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強澳,文化強國
中華文明5000年綿延不斷,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在過去40多年改革開放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令世人驚嘆不已。這必定有一種精神的力量,有其思想的源泉。面對百年不遇之大變局,我們更需要這種長盛不衰的精神力量的鼓舞,更需要從源遠流長的傳統思想中尋找智慧。也只有回歸傳統,回歸文化,才能堅定我們的信念和信心,才能適應世局的風云變幻,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6月2日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些特性,是中華民族歷盡興衰和艱苦磨難探索出來的,必然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因和密碼。他早在2013年就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澳門是中華文化近代發展的一個縮影,也精彩演繹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性。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一個港口城市,澳門向來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忠誠繼承者和堅定守護者,又是中國最早最持久與西方文化交往交鋒交流的前沿陣地。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在澳門共存共生共榮,形成了中西并舉、古今同在、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城市特性,塑造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精神,不僅創新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構筑了西學東漸、東學西傳的橋梁,還成為了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兼容并蓄的典范。
澳門回歸祖國后,實行“一國兩制”,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一國兩制”是處理國與國之間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保持澳門和香港兩個特區長期穩定繁榮的最佳安排,更是中國傳統智慧對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貢獻。“一國兩制”本身,是人類政治發展和國家治理模式的偉大創舉,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新形態。“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澳門成功實踐“一國兩制”,以實際行動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號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回顧澳門的發展歷程,獨特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都與文化以及我們對歷史文化的態度息息相關,都以文化作為穩定器和深層基礎。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守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地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突出特性,是澳門在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的看家法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澳門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我們最大最寶貴的財富。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都說,“國家所需、澳門所長”,毫無疑問,澳門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最有價值、最能貢獻力量的也是文化。以文化強澳并以文化強澳參與文化強國,應該成為我們未來的中心任務。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隨著經濟和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國際競爭的加劇,不可避免會遇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困難和挑戰。其中一個重大挑戰,就是西方世界對中國價值、中國理念和中國發展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故意誤讀、曲解、抹黑、圍堵。如何將中華文化鮮明特性和價值追求延展至世界維度,實現中外話語體系在價值觀念上的開創性對接,港澳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也可以利用特殊的地位,發揮特殊的作用。事實上,港澳對外文化交流的經驗,形成了中外都容易理解接受的獨特話語體系,也建立了廣泛的對外聯系網絡。
這是港澳的特殊優勢,也是國家賦予港澳特區的光榮使命。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港澳分別定位為中外文藝交流中心和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交流合作的基地。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曾經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獨特貢獻,也在國際上享有公認的地位,我們有條件、有意愿、有經驗、有能力也有網絡去肩負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全力以赴傳承發展文化,促進國際人文交流,將澳門打造成為中國對外傳播的重要平臺,講好澳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提高中國的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作者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本文系作者在“澳門文化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