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對話:旅行文學的展現路徑
      來源:文匯報 | 青山  2024年07月25日09:00

       國內近幾年推出的旅行文學書籍,如劉子超的《午夜降臨前到達》《失落的衛星 深入中亞大地的旅程》及彭英之的《絲路北道》等,都頗受出版界和讀者好評。劉子超畢業于北大中文系,是作家、記者,而彭英之出身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多年從事編程建模工作,是一名標準的“理科男”。

      2017年,彭英之和旅隊行走絲路北道,經過的中亞五個“斯坦國”,也是劉子超七年前游歷之地。中亞地貌壯觀,歷史厚重,文化燦爛,故事動人。他倆在書中都展示了所到之處現實經濟社會狀況和自然人文景觀,追述歷史事件,聊發思古之幽情,更多是當下之思考;內容各有側重,論作者的心氣,作品的藝術性、思辨性,則在伯仲之間。

      旅行文學需“以精致的文字書寫異域”,與《失落的衛星》相似,新近出版的《絲路北道》的精致文字并非仰仗華麗辭藻,而是憑借觀察力和文化底蘊,融敘述、描摹、抒懷與議論為一體,貌似平常的話語中顯露微言大義。筆者在閱讀過程中,油然感覺到,“精致的文字”每每通過各種對話得以呈現。

      這里所謂“對話”,含(情感)交流,大致包括旅行者與山川對話,與人文景觀對話,與當地人對話。《絲路北道》中的對話、交流內容豐沛;值得一提的是旅隊內部的交談溝通,為一般旅行文學作品所罕見。限于篇幅,擷取少量例子為證。

      比如與天山“神性”的交流。彭英之對向導所言“吉爾吉斯斯坦的山是最棒的”開始似乎并不很以為然,但當他近距離見到天山雪峰時,不由得與曾經相遇的乞力馬扎羅山、青藏高原的雪山和安第斯山脈作了比較:“……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天山雪峰要隨和得多。它們在草甸前一字排開,溫和坦誠,無處不在,像睿智和藹的長輩,什么困惑都可以說。”進山后述寫感懷接續擬人化修辭:“我抑制不住內心的贊美,甚至帶著剎那間的虔誠……這或許是大山的氣場。當你抬頭看著山,山也低頭望著你。這份凝視沉重而安靜,叫人不得不將被瑣事扯到支離破碎的靈魂重新擰在一起才敢應付……”

      這不就是八百多年前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當代天山雪峰版嗎?

      著名作家陳丹燕指出,人與自然處在自然本源的秩序里,自然的壯麗與嚴酷并存的本色及其豐富性,會自在地呈現,“能治愈人類心智中的委頓與迷茫”。她把這種“治愈”功能稱為自然的“神性”。“神性”為作者所賦予,他們以自己的情感、思想,發掘了自然景觀蘊含的人文精神。

      比如在碎葉城遺址的情感互動。在吉爾吉斯斯坦,旅隊去憑吊了“絲綢之路”兩條干線交匯處的碎葉城遺址。中國漢朝時在碎葉設立西域都護,唐朝經營西域設“安西四鎮”,管理該地區軍政事務,碎葉是其一。在彭看來,“盡管學界不能認定李白生于碎葉城,但這不妨礙國人把思念寄托在這座異邦城市身上……”

      令人失望的是,這座后來落入異邦的名城,早已融入大地,遺址只是土堆,內城僅剩地基。此刻,彭未免心生無奈:天山“不僅看著我們,還看著我們腳下的廢墟,似乎在告訴我們它掌控著一切興盛毀滅”。然而,當轉頭看到中國使館的“幾位同胞走上遺址里的小山坡,同樣帶著期待,做足想象”,他舒了口氣,“有中國人在,碎葉總不會太寂寞”!

      無奈和舒心,都不應僅視為作者自嘆。所有當年與碎葉城有交集的先輩,正在聆聽21世紀中國青年的傾訴,為他這份感慨而欣慰。

      還有在地毯店與織毯人的情感交流。中亞地廣人稀,從無人機視角看來,“……人是見不大到的……大山、大水、大沙漠和人造地標,雄偉高大,像歷史的骨骼,構成一切故事的背景框架。”“但它未能記錄到多少個體”。“個體”即人,構成了“絲綢之路血液和肌理”。當地人的生存狀態及與他們的交流溝通,是《絲路北道》重要的記錄對象。該書正文后附有“人物索引”,這在旅行文學作品中極為罕見。其中出境前后一路上打過交道的當地人有名號的20個。

      在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的一家地毯店,彭英之們做成了幾筆交易。作者記錄的除了砍價和付定金,還有地毯店模樣、店員薩爾多的外貌與做生意的老成相,顧客對地毯的辨識、鑒賞,薩爾多與他們聊起“想去中國看看”的愿望……顯現了異域文化和常人心理。“薩爾多是店內唯一站著的人,其他人慢慢匍匐到地毯上,都叫色彩迷了眼……不同粗細的手指慢慢劃過地毯的表面,順滑地畫出弧線,碰觸著成千上萬個線結。那些線結是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花了好幾個月的生命打出來的,背后隱藏著另一個時空的喜怒哀樂……使用者的指尖能夠觸碰到創作者觸摸過的同一個點,兩個陌生的生命間就此形成一種奇妙的聯結。”

      與薩爾多是語言交流,在地毯上觸碰其線結,是與織毯人的情感交流。

      當然,也少不了旅隊內部隨時隨意的閑聊。2015年,彭英之的同事耐森與他開始謀劃這場中亞之旅。耐森是在香港工作的美國人,他對中國文史的了解,勝過他的華人太太。某日,耐森給彭英之發了份提議中亞之行的郵件,措辭近乎謙恭。“極度癡迷”中西亞歷史文化的彭對這一提議“喜出望外”。次日,半睡半醒的他,在手機上看到耐森發來的“自駕可行性調查”和具體設想,“贊嘆不已,想到既然他把寶貴的周末拿出來做研究,我就可以放心偷懶了。于是我放下手機,毫無羞恥地睡了回去”。

      耐森的紳士風度和處事認真,彭對同事的信任和自嘲,躍顯紙上。我這第一印象,在后文中讀到了旅隊的共情。隊員小葛說,跟彭英之出來旅游“會不知不覺接受很多新事物”“我一直覺得耐森是我們這個旅途里最大的gentleman(紳士)……”彭問:“你倆要不要擁抱一下……”“他們勾肩搭背地碰了一下,耐森開懷地笑了”。

      旅隊成員文化背景不同,習慣有差別,過往旅行體驗多來自發達國家,對中亞相當陌生,觀感會不一樣;陸路行很辛苦,有可能身體不適、心情焦慮。彭英之是旅隊的“融合劑”,不時鼓勵、啟發大家“多聊聊”,相互關心。他記錄了這個“小社會”內部隨時隨意的交流和觀念碰撞。

      有位在共享單車公司工作的朱總,是虔誠的行者。他在旅途中不時通過手機處理業務,讓旅伴感到不解:“他是在休假呀!”朱總開電話會,“在電話里談論著效率,談論著策略,談論著一些宏大的目標,看上去是世界上頂頂重要的事。天山在他背后一聲不吭,風呼呼地吹,野草發出共鳴,感覺馬上要召喚出一些在這里安排過大事的人,可旋即又悄然停息”。對如此“永遠在工作”的狀態,作者借風和野草的動作,表達了隊友們對朱總的調侃。這段描述既可看作自然與人的交流,也可視為隊員間的對話,兩者水乳交融,樸實而自帶幽默。

      此行最后一站是土庫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旅隊成員將從這里各奔東西。分手前談論最多的,一是依依不舍情,很溫馨;二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以及遭遇的趣事鬧心事。彭英之感喟良多:“能夠走進他人生活并且分享一場獨特記憶的,都是宇宙以某種極細微的概率牽上的線,能遇見這些人對我而言,無比珍貴。”年輕人因孤獨感而對漫長旅途中的相遇深感慶幸和珍惜,我能理解。

      旅行文學沒有時效要求,作者有足夠時間在客觀事實中融入主觀思考,并以想象加持。《絲路北道》在作者游歷歸來五年之后方告殺青。之前,他審視整理旅途筆記、視頻,重溫相關典籍,通過網絡搜尋新材料。所有相關信息經過篩選沉淀、發酵,久蓄氣芳,文字臻于“精致”,審美價值更大,認知功能更強,并能為旅游業提高服務質量,游人養成對話交流意識帶來啟示。

      雖然傳媒已從“讀圖時代”進入短視頻稱霸的新階段,但精致的文字仍然有著照片、視頻無法替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