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東圩埂》:記者之眼,仁者之心
      來源:安徽商報 | 何家榮  2024年05月28日11:44

      《東圩埂》是何顯玉的又一部散文集。

      讀《東圩埂》,剛開始有一種錯覺,以為是一部自傳性質的懷舊小說。我不敢相信,書中寫的都是真人真事。作者竟有如此大的勇氣,直面曾經的窮困和不堪。我們都是農家子弟,差不多是同齡人,有著相似經歷,都是歷經諸多苦難活下來的。

      通讀全書,有幾點印象特別深刻。

      一是作者寫東圩埂特別的地理位置,東圩埂人特別的生存環境。因年復一年的水患所造成饑荒,那種無時不在的饑餓感,那種惶惶不安的生存危機,寫房舍的逼仄,寫疾病、貧窮,以及由此造成的殘疾、死亡等,文字那樣異乎尋常的冷靜。不知是作者有意克制,還是經過半世滄桑,時間澄濾了一切,讓作者能平靜看待曾經的人事,以及人情、世情。“我的大哥七歲那年春上,餓得高燒不退,無錢醫治。父母親幫人家稻田車了一天的水,晚上換來兩碗新摘的黃豆,母親趕緊跟人家換點錢,抱著我哥哥往醫院跑。半路上,我哥在母親懷里咽了氣。”這樣冷靜的敘述,書中隨處可見。

      讀《東圩埂》,想到余華的《活著》,寫的都是“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作者都力圖通過自己的講述,讓人明白一件事:“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所活著。”這樣的書寫,比那種充滿戾氣的文字,更易讓讀者感受到那種刻骨銘心的真,更能產生一種感人至深的力量。

      二是本書雖是由各自獨立成篇的文章結集而成,但篇章之間有某種或明或暗的關聯,使得全書成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作者說:“我用信仰的力量將沉淀在歲月塵埃中的往事故人寫成文章”,力圖使文字成為“東圩埂”的鄉村紀念碑。

      作者不厭其煩地述說東圩埂的地理位置,而且以自己家為參照,多處寫到那些具有坐標性質(地理的、心理的)的地方,比如榨油坊、光爺的老屋、姚拐等,又以東圩埂為參照,多次寫到三叉河、陳垱圩、三河街、金牛中學等。但作者寫得最多的還是親人、親友、鄉人,書中很多文章,都可看作是某種意義上的“鄉人列傳”。光爺、保大爹和他的女人,二爺、嬸娘、玉娥姐、素貞,老梅、二狗子、大伯等。其中,作者的父母,既是書寫別人的參照,又是作者用墨最多、用情最深的“傳主”。當然,鄉人中也有惡人,比如強橫一方的地痞大狗子等,雖然作者厭惡之極,但還是要讓他們丑惡的嘴臉無處遁形;鄉人更有讓鄉人引以為傲的孫立人將軍、受人愛戴的談注渠老師等。

      山河變易,滄海桑田,有些人已經作古,有些人正在慢慢老去,作者顯然是想讓這些深深扎根于自己童年的地名、人物,永遠存留在文字里,不因歲月遠逝而消亡。只要這些地名還在,只要這些人物不被淡忘,回鄉的路永遠不會陌生。作者是用文字鋪就了一條還鄉路。

      三是作者善于發掘苦難歲月中的詩意。作者在自序中告訴我們:“人間縱有萬般苦難,歲月亦不乏溫情。我似乎找到了故鄉苦難生活中的‘詩意’,發現了故鄉人超乎尋常的生命力量。這種力量,讓東圩埂人無懼災難,笑對生死”,永遠“往生活的高處與生命的高境行走”。比如書中反復出現的,暑熱的夏夜,父親陪自己學習的情景,“暑假的每個夜里,我父親用一只水桶裝半桶水,讓我把腿放進桶里,上面用大手巾裹著,不讓蚊子叮咬我,他一聲不吭拿著芭蕉扇在我旁邊給我扇風。”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民,對兒子的關愛,實際上是對知識的膜拜。豆點大的燈光下,這情景,總讓人感覺一種溫馨的詩情。作者的母親,九歲時就到東圩埂做童養媳,作者在書中先后敘述了母親艱苦歲月的種種經歷。這其間,似是閑筆,“母親喜歡花”,“母親做童養媳時會唱‘月月紅,月月開,月月大姐有花戴’。”只有兒子知道,不管日子如何苦,如何煎熬,母親那顆愛美的心都在。此外,玉娥姐的美,校工老梅的善等,都如苦難歲月里的如花美景,映照出作者內心律動的青春詩意。

      四是書中文字表達不藏拙,隨處都可以讀出一種泥土氣。不少地方,從修辭學家的眼光看,有些句子未必那么好,至少是可以寫得更好些。比如書中出現了許多似乎是“固執”的類似于絮叨的重復,對于一個成熟的作家,尤其是曾經的名記者,絕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理解為作者有意為之。作者或許是想通過這種去修飾的方式,達到一種返樸歸真的效果。那種歲月里沉淀的隱痛,那種濃得化不開的親情、鄉情、友情,總在一些特別的時點,不斷浮現在作者心頭,他不得不一次次面對它,一次次書寫它。同樣一個人,就可能關聯著不同的事件。本可避免的重復,在作者這里就變得不可避免。作者在精神還鄉之際,在推敲文字之際,或許聯想到了孔子還鄉的情景。《論語》“鄉黨”篇中,孔子的學生們回憶:孔子在宗廟、朝廷上說話,上朝、下朝的時候,同上大夫、下大夫說話,都顯得明白、流暢,大方得體,但回到自己的家鄉,與鄉親們在一起,則顯得特別恭順,好像不會說話的樣子。這既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人生智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與鄉情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同父老鄉親情相近、話投機。

      讀罷《東圩埂》,能分明感覺到,作者敘述人生百態的文字背后,總有一雙記者之眼,一顆仁者之心,它警示著我們,同時也溫暖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