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順法《蘇南的雪》:書寫變革時代成長起來的鄉村新人
      來源:文學報 | 張志忠  2024年06月02日20:55

      在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王順法在長篇新作《蘇南的雪》中塑造的主人公王子清和巧芝,可以說是新一代的創業者,是在前一代人有收獲有得失的創業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文學新人形象。

      宜興作家王順法的長篇小說《蘇南的雪》,可謂當代蘇南鄉村農民的創業篇和新人贊。如果說作家柳青在1960年代之交,寫下膾炙人口的《創業史》,熱情地歌頌關中渭河平原上的青年農民梁生寶和他的鄉親們艱辛創業的宏大理想與艱辛進程,為我們留下了那個年月的歷史側影和大地心聲。那么,在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王順法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王子清和巧芝,就可以說是新一代的創業者,是在前一代人有收獲有得失的創業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文學新人形象。

      王子清和巧芝,在貧寒中結為夫妻,為了愛情,甘愿承受生活的重重壓力。但他們身上都有著不甘平庸的精氣神,有著青年人的勇于探索敢于擔當的銳氣。而偉大的變革時代,給無數人提供了空前的機遇,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提供了人們施展個人才華的廣闊空間。這就是王子清和巧芝所面對的新的現實。市場化的浪潮初起,他們就率先成為最早一批弄潮兒,成為1980年代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蘇南模式崛起中涌現的重要文學形象。

      比起同時代人,王子清和巧芝的膽識令人敬佩。桃花塢村距離生產紫砂壺的著名陶都丁山鎮甚近,交通便利,村邊公路往來車輛日超萬輛,村里要在公路邊上建一個上規模的陶瓷產品市場,搞活鄉村經濟。村里給出的條件非常優惠,但這樣的新事物讓村民們感到陌生,只觀看不加入,形成一個怪圈:外來人士紛紛到此地投資,本村人卻無人問津。在村支書的動員下,王子清和巧芝挺身而出,做第一個闖市場的探路人。用作品中的語言說,“剛洗凈腳板從田埂走來的種田人”,勇敢地接受新的挑戰。放棄了種田捕魚、養豬喂雞的傳統農民生活,他們也沒有和別人一樣一擁而上去做建材營銷,而是走上差異化經營之路,從經營路邊飯店起始,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拓展經營的范疇和投資力度,承包工程用的陶瓷琉璃制品,再到獨立經營一家具有先進生產線、各類產品俱全的琉璃瓦制品工廠,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滾雪球式的做大做強,盡情盡興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成為時代的成功者。他們的成功秘訣又在哪里呢?他們的新人品格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事實上就體現在他們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他們的嘉言懿行,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受惠于他們的成長環境和良好家風,凝結在他們身上的,是仁義厚道和兄弟情深。他們新婚之初,剛剛建立的小家庭面臨斷糧的危機,兩邊的兄長們紛紛出手援助,每家拿出二十斤百米,一斤菜油,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他們艱辛創業的歷程中,每逢遭遇困難,兄長們的鼎力相助,都是難能可貴的。張小梅一家八個工人突然離開之際,就是王子清的幾個哥哥前來頂替他們的工位,讓工廠緊張有序的生產不受影響。反之,善良,仁義,厚道,貫穿了王子清和巧芝的創業過程。

      在小說中,巧芝身上體現出變革時代新女性的某些重要特征。她不僅是創業有成的王子清的賢內助,她自己更是一個優秀的獨當一面的創業者,與王子清齊頭并進,相得益彰。在開辦路邊飯店的過程中,她獨立經營,協調在店里打工的親人們,寧愿自己少得一些收益,讓前來幫工的嫂子們有滿意的收入。在王子清掘到第一桶金后,她給丈夫出主意,要他分出一部分收益,在春節期間給村子里75歲以上的老人們發過年紅包,并且將給老人發紅包的行為形成慣例,充分體現出敬老的傳統。在是否接手沈秋玉的琉璃瓦廠的問題上,王子清進退兩難,也是巧芝替他分析情況,拍板付重金拿下工廠,不但沒有乘人之危壓低工廠的收購價格,還主動提出要把工廠利潤的百分之二十分給沈秋玉,讓他能夠安心地在工廠里負責他擅長的技術、質量把關和生產管理。這樣的肚量,遠不是一般人能夠相媲美的。而王子清也是目光長遠,每一步都踏在正確的點位上,如此才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騰躍,不但事業有成,其精神和人格也在不斷地提升。

      這就是俄蘇思想家巴赫金所說的,人和時代一起成長。王子清和巧芝,都是在變革時代成長起來的鄉村新人。他們沒有多少豪言壯語,沒有多少閃亮的光環,但他們情義重于金錢,有膽有識而又重人情明世故,借時改革之雄風,勇于開拓進取,在時代的嬗變中譜寫鄉村的創業篇章,成為“新山鄉巨變”中靚麗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