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文藝》2024年第2期|俞勝:“520”的變奏曲(節選)
俞勝,安徽桐城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協特聘簽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藍鳥》,中短篇小說集《萊卡》《在紐瓦克機場》《尋找朱三五先生》《城里的月亮》,散文集《蒲公英的種子》等。作品入選《新實力華語作家作品十年選》,曾獲首屆魯彥周文學獎、第二屆曹雪芹華語文學大獎、第八屆中國煤礦烏金獎等。
上午十點三十分,按照預定的計劃,婚車要踩著二十八分鐘后的點兒到來。李淑芹瞟著裝在紫紅色套裝里的親家郭雅玲,突然就后悔自己今天挑了這么一身深紅色帶梅花的復古旗袍。
“姐,咋不見我姐夫呢?”李淑芹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弟弟李富誠和弟妹錢敏從樓上下來了。
李富誠身高一米八一,理著板寸頭,人到中年后身材也像姐姐一樣開始發福,但不臃腫,給人一種高大魁梧的感覺。他西裝革履,一身淺灰色西服套裝,白襯衣系藍領帶。弟妹錢敏一張鵝蛋臉梳著學生頭,帶著珍珠耳垂,上身穿件淺茄色的針織短袖高領衫,下身穿件深藍色的高腰百褶帶一點魚尾擺的半身裙,氣質優雅且知性。錢敏喜歡挽著丈夫的胳膊秀恩愛,兩個人結婚好幾年了,還膩歪得像蜜月中的夫妻似的。
李淑芹見了弟弟和弟妹,只覺得眼前一亮,眉開眼笑地說:“也不知道你姐夫跑哪里去了,你們咋還下來了呢?”
“婚車一會兒就到了,我們出來迎接一下呀。”弟弟興高采烈地說,弟妹呼應著點頭,臉上掛著甜甜的笑。
這會兒,李淑芹只覺得弟弟和弟妹都成了自己的主心骨。主心骨也不對,應該是定海神針,不只是自己的,更是老董家的定海神針。有了這定海神針,兒子的婚禮心更里就踏實多了,娘舅為大嘛,今天任憑老劉家的蝦兵蟹將如何操戈弄戟,也一定掀不起一絲風浪來。弟弟和弟妹在氣勢上已經壓人一頭,給她這個姐姐撐足了面子,親家老劉家肯定不會小瞧老董家了吧,李淑芹充滿期待地想。但是,不對!富誠也有心思,他目光閃爍,眼神里透露出心頭的不寧。還有弟妹,你別看她臉上掛著笑,可那笑容后面卻藏著一絲惱怒和隱憂。一定是因為艾瑤要領著喬喬來,李淑芹不安地想。
艾瑤是李富誠的前妻。喬喬是富誠和前妻艾瑤生的兒子,今年十一周歲。
富誠和艾瑤不是大學同學,但兩個人都是同一級畢業的。富誠是沈陽化工學院91級的學生,艾瑤是遼寧大學91級的學生。同一座城市,同學的同學一起聚會,兩個人就認識了。1992年認識的,到1994年畢業時,兩個人之間的甜蜜就像徐志摩說的那樣“濃得化不開”了。
1994年大學畢業。那一年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開始“雙向選擇”。但大型國企沈陽化工廠還是主動到學校來錄取了一批畢業生,富誠就在這批被錄取的畢業生中。可是富誠不想去,他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月工資低。1994年,沈陽化工廠的月工資只有一兩百元,干一個月都頂不上爹爹李興海在街頭修半個月的皮鞋。最主要的是,在1994年,“下海”已經成了一個時髦的詞兒,形形色色、大大小小“下了海”的老板在沈陽街頭像車輛一般地穿梭。國家政策鼓勵人們發家致富,到了1994年,你還窮,就怨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個兒沒能耐。
富誠的確“窮”怕了,他青少年時的記憶一直伴隨著“貧寒”二字。至于母親下崗前的生活,那個時候富誠還小,已經不記得了。富誠只記得母親下崗后的生活,家里過的是真正的計劃經濟生活——每一筆錢都要經過預算,每天買菜的預算只有五元錢。富誠的記憶中,母親買菜一般都選擇在黃昏時,因為這時候的菜價比早上時要便宜一些,但新鮮水靈的蔬菜在菜販的攤子上擱了一整天,早就蔫巴巴的了。蔬菜也永遠是土豆、茄子、黃瓜、辣椒和大白菜這幾樣。一個月當中,吃回葷菜都是有次數限制的。葷菜買得最多的還是雞架,就是雞的骨架——整只雞去掉雞腿、雞翅、雞胸等有肉的部分。有攤販從肉聯廠批發過來,在集市上販賣。
一次晚飯時,父親唉聲嘆氣地講起了這天修鞋時,有人向他說起的事:有個家庭,夫妻都下崗了,每天買菜的預算也是五元錢。就在前天,夫妻倆帶著四歲的兒子到工人村這邊農貿市場去買菜。農貿市場有賣豆腐串的,小孩子嘴饞,就吵著要吃豆腐串。這孩子的爸也是因為下崗了,心情正煩躁著呢,就順手打了小孩兒一巴掌。自己的兒子,當爹的巴掌下去能有多重?但賣豆腐串的商販看不下去了,生氣地批評:“你這人咋這樣呢,小孩兒要吃豆腐串,你就買串嘛!沒有錢,我送你一串也行啊,干嗎要打孩子呀?”夫妻倆原來都是要面子的人,這會兒受了攤販的數落,又羞又愧,當天就買了一堆好菜,什么海參、鮑魚、大蝦都買回去了,重點是還買了一包毒藥……鄰居都很奇怪,這家人咋一天沒動靜呢,沒聽說、沒見著他們去外地呀。鄰居覺得不對勁,就來拍他家的門,拍不開就撬。等撬開門,一家人那個凄慘死相,讓人膽戰心驚,小孩兒的身子都佝成了蝦米……
富誠聽了,只覺得鼻子發酸,再看母親米海蘭,眼淚順著兩頰的溝壑嘩嘩地往下流。后來,富誠有個大連的同學,也跟他講了這個相同的故事,只不過農貿市場的地址從沈陽鐵西區的工人村移到了大連沙河口區的馬欄子。富誠再次聽到這個故事時,心酸的程度就減輕了,并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生出了疑心。
疑心歸疑心,但富誠的確知道自己家中的不容易,平時花錢節儉得很。一直到上大學,冬天腳上就是一雙厚棉鞋,夏天只有一雙單皮鞋,外加一雙運動鞋。富誠有了女朋友艾瑤,因為艾瑤的父母同樣是產業工人,生活也很節儉,兩個人在一起吃飯,頂多到各自學校旁邊的小餐館要份“蘿卜豬雜”或者“木須肉”之類,價格每次一般不超過二十元錢,一個月也沒有兩次,艾瑤沒有讓富誠在經濟方面感到為難。
那回,富誠那個大連同學的哥哥從南方倒來了一批高仿的耐克鞋。高仿得可以亂真,一雙只要一百五十元,而正品的一雙最起碼要七八百元。艾瑤要過生日了,這是兩個人認識的第二年,富誠想買一雙高仿的耐克鞋作為艾瑤的生日禮物,便開口找母親要一百五十元,富誠一般不向家里多要一分錢。但那天清晨,父親李興海還沒有擺修鞋攤,擺修鞋攤是以后的事。父親李興海和母親米海蘭在早市上賣些針頭線腦、襪子短褲之類。從家往早市趕的途中遇到了暴雨,狂風又掀翻了蒙在三輪車上的塑料布,那時候沈陽的空氣臟,下場雨都下的是黑色的雨水,針頭線腦、襪子短褲等都遭到了污染,母親米海蘭心情實在糟糕透了,富誠沒選好時機要錢。米海蘭當時聽了,愁眉苦臉地說了一句:“咋又要錢呢,兒啊,媽這半個月時間都還沒回本呢。”看著母親那菜青色的臉,富誠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檢討,“媽,是我不懂事,這錢我不要了!”米海蘭說完那句話又后悔了,轉身從家中抽屜里掏出了十張十元的票子,富誠不肯要,米海蘭硬塞到兒子手里。
那年,為了艾瑤的生日禮物,富誠跑到五愛市場,花了四十元買了一串珍珠項鏈。攤主賭咒發誓說這珍珠是百分百真的,不過不是天然的,是人工養殖的珍珠。富誠覺得別說是人工養殖的,就是人工合成的也值,因為它躺在包裝盒里,閃著溫潤的光澤,他送的,艾瑤一定會愛不釋手。
那天傍晚,富誠從愛工南街騎自行車,騎了半個多小時,來到崇山中路。艾瑤戴上富誠送的生日禮物,果然喜不自禁。那晚的“蘿卜豬雜”,艾瑤說什么也不肯讓富誠掏錢——艾瑤沒問這條珍珠項鏈的價錢,她只知道,富誠為了送她禮品,也許要節衣縮食好多天。
那晚,他們相擁在崇山中路66號的松樹林里,兩個人都動了真情。富誠陶醉地聞著艾瑤清雅的體香,在她耳邊發誓:等他畢業了,他一定不會虧待她,別人能擁有的,他都會讓她擁有。
這話還在耳邊回響呢,一轉眼就畢業了。可是,化工廠月薪只有這么一點點,離富誠的理想實在很遙遠。1994年的大學畢業生李富誠再也不肯重蹈父輩一眼就能看到頭的人生。他那一屆同班共有三十六位同學,其中家在沈陽的同學是七位,七位沈陽同學中,有六位是男的,只有一位女同學。六位男同學中又有三位被南方吸引過去了,進了沈陽本地化工廠的只有一位,富誠和另外一位男同學都選擇了創業!那位女同學老家是沈陽郊區的,在蘇家屯楊樹林子村。老家只是女同學父親出生的地方,女同學自己出生在市里。女同學的父親當年是個學霸,從楊樹林子村讀書一路讀出來,后來又“學而優則仕”,到富誠他們畢業時,已經做到市直一家單位的領導了。女同學近水樓臺先得月,畢業后就進了鐵西區的經委。
一聽兒子大學畢業自愿放棄干部身份,要去創業當個體戶,米海蘭像在野外被細腰蜂蜇了一般驚叫起來。米海蘭自己雖然是下崗工人,但她覺得自己當初進的工廠畢竟不是大型國企,所以說下崗就下崗了。而大型國企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下崗了,兜底的保障都差不到哪里去。再說現在沈陽化工廠效益不錯,將來還會有更大的發展,進了這家的廠子一輩子就好比進了保險箱,吃喝拉撒都不愁!下海哪是那么容易的呀,樓下老張家的兒子也說“下海”了,別人叫著“總經理”,折騰一年半了,老張沒見過兒子往家里拿回一分錢,反而逼著老張四處替他借錢,老張都要自殺了——老張當年下崗都沒有想到自殺,現在被當“總經理”的兒子逼得要自殺。“下海”和“下崗”都有一個讓人心里打怵的“下”字。下海失敗了,能不能游上岸都不好說,就算沒嗆死游上岸了,你再想進人家化工廠,門都沒有!人家不但不要你,甚至連理都不理你。富誠咋這么糊涂呢!
米海蘭是一百個反對,好話歹話說了幾大籮筐,但米海蘭在家庭事務中沒有多少發言權,發了言也沒有什么分量。1994年,李興海已經不在街頭擺修鞋攤兒了,他的皮具店經營得有模有樣了,李興海天天往家里拿票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李興海說話一錘子定音!對于兒子的選擇,李興海思索了一番,表示贊同。
李興海雖說只是個修鞋匠,但來修鞋的人,也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李興海在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漸漸悟透了:當老板要趁早、下海要趁早。自己如果從年輕時就開始擺鞋攤,沒準早就發了。當老板,不管生意大小都是為自己干,哪怕就是上街頭擺個煙攤。不了,還是別擺煙攤,李興海想起了自己和老婆米海蘭去早市擺地攤的歲月。李興海對米海蘭說,你也別總拿老張的兒子說事,那小子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富誠踏實、又是大學畢業生,比咱見識多,這小子有野心是好事!國家都在鼓勵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咱何必要把鳥的羽毛剪了,把魚圈在洗臉盆兒里呢。
米海蘭一聽,只好偃旗息鼓,但心里還是對兒子的選擇有幾分不樂意。
富誠有父親的支持,創業信心十足。富誠一開始做的也不是樓宇清潔工程,剛創業時的第一桶金來自自己生產的清洗劑。其實,說生產也不妥,與其說是生產不如說是勾兌。
富誠“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從不同的地方買來火堿、尿素和洗潔精母料,再分別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們調配到一起。學化工的富誠發揮專業特長,勾兌出來的東西,的確可以高效地去除地板和瓷磚的污漬。因為勾兌出來的產品呈膏狀,所以富誠就把它取名叫“強效固體清洗劑”。“強效固體清洗劑”的外包裝一開始用的是油皮紙,富誠自己都嫌這樣的包裝粗糙,到出第三批貨的時候,他在油皮紙的外面就套上了像包裝肥皂那樣的紙盒包裝——是從一家小型的包裝印刷廠訂制的。
艾瑤在大學學的是歷史專業,畢業后到第三橡膠廠廠辦工作。艾瑤的父母都是第三橡膠廠的工人,第三橡膠廠原廠址在鐵西區云峰街與愛工街中間的北三路,是一家專門為飛機生產輪胎的工廠。
1994年時,艾瑤的父親已經沒了。這一年,艾瑤的母親是五十六歲,退休職工生活還不到一年。艾瑤的母親常常為自己五十五歲就退休憤憤不平。工廠里,普通女工一般是五十五歲退休。但如果是女干部,可以干到六十歲退休。艾瑤的母親是普通女工,但她做過車間的工會主席。她姓王,認識她的人喜歡稱呼她為“王主席”。車間的工會主席可以是干部身份,也可以是工人身份,普通工人做工會主席叫“以工代干”。艾瑤的母親“以工代干”做了八年的工會主席,可八年的時間也未能改變什么,艾瑤的母親還是普通工人身份,所以在五十五歲辦理退休手續時滿腹牢騷,尤其是對人事勞資處的田姐。
田姐和艾瑤家住在同一個小區,隔了兩幢單元樓。田姐的兒子孫平和艾瑤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同學,兩個人可謂青梅竹馬,也漸漸有了那種意思。但田姐的兒子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艾瑤的母親就再也不愿意艾瑤和孫平交往。艾瑤到大學報到前,孫平約她出來在樓下說了一會兒話,明白了艾瑤的心思,就把工人村、鐵西區和沈陽市都當成了自己的傷心地,毅然決然地跑到南方深圳去打工,把田姐心疼得肝腸斷了好幾截。艾瑤的母親就覺得自己的干部身份沒解決,是因為這個原因得罪了田姐,就這么的卡在了人事勞資處。
等艾瑤大學畢業的時候,孫平已經從深圳回來了,不過四年的時間,不知孫平怎么就發了財,弄得油光粉面的,出現在工人村小區,常常見他用右手握著一只像磚頭那么大的“大哥大”,有時還用一只手把“大哥大”貼到右耳上,另一只手的中指堵住左耳耳眼,像一位大元帥似的對著“大哥大”那頭的人頤指氣使。但見了艾瑤的媽媽,孫平每次都畢恭畢敬的,有時也打聽艾瑤的現狀。艾瑤的媽媽卻對孫平表現不出好感來,每次見到他要么冷冷地笑笑,要么打發幾句趕緊躲開。孫平從深圳回來,在艷粉街那邊開了一家門面不大的酒店,主要靠幾個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的女子來招攬客人。
可是田姐卻以自己的兒子為榮,說艾瑤當初沒看上自己的兒子是鼠目寸光,眼前就要后悔的,可是世上哪有賣后悔藥的地方呢!讀個大學有什么了不起,讀大學都不包分配了。許多南方老板,只讀了個初中,手底下的員工還不都是大學生?這話當然不是田姐當面對艾瑤家的人說的,是一樓開小賣店的陳大爺把田姐的話傳到艾瑤母親耳邊的。艾瑤母親聽罷,“呵呵”一笑,但她豈是一個忍氣吞聲的人?為干部身份已經在田姐那里栽了一個跟斗,難道還要為未來女婿的身份再在田姐面前栽一個跟斗?
所以當艾瑤說起富誠自愿放棄穩定舒適的工作,要成為大海中的“弄潮兒”,自己在田姐面前揚眉吐氣,不就立等可見!富誠要文憑有文憑,要人品有人品,一開始,艾瑤的母親就稀罕上他了。
富誠一開始創業也沒有一間正兒八經的廠房,不僅如此,簡直連個像樣的操作間都沒有。
艾瑤家的小區,在每棟單元樓前有一排小平房,當年設計的是為職工做儲藏間,一戶一間,面積只有九平方米左右。艾瑤家的儲藏間里面放著家中積攢了幾十年舍不得丟棄今后可能也永遠用不上的一些寶貝玩意兒。這會兒為了支持未來女婿的創業,艾瑤的母親狠狠心把這些寶貝玩意兒都當成廢品處理了,儲藏間清理出來,擺上案板、擺上瓶瓶罐罐,就成了富誠的“強效固體清洗劑”的生產車間。
產品勾兌出來了,事業做得紅紅火火的。只是,還沒顧得上去工商部門登記呢,商標注冊以及一切其他的手續都沒來得及辦。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些都不是當務之急。當務之急是把產品及時生產出來、及時銷售出去。
產品勾兌出來后,富誠把勾兌出來的產品碼放到自行車的后座上——永久牌的加重自行車,后座可以碼放一百多公斤的產品。富誠騎著自行車往市內各區的工廠、建筑工地推銷。工廠和建筑工地的主管都覺得新鮮,沒用過這樣的產品。沒用過沒關系,富誠采取先送一塊試用,等客戶使用滿意了,再送第二批貨的營銷策略。
剛創業的富誠還買不起“大哥大”,腰間別了一只數字傳呼機——那些年人們管這東西叫BP機。BP機常常在富誠的腰間像個蛐蛐兒似的叫個不停,叫個不停就說明業務繁忙,富誠勾兌的產品價廉,關鍵的確是好用。
富誠夏天開始創業,到這年元旦,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掙了有兩萬多元,如果去化工廠上班,那得上十年的班才能拿到這些錢啊。
這一年的元旦,興奮不已的富誠和艾瑤是在中街與朝陽街路口的那家玫瑰大酒店度過的。富誠為艾瑤戴上了一條帶鉆石吊墜的金項鏈,兌現他在崇山中路66號的小樹林里的諾言,這還是初步的兌現,未來的生活已經像朝霞、像雨后的彩虹,向他們展現出夢幻、然而又清晰可見的面目。
后來算算時間,喬喬就是在這一個確定無疑的晚上來到艾瑤的生命中的。
富誠和艾瑤的婚禮卻是在一家普通的酒店舉辦的,時間是1995年的正月初八。由于婚期定得倉促,來的客人較少,一共只擺了六桌。因為沒有請專業的婚慶禮儀公司,婚禮的八臺車輛都是臨時拼湊的,四輛紅色的桑塔納、四輛紅色的拉達。而在同一天,田姐的兒子也舉行婚禮,人家是清一色的十二輛凱迪拉克,氣派十足地從工人村街道招搖而過。
那一年,沈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迎親和娶親時改成在單元樓門前踩氣球。氣球一踩就爆,發出“啪啪”的響聲,替代著鞭炮的喜慶和熱鬧。同樣是踩氣球,田姐家的排場也比艾瑤家的大許多,把小區里的孩子都吸引到了她家的樓前。艾瑤母親說,這氣球也代表著“雷區”,排場越大,越容易“觸雷”。說完,她意識到這話有哪里不對頭,暗暗罵了自己一句“烏鴉嘴”,心頭不覺一陣怦怦地跳。果然,富誠和艾瑤的婚姻到這年的4月27日就走到了事實的盡頭,而田姐兒子的婚姻卻存續了一年。
婚后的富誠豪情萬丈地決定擴大經營規模,他和艾瑤雖然結婚了,可是兩個人連屬于自己的小窩都沒有,只能和自己的父母擠在一起。1995年,他們的家還沒有搬遷。那年,奶奶還健在。父母家是兩居的房子,他和艾瑤結婚了,只好委屈奶奶把床鋪搭在了陽臺。
富誠對金錢有一種如饑似渴的需求,尤其是婚后。擴大經營就需要幫手,艾瑤的母親已經是一個幫手,但她只能幫助打打包裝,算是富誠車間的一個包裝工。富誠現在急需的是一個能夠幫他外出送貨的員工,接下來需要一個財務人員,跑一下工商等其他部門的手續,把公司正式注冊起來。
正好艾瑤有個表弟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他是艾瑤母親娘家的侄子。艾瑤母親娘家在遼中,掙錢的機會少,想到市區來找份工作。就這么的,表弟就成了富誠企業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員工,算是富誠公司的送貨員外加推銷員。
擴大經營規模還需要場地。艾瑤家的那個儲藏間確實不夠施展手腳。富誠那位老家在蘇家屯的大學女同學,在楊樹林子村還有一套閑置的農家院子,院子是屬于她的爺爺奶奶的,爺爺早去世了,奶奶現在也生病了,長期在市區住院。院子一時也用不上,閑置著也是閑置著,可以借給富誠創業用。富誠內心感激又感動,關鍵時刻還是靠同學。女同學在鐵西區經委工作,長得模樣兒也還俊俏,但是兩個人之間并不起電。話說回來,如果要起電,四年大學生活中的某一天就起電了。
女同學在經委工作,接觸財富大佬的機會多。有時不免內心蠢蠢欲動起來,也萌生了幾分自己創業做老板、指點江山、說了算的想法。女同學只是對當老板的生活有些憧憬,總體來看,還是屬于“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一類,自己并沒有膽量邁出第一步,但她對富誠的創業充滿了興趣,不但熱心提供了閑置的農家院,而且一到周末就往老家跑。富誠曾經半真半假地說,等將來自己的公司成規模了,要聘女同學做自己公司編外的技術總監或者顧問——她那么好的體制內的工作不能丟。
富誠的產品只送往建筑工地和工廠,沒敢往餐飲企業送——食品級清洗劑屬于國家強制性認定的產品,生產企業必須要獲得全國工業品生產許可證。富誠內心清楚,自己要獲得工業品生產許可證,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可是,富誠卻沒有囑咐表弟千萬不能拓展餐飲企業的業務,富誠一時也沒有想到這一層,他一切都確實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富誠更沒有想到比他更加年輕的表弟,心眼兒也比他更加活泛。
表弟來到富誠的公司,收入方面,富誠和他講好的是按件付酬——賣出一件提一元錢。至于什么五險一金,表弟沒有提起,富誠也沒有談。當年的富誠,自己都還沒有搞清五險一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
年輕、心眼兒又活泛的表弟善于開疆拓土,為了自己一件一元錢的提成,就把“強效固體清洗劑”往一些餐飲企業送。奇怪的是,當表弟把“強效固體清洗劑”送到餐飲企業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家餐飲企業向他索取過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以及相應批次的出廠檢測報告。沒想到還是被人舉報立案了。
就這樣,從1995年春節后的2月16日,到1995年4月27日案發,有銷售天賦的表弟已經將產品銷售進市內七十九家中小飯店,共銷出九百三十六支。銷往中小飯店的涉案金額不足五千元,但拔出蘿卜帶出泥,送到建筑工地和工廠的多,有三萬多支偽劣產品,涉案金額將近二十萬元。
辦案人員在一家飯店將正在銷售的表弟抓了個現行,控制住他,順藤摸瓜,一路摸到了艾瑤家的儲藏間。現在的儲藏間又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儲藏間,但富誠當初用來勾兌產品的瓶瓶罐罐還在,可以認定為偽劣產品的勾兌場所——表弟藏了個心眼,沒有供出蘇家屯楊樹林村那個農家院——表弟也沒有去過那個農家院,每次都是富誠自己把從農家院勾兌好的產品送進艾瑤家的儲藏間,表弟只是從儲藏間提出貨再往市區送。
執法的車輛搬走了儲藏間中的一千三百支包裝好了的“強效固體清洗劑”,在儲藏間的門上貼了交叉在一起的兩個蓋了火紅大印的封條。
那天一早,艾瑤的母親回遼中娘家了,她幫娘家的侄子解決了工作,是娘家的功臣,何況自個兒的母親還健在,她平時也愿意抽空回去陪自己的母親嘮嘮嗑兒。母親要留她住下來,她又惦記著自己女婿的生意離開了她玩不轉。
傍晚帶著興沖沖的勁頭兒回來,在進小區門口的時候,看見迎面走來的田姐。田姐見到她,吃了一驚,往側面看了看,似乎有躲避她的意思,但兩側都是單元樓的墻,田姐只好迎面走來,用關切和同情的語氣跟她說:“王主席,應該沒啥大事兒,就權當破財免災了!”
艾瑤母親的火氣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田姐,你說的是啥亂七八糟,啥破財免災不破財免災的,你嫉妒人也不是這樣嫉妒法吧。”
田姐驚訝得倒退了一步,說:“哎呀呀,看來王主席還不知道!我啥也不說了,你自個兒回家看看吧。”
艾瑤的母親冷笑了一聲,邁著不慌不忙的步伐與田姐擦肩而過,又走了幾步,她的心開始慌亂,腳步不由得加快了起來,三步并作兩步地來到了自家樓門前,就看見了自家儲藏間的異樣。艾瑤的母親慌亂地撲上前問,“這是咋的了?這究竟是咋的了?”她想扯下封條,看到上面大紅的印章又沒敢動。
一樓開小賣店的陳大爺,推開玻璃窗,探出腦袋來告訴艾瑤的母親,“王主席,你姑爺涉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工商剛剛會同公安前來查封的,你姑爺這會兒不知在哪里,你侄子這會兒可在局子里呢!”
艾瑤的母親一聽,兩眼一發黑,身子軟綿綿地倒了下來。
……
(此為節選版本,全文刊于《湘江文藝》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