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文藝評論主體意識強化與拓展路徑考察 ——評蔡家園的《微光照遠:新世紀文藝現場觀察》
      來源:中國藝術報 | 王迅  2024年07月15日08:32

      新媒體強勢介入文化生活的時代,在大眾文化消費中如何擔負起引導受眾的重任,成為文藝評論所面對的重要課題。如果說,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那么,不妨說,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批評。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對文藝作品、現象和思潮的闡釋與分析中,文藝評論主體意識的功能意義更加突顯。它不僅是批評家對文本的單向度闡釋,也不只是批評家與文藝家的對話,而應有所強化和拓展。批評實踐一方面是批評主體與創作主體的對話,另一方面是批評家與其所處時代的對話,在雙重對話的基礎上闡釋文本,以批評家生命氣息、思想鋒芒與審美識見的滲透實現文藝評論的主體性。

      當前文藝評論的主要問題,在于學術視野不夠開闊,問題意識不夠鮮明,審美感覺不夠敏銳。當然,把批評觸角延伸到多個藝術門類,且能在多元視角中切換自如的評論家就更少了。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在于文藝評論主體性的缺失。基于此種批評生態,筆者以文藝評論家蔡家園的評論新著《微光照遠:新世紀文藝現場觀察》為個案,嘗試探討文藝評論主體意識強化與拓展的路徑。

      首先,批評主體須有廓大的人文視野、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鮮明的問題意識。三者互相關聯,彼此推進,構成批評主體意識強化和拓展的前提。從根本上說,文藝評論介入“文本”的深度、美學評價的有效性等因素,都與批評家的理論視野和藝術修養密切相關。蔡家園的批評視閾貫穿“古”與“今”、“中”與“西”,試圖跨越傳統/現代二元對立思維。從批評文本看,蔡家園的主業是文學評論,且成績斐然,同時也精于電影、美術、書法、戲劇、攝影等藝術門類的評論。他以多種藝術門類交叉融通的批評實踐顯示了豐厚學術積累和審美感悟能力。同時,他又深入追蹤文藝創作中的種種問題,往往寥寥數言便直指要害,并提出文藝創作優化建設的方向與路徑。在評論朱朝敏的小說時他談道,專注于個體生命體驗的寫作,容易陷入小、輕、媚、甜、俗的狹小格局,指出以批判性眼光審視自我與現實的重要性。談到詩歌生態時,他發現詩歌越來越“不及物”,蛻變為“精致的小玩意兒”,而詩人醉心于做虔誠的“語言煉金士”和“聲音雕刻家”。在對紅色題材電影的觀察中,他不僅批判了游戲化處理歷史的消費主義傾向,同時又指出抽空歷史內涵、剝離階級屬性的抽象化、符號化的超越性想象之偏頗。從蔡家園的文藝評論中,我們常常發現奧登對批評家所期許的那種“洞見”,而他那犀利而不乏鋒芒的見解直擊事物的本質,又基于鮮活的文藝現場,體現了以問題意識介入文藝現場的批評姿態。

      其次,有深度的文藝評論是批評家與作家藝術家的心靈對話,亦是批評主體與其所處時代的精神共振。其實,淺嘗輒止的文藝評論相當普遍,迎合了碎片化的快餐閱讀,卻很難在文化消費中起到正向引導作用。事實上,批評主體與創作主體對話中發生在靈魂場域的碰撞,是批評主體意識強化與拓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文藝評論精神深度的方法論基礎。蔡家園對文本的分析,大多根植于心理層面的體察,試圖從作家藝術家創作心理尋索破解文本的密碼。如,對於可訓作為學者寫作的“詩心”以及李云雷小說中“少年心態”的發現等,都是基于文藝心理學的深度闡釋。這種視角需要批評家主體意識的參與,在文本的深層解讀中揭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意蘊。經典影片《十誡》以視聽語言呈現世俗日常,揭示當代人的道德狀況和精神世界。蔡家園立足文本,指出這部作品以日常視角的選擇標示了它與政治色彩濃厚的主流影片的界限。這種非主流視角緣于藝術家基耶斯洛夫斯基站在時代之外的審美心態,以及面對公共生活整體性潰敗所表現出的知識分子自我審視與精神清理。從批評對象和批評方式來看,這種基于主體意識的“深度”追求與英美新批評所提倡的“內部”研究是有很大差異的。它自然是對藝術本質的深刻洞察,但又不排除文本“外部”因素的考察,換言之,這種主體化批評范式,從考察范圍上涵蓋了恩格斯所說的“歷史標準”和“美學標準”。

      第三,語體色彩的個性化追求是文藝評論主體意識強化的重要表征。某種意義上,由于藝術門類和創作風格的差異,每一部文藝作品都內在地呼喚與其相匹配的批評話語,反映在批評文本中,就是一種語體特征的顯示。蔡家園保有非常自覺的批評意識,他深知文藝評論不只是智性思維的書面化呈現,也不只是理論觀點的邏輯化表達,而是個性化非常突出的話語實踐。就當下而言,能意識到批評話語自身建設的重要性的批評家其實并不多見。蔡家園的批評實踐無疑顯示了一個批評家對自我言說方式的敏感。他試圖構筑理性與感性并存的批評話語體系,創造一種性靈化表述模式。他的文字近于隨筆,好讀、耐讀,力圖兼顧表述的明晰與理論的深度,深入淺出地道出文本中所潛藏的美學密碼。談到現代藝術,他從西方批評資源中汲取養分,曉暢疏朗的言說中彰顯漢語的現代風采。當視線轉向國畫或書法作品,批評語言則切換成凸顯“文章”傳統的漢語譜系,依循大道至簡的美學,轉入古雅一途。不妨看看《詩意的抵達》中對魏曉偉刻印作品的評析:他研習秦印多年,學古而不泥古,率性運刀,獨出機杼,匠心與詩心兼具,逸性與精神齊飛。在批評語體上,蔡家園以變動不居的語式,張揚了批評主體的審美自覺和話語追求,在批評話語體式創新方面為當下文藝評論寫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文體經驗。

      批評家主體意識是否在場,是衡量文藝評論好壞的重要標準。批評文本與所評文本之間的錯位是當下文藝評論的突出問題,或者說一種無效的文藝評論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問題往往在批評主體意識的缺席,以致評論者沒有能力穿透“文心”。尤其在媒體評論對受眾影響越來越大的形勢下,面對文藝作品,人人皆可言說,那么,專業的聲音在哪里?在文藝評論越來越走向功利化、娛樂化的時代,專業評論很容易被眾聲喧嘩所淹沒。這種背景下,文藝評論主體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強化和拓展文藝評論主體意識,以正向價值立場介入文藝現場,應是新時代文藝持續繁榮發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