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楊素秋:守衛圖書館,就是守衛自己的內心
      來源:文藝報 | 羅建森  2024年07月29日08:29

      楊素秋 陜西科技大學副教授。在掛職期間負責修建西安市碑林區圖書館,撰有長篇非虛構《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獲刀鋒圖書獎2023年度好書

      對于一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我們了解多少,又能夠說出多少?在《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這部非虛構作品中,作者楊素秋用她的親身經歷,向讀者展示了一座公共圖書館被建立和充實起來的全過程,盡管這座圖書館可能并不是我們常見的樣子:經費緊張,屈居地下,面積狹小,沒有自然采光,隔壁就是飯館的隔油池……

      從高校到政府,從“楊老師”到“楊局”,在西安市碑林區文旅體局掛職副局長的一年間,楊素秋接觸和了解到了許多迥異于自己日常經驗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被她觀察和記錄下來,悉心收納進文字中。西安市碑林區圖書館,既是楊素秋在掛職期間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是她拼盡全力守衛的一塊“自留地”。為建好這個小小的圖書館,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決心,“捍衛”了圖書館的館藏書目,并在這個過程中與許多朋友發生聯結,接收到無數善意和光亮。

      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專訪,為大家找到一個堅定的答案。

      一場對內心秩序的訓練

      2011年,27歲的楊素秋博士畢業,回到家鄉陜西,來到陜西科技大學任教。在學校,楊素秋主要給學生教授美學原理、西方藝術史、小說敘事等美學和文學類課程,這也是她的興趣和專長所在。生活中的楊素秋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她熱衷于和學生交流,詢問他們中間現在流行些什么,喜歡去主動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她害怕自己成為“那樣”的中年人——墨守成規、安于現狀,失去對生活的向往與激情。象牙塔是安全的,但也會讓人狹隘和懈怠,她需要不斷警醒自己,保持對外界的興趣和感知。“楊素秋的興趣之廣,已經超出了我對她的認識,她似乎在摸索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是她的博導、蘇州大學教授王堯對她的評價。

      盡管很喜歡在高校的教學工作,但在內心深處,楊素秋總渴望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我出生在校園又工作在校園,30多年來,我對校園之外的事件參與甚少,只是通過翻閱手中印刷的文字去想象社會……我有時會想:除了教書,我能不能走出校園,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真實的各級政府究竟是怎樣運作的?在服務地方的過程中,我要如何和老百姓們交流?這些事情我都有興趣去體驗。”

      要實現這個想法,掛職鍛煉無疑是一個有效途徑。2020年春天,陜西省委組織部向各高校下發相關文件,楊素秋主動請纓,申請到西安市碑林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副局長的崗位掛職。

      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楊素秋也有自己的一點“私心”。“我是奔著積累寫作素材去的。也就是說,在去掛職之前,我已經做好了寫作的準備。我希望能把這段經歷變成文字,寫一本類似《芝麻官札記》之類的書。”而她最想去的崗位,并不是西安市碑林區文旅體局,而是某個偏遠地區副縣長的崗位:“我想要到一片完全異質的土地上去看一看,看一看當地的農民是怎么生活的,鄉村又是怎么發展起來的。如果是去掛副縣長,應該會看到更多社會的真實面貌。”但正在上學的孩子讓她犯了難,幾經權衡后,離家較近且專業對口的碑林區文旅體局,就成了各種條件制約下的最優選擇。

      在文旅體局,楊素秋分管文化科、文化館、旅游科和圖書館,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檢查景區的滅火器使用時限是否超期,突擊檢查酒店衛生,在烏拉烏拉的報警聲和人造煙霧中檢查消防演練,回復人大、政協文旅提案……這些略顯煩瑣的事務,楊素秋將其視為“對內心秩序的訓練”。而這些工作很快為她此后接手建設圖書館這項任務打下基礎。

      “掛職之前我完全沒料到會有這樣的任務憑空而降,謝天謝地。人生中很難再有一次機會,把一個圖書館一磚一瓦一書地搭起來,這是掛職生活給我的禮物。”當然,這是一個事后回顧的視角。起初接手這項工作時,情況是非常糟糕的——“一件打滿補丁的、帶著破洞和污漬的衣服。連地板都不平,附近是瓷磚地,遠處又是爛糟糟的水泥地,幾道巨大的溝槽昂首戳出來奇怪的插頭。天花板缺了幾塊,電線散落下來。墻皮顏色不一致,表明這里曾被分割成不同的領地,他們分區而治,又匆忙撤離。角落里沒撕干凈的海報、亂畫的字跡和油污,隱約暗示出衣服店和餐飲店的輪廓,像是焰火表演結束后一地凌亂的爆竹皮。”這就是碑林區圖書館最初的樣子。原本規劃中的圖書館項目,因為建筑工地挖出了文物,不得不停工等待各級考古部門進行文勘,而“區縣級圖書館年底必須到位”的硬性指標又迫在眉睫。不得已,一個屈居地下、無窗無光、面積狹窄、環境復雜的臨時過渡性圖書館就此誕生,楊素秋和館長小寧,成了它最直接的締造者:“它不是一個現成的物體,它是水和土,需要我的手先把它們和成一團陶泥,拉伸,揉搓,捏出形狀,雕刻花紋。我渴望這泥濘而興奮的事。”

      在失望和渴望相互交錯的復雜心情中,楊素秋開始了這項工作。180萬元的裝修經費和100萬元的購書經費,對于一座圖書館而言顯然太少,“但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真是一筆巨款,得好好謀劃”。重任在肩,楊素秋抖擻精神,一頭扎進了工作里。

      “笨手笨腳”地把圖書館建起來

      和楊素秋的其他工作一樣,建圖書館這件事也沒有聽上去那么單純。建設圖書館的公告剛剛發布,書商們就踏破了楊素秋辦公室的門檻。在他們提供的書單中,楊素秋看到了“大量情感雞湯書籍和長篇小說,書名軟糯可人,共同特征:書評網站查無此書”,“偶有經典作家,恰恰剔除成名作”,“偶有經典作品,恰恰繞開優質出版社”,兒童書籍“完全杜絕國際大獎和暢銷繪本”,還有一些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單蹦兒書目”……這是楊素秋所不能忍受的:“我無法想象書架擺的全是三流書,走在里面多喪氣。為了讀者喜愛,我得把好第一關。”

      她開始自己動手,參考其他區縣圖書館的編目原則,結合碑林區圖書館的地理區位以及專家意見,對書目逐條逐項進行增刪修改。圖書館規模有限,要以普通民眾的閱讀需求為主,注重書目普適性,經典書籍和暢銷書籍都得有;圖書館位于市中心商業繁華地區,周末常有家長帶小孩子來附近逛街,要增加文學書和少兒書的占比;要設立一個碑帖專區,供書法愛好者們閱讀學習,和附近的碑林相得益彰;還要設立單獨的外文童書區和漫畫專區,吸引更多讀者……一萬余種書目被楊素秋精心挑選出來,理想中的書架逐漸成形。

      不只是書目。建設圖書館是一項大工程,組織招標、裝修場地、消防驗收、安放桌椅、調試電器、書籍編目上架、人員培訓上崗,這些書目之外的事情更瑣碎,也更加馬虎不得。楊素秋親力親為,和館長小寧一起,查找對比不同產品的資料,跟不同行業的商人比價、砍價,應對源源不絕的突發事件。大到樓上的消防管道漏水、隔壁飯店的隔油池外溢,小到兒童區的坐墊和墻繪、圖書館的綠植租借,都是需要楊素秋關心和解決的事情。二次消防的面積分割,顆粒板、多層板和實木板的價格差距,JBL和NOBLE音箱的各項參數,一個無線AP能覆蓋多少平方米的面積……這些在工作中新學到的“知識”,比小說和詩歌更為“實用”。鋪天蓋地的瑣事,讓她想起陶淵明:“‘晨興理荒穢’,陶淵明剛剛回到鄉間時是怎么做的?我最近的生活,腳下盡是草屑瓦塊,得扛著鋤頭一點一點清理……這雜草亂石中,我也沒有把握,什么時候才能種好一片莊稼,看它慢慢長大。”

      經過漫長而復雜的準備,圖書館終于迎來開館的日子。開館前夕,為宣傳圖書館,楊素秋寫了一篇文章,發在“貞觀”微信公眾號上。關于這篇文章,她在書中寫道:“我盡量寫得歡樂,我和書商斗智斗勇有戲劇性,放在文章前三分之一處……我畫錯的丑圖紙也都拍照插入文章里,不怕別人看到我的缺點,我們就是這樣毫無經驗地笨手笨腳地把圖書館建起來。要充滿細節而不是口號,真心和群眾交流。”這篇題為《花了半年時間,我們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不網紅的圖書館》的文章,閱讀量大大超過平日數據,讀者們在評論區里贊賞和歡呼,楊素秋抱著手機,午休時間興奮得睡不著。

      也就是在這一天,遠在北京的央視記者張大鵬在為《新聞周刊》的“本周人物”板塊尋找采訪選題時,看到了楊素秋的這篇文章。他迅速電話聯系了她,并約好在開館當天派人過來拍攝和采訪。拍攝進行得很順利。這期在世界讀書日第二天播出的節目,被張大鵬起名為“公共選書人”。面對鏡頭,楊素秋給碑林區圖書館打出了60分的成績,理由是經費緊張,圖書館外觀不夠美,以及自己受知識結構的限制,編的書目還不夠好。

      節目播出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樣一座特別的圖書館。讀者紛至沓來,讓楊素秋和同事們喜出望外。早上9點開館,“考試黨”提前就位,背著書包拎著水杯,圍在電梯口等館員開門;下午5點,“紅領巾”準時出現,“我們伸長脖子,時不時張望兒童區,像原本安靜的章魚伸出幾只腕足探查水域,看看他們有沒有在搗蛋”。圖書館的各項事務逐漸走上正軌,館員們忙里忙外,努力為大家做好服務。不少讀者對圖書館贊不絕口,也有讀者提出改進意見,希望能進一步優化圖書種類。楊素秋將大家的反饋悉心記錄下來,這些來自讀者的寶貴意見,讓她更切實地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意義。

      必須誠實面對我的本職工作

      楊素秋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閱讀就成了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圖書還是稀缺資源的20世紀80年代,楊素秋父親的藏書多達5000余本,可謂“家底”豐厚。盡管家中經濟情況并不樂觀,一家四口擠在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但他們的精神生活非常富足。家里的書實在太多,父親想方設法安置它們,給四面墻都釘上木板來做簡易書柜,門后和床底也都是分層的木板——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書占據了絕對位置。楊素秋家還有一個小小的、三角形的樓梯間,被父親改造成沖洗照片的“小黑屋”。“雖然父親是物理老師,但他會畫畫、會彈琴,絕對算是個‘文藝青年’。他的教育觀念也很超前,在已經有人請家教、送小孩上補習班的90年代,他的想法就是‘玩得好才能學得好’。他會帶我和弟弟做一些手工,比如自己做風箏、做鐵皮船,再帶到漢江去放。”

      最重要的娛樂活動還是看書。每年暑假期間,父親會把家里所有書都擺出來晾曬,做一些防潮防蟲的處理,重新整理編目。在這段時間里,家里遍地都是書,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姐弟倆索性席地而坐,在圖書的包圍中閱讀。“現在回想起那個場面,畫面感特別強。那真的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啟蒙時光。”

      對楊素秋而言,童年時父親的那些藏書,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圖書館,奠定了她一生閱讀和學習的基礎。而在碑林區圖書館,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讀者,讓她對閱讀這件事產生了更多新的思考。在這里,她遇到了在門口徘徊遲疑的讀者,向她詢問館里的書賣不賣、打幾折賣,但她解釋圖書館是免費開放時,對方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她遇到了有視覺障礙的潘月和杜斌,前者是一個8歲女孩的母親,因為自小就有眼部疾病,一只眼睛徹底失明,另一只眼睛也變得模糊;后者是一名先天失明的盲人按摩師,他熱愛閱讀,聊起文學和時政來侃侃而談。楊素秋引導他們走進圖書館的視障閱覽室,幫他們找到自己想聽、想看的書籍,看他們如何在軟件輔助下學會上網,如何用手指觸摸那些凸起的特殊文字,如何動用所有的想象,去理解經線和緯線、公轉和自轉。她沒有想到,真的會有盲人專程找到圖書館來看書聽書,這讓圖書館的存在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杜斌的一段話讓她印象深刻:“聽書,好像是懷里被人塞了一堆東西。而摸書,是自己主動走進去的,就像走進海里,感受海水一點一點地漫過腳面,那感覺太美妙了。”楊素秋談到,很多盲人因為身體上的不健全,比較容易激動,“看到他們在使用設備時那種喜極而泣的情形,心里其實挺難受的。我想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做得還是不夠好,可能只有10%甚至1%的人知道我們能夠提供這種服務。圖書館的位置確實也不方便,上樓下樓都很麻煩,有些人來幾次就不再來了。我們對特殊群體的照顧還是不夠到位”。

      已經退休十年的鄧興玉,也是圖書館的常客。她喜歡在閑暇時臨帖,碑林區圖書館的碑帖區是她新發掘的好去處。“那么多種字帖可以免費借回家,以后想練誰的字就練誰的,太方便了。”她把自己心儀的碑帖帶回家,然后戴上老花鏡,伏在小桌上,從早到晚琢磨字形,一日復一日地臨摹,直到還書期限。她借的書幾乎看不出使用痕跡,就跟新的一樣。楊素秋認為,區級圖書館的圖書主要是為了“用”,“書貴為用”,圖書館藏書,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用起來、動起來。也正是出于這種想法,楊素秋在建館階段,大量采購了定價相對較高的兒童立體書:“公共圖書館也很少采購立體書,價格昂貴又容易破損,不劃算。這樣一來,整個市面上,精工細作的立體書幾乎不可能被免費閱讀……我想破個例,多采購這類書,不怕被讀者翻壞,壞了明年再接著買。圖書館理應成為消除身份差異的空間,貧困家庭的孩子平時接觸不到立體書,那我們就來提供一個地方,讓他們坐下來盡情撥弄里面的小機關。”

      她在書中寫到,當她抱著書在倉庫中來回往返,白色卷毛大衣的袖口被蹭得發黃時,會突然想起小時候的事:“那時我大概八九歲,有段時間母親覺得父親很奇怪。他出門時衣服干凈,回家時袖口、手肘和膝蓋卻都臟乎乎的。家里的書越來越多,但是家里的錢并沒有減少。父親不肯講,母親決定偵查破案。”事實是父親偷偷跑去廢品收購站,“一座舊書堆成的山比房檐還高,他往上爬,書哧溜哧溜往下滑。他倚靠在半山腰,用手扒拉了一個小坑,坐在里面,挑了很久,根本沒有注意到有人跟蹤。”而她在為圖書館挑選書籍時,也體會到了父親當年的快樂,手中的書像是彈跳起來,一本接一本地奔向圖書館。

      對楊素秋而言,圖書館的工作至關重要,這份工作給她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無盡的思考,讓她擁有了此前從未有過的嶄新的人生體驗。她必須真誠地對待這座圖書館,用最大的努力去照顧和填補它。她引用了加繆《鼠疫》中的文字:“我不知道誠實在一般意義上是什么,但就我的情況而言,我知道那是指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閱讀與生活緊緊扭結在一起

      碑林區圖書館實際運營后的情況,讓楊素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閱讀差異是如此之大,編書目這件事絕非是她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制作第二年的書目時,楊素秋邀請了50多位朋友來為自己出謀劃策,朋友們全都欣然答應。

      陜西師范大學的楊國慶,教授書法課超過十年,為楊素秋編寫了一份書法類書單,有通俗易懂的入門書,也有更專業的碑帖;“武俠奶爸”李亮堅守自己的“武俠理想國”,推薦金庸、古龍、溫瑞安;“《童話世界》雜志主編白海瑞精選了最新繪本,出版人方黎明推薦一套民國經典名著重印版,福建師大章文哲老師列出電影學書目,天津大學王博老師專攻計算機與人工智能書籍,編劇范勝震主推趣味歷史和西方詩歌,媒體人阿九的推介偏重于法律和政治,大專老師潘瑾力薦非虛構作品,獨立編輯孟昆玉偏愛奇幻題材”;北大博士趙文的書目有浩浩蕩蕩三百多冊,如同東西南北菜系,擺得滿桌滿眼;楊素秋的本科老師陳越推薦了大部頭的《劍橋科學史》《歐洲大學史》;美學教授王耘常年研究宗教,攝影師宋璐推薦了若干攝影相關書籍,夏目對ACGN文化了解甚深,清華大學的王晗則熱衷于自然科學和植物學……書目紛至沓來,楊素秋欣喜地接收,想象它們如何在書架上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在寫作《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時,對于如何體現這份特別的書單,楊素秋犯了難。如果完全不體現這些書目,多少有些遺憾;但如果挨個介紹,又會成為圖書梗概大全。“假設50個人,每個人我講兩本書,100個豆瓣條目放到書里,就會成為一個非常板結的疙瘩,書的結構就被破壞了。但不寫是不行的,繞不過去。后來我想,最好是從里邊挑一些跟我知識結構不一樣的、比較有特點的人來寫,比如書法、攝影、哲學、漫畫,讀者會看到這些不同的知識結構如何一一呈現。我采用了一種類似紀傳體或者說人物特稿的寫法,去展開這些文字,你會看到我是在寫書籍和閱讀如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他的人生觀。閱讀是這樣的:它能夠塑造我,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不是我們拿來炫耀的談資,或者標榜自己很有文化的一個標簽。它真的會跟我們的生命發生一個直接的碰撞關系。”在書中,我們看到不同專業人們的真知灼見,比如,攝影師反復強調,攝影無論如何都不能逾越倫理道德的界限,不能為了博眼球而罔顧他人隱私;“武俠奶爸”李亮過去沉湎于自己的武俠世界,在有了孩子以后,對墨家的“兼愛”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哲學系的老師告訴楊素秋,要去進行更為廣闊的閱讀,去理解知識生產的過程,這樣才不會狹隘。閱讀與生活并不是孤立的,它們緊緊地扭結在一起。

      在楊素秋看來,非虛構不是干巴巴的說教,直接的闡釋和論述,不會發揮很好的效用。她希望通過具體而微的故事和細節,通過對人物日常生活的實際呈現,去與讀者達成共情,讓更多人看到閱讀對人生而言的重要意義。

      值得高興的是,《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出版后,不僅引起了廣大普通讀者的關注,許多相關部門也有所行動:“有網友在我微博下面留言,說他們當地的整個圖書館系統開會,讓大家都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對標對表自己的工作,思考應該如何改進。這些都還挺觸動我的。”

      在去掛職之前,楊素秋就在持續做公益,長期資助山區的貧困女大學生。掛職以后,她在這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在書中,楊素秋提到了喇嘛久美的圖書館,這座圖書館由久美親手設計和建造,耗時19個月,一棟小小的灰褐色建筑,矗立在川西的藏區草原上。孩子和游人在這里安靜閱讀,飄窗外就是雪山大地,綠草如茵。楊素秋為這座圖書館捐贈了好幾批繪本,也先后去了好幾次,看看久美和草原上的孩子們有什么需要,給他們講幾天課。“我希望能夠盡量給這些更貧瘠的地方提供幫助——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這些地方有很多孩子亟須讀書,但是沒有條件,我會盡可能地貢獻一點力量。”常年做公益的經歷,讓她格外注意到留守兒童的精神生活問題,“很多留守兒童都是隔代親屬在管,父母扔給他們一個手機就完事兒了,然后小孩刷短視頻刷一整晚。這是有很大問題的。如果在孩子們生活的鄉村,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圖書室,有很多繪本,有志愿者能夠帶著他們閱讀,就不會是這種情況”。

      “如果再來一次,你還會選擇去掛職嗎?”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楊素秋笑了笑:“我當然會選擇去掛職,而且今后還會繼續去。未來應該會考慮更偏遠的地方。”寫作這件事兒,她也不會落下:“當你的書被人看見、有讀者愿意跟你討論交流時,你會覺得自己的文字發揮了一些切實的作用,哪怕讀者的意見都是批評性的。如果我的寫作能夠推動社會做出一點小小的進步,那真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所以說,寫書的過程是既痛苦又快樂的,但我還會繼續往下寫,這本書不是一個休止符。”

      在書中,楊素秋轉述了約翰·科頓·丹納在《圖書館入門》中為公共圖書館構建的理想“選書人”形象:這個人首先得是個書蟲,有豐厚學養,能帶領孩子們閱讀好書;但他又絕不應該是個書呆子,不宜過于沉湎于書籍,要多出來走走,以免與社會脫節,無法了解普通大眾的閱讀需求。顯然,楊素秋已經做到了。

      (本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攝影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