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近距離與遠眺——評長篇《蛻》
      來源:收獲(微信公眾號) |  張亦絢  2024年07月18日08:59

      賀淑芳的《十月》講日本女人菊子十歲被賣到山打根,愛上從基隆去的牧師。時間是孫中山革命的年代。或許因為我留意過相關歷史,小說讓我驚艷無比。在“圣與非圣”“潔與不潔”中的梭巡,絲毫不做作,那真是功力——盡管小說可能有點晦澀。賴香吟早期偶也晦澀,我也不覺得不妥——有些東西就是晦澀保得住濃郁——有天突然就敞亮了,也有敞亮的好。過去的賀淑芳也并不掉入文藝腔,但還是保有不少書面語的特質。《蛻》令人感覺是巨大轉折。以往只是內容的野性不羈,這下在語言上也放開了。活得不得了。有時甚至感覺到人物就在面前呵氣,非常血肉之軀。

      強烈的生命氣息——使用這種熱燙風格處理“歷史”,頗有藝高人膽大的味道。因為原也可以走黃碧云《盧麒之死》的路,更冷眼旁觀些——結果沒有。兩者各有所擅,黃的優異比較好懂,但我感覺賀淑芳在倫理上也做足了非凡功課——因為,不經深思熟慮,很難“縱身躍入”向來噤聲,連研究也半空白的歷史事件。寫作者常問,對于真實歷史事件,小說家到底何處可寫?何處不可?我以為這沒有鐵律,但原則肯定是有的。

      “‘五一三’是馬來西亞歷史的分水嶺”——我讀完《蛻》再回去看歷史書,“五一三”并非完全沒被提及,雖然有些只說“一九六九年的種族沖突”。但史書存在若干問題:有從反殖民或國家治理角度出發,只把該事件視為首相東姑·阿布都拉曼任內的污點,贊許之后“新經濟政策”安撫了馬來人。另有盡力逐日還原經過的,但作者似也感到官方資料太占比重,即使力求完備,也難“秉筆直書”。“五一三”事件后,馬來西亞出現過明令禁止討論的法律,對言論自由與學術研究,自有靳傷。二年后,都還有人因與官方觀點不同而受罰。歷史書都表示“五一三”有其嚴重性,但嚴重在哪,偶爾語焉不詳。讀過《蛻》我才懂,因為“華人移民”在這段歷史中不怎么被當成記憶主體,也幾乎不被賦予視角。國家主義或民族主義不知道怎么思考移民,移民好像歷史中的模特兒或假人——被推倒或送命了,還是不痛不癢,有部影片多年前揭發法國的丑聞,有個政策寧可付錢給北非移民后代令其“歸鄉”,也不愿接納他們。然而,這些移民當年之所以來到法國,完全是因為法國缺工而主動大量招募。《中英北京條約》的簽訂,使英國可以將中國的勞動人口運往其殖民地馬來半島。一八五一—一八七五估計有三十五萬契約華工構成“移工潮”。另外,也有前來依親者。

      割膠、洗錫米等華工寫照中,賀淑芳除了帶入了“奇跡寫實”的色彩(如同“母親挖墳”一場),也深描了參與其中的女性與兒童。《我父陳亞位》里,陳亞位到吉隆坡時才六七歲,從沒上學,不會聽講馬來話,但會制鞋。“五一三”時,十歲兒子失蹤,夫妻關系也生變。多年后,在車站巧遇前往應征新職的女兒桂英,不欲拿女兒錢,謂女兒錢要養女——后接桂英想起弟弟與清明。

      父女一向疏離,卻非無情——這段文字無甚奇,但除了寫出受難家屬如何一生為傷痛縈繞,在寫親情上,也是萬中選一。桂英“外婆家屋被燒了,沒有人逃出來”,老人小孩無幸免,燒死前遭劈砍。例外是出門工作的阿清阿姨與三舅,后者受馬來人保護躲過。官方公布有七百多房屋受損,流離失所的人也上萬。“外婆家”只是眾屋之一,但就家族來說,卻幾近滅族。受難的單位不只個人與家族,還有“愛人們”。楔子里就開宗明義,記憶也與求愛相關,兩者要跨越的困難都必須承認自身曾有真實“壞情欲”。賀淑芳的大宗記憶者,除了是女性,也是愛欲者。邊洗衣服邊哭喪子的桂英母親葉金英,有情夫阿良叔叔。桂英與阿斑在一起欲火高漲。然而,“五一三”那一日才“為戀愛鋪遠路”地,特去拿鞋的阿清姨,在路上失去又是密友又是情敵的友梅,還“全家死那么多人”。感覺到與死亡深連,阿清覺得“我不能再戀愛了”。死亡的威嚇能閹割多少?小說哀悼死于暴力,但并不與死亡連成一氣閹割人物,這是愛欲立場能夠帶來深刻人性的表現。

      馬來西亞史很復雜,最忌以其他歷史“以此類推”。史上固然出現過歧視華人的種族政策,但要化約所有馬來人皆信此道,也很可疑。《蛻》面質也扭轉了歷史刻板印象,但先于一切的,還是“以文學技藝轉變記憶基模”的批判與實踐。血脈、族群或國別,是十九世紀遺留的長期記憶基模,親屬世系以及與族群有關的年代,至今仍是強勢基模,經常犧牲其他基模或作為其他基模的“遺忘機器”。譬喻而言,賀淑芳的記憶之屋,不是家祠,更近萬應——它補綴連補綴的“百衲被”組織,容納了更多族群二分外的感懷與見證——《宋紅歡與宋萬波》是較鮮明的例子。小說一方面近距離地擁抱了愛戀與生活的肉身痛楚,另一方面,也不忘遠眺歷史(或對或錯)給定的身份與包袱。兩者的高反差交錯,帶來極其繁復的沖擊,既形成小說家獨特的“五一三”文本,也深切地對應近年藝術文化領域,對于“后國家之必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