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文學生態新變 ——從《人民文學》《收獲》的“直播出圈”說起
2024年伊始,文學界最熱的話題莫過于老牌雜志《人民文學》《收獲》的“直播出圈”:先有年初《人民文學》在直播當晚4個小時內,獲得8.26萬套的訂閱量和1785萬元的成交額;后是《收獲》全年雙月刊售出7.32萬套,長篇專號售出1.5萬套,超1246萬元的銷售額。同樣是在抖音平臺的“與輝同行”直播間,傳統純文學期刊借助互聯網的新媒體“直播出圈”。這些數據和現象的背后,是文學在新時代語境下主動融入現代傳播格局的態勢。這不僅轉變了文學的傳播方式,也重新召回了一部分“失散多年”的讀者,讓文學重新回到公眾視野,堪稱新時代文學的重大事件。以此類事件為契機,我們可以探討互聯網時代和新媒介語境下的文學生態新變。
互聯網時代的文學生態
《人民文學》《收獲》“直播出圈”的背景是互聯網時代的文學生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互聯網依托新媒介的興起帶來的。這已經構成當前重要的文學現象。
盡管文學與媒介的話題早已不再新鮮,因為自從文學誕生起就必然有其依托的物質載體。但只有網絡出現以后,文學與媒介的關系才發生根本性的逆轉。在此之前,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文學傳播與接受,都呈現出單向度和靜態化的特點,互聯網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局面,作家不再是“閉門著書、離群索居的個人”,而是頻繁出現在各種自媒體平臺里的“文化名人”。讀者不再被動地閱讀期刊書籍,而是主動觀看屏幕前的作家,甚至直接參與到文學創作中來。具體到文學類型而言,網絡文學不僅體量龐大、類型眾多、讀者群體廣泛,而且參與到影視、游戲、動漫等多種類型的跨媒介傳播中,成為當前極為活躍、有影響力的文學樣式。
不過,過于強調網絡文學的媒介性,也可能帶來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相割裂的問題。事實上,從媒介性的角度理解網絡文學,要承認網絡文學不僅是新媒介文學,也是當代文學。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下,網絡文學的通俗性、商業性與跨媒介性,并不構成與傳統文學的對立。在文學創作方面,傳統文學大量借鑒類型文學的元素,在文學性與可讀性之間成功取得平衡,很多以跨媒介形式參與影視行業中,制造出爆款劇。很多作家甚至直接參與到影視創作中來,或者因為與影視聯姻而引發公眾關注。這些案例都表明,“媒介性”不只是網絡文學所特有的,而是當下所有文學都必須面對的。新媒介影響了文學創作的樣態。
互聯網時代的文學,在傳播上有著多種多樣的打開方式。近幾年,文學通過和綜藝節目、影視作品和晚會盛典的聯姻,通過跨界融合,實現文學出圈。比如,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2022/2023年)沒有娛樂綜藝節目刻意設計的沖突,只是將鏡頭對準坐落在島嶼上的書屋,呈現作家們面朝大海談論閱讀、寫作與生活時的聊天,讓觀眾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感受文學和閱讀的魅力,在豆瓣上成為評分高達9.2的熱門綜藝。再有,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相繼舉辦“中國文學盛典”,通過各大網絡平臺直播,將莊重典雅的頒獎典禮,與氣氛熱烈的電視晚會充分融合,打造出極具舞臺效果的視聽盛宴,實現文學和藝術的聯動,營造社會對文學的關注和重視,吸引了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熱情。
與此相關的、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文學接受的變化。第九屆數字閱讀年會上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數字閱讀用戶已達5.30億,同比增長4.75%,涵蓋網絡閱讀、臨屏閱讀、移動終端閱讀、有聲閱讀、聲畫閱讀、視頻閱讀和AI虛擬閱讀。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463.52億元,同比增長11.50%,順序依次為大眾閱讀(72.47%)、有聲閱讀(20.64%)和專業閱讀(6.89%)。這就表明大眾閱讀依然占據市場的絕大部分。《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網文用戶達5.37億,整個產業迎來3000億元市場。
總之,從文學創作到文學傳播,再到文學接受,整個文學生態受到了新媒介的極大影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需要我們在開展文學工作時,不得不考慮媒介帶來的這些新變量。
文學直播與作家形象
實際上,隨著文學傳播媒介的變化特別是互聯網催生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文學自身開始主動尋求自我更新的途徑。新世紀初,文學期刊嘗試與網站合作,將電子版內容在網上登載,通過將紙刊的文本內容搬到網上,以適應電子化的潮流,但本身帶來的媒介轉換的意義不大。后來,各大期刊開始利用博客、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形式進行推送,增強刊物與讀者的互動。但真正引發文學生態變革的,還是近些年新媒體平臺助力文學傳播的諸多嘗試。
和以往相比,此次《人民文學》《收獲》的“直播出圈”,很大程度得益于董宇輝的“助力”,從而有效確保了粉絲量和關注度。這一方面得益于直播平臺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得益于文學的話語方式。2024年1月23日晚,《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和作家梁曉聲、蔡崇達圍繞“我的文學之路”,在抖音直播間展開對談,向網友介紹了《人民文學》的辦刊歷史,以及作家與文學雜志的互動關系。作家們談論最多的,還是文學對自身成長的影響,特別是回憶了他們是如何走上文學道路,以及文學對自身的精神滋養,“困難時期,無人問津,無人認同,直到文學讓世界看到了我”。作家們在直播鏡頭前,講述自己和文學的親緣關系,不同于文學作品追求典雅化的語言風格,而更多通過自身的故事,將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娓娓道來,重新找回文學帶給人的最本真的東西。
事實上,《收獲》早在此次“直播出圈”前就已經擁抱新媒體,主動適應新的媒介環境。2021年6月21日,《收獲》上線App;7月1日舉辦“無界”雙盲命題寫作大賽;2022年8月,啟動無界文學獎和無界漫游計劃,旨在“打開界限、拆除壁壘,促進傳統純文學的跨界破圈”;2022年9月3日,舉辦以“心如原野,文學無界”為主題的文學之夜活動,邀請余華、梁曉聲、蘇童等作家在釀酒車間展開漫談,通過微信視頻號團隊重點打造上線,200多萬人觀看直播。2024年2月28日晚,《收獲》主編程永新和作家余華、蘇童攜手董宇輝在抖音直播間展開對談。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兩位作家聊起上世紀80年代,最初在《收獲》發表作品時的情形,談起自己和《收獲》將近40年的往事,包括它如何影響自身的寫作及其在文壇的重要地位。而余華和蘇童之間相互揶揄調侃,讓網友再次見識了這對文壇老友令人羨慕的“神仙友誼”。
這也符合余華在互聯網上塑造的幽默風趣的形象。余華在參加活動或接受采訪時的幽默回答,被剪輯成短視頻流傳于各大媒體平臺。比如當被問到為什么從事寫作時,余華說自己每天拔牙,看縣文化館干部整天在大街上溜達,覺得這工作很好,所以開始寫小說。后來又在活動上說,自己“第一天上班故意遲到兩個小時,結果發現是第一個到的,我就知道這單位我來對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幽默平實的回答給網友帶來親切感,也顛覆了公眾對作家的認知。這種認知不是以作家作品的風格論,而以直觀形象出現,體現為作家形象與作品風格的分離。也就是說,互聯網時代作家的出圈,首先不是依靠作品的特點,而是作家本人在媒體的形象。
學者樊尚·考夫曼用“景觀文學”形容媒體對文學的影響,并認為作者同樣被傳媒塑造而景觀化了。考夫曼認為“作者,以及其背后的主體,也許會被傳媒生態系統‘編程’而賦予他一個職位,而這個職位又決定了他的工作任務和功能”。作者的景觀化使作家形象轉變為可塑造的人設。具體地說,作家形象的建構不僅是批評家基于作家作品的藝術風格,再經過文學史確定下來,也包括媒體和網友基于新的媒介環境、時代語境乃至自身需求,對作家形象的“再創造”。以前是讀者通過閱讀作品對作家形象產生認知,現在是觀眾以直接觀看的方式,參與文學接受;以前是對作品的理解超過對作家本人的想象,現在是對作家的觀看,超過對作品的閱讀理解。
屏幕內外的讀者召喚
《人民文學》《收獲》的“直播出圈”,讓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學傳播、接受方式的新變。事實上,印刷媒介時代的讀者不僅是被動的也是匿名的,網絡時代的讀者借助新媒介得以現身。這些讀者可能不是最早在雜志上閱讀文學作品,而是先在網絡上看到作家生動幽默的形象,或者在直播中通過作家親身講述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再閱讀雜志深度體悟文學作品的啟迪。盡管直播間訂閱雜志的觀眾,未必都會轉化為實際的讀者,但這也不失為召喚文學讀者的有效方式。就像《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在直播中說的:“我們主要是來尋親的,來尋找文學的好讀者?!?/p>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媒介與新媒介并非對立關系,而是利用新媒介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這固然得益于新媒體使文學傳播和接受變得空前便利和直觀,帶來考夫曼說的“景觀文學”。但還需要補充的是,媒體對文學的影響并不完全取決于媒介,文學在媒介中的形態雖然發生變化,但文學本身并沒有改變。特別是在今天,更加需要強調文學帶給人的精神啟迪和情感慰藉的作用。也就是說,要激發更多的人來閱讀文學作品,使之作用于讀者的心理認知和情感結構,重新激活文學對人們的積極影響。這種接受方式,雖然不同于專業讀者試圖解剖文學性的讀法,但往往更貼近讀者自身經驗和感受。普通讀者通常以生活化的方式,體悟文學對自身成長和生命的觸動,這也能提升他們對生活的理解。也就是說,媒介對文學的影響不僅發生在直觀的技術層面,也會由此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
因此,我們在探討文學直播出圈的時候,一定不能忽略最習以為常、但也是最本質的問題,即文學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啟迪心靈、慰藉情感的作用。事實上,不論文學在今天的形式或載體發生何種變化,那種真正直面社會問題和直擊靈魂隱秘,進而揭示這個時代人的境遇的作品,才是有價值的。簡單地說,“文學出圈”的本質就是文學能夠引發公眾的關注和共鳴。這固然需要媒體發揮作用,但在如今這個媒體爆炸的時代,我們只有敏銳抓住了社會問題和受眾心理,通過文學來加以表現,才能使文學真正從駁雜的信息場中脫穎而出,進而引發社會公眾關注,也就自然實現了“文學出圈”。在這個過程中,讀者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評判文學是否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其價值。文學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的檢驗,人民是最終的“閱卷人”。文學期刊直播出圈,只是文學出圈的起點,未來有更多的文學破圈之舉值得期待。
(作者系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