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場跨越時空的“救贖”——評楊莎妮《箱中乾坤》
      來源:《鐘山》 | 蕪藝  2024年05月29日20:53

      “想要讓一個充滿執念的人獲得快樂,就必須切斷這個人當下的世界觀,切斷他信仰的傲慢。用可鄙的理性力量去質疑全知全能的大道,怎么獲得快樂?放棄毫無意義的游蕩,重新投向另一個理性,為了穩定性和確定性,吞下一套精心 設計的謊言并被它吞噬……”

      此為楊莎妮短篇小說《箱中乾坤》主人公對話的一段截取,而箱中“乾坤”的真義也蘊含其中。整篇故事圍繞兩位好友展開,年少時期的兩人在一個美術復讀班相遇,因一場教室內的魔術表演結緣。那位變魔術的少年叫葉方琦,而那位被隨機選中的幸運觀眾就是“我”,李翼浩。正是這場室內魔術讓兩個年輕人的命運交錯,在不同的時空離散又交匯,最后一切的因緣際會都匯集于一場名為“欲火焚身”的魔術“盛宴”。

      小說中“我”是一個偏執而孤傲的年輕人,從小就標榜特立獨行,總是刻意排斥與別人成群結隊,而葉方琦這位愛魔術的少年則習慣于人群的包圍,二人卻冥冥之中像是被什么拉扯,“我”一見葉方琦就樂呵,葉方琦則因“我”從不向他詢問魔術背后的奧秘而將“我”視為惺惺相惜的“藝術家知己”。一個孤傲,一個熱烈,一個展現幻境,一個沉迷幻境,最終一個因魔術而得到救贖,一個為救贖而施展魔術。

      二人命運糾纏的絲線從未斷過。就在“我”因金融詐騙墮落人世間底層的時間點,葉方琦不知怎么找到“我”的號碼,打電話邀請“我”去看他的魔術演出,而演出之前的吃飯邀請卻并非巧合。吃飯時,陷入低谷的“我”一杯接著一杯喝著,酒精麻痹了“我”的感官,放大了“我”的痛苦。當表演開始,一個魔術中,魔術師變出的漢堡被“我”旁邊的男人接住(筆者更傾向是魔術師故意扔向“我”身邊的人)。男人大口咀嚼漢堡后的味道讓“我”一陣反胃,“我”七拐八拐地去洗手間吐得七葷八素,此時身體和精神的雙層苦痛在酒精的加持下讓“我”徹底奔潰,而葉方琦在此時命運般地出現,輕拍“我”的后背,在“我”耳邊呢喃:“沒事的,沒事的,‘我’能幫你……不要怕……”。是的,不要怕,“救贖”就要開始了。“我”回到現場,葉方琦壓軸表演魔術“浴火焚身”,“欲火焚身”即是一場為深陷欲念之人準備的鳳凰涅槃。“我”不出意外地作為幸運觀眾被葉方琦邀請進入玻璃箱子,之后一塊巨大的紅色絲絨布從天而降,正好遮住玻璃箱子的四周。重點來了,“我”看了表,當時時間9時27分(這個時間點很重要),突然間,箱子頂部的玻璃打開,水從管子里注入玻璃箱,而當“我”再次站立,已是在觀眾席的過道上被聚光燈籠罩,而歡呼聲、尖叫聲、掌聲在周圍此起彼伏,顯然魔術成功了。

      時間線就此回溯,回到了文章最開始的時間點,那次魔術多年后的夜晚。多年未見的好友葉方琦來找“我”,他依舊是那亮晶晶的眼睛,依舊有讓“我”“一見你就笑”的能力。葉方琦帶“我”去到一個巨大的建筑里,里頭擺放著和那次演出舞臺上一樣的玻璃箱。每個玻璃箱中都裝著一個人,而“我”正漂浮在玻璃箱中。在箱中,“我”的手腕上帶著四年前丟失的手表,手表上的指針指著9時29分(與表演時的9時27分不同,而時間的不同揭示了這些道具玻璃箱是事前準備的)。聽完葉方琦的解釋后,“我”明白了久久游弋于身體的失真感的來源,向葉方琦痛快地揮舞著拳頭。也許是因為霎時視覺和精神的沖擊,這于“我”而言,是人生第一次知曉了魔術背后的秘密,讓“我”明白了魔術是一場騙局,“欲火焚身”亦是一場騙局。背后的奧秘不過是打了時間差,事先準備好的玻璃箱在紅色絨布的遮蓋下,和“我”實際所處的玻璃箱被中途替換,而“我”所在的玻璃箱被放在了觀眾席第十排過道的之上,好讓“我”在合適的時機被放下,完成這場不朽的魔術。只是這一過程中的“我”在先前醉酒和反胃的作用下,如夢似幻,不知是真是假,不知時間流轉,只感到了失重后身體被抽離的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失去的感官漸漸蘇醒,而“我”也仿佛鳳凰一般從先前的欲念和苦痛中涅槃重生,得到了“我”向葉方琦乞求的“救贖”。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筆下的葉方琦被反復提及擁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這一雙明亮的眼眸無疑是充滿靈性的,仿佛他有能力拯救靈魂,是這充滿苦痛的紛繁世界里一個來去自由的“擺渡人”。故事的結尾,葉方琦表明了來找“我”的目的,他快要支撐不住,沒有幾個人真正喜歡魔術,人們都知道魔術是騙局,再也沒有人愿意花錢進劇場看魔術表演,他覺得他該和從前的自己告別了,他要把自己關進注滿水的玻璃箱中,把自己做成道具,這是一次他對自己的“救贖”。因爭論無果,二人最終決定拋硬幣決定。當那枚紀念幣被拋起時,也再次意味著時空的錯落。這是一枚來自未來的硬幣,“我”將硬幣拋向空中,卻遲遲等不到硬幣落下,這也恰印證了作者在小說中設定的時空原理:“我們的命運和存在的目標是被編碼于精細結構的平均密度值之間,幾億年間都在如此持續前行。但運用一些工具,可以引發精密的微調。”那無數個玻璃箱不是道具,而是微調時間的時光穿越機,它來自遙遠的未來。在遙遠的未來和過去之間有一位“眼睛亮晶晶”的“擺渡人”,他從未來回到過去拯救自己,也試著無數次地拯救他人。

      通篇來看,小說故事設定中的一些反差頗有意味。葉方琦,一位來自未來的“擺渡人”,能救贖過去的自己,卻避免不了過去的自己陷入苦痛;“我”,從無意了解魔術背后的秘密,也不曾將魔術看作騙局,最終卻被這魔術騙得徹徹底底;“我”靠魔術欲火焚身后涅槃,但當我知曉一切,第一反應是對“我”的恩人亂拳攻擊;葉方琦在過去的時間線里,不知那玻璃時光機的欲火焚身之感,只能將命運的硬幣交予他人……這一切的反差仿佛都在訴說:在有限的時空里,人并非無所不能,命運好像從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的肉眼也總不能洞悉一切,總自以為清醒,殊不知一直被蒙蔽,而那一雙明亮的通靈之眼,也只能是來自遙遠的將來……

      作者系蘭州某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