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學諺語
我對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情有獨鐘,隔兩三年就會重讀一次,每次都有一個集中研究的專題。今年春節期間的研讀專題,就是梳理了一下“三水西紅”中的諺語。
《紅樓夢》第四回講,劉姥姥的女婿叫狗兒,本姓王,祖上做小官時,與王夫人的父親“連了宗”。狗兒一家小日子過得清湯寡水,不免煩惱,喝幾杯酒便罵媳婦。劉姥姥看不過,便說,姑爺,咱莊戶人老老誠誠,“守多大的碗兒吃多大的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得想法子掙錢;再說你家老輩不是跟金陵王家“連過宗”嗎,人家“拔一根寒毛比咱的腰還粗呢”,去走動走動。誰知狗兒卻說,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劉姥姥次日便“舍著老臉”,帶著外孫板兒,去“一進榮國府”了。
俗話說得好:“一句諺語千重意。”每一條諺語,只有擺進特定的語境中,才能活靈活現地呈現出它的精妙、生動與深意。這也正是重新讀名著、潛心學諺語的意義所在。
我有一個特別的機緣,與諺語有過數十年的親密接觸。一是20多年前為寫作《母親詞典》,先后搜集整理了數萬條諺語,一條一條解讀過的也有上千條吧;二是2022年初接到一項工作任務——為自己供職的報紙副刊撰寫“二十四節氣系列文章”,對農諺和俗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和理解。千百年來,諺語對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許多諺語不僅具有實用性,同時具有審美性;不僅具有通俗性,同時具有深刻性;不僅具有經典性,同時具有現代性;不僅具有文化意義,同時也具有教化功能;不僅具有傳承意義,同時還具有記憶功能。
然而,諺語恰恰又被長期集體無意識地所忽略、輕視,所以它的價值、功能和作用,一直被嚴重低估。也許象牙塔里的學者們覺得它太“俗”,不屑于研究;而老百姓雖然“諺不離口”,卻又缺乏深入研究的意識和能力。誠如《周易·系辭上》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在四大名著中,我讀《西游記》的時間比較早,次數卻又是最少的。當年初讀時也就十來歲吧,而且僅讀過一次,眨眼之間半個世紀過去,書中人物和故事多已模糊。近期開始重新閱讀,卻給了我意外的驚喜:幾十年來嘴里一直念叨的“停留長智”“望山走倒馬”“愁海龍王沒寶哩”“好處安身,苦處用錢”“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若要有前程,莫作沒前程”等諸多諺語,竟然來源于《西游記》!當初怎么也沒有想到,其他內容都忘得差不多了,鐫刻在記憶深處的居然是那些“不起眼”的俗語!而且,更驚異的是,諺語的表現功能、教化功能和審美作用,在小說里體現得尤為顯著——它們融會在引人入勝的故事里,閃現在鮮活生動的情境中。
杜甫有句:“傳語風光共流轉。”正是作為“小說家言”的《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文學名著,數百年來在我國基層社會擁有龐大的讀者群體,因而對諺語的“傳語”與“流轉”、傳承與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翻閱名著,現在我不時還會跳出幾條“恰當其時”又“恰如其分”的俗語,如吉光片羽、精金美玉,賞心而悅目,華彩而驚艷。俗話常說“俗話說得好”,諺語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