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教AI讀古詩
      來源:文匯報 | 胡曉明  2024年01月22日09:02

      如所周知,在智力角逐上,AI已經打敗了人類圍棋手;在設計、繪畫與音樂方面,AI也不斷傳來攻城掠地的好消息;在寫詩、注詩、評詩以及譯詩等方面,AI當然已有長足的發展。然而究竟,無感無心的AI,如何進入人類感覺最靈妙也最個人化的詩歌?最近,我嘗試了與ChatGPT4共同完成一個古詩鑒賞的小課題。在這個過程中,ChatGPT4的表現讓我既喜又憂,更讓我產生了不少期待。人腦互進如何介入教育與學習?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值得討論的問題?這或許不失為一個有趣的個案。以下是完整的提問,中間我的插議和說明用括號,最后是我的分析。

      第一問:

      以下兩首題畫詩的風格、意境有何不同?

      一、

      心通造化扣幽扃,筆下山河袖里青。不用撫琴山已響,松風謖謖正堪聽。

      二、

      心通造化扣幽扃,筆下山河袖里青。無弦琴作山河響,莫使人從指上聽。

      (我這個題目其實里面埋有兩個“地雷”:一個是,如何理解詩歌的意境?意境是中國詩歌美學的重要標準,情與景的交融,虛與實的結合,AI能做到鑒賞其中的奧妙么?另一個是,這兩首詩其實是饒宗頤先生一首名為“題南田畫”的定本與稿本,我當然不會告訴“他”哪一個才是定本)

      ChatGPT4回答:

      這兩首詩雖然在字面上有相似之處,但在風格和意境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第一首詩:“心通造化扣幽扃,筆下山河袖里青,不用撫琴山已響,松風謖謖正堪聽。”這首詩表現了一種與自然界深度融合的境界。詩人通過心靈與自然的交融,達到了無需外在動作即可感受到大自然之聲的境界。“不用撫琴山已響”表明詩人的心境已經與自然界融為一體,即使不彈琴,也能感受到山的回響。最后一句“松風謖謖正堪聽”強調了在這種心境下,即使是微風吹過松林的聲音也顯得格外動聽。

      第二首詩:“心通造化扣幽扃,筆下山河袖里青。無弦琴作山河響,莫使人從指上聽。”這首詩在前兩句與第一首相似,但后兩句有所不同,更強調了一種超脫于物質世界的精神境界。“無弦琴作山河響”暗示了一種超越物理形態的音樂,即使沒有實體的琴,也能表現出山河的聲音。最后一句“莫使人從指上聽”則提醒人們不要只關注表面的技巧,而應更深入地體會內在的意境和情感。

      總的來說,兩首詩都強調了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和心靈的深度觸碰,但第一首詩更側重于自然界的直接體驗,而第二首詩則更側重于內心世界和精神層面的超然境界。

      (我沒有增減一個字,他的語言如此規范流暢。請注意ChatGPT4準確地區分兩首的各自特點:第一首是人心與自然的“直接體驗”,第二首是精神的“超然境界”。如果更學院派的回答,第一首即是情景合一,第二首是象外之理。ChatGPT4的感覺不錯。還可以注意的是,ChatGPT4根本沒有掌握關于“無弦琴”和“眾山皆響”的復雜典故,也能憑第一感覺分辨出兩首詩的共同意旨及不同特點,這一題的回答應該能在詩歌業余愛好者的學習班上得到高分數。有時候,專業訓練在知識學習上太過于繁瑣,以至于鉆牛角尖,反而失去了珍貴的詩感。但是,我還想了解ChatGPT4對中國詩的整體有沒有了解。于是再繼續對話)

      第二問:

      你認為上面的哪一首詩歌藝術性更高,更加含蓄,也更加能夠表達中國詩歌的美妙的意境?

      ChatGPT4回答:

      選擇哪一首詩的藝術性更高、更加含蓄,并且更能表達中國詩歌的美妙意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審美和對詩歌的理解。

      從傳統中國詩歌的特點來看,詩歌的美學價值往往在于其意境、含蓄和深遠的哲理。在這兩首詩中,第二首詩:“心通造化扣幽扃,筆下山河袖里青。無弦琴作山河響,莫使人從指上聽。”似乎更加符合這些特點。

      第二首詩在表達上顯得更加深邃和含蓄。它通過“無弦琴作山河響”這樣的意象,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形態的音樂美學,體現了一種不依賴于外在形式的內在美。最后一句“莫使人從指上聽”不僅是對技藝的超脫,也是對精神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是中國古典詩歌常見的主題。

      然而,這種評價是非常主觀的。不同的讀者可能會因為個人的經歷、文化背景和個人偏好,對同一首詩歌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讀。因此,兩首詩各有其獨特之處,都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中國詩歌的美妙意境。

      (看來,ChatGPT4還是比較套路,他所說的美妙意境、常見主題與美學價值,都比較根據顯性的信息,即文本中明白的提示——如“無弦琴”、“莫使”句,看來他不懂得單純的景語,可能更為含蓄,他也不懂得七絕的詩歌文體學,因此才會果斷選擇了第二首比第一首更符合意境與含蓄的標準。我于是再追問下去——)

      第三問:

      五七言絕句的最后一句一般是以景結情,而第二首以議論為結尾,并不是含蓄的表現手法,所以不如第一首,如何解釋?

      ChatGPT4回答:

      您的觀點非常中肯。在中國古典詩歌,特別是絕句的創作中,最后一句通常用于“以景結情”,通過自然景物或情景來寄托或映射詩人的情感,這種方式往往更為含蓄、優雅。

      第一首詩的最后一句“松風謖謖正堪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點。這句話通過描述松風的聲音,不僅營造了一種寧靜而深遠的自然氛圍,而且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深沉,通過景物來表達情感,符合絕句的創作特點。

      相比之下,第二首詩的最后一句“莫使人從指上聽”雖然深含哲理,但它更傾向于直接的議論,少了一些通過景物來寄托情感的含蓄和優雅。這種直接表達方式雖然也有其獨到之處,但在傳統絕句的藝術審美中,可能不如第一首詩的最后一句來得符合絕句的精髓。

      因此,從傳統絕句的創作角度來看,第一首詩在結尾的處理上更貼近傳統藝術風格,更能體現中國古典詩歌的含蓄與深遠。

      (ChatGPT4的學習與自我校正能力令人驚嘆!真是從善如流呵。但是,他是真的改正了么?)

      第四問(略)

      (我重復第一個提問,只是將“意境”“風格”換為“藝術特色”)

      ChatGPT4回答(略)

      (他大致重復第一個回答。但是,在第一次回答中,認為第二首“更為含蓄”,這里改口為:“最后一句‘莫使人從指上聽’則以一種較為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對于藝術和感知的深層思考。”這表明:他畢竟從人腦這里學到東西了!)

      我再問ChatGPT4最后一個問題:

      請問:以議論入詩的手法是宋詩的特點,以景結情是唐詩的特點,如果不以含蓄為標準,以唐宋詩不同為分析角度,如何評價這兩首詩的藝術性?

      我的這個問題問得并不高明。因此他的回答不出我的意料之外:幾乎是重復回答我什么是宋詩的議論特點、什么是唐詩的以景結情特點,完全沒有新意,看得出來是做了很多自考題目之后的答題套路。

      最后,我應該公布詩中“地雷”的真相:饒宗頤先生的《題南田畫》,表彰南田畫風的簡淡高逸,所以要用松風作琴來喻人為藝術的多余,畫家高明正是在于盡量減去繪畫技巧,讓觀者沉浸于超筆墨的意境。因此,以松風作琴結尾的第一首是定本,第二首是稿本。定本的另一個理由也很重要:稿本不僅過于直白,而且三、四句意思也重復了。言少意多,韻味悠然,才是意境的本然。

      好了,我根據這番問答,得出以下AI鑒賞古詩的階段性小結論:

      一、目前最強大的ChatGPT4,極像身經百戰的刷題高手,他掌握了大量常識性的、教科書水準的知識,可以較為準確抓住文本材料的主要特點和核心內涵,并作出大致不錯的判斷。尤其是在需要大量、快速讀解,并作出初步結論的情況下,相當生猛有力。

      二、在古典詩歌鑒賞方面,進步驚人,然而水平還有待提高。他經不起老法師的細問,多問之下,就會露出馬腳。當然,目前如果有老法師這樣的訓練導師,將“以景結情”“議論”“重復表達”等精準項目加進去,ChatGPT4也不難進一步提高。

      三、他當然是聰明的學習伙伴,不僅效率驚人,而且可以啟發直覺,直湊單微,也可以刺激多元開放的思路。看來,人機互參,完全是學習正途,是有待于推進的古詩鑒賞新進境。

      (饒宗頤先生作品載于《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十四卷,第446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感謝多倫多大學數據科學系胡易直同學攜ChatGPT4的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