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書寫山鄉巨變的動人故事 ——文藝界代表委員共話“文學賦能鄉村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文化的振興尤為關鍵。近年來,中國作協組織實施了“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偉大實踐,引導廣大作家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鄉村巨大變化。2023年5月,中國作協在作家周立波的家鄉湖南益陽清溪村舉辦“作家活動周”并開展調研,文學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讓作家們真切感受到,在生活中、在人民中,生長著書房里所沒有的智慧和力量。受訪文藝界代表委員表示,要從人民的生活實踐中汲取創作靈感,從新時代山鄉巨變中獲得精彩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語言,堅持做生活的在場者,真心做人民的學生。
積極書寫中國鄉村發生的新變化和新面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認為,鄉村振興包含很多內容,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涉及到新農村的發展,包括農民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等方面的改善。此外,新農村的變化還包括農村產業的發展,比如鄉村觀光產業的發展,“有時候文旅融合帶來的效益,比農民們在莊稼地里得到的回報還要高”。
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文旅融合的過程中,文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優秀的文旅項目,需要有人通過文學的方式,去打撈和呈現地方和民族的文化特性以及當地地理的多樣性、獨特性,包括潛藏在其深處的故事傳奇,借助文學與旅游項目的深度融合,給游客們帶來更多自然風光和民俗之外的精神滋養。阿來表示,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用文化改造人,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和組成部分。“希望廣大作家積極書寫中國鄉村發生的新變化、新面貌,推出更多質量更高、視野更寬、精神境界更高的文學作品。”
“清溪村是周立波的故鄉,是他創作《山鄉巨變》的背景地。清溪人很好地抓住了這一文化元素,把它擦拭一新,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走出了一條靠文化引領振興的新路子。”回憶起自己兩次前往湖南益陽清溪村考察調研的經歷,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作協主席滕貞甫談到,清溪村成為熱門文旅線路,文學的功勞不可或缺,這是文學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清溪村有21家作家書屋,書屋帶來了書香氣,書香氣帶來了煙火氣,煙火氣又豐富了田園風,形成了人氣旺、有生機的一幅新時代鄉村風俗畫。”
滕貞甫認為,清溪村這個“文學村莊”的發展,讓文學軟實力有了“硬”作為,拉長了鄉村振興的“短板”,體現了以文培元、彰顯人文的振興理念,創造了一種鄉村文明的新形態。
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走到田間地頭找感覺
“為創作鄉村振興題材報告文學,一年多來,我走了9個市州、36個縣、156個村莊,始終在不停了解鄉村文化。”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歐陽黔森表示,文學藝術的“根”在人民,對鄉村這片沃土的深入,讓他深切感受到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所帶來的山鄉巨變。近年來,貴州文學界組織開展“到人民中去——貴州作家基層行”主題實踐活動,分批組織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邀請全國知名作家深入貴州基層一線,開展“山鄉巨變——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全國文學名家大型采風活動,創作文學作品40多篇,取得了較好社會反響。
“文學賦能鄉村振興,作家責無旁貸。”歐陽黔森談到,他今年的議案和建議之一,就是文學文藝助力鄉村振興。“新時代文學工作者是鄉村振興偉大事業的見證者,也承擔著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我將以扎根生活、輝映時代的文藝創作,更好書寫鄉村振興的文學篇章。”
全國人大代表、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原社長徐錦庚認為,文學工作者既是生活的觀察者、記錄者、見證者,也應做生活的參與者、干預者、引領者。文學作品的分量取決于思想的含量,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取決于思想的穿透力。
“‘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走到田間地頭找感覺’,《人民日報》的這一經典采寫理念,同樣適用于新時代文學賦能鄉村振興的話題。”徐錦庚表示,“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就是要心懷“國之大者”,思考當代農村的發展走向、當代農業的經營方向、當代農民的精神追求,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把握時代脈搏,切合時代節拍,提煉創作主題,萃取素材原料;“走到田間地頭找感覺”,就是要深入“三農”一線,與群眾廣交朋友,了解群眾的酸甜苦辣、熟悉群眾的喜怒哀樂、獲取群眾的認知情感、學習群眾的鮮言活語,切實做到“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從群眾的生活實踐中汲取創作靈感,從鄉村振興、山鄉巨變中挖掘源頭活水,使作品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生動刻畫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鄉村的巨大變革和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面貌。
用文學的力量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作協主席冉冉表示,鄉村振興給廣大作家提供了珍貴契機,使其得以深入鄉村,悉心觀察參與,并通過自己的創作,成為新時代山鄉巨變的見證者和記錄者。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助力,文學也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得到了普及。“文學不僅能滿足鄉親們的精神情感需求,也能激活他們的表達熱情和能力,讓他們親身參與到文化的創造過程中,增強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文旅先行。文旅的深度融合,能夠有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落實。在這一過程中,文學大有可為。冉冉表示,讓文學融入鄉村旅游,有助于打造真正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把更多游客留在鄉村,感受文學魅力,進而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此外,通過對文學的了解、認知和親近,也可促進鄉村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有助于創造性地轉化利用鄉土文學遺產,豐富其文化價值,更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新時代的山鄉巨變已經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所生活的大地之上,切實地展現在大家眼前,這是國家發展進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作為一個農民代表,我非常關注鄉村振興這個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兼職副主席馬慧娟動情地說,“像寧夏青銅峽的作家之家、西吉的木蘭書院,那里的寫作者,有些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去,有些書寫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有些向群眾宣傳鄉村振興的意義和價值,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馬慧娟認為,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作家應當用文學的方式深刻闡述鄉村振興的目的和意義,書寫鄉村振興中的故事和變化,用文學的力量去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作家們的創作要跟上鄉村發展的步伐,也要找到恰切的筆法,準確描繪鄉村的變化。“我們應該走進鄉村,與鄉村居民交流,了解鄉村發生了哪些變化,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思想上又有哪些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更真實、更全面地書寫鄉村,講好新時代的山鄉巨變故事”。
(統稿:康春華,本報記者集體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