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歷史小說《豐泰庵》讀后:洞悉歷史的復雜脈絡
      來源:陜西日報 | 張永軍  2024年07月08日11:56

      優秀的文學作品,能最本色最鮮活地摹寫、反映時代風貌和歷史痕跡,這是杰出作家的一種本能。如果一位優秀的作者,以小說的筆法去展示歷史,會展現出怎樣的瑰麗呢?這是我在閱讀作家王彬的歷史小說《豐泰庵》前最大的期待。

      讀罷《豐泰庵》,我由衷感覺不負期待。對于我而言,閱讀除了字面含義,更具有一層象征意義。文學應該有能力豐富和溫暖這個世界。這種豐富和溫暖是一種力量,它能夠超越時空,抵達人的心靈;它又是一種撫慰,能夠使干涸冷漠的情感和認知得到滋養。《豐泰庵》令筆者收獲了久違的感動,其飽滿的容量和張力,文字表現、意蘊表達中的差異性、切入點和耐受力,成為筆者與作者之間的一種深刻共鳴。

      《豐泰庵》講述的是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在建州鐵騎與西北義軍的夾擊下轟然崩塌。崇禎皇帝的大女兒長平公主頑強地活了下來。一位年輕學者在研究長平公主的生平時,發現了她的日記,日記中詳細記述了崇禎時期的歷史事件、胡同市井、民俗器物……《豐泰庵》的構思不可謂不奇,以歷史人物的私人日記串聯、鋪展情節不可謂不巧,這種敘事智慧,或可稱為差異性。

      差異性的表現,有數量、質量之分,會意、刻意之別。詳言之,數量上的增加并不能體現為質量的提高,差異無法用數量計算,更不能在刻意中實現,它應是經由作者創作實踐而逐漸習得并可以熟練運用的、發自內心的“唯我之見”。

      在追求差異性的道路上,必須保證應有的向度、尊重公認的習慣、調和可能的分歧。好的文學作品,因為一種差異和距離感而令人怦然心動,但細細品味,則深深感動、感嘆于微茫巧合中那一份抹不掉化不開的似曾相識。在差異和共識之間,作者必須實現有效的路徑沖突和方向調和,思想和筆力均達到理想的高度。正如在《豐泰庵》中,作者假托私人日記,將歷史事件、皇室規制、建筑風格、民間百態、人情世故和市井風情娓娓道來,優雅中帶著直白。就此而言,《豐泰庵》獨辟蹊徑,在文本創作方面實現了突破,帶給人們獨特的閱讀體驗。

      或許,除了史書的記載,能讓我們回到過去的還有想象。“很久很久以前”與“公元前多少年”,兩種表述方式,所激起的想象是不一樣的。想要講好故事,必須實現思想植入與技術張力的完美結合。簡言之,需要一個精心精巧更精彩的切入點。《豐泰庵》以長平公主的個人視角切入,可謂深得匠心。長平公主的特殊身份和際遇,使其將帝王引入生活的場域,在日常生活中,見人見性地揭示其生存狀態、心理變化,給其行為予以合理的邏輯支撐。同時,作者亦借助長平公主的視域,調動了自己的知識儲備,描繪宮廷的建筑、規制、禮樂、律令、風尚,甚或翊坤宮有幾重進深、鐘粹宮階下長著什么雜草、皇極門前的錦衣衛有幾個紅盔甲、大朝會什么規模什么講究,以至于公主如何畫眉等,借助長平公主的視角,讓人真實地看到,表面富麗堂皇的背后,是幽暗與陳腐。在《豐泰庵》中,經由長平公主的視角切入,這一切都在小處折射、在幽處反光。

      在我看來,《豐泰庵》閱讀難度頗大。這種難度,很多源于王彬復合性的寫作身份——作者不僅是優秀作家,還是知識淵博的學者。他研究《紅樓夢》《水滸傳》,研究敘事學,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北京的歷史、地理、人文。他推出了許多專著,也積累了大量的史料、文獻。他洞悉歷史的脈絡、地理的演變和風情的波動。因此,在歷史敘事中,他知道哪里是原點、基點、要點和痛點,擅長以細節說話。同時,他又有大局觀。大局觀的前提,是對局有多大心中有數,了然于懷。

      筆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止一次想,這種難度能讓閱讀者鍛煉耐受力,進而培養好的閱讀習慣。很多時候,研讀文本的過程也是自我心靈訓練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最終得出的評價或結論是次要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切切實實地磨煉了自己的理解力和科學探索精神,把閱讀的過程變成一種寧靜的個人追求和靜水流深的自然收獲。

      作者與讀者是矛盾體,他們相互塑造,相互適應。優秀作者應該堅守自己的理念,寫作必須帶著最深刻的情感體驗與理想意志,并且通過作品交融到讀者的內心深處。這份堅守,是文學的永恒生命所在。

      或許,愿景與現實之間本有一種內在緊張。一位作家若有足夠實力,會從這種緊張中獲得補益,體現為一種成熟、進步。藝術的突圍,何嘗不是精神的攀緣?唯真正有責任心的作家,才會下苦功夫,表現出對歷史的頓悟、對生命的尊重、對人生的熱誠、對責任的擔當,在展現自己精彩和深刻的同時,點燃起更多的生命和精彩。閱讀一部深刻的作品,自己與“深刻”已經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