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館新館 穿越三千年 探尋商文明
殷墟博物館新館展出的商代刻辭卜甲。安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
一灣洹水見證了3000年前繁盛的中國青銅文明和古老的殷墟甲骨。
2月26日,在河南安陽洹水之濱、殷墟之上,我國首個全景式展現(xiàn)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建成開放。
新館與殷墟宮殿宗廟區(qū)隔河相望,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外形莊重、氣勢恢宏,似一尊破土而出的大鼎。
走進新館,猶如時光隧道,通向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廳穹頂“盤旋”著一只代表商朝圖騰的玄鳥,一如《詩經(jīng)》中描繪的商代,浪漫而富有想象;迎面而立的高墻上鐫刻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九個大字。這句出自商朝開國國君商湯盤銘上的箴言,向參觀者展示著一個民族自古而今的革新姿態(tài)。
“殷墟博物館深入解讀商文明,厘清商文明發(fā)展脈絡(luò),展示了中國特色、中國風(fēng)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xué),生動呈現(xiàn)了商文明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館黨總支書記、常務(wù)副館長趙清榮說。
聚焦商文明主題,博物館設(shè)有“探索商文明”“偉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個基本陳列,和“車轔轔 馬蕭蕭——殷墟車馬遺跡展”“王畿與四方”“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4個專題展覽,“又見大邑商”1個特色沉浸式數(shù)字展。這些展覽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的珍貴文物為首次公開亮相,展陳文物數(shù)量之多、類型之全,均創(chuàng)商代文物展覽之最。
在二樓展廳展出的名為“陶①”的文物,形狀呈圓餅狀,表面微微凸起,密密麻麻,這是商朝人洗澡時的清潔用具。殷墟考古發(fā)掘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種車,車前俯身埋著兩個人,這很可能是一種人力車,文獻稱為“輦車”。在“車轔轔,馬蕭蕭”展廳,社科院考古所現(xiàn)場考古,把發(fā)掘過程展示給游客。
人工智能、多媒體等數(shù)字技術(shù)讓文物、文獻、甲骨記載“活了起來”。運用裸眼3D技術(shù),新館將跪坐玉人、亞長牛尊等20多件商代珍貴文物,在同一空間生動呈現(xiàn);沉浸式數(shù)字化展廳內(nèi),9塊LED顯示屏在軌道上滑動形成矩陣式,商王“武丁”講述著商王朝的強盛與輝煌。
夜晚的博物館又有怎樣的魔力?3月18日,殷墟博物館新館首次夜間對公眾開放,千余名游客打卡“博物館奇妙夜”,或在“禮文宮”文創(chuàng)商店“尋寶”,或在咖啡屋品嘗甲骨文咖啡,盡享這場商代歷史文化“盛宴”。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各地文化匯聚于此,因交融而異彩紛呈。繁榮的城市文明、燦爛的漢字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發(fā)達的青銅文明及高超的手工業(yè)技術(shù),3000多年前的“大邑商”正揭開層層面紗,“深情款款”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