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北京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青年創作計劃”發布 青年創作者要用大流量 網聚正能量
昨天上午,第七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網文校園行暨2024年北京市青年文學人才發展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會上發布了第一批入選“北京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青年創作計劃”的作品。
此次入選的作品共有12部,包括《乘勢跨越》《初夏的函數式》《青綠直播間》《植物人醫生》《康復就在小湯山》《忍冬醫然》《鑫哥二手手機專賣店》《娛文圈》《在北京送外賣的日子》《星海皆為塵》《獅醒東方》《京華天嬌》等。這些作品涵蓋了新質生產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醫療領域、新興青年等四大主題,內容緊扣北京的重大現實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地域特色。
本次活動是“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書香行活動之一,作為第七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配套活動開展。
演講
讓讀者讀懂新時代山鄉巨變
當天上午的網文校園行主題演講環節,知名網絡作家何常在、柳下揮、晨颯、飄蕩墨爾本和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宋聲泉圍繞“網絡文學如何書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這一主題,暢談了創作感受。
柳下揮稱為了獲取小說靈感,他經常四處走訪采風。面對鄉村小鎮那些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兢兢業業的手藝人,和本來發源于中國,但因新穎表現形式披上了文化故事的外衣,被中外年輕人所熟知和追捧的竹筐、竹簍、茶壺等傳統器具,柳下揮決定為這些民族文化訴說故事。
晨颯則表示,網絡文學作家在創作時要關注新時代的山鄉巨變,既要揭示新山鄉巨變的核心原因,又要講述新山鄉巨變背后的發展邏輯。“更重要的是農村田園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精神家園,需要我們更積極地擁抱、參與這種變化,網絡文學作家更要精確地描述這種變化。了解當代農村新的精神面貌,讓我們的思想精神進一步實現迭代和更新,并且在創作中尋找給農村帶來各種變化的科技創新元素,讓讀者更能讀懂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在宋聲泉看來,網絡文學的新山鄉巨變和鄉土文學之間是一樣的。當代網絡文學的發展“前有攔路虎,后有追兵”,網絡微短劇的興起和VR技術的進步讓文學從業者們面臨著未來人們是否還會親近文字的危機感。“不妨走出一條以義勇精神為核心的新時代紅色文學之路,用義勇精神來引領網絡文學的發展,重塑網絡文學作家的文化形象。”
暢談
青年作家要學會用好大流量
在當天上午的圓桌對話環節,青年作家滕非、姚瓔、花清袂、江月年年、陳小仙就“青年作家如何網聚青春正能量”這一主題展開了精彩對談。
花清袂談道,青年作家可以嘗試去書寫每一個“小人物”,從他們的經歷和成長匯聚成為整個作品的人物群,創作出具有精神風貌的人物。“每個小人物匯聚的成像,會帶動一座城市的發展,推動一座城市的文化,也會感動這座城市中拼搏的年輕人。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就是要我們青年作家去熟悉各種各樣的人,多觀察多思考多了解他們的情感體驗,感知人間冷暖并懷有一顆悲憫之心。”
“作為青年寫作者,要用大流量網聚正能量。我們處在一個大流量的時代,作家要學會斟酌什么是大流量和導向流量,這就需要我們有正確的價值觀。”花清袂表示,“我們作為網絡文學的執筆者,用鍵盤敲擊故事,享受了大流量帶給我們的福利,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大流量中行走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夯實思想意識。作為青年創作者,用好大流量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咱們內心真實的故事去網聚正能量。”
江月年年認為,網絡文學作家要始終保持一股創作熱情,用文字集結真實的生活碎片,寫自己真正想寫的故事。“很多創作者在初期都會顧及寫的東西有沒有人看,是不是熱門的題材,我認為網文作家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情感及最真實的表達,將自己的意志有體系地歸納并傳達給讀者,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網絡文學作者的創作,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夠真正地打動讀者,堅持原創的同時要保證作品質量,并且要經營好自己的創作規劃,保持初心。”作家姚瓔坦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