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評王征樺的長篇兒童小說《十八索》
《十八索》是安徽池州作家王征樺獲得第三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的獲獎作品。我與《十八索》有一個童話般美麗的相遇,先后三次在不同情境下閱讀《十八索》,對王征樺這部參賽作品營造的兒童文學空間有了不斷深入的認識,也感受到一部優秀作品值得反復閱讀的魅力,給當下兒童文學創作與閱讀都有啟示。
第一次評獎閱讀的重點是看其題材特色與主題導向、小說語言與文學表達、兒童形象與兒童趣味,也就是從主題性、文學性、兒童性三個緯度來評判其是否為一部純真的兒童小說。第二次閱讀帶著對作者用三個字來給小說和章節起名這一特色表達的好奇,從簡約的形式聯想到對“整本書閱讀”的啟示。第三次閱讀則是從兒童閱讀推廣的角度,思考這部小說可能給兒童讀者帶來的閱讀收獲以及作者希望實現的創作價值。三次閱讀的整體印象,是《十八索》從始至終彌漫著悲憫情懷和愛的溫暖,給人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也在兒童小說創作如何追求時代高度、人性溫度和主題深度的統一做出了新探索。
一、講述鳥類生態保護的兒童生活故事
2023年3月,第三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評獎期間,《十八索》在給了我耳目一新的閱讀驚喜,于是將其列入擬獲獎推薦篇目的前列,并在閱讀筆記中寫道:
《十八索》共十二章6.2萬字。仿佛十二個情節連貫的小故事,將鳥類生態保護主題融入兒童日常家庭和學校生活,將描寫十八索濕地鳥類自然風光的生態美與孩子們保護濕地鳥類安全和生態平衡的行為美結合起來,講述了發生在十八索濕地生態保護區的愛鳥護鳥故事,是一部有特色有追求的兒童生態文學。
十八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湖,傳說古時候該湖為十八個家族所有,中間以長長的繩索隔開,以劃分地段和范圍,現在是完整的鳥類自然生態保護區。肖白鷺十一歲,是十八索濕地小學五年級學生,住在十八索鳥類觀測保護站內,全站只有五間平房,一個職工一條狗。那個職工就是肖白鷺的爸爸肖站長,為十八索生態保護獻出了生命。那條狗叫“大個子”,是杜正叔叔送給肖站長的一條有狼性血脈的牧羊犬,既陪伴肖站長,又替肖站長護送女兒肖白鷺上學,也是肖白鷺“反獵隊”的特殊隊員。杜正叔叔是十八索濕地鳥類保護巡護員,其實是志愿者,也是貫穿整個小說的中心人物,他和濕地小學青年女教師孫曼的愛情故事是小說“愛”的主題主線之一。
小說從杜正叔叔把“大個子”送給肖站長做伴開始,到杜正叔叔要去北京領取“年度斯巴魯生態保護獎”結束。斯巴魯生態保護獎是對奮戰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生態保護一線的先進人物的獎勵;同時,十八索濕地學校的四位同學肖白鷺、毛蛋、方大雨和鐘小武(小手表)也獲得了“愛鳥小天使”稱號。顯然,這是深化小說主題最圓滿的故事結局。
小說鳥類保護主題的書寫隨場景變化、情節推進和人物命運不斷深化。塤曲《杏花天影》、環保情景劇、校歌、兒歌等藝術形式的有效融入,小說有了詩意和抒情風格,給讀者親切和溫暖的感受,是一篇較為成熟的講述鳥類生態保護的兒童小說,這在征文競賽中還是比較難能可貴的。
最欣賞小說將生態主題與兒童生活緊密聯系,塑造了以十八索濕地鳥類觀測保護站和十八索濕地小學為重點場景的十八索濕地鳥類生態保護區這一典型環境,以及以肖白鷺為代表的生活在這一典型生態環境中的兒童形象。肖白鷺的名字是她愛鳥如命的爸爸以白鷺鳥為她起名的,在她爸爸心中這是最潔白無瑕的名字,叫起來親切好聽,明亮得像十八索的湖水一樣。爸爸是十八索濕地保護區鳥類觀測站的站長,也是唯一的工作人員,不僅每天忙于記錄留鳥的生活習性,還要記錄候鳥來去的時間和生活的習性,更重要的還要防止有人偷捕鳥兒。因為太愛鳥了,他對家庭對女兒的照顧很少,心中常懷內疚,在肖白鷺的媽媽不幸病逝后,他把女兒接到自己身邊,轉學到十八索濕地小學讀書。爸爸和保護區的志愿巡護員杜正叔叔都是這所小學“鳥類保護課程”的校外輔導員,十八索濕地學校是當地林業局和教育部門共建的“愛鳥學校”,學校開設鳥類保護課程,成立鳥類保護“反獵隊”,愛鳥護鳥已經成為十八索濕地小學孩子們日常生活與學習的一部分,連校歌也以《十八索之歌》為名,歌中唱道:“十八索啊好風光/珍禽異鳥在湖面飛翔/十八索啊好風光/鳥語花香處處在流淌/……大家都來愛護鳥/十八索是鳥兒的天堂。”孩子們愛鳥護鳥的行為也是十八索“好風光”的一部分,“鳥兒的天堂”也有“愛鳥小天使”們的一份功勞。從兒童與鳥的關系中揭示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1] —命運與共,和諧相處;人類對自然生態保護負有主動性、主導權和主要責任,也如校歌中所唱:“給鳥兒一塊棲息地/給你我一個好未來。”
二、起名藝術及其對“整本書閱讀”的啟示
“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評獎兩個月后的5月7日,參加“新時代這十年池州長篇小說研討會”,我承擔兩位兒童文學作家的長篇創作評論任務,其間與兒童文學作家們聊天,建議他們多參加兒童文學界的征文評獎寫作,給自己平日的寫作注入目標和動力,也有助于保持創作狀態和提升創作能力。有位叫王征樺的作者說他參加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征文活動,參賽作品是《十八索》。這意外的信息讓我驚喜又自責,我還不知道王征樺這位安徽兒童文學作家。我們加了微信,交流了閱讀《十八索》的感受。他將剛完成的一部兒童中篇小說《地馬記》發給我征求意見,我才了解到王征樺是一位文學創作的多面手。
我深知這樣的創作成績對在基層工作的作家來說是很不容易的,這里不僅有作家的勤奮和堅守,還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和創作追求。這個素養與追求,我在《地馬記》里又有了新發現。和《十八索》一樣,這部《地馬記》小說名和每章的標題竟然也都是三個字!如果不是作者一番苦心經營,是斷不會有這番偶然的巧合,我甚至想過這起名的“小特色”里,有著作者怎樣的喜好或執著。
起名是一門藝術,其中大有學問。一部小說的名字要能統領全篇、扣緊題意、體現作者風格,還要像給人起名那樣,叫起來好聽、好記,有好的寓意,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好的名字是小說的靈魂,就像人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十八索》就是這樣恰到妙處的好名字。十八索是一面大湖,十八索濕地是鳥類·生態保護區,十八索濕地小學是孩子們上學的地方,以《十八索》為名,不僅凸顯了小說人物活動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而且濃縮了人與自然、自然與社會、兒童與環境之間命運與共的生態關系,被賦予了生態保護標志和生態文化內涵的象征意義。
《十八索》全篇十二章的標題也都是三個字,依次是:大個子、兒童節、小手表、肖白鷺、烏騅馬、反獵隊、金蟬子、販鳥人、紅石谷、小不點、情景劇、環境獎。如果說人物、事件、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那么在十八索這一典型環境確定之后,作者也正是以構成情節主線的人物形象(大個子、小手表、肖白鷺、烏騅馬、販鳥人、小不點)和主要事件(兒童節、反獵隊、金蟬子、紅石谷、情景劇、環境獎)兩大要素來給小說章節命名,而且有意保持了“三字標題”的語言特色,不僅給人整齊劃一、簡約凝練的形式美感,而且沒有牽強附會、生拼硬湊之感,還有畫龍點睛、綱舉目張之妙,可見作者在三字標題背后有自己的用心經營與創作追求。
因為簡約有趣的標題,不僅抓住了主要人物與核心事件,還使小說情節的生動性和故事性更加引人入勝,內容與形式也因之達成了較好統一,給兒童“整本書閱讀”提供了便利。孩子們既可以選取某一章標題來進行閱讀后的故事復述,也可以將十二個章標題作為十二條閱讀信息提示來復述整個故事,還可以繼續擬定三字標題,以標題“接輪”和故事續寫的方式,開展閱讀與寫作的拓展訓練,因為這個故事只寫到杜正叔叔要去北京領取“環境獎”,完全可以有一個領獎后再接再厲的“故事新編”。
我問過作者,他是怎么構思這部小說的。作者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他只是把現實中發生的真實事情記錄下來而已。原來十八索濕地學校是真實存在的,學校開設了鳥類保護課程,時常有愛鳥護鳥的演出和展覽;方校長、杜正叔叔、肖白鷺的爸爸都有原型人物;在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有一個農民巡護員,守望鳥類無怨無悔數十年,獲得了“2010年斯巴魯生態保護獎”。這無疑是對孩子們進行生態環保教育最理想的實踐基地,孩子們可以到《十八索》描寫的濕地學校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去參觀調研,還可以扮演小說中的人物角色,在故事發生的現場來一場“情景劇”,這對孩子們來說,一定有趣味又有意義,會在他們心靈成長的旅程上留下一個小小的路標。這是《十八索》小說給予當下兒童“整本書閱讀”的又一實踐啟示。
三、以真善美的情感力量滋養兒童的心性
2024年過年前,《十八索》的責任編輯袁怡黃在微信中問我,“第三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的獲獎作品《十八索》即將出版,韓老師能否寫篇書評類文字在年后新書上市時一起推廣?我欣然答應。我與這部作品有一個童話般美麗的相遇,如今作品即將面世,兒童讀者從這部獲“曹文軒兒童小說獎”的新作中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我嘗試以兒童讀者的身份去閱讀,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看看這部小說會給兒童讀者帶來怎樣的閱讀收獲。
《十八索》雖然寫的是發生在十八索濕地保護區內的人與鳥的環保故事,但它不是單純描寫鳥類生態的自然故事,而是重在描寫人類社會對待自然的情感和態度,反映了社會的集體生態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人與自然關系中存在的社會問題,而作者開出的藥方,是希望以真善美的情感力量滋養兒童的心性,培育兒童的仁愛之心。作者自述他在《十八索》里表達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認為真善美是永恒的創作主題,只有寫出真善美的一面,小說才能找到價值感,才能通過真善美找到情感的聯結,以真情打動人,以善良感染人,以美好激勵人,在兒童稚嫩的心田播下真善美的種子,開出人生絢麗燦爛之花。
《十八索》描繪了一個鳥語花香、風光迷人的真性自然,告訴孩子們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作者筆下的十八索是一面大湖,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湖。沒有一只鳥不喜歡十八索,它們總是在湖面上飛來飛去,有的鳥世世代代都生息在這里,有的鳥來了就不走了,有的鳥走了還會回來。大湖的周圍一半是濕地,另一半是山丘和島嶼,無論從哪個方向在哪個季節瞭望,整個十八索都是煙波浩瀚,遠接天際。濕地里有一座“愛鳥學校”,湖堤上有一個鳥類觀測保護站,站邊有一棵大樟樹,站前有一個高高的瞭望臺,瞭望臺上有一只大大的望遠鏡,望遠鏡正對著左邊的大梔子島和小梔子島,島上棲息著各種各樣的鳥,這里是鳥的天堂,也是孩子們的自然課堂。小說在“兒童節”一章,借杜正叔叔捏泥鳥送給同學們作為節日禮物的情節,系統介紹了鳥的分類級別從“目”到“科”的科學概念,以及各級鳥的特征、習性、識別、保護等科學知識。小說還在“反獵隊”“販鳥人”等章節以及孩子們與偷獵販賣珍貴鳥類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情節里,重點介紹了夜鷺、牛背鷺、紅耳鵯等十八索濕地的特色鳥類,以及小天鵝、白鶴和中華秋沙鴨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鳥類。在“金蟬子”一章,孩子們在杜正叔叔的帶領和指導下誘捕害蟲金蟬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認識了金蟬子的生活習性、羽化為蟬的過程,及其藥用經濟價值。可以說《十八索》就是一部用文學書寫的十八索濕地鳥類生態保護知識的科普讀本,讀過《十八索》的兒童讀者,都會迷戀十八索濕地的自然風光,對島上鳥的樂園心向往之,羨慕肖白鷺、毛蛋、方大雨和鐘小武等同學,希望能像他們那樣也有一所“愛鳥學校”,與自然融為一體,與鳥類共享藍天,獲得“愛鳥小天使”的光榮稱號。
《十八索》描繪了一個不完美甚至有些殘酷的真實世界,告訴孩子們面對苦難要學會堅強。兒童眼中的世界是被豐富多彩的表象遮蔽了的一派平和美好,很多孩子在完整的家庭和幸福的環境中生長,被身邊的愛淹沒了,沒有苦難甚至災難的感受,也沒有應對困難的心理準備,像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霜雨雪的氣候變化。《十八索》的難得之處是沒有刻意回避現實生活的不完美和不如意,不給孩子們展現一個粉飾后的太平世界。小說直接描寫了兒童面對親人死亡的殘酷現實。五年級小學生肖白鷺的媽媽因病去世了,她不得不轉學到爸爸工作地的十八索濕地小學,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可好景不長,爸爸在一個山洪暴發的黑夜里為追尋驚恐狂奔的烏騅馬被泥石流淹沒了,肖白鷺成了孤兒。一年內失去父母,那年她才十一歲,怎么受得了這樣的打擊?后面的日子還怎么過?肖白鷺的同學“小手表”,也是“失去”父母的“孤兒”,爸爸因車禍走了,媽媽改嫁到了別的村,小手表和爺爺“老手表”相依為命。爺爺得了嚴重的肺病,喪失了勞動能力,為讓孫子上得起學,他在生病住院期間,與同病房的鳥販子達成秘密協議,私下接受鳥販子的一千元訂金,答應出院后為鳥販子偷捕十八索的珍稀鳥種。被孫子小手表發現后,他非常悔恨,加上債主威逼恐嚇,病情加重,不久不治而去,丟下了孫子小手表。即便是孩子們眼中十八索最開心快樂的杜正叔叔,也有失戀的痛苦,他深愛的女朋友不理解他做愛鳥志愿者的行為,不愿意跟他來到貧困的十八索,而離他遠去,留在了城市里。這些故事情節都告訴孩子們,現實中還有很多不完美,人生中會有意想不到的災難,這些發生在孩子身上或身邊的不幸,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旦遭遇不幸,就要敢于面對,調整好心態,往前看,往好處想,讓自己在苦難與逆境中堅強起來,生活下去,堅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十八索》描繪了一個一人有難、眾人相助的真情社會,告訴孩子們要在感恩中保持善良本性。小說中肖白鷺同學的個人命運讓人牽掛、同情又令人感動、欣慰。爸爸殉職后,林業局和濕地學校領導們為如何照顧好肖白鷺開了整整一天會,杜正叔叔接替了爸爸的工作,還主動向領導表態要帶肖白鷺與自己一起過,孫曼老師也表示愿意搬到鳥類觀測保護站與肖白鷺一起住,三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在心理上給了肖白鷺不是父母勝似父母的關愛,十八索的人看著他們,贊嘆“真像一家人”;肖白鷺也慢慢走出悲痛,生活學習逐漸恢復常態,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十八索的人看見了肖白鷺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眼睛有點潮濕。孩子們知道老手表被鳥販子欺騙和脅迫后,為徹底擺脫鳥販子的糾纏和控制,肖白鷺、毛蛋、大雨捐出了全部壓歲錢,又和小手表一起去野外誘捕害蟲金蟬子,拿到市場上買,湊夠了余下的五百元,幫老手表還清了欠的債。老手表病逝后,小手表的媽媽來了,哭著請兒子原諒自己的難處,表示不會把兒子一個人丟下,懇求兒子原諒她的過去和她一起生活。小手表跟媽媽走了,肖白鷺、毛蛋和方大雨三位“反獵隊”的成員默默跟在小手表后面,一直把他送到公路邊,看著小手表上車。在小說“情景劇”一章,小手表作為山湖小學代表隊的成員,來到濕地小學觀看肖白鷺、毛蛋、方大雨三人演出的《雙雁飛》情景劇。肖白鷺拽著孫曼老師的衣袖對小手表說:“我現在有媽媽了,老師就是我的媽媽。”“反獵隊”的四名成員又會齊了,他們還一起獲得了“愛鳥小天使”的表彰。孩子們雖然經歷了生活中的磨難,但并沒有悲觀失望、憤世嫉俗、仇恨社會、懷疑人生、自暴自棄,而是對生活、對生命、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更深入,仍然保持善良本性,與人為善,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牢記“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為孩子們面向未來的人生成長聚集了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
《十八索》描繪了一個愛鳥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愛人生,告訴孩子們要在被愛中學會去愛。肖白鷺的爸爸太愛鳥了,對家庭對女兒的照顧很少,甚至愛鳥多于愛女兒。因為愛鳥,他給女兒起了個鳥的名字——白鷺,在爸爸心中,這是多么潔白無瑕的名字。因為愛鳥、愛十八索,爸爸把生命獻給了十八索濕地鳥類保護事業。小說還描寫了杜正叔叔和孫曼老師對鳥、大個子、烏騅馬等十八索動物的愛護,方校長、杜正叔叔、孫曼老師給予肖白鷺親人般的關愛,以及孫曼老師和杜正叔叔在愛鳥護鳥活動中形成的人生最美好的愛情,還有小手表爺孫割不斷的祖孫親情。付出愛、收獲愛,有愛的人生才無悔。小說從至善至美的愛的世界,在愛的世界里成長起來的肖白鷺他們,也會像他們的父輩老師們那樣,擁有一顆仁愛之心。仁者愛人。他們愛鳥愛自然、愛同學、愛學校、愛人生、愛社會,愿意付出愛;他們敢于與種種假丑惡的現象做斗爭,在與偷獵者、販鳥人、以耕作為名的可疑人的斗智斗勇中,保護了鳥的安全、維護了鳥的生態,獲得“愛鳥小天使”的稱號。兒童讀者在閱讀中會感受到人與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愛的法則”,加深對愛的理解,在感染愛、享受愛中去創造愛、傳遞愛,讓人生與世界都充滿愛。
(作者為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