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漢文卷》刊布前所未見新材料 印證中原漢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來源:文匯報 | 李揚  2024年07月31日08:12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漢文卷》書封。 (中華書局供圖)

      歷時十多年整理完成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漢文卷》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書中收錄了國家圖書館所藏西域漢文文書及其研究成果。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圖版釋文編”,刊布文書296號約400件;下編為“研究編”,收錄相關研究論文14篇,解讀這批文獻所揭示的于闐軍政體制、稅糧制度、中原文化傳播等內(nèi)涵。30日,《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漢文卷》新書分享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

      從入藏、文獻修復到整理研究,歷時十余年終于出版

      2005年至2010年間,國家圖書館分五批征集入藏了出自新疆和田的西域文書900余件,連同后續(xù)購藏、受贈的2件,共編為820號。

      征集過程中,國圖得到西域文獻研究學者的幫助與支持。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回憶,2008年6月10日,當季羨林先生得知一批珍貴的西域文書由于種種原因尚未入藏國圖后,在醫(yī)院病榻上親筆寫下呼吁書:“聽說,最近新疆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很多古代語言的殘卷,這對于我們中國學界以及世界學術(shù)界都是特大的好消息。無論如何,不要讓外國人弄走。”北京大學段晴教授、榮新江教授也致函國圖,詳細闡述西域文獻的重大價值。學者們對這批文獻學術(shù)價值的肯定,為國圖開展征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陳紅彥介紹,這批文獻的載體有紙質(zhì)、絹質(zhì)、木質(zhì)、樺樹皮四種,形制多樣,涵蓋漢文、藏文、于闐文、粟特文、如尼文、佉盧文、梵文、焉耆—龜茲文、猶太波斯文等九種文字,內(nèi)容涉及官私文書、書信、典籍、佛經(jīng)等方面,其中30余件有確切紀年。文獻入藏時狀況不佳,大多殘損嚴重,有的帶有污跡,國圖組織修復專家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進行了紙質(zhì)文獻的修復與保護,并為木簡木牘制作了裝具。

      2013年至2020年,館藏西域文書的“梵文、佉盧文卷”“于闐語卷”和“藏文卷”先后出版。此次《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漢文卷》的出版,是國圖西域文獻專藏建設的最新成果,為國圖藏西域出土漢語文書的整理工作畫上了圓滿句號。

      為學術(shù)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見的新材料

      該書主編、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榮新江認為,與世界各地收藏的和田出土文獻相比,國圖西域文書在數(shù)量和價值上都毫不遜色,尤其是其中幾件大的賬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從于闐漢文文書的整理史來說,本書的出版包含全部圖版、錄文和項目組成員研究成果。隨著正在做最后整理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卷的出版,可以說沒有整理的和田出土漢語文書所剩無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無疑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著作。”榮新江表示。

      中華書局總編輯尹濤介紹,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榮新江教授編著的《和田出土唐代于闐漢語文書》,匯集整理了已知海內(nèi)外所藏的和田地區(qū)出土的漢語非佛教文書300余件。此次《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漢文卷》刊布的是前所未見的新材料,將和田漢文文書的整理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與會學者認為,漢文卷的整理出版為進一步認識西域于闐歷史、唐代西域軍政體系與稅收制度、中原漢文化在西域的傳播等問題,提供了極為難得且至關重要的史料支持,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