美好的中國文學帶到世界各地》。

      12 月,Chinese Thought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beyond 由Routledge 出版社出版。

      2023年

      11 月,樂黛云《人生由我: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湯一介《人生的智慧:順乎自然,熱愛生活》,以及湯一介、樂黛云的《湯一介 樂黛云:給大家的國文課》(戴錦華作序《寫在前面》)系列作品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啟動《樂黛云文集》十卷本,預計2024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