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有九德
玉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早闡釋玉德的人應(yīng)是春秋中期的管子,他將玉的品德歸納為仁、知、義、行、潔、勇、精、容、辭等九種。《管子·水地》的說法是:“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聲清揚徹遠,純而不淆,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
孔子也闡釋過玉德,還說“君子比德于玉”。《禮記·聘義》:“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孔子的版本對比管子的,是都有仁、義、知(智)。所不同之處,從具體解釋上看,則仍存在許多關(guān)聯(lián),如管子說“廉而不劌,行也”,孔子將其修改為“義也”;管子將“叩之,其聲清揚徹遠,純而不淆”定義為“辭”,而孔子將之定義為“樂”。
到了兩漢時期又多了兩個版本的“玉有五德”。西漢劉向《五經(jīng)通義·禮》精簡為仁、義、禮、智、信。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精簡為仁、義、智、勇、潔。
所有這些提煉總結(jié)出的玉德都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所在,通過賦予玉以德行化、擬人化的內(nèi)涵,使謙謙君子的品德修養(yǎng)有了具體化、形象化的參照標準,對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明素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今天,很多人仍然愛玉,但更多的是看重玉的外在之美和保值增值之用,往往不知何謂玉德,亦不知“君子比德于玉”。“守身如玉”一詞,值得我們持續(xù)回味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