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報告文學《大道》——講述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丁曉原  2024年07月18日08:55

      中國幅員遼闊,受歷史與自然條件等的限制,交通不便制約了西部地區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新時代,黨中央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動沿線地區開發開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李玉梅的《大道》(漓江出版社、廣西教育出版社)聚焦這一重大事件,是首部以報告文學形式對其進行展現的作品。題材的初創性和文本容量的豐富性,賦予其獨特價值。

      作者首先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深入闡述。在《大道》序章“大道向前天地闊”中,作者以開闊的視野、概述的方式、歡欣的筆調,從宏觀解說新通道建設的必要性及其階段性成就。該書的主體則通過人物與故事的有機結合,對宏大主題進行了細微呈現。“請翻開書頁,在那西部陸海新通道親歷者、建設者與見證者的故事里,感受大道向前的漫漫征途吧。”這是作者對讀者發出的邀請。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一個跨時空的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工程,關聯到西部十多個省區市,正處于“現在進行時”,如果面面俱到,顯然不是一部報告文學能夠容納的。因此,《大道》在題材選取上,采用對關鍵節點區域作“聚焦敘事”的方法,主要以廣西新通道建設為中心,由此“一斑”而窺大工程“全豹”。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廣西地位獨特,這里是新通道海陸交匯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推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橋頭堡。作者沒有把面鋪開、每個地域只做蜻蜓點水式的勾勒,而是聚焦廣西一域,確保了作品實現深度敘事的可能。在此基礎上,作者進而以人為中心搭建作品細部,因人說事,由事見人,通過人與事的特寫,報告廣西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行動方案和火熱場景。

      《大道》由“陸徑幽遠處”“風從海上來”“飏空千萬里”三篇組成,分別對應陸、海、空三方面的新通道建設。每章設置相應的人物群組,通過對他們的敘寫,牽引出大通道建設的全景或特寫。首篇第一章“潮涌北部灣”,出場人物有孫熙勇、黃江南、李俊江等,在對他們的書寫中,讀者可以看到“渝桂新”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的開行。作者將人物放到他們具體的工作場景中,通過對其各自工作故事的述說,展示出奮進于“大道”一線建設者平凡樸實忘我的可敬形象。平陸運河建設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對此,《大道》用專章重點書寫。“平陸戰隊的‘一號隊員’”程耀飛,過去曾在一個工程上連著過了兩個春節,這次平陸運河工程計劃工期52個月,他將“連著三個年都在工地上過,可以打破自己的紀錄”。而參與平陸運河工程一標段建設的王燦燦,則“看過午夜的沙坪河,看過凌晨三點月光下的河面,也迎接過河上的日出”。這些頗有詩意的語句,真實地寫出了建設者艱苦工作的日常。

      《大道》雖是現實題材作品,但作者又注意融入相關歷史人文故事。如寫北海合浦引入《漢書·地理志》中的相關記載和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藏文物,寫平陸運河工程回溯到孫中山《建國方略》中關于“深水道”的構想,還有“千古靈渠對話平陸運河”等,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有了更深的“根系”。李玉梅是一位喜歡填詞的報告文學作家,《大道》上中下三篇分別以《月中行》《月當窗》《人月圓》詞牌填詞起首,其中有“陸徑幽遠處探春”“平陸運河似練,千帆競,眾芳羨”“藍天追夢,欽州尋夢,大道龍吟”等景語情言,給《大道》平添了滋潤和韻味。

      總體而言,《大道》是一部寫“大”見“重”的作品,同時又講求敘述語言與文學性,值得讀者期待。

      (作者系常熟理工學院教授,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