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結合”背景下的雙源匯通與文藝創作
在當前中國文藝界積極地開拓進取、奮力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文藝創作邁向新高度之際,如何更加準確而又深入地領會中國文藝創作的源泉問題,變得十分關鍵。文藝家只有真正懂得從正確的地方去獲取創作源泉,才能創作出讓受眾喜歡和心儀的文藝作品。文藝管理者、評論者以及廣大受眾也只有秉持正確的文藝源泉觀,才能在面對文藝作品時采取正確的立場、提供準確的應對方略以及獲取應有的精神滋養。在此問題上可以看到,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文藝領域的重大理論創新之一在于,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兩個結合”背景下,繼毛澤東明確回答了中國文藝的社會生活源泉之后,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回答了中國文藝的文化傳統源泉問題,從而為當前中國文藝創作提供了雙源匯通的理論指導。
從“兩個結合”看雙源匯通及其創新價值
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兩個結合”的理論特質,雙源匯通指明了當前中國文藝創作同時兼具雙重源泉即社會生活源泉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泉、并形成其相互匯合和融通,體現了“兩個結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文藝的歷史上具有重大理論創新價值。
歷史地看,毛澤東思想通過發起“兩個結合”中的“第一個結合”進程,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次明確回答了文藝創作的“唯一的源泉”問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指出:“一切種類的文學藝術的源泉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在這點上說,它們使一切文學藝術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這表明,文藝的最深厚源泉終究來自人民大眾的社會生活實踐本身,而不是文藝家自己的個人空想或偶然幻覺。這就要求文藝家堅持從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吸取“唯一的源泉”。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文藝源泉問題上的新建樹在于,在堅持上述“第一個結合”基礎上,進而提出“第二個結合”,推進“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從而首次回答了新時代中國文藝還同時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取“重要源泉”這一根本性問題。《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還指出:“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強調知、情、意、行相統一。我們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21年)中進而首次明確指出:“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這一系列重大創新性論述,要求中國文藝創作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自覺地不僅從人民的社會生活吸取“唯一的源泉”,而且同時還要溯洄于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一“重要源泉”,從而緊緊抓住和獲取雙重源泉。
從中國共產黨領導文藝的百余年歷史看,“兩個結合”的雙源匯通理論特質,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理論創新價值:通向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文藝創作,不僅有著來自社會生活實踐的“唯一的源泉”的激流滾滾的充沛激蕩,而且也因此而理直氣壯地獲得了來自數千年中華文明史傳統的“重要源泉”的源遠流長的豐厚滋養。當著既有社會生活源泉的充沛激蕩,又有文化傳統源泉的豐厚滋養之時,中國文藝家確實生逢其時,眼前展開了勇攀文藝創作高峰的絕佳機遇。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雙源匯通
雙源匯通理論具有豐富內涵,需要深入理解。這其中,應當認真辨析這雙重源泉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和后世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已經有過一些富于啟發性的論述。
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過去時代的社會生活源泉在通過該時代文藝創作活動而轉化為文藝經典或文藝高峰后,會作為文藝遺產或文藝傳統而流傳給后世,成為后世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之一。馬克思一方面強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基本原理,規定文藝來自社會存在: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文藝作為“意識形態的形式”之一,必須被放到社會存在這一基礎上去認識。另一方面又指出過去時代的文藝遺產至今仍然具有影響力:“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也就是已經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這樣的希臘藝術和史詩在今天仍然能夠“顯示出永久的魅力”。(《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摘選》)這就深刻地揭示了時代的社會生活和過去的藝術傳統都同時是文藝創作的源泉的道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指出:“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于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里深刻闡明了當代環境下的創造離不開過去傳統的道理。
列寧從社會主義文化和文藝發展高度,提出了如下要求:“只有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只有對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設無產階級的文化,沒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就不能完成這項任務。無產階級文化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那些自命為無產階級文化專家的人杜撰出來的,如果認為是這樣,那完全是胡說。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所有這些大大小小的途徑,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都通向無產階級文化。”他認為新的文化必須從過去時代的優秀文化中吸納養料:“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青年團的任務》)這里包含有從過去時代創造的優秀文化遺產中吸取養料的基本思想。他甚至這樣強調“發揚”現有文化的“傳統”的重要性:“不是臆造新的無產階級文化,而是根據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無產階級在其專政時代的生活與斗爭的條件的觀點,發揚現有文化的優秀的典范、傳統和成果。”(《關于無產階級文化》)
毛澤東和其他中國領導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對上述思想有自覺的繼承。他一方面強調人民的社會生活是文藝的“唯一的源泉”,另一方面又指出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文藝傳統也具備重要性:“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民族的好的東西要恢復并搞得更好》)他強調“中國的語言、音樂、繪畫,都有它自己的規律。過去說中國畫不好的,無非是沒有把自己的東西研究透,以為必須用西洋的畫法。當然也可以先學外國的東西再來搞中國的東西,但是中國的東西有它自己的規律。音樂可以采取外國的合理原則,也可以用外國樂器,但是總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風格,獨樹一幟”。他由此提出:“藝術有形式問題,有民族形式問題。藝術離不了人民的習慣、感情以至語言,離不了民族的歷史發展。藝術的民族保守性比較強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幾千年。古代的藝術,后人還是喜歡它。”(《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周恩來在具體指導新中國文藝的過程中也要求繼承本民族古代傳統:“古代,沒有社會主義,但有中國人民優良的傳統,人民創造了許多他們理想的人物,如武松、穆桂英等,還有不少神話,都可以寫。”他認為“古代總有一些好的東西值得繼承。所以毛主席要我們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批判地吸收其中的一切有益的東西,‘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使它發揚光大,一代勝過一代”。(《周恩來同志談藝術民主——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總的看,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文藝立于本源和溯洄源頭都同樣重要,即文藝既要扎根于社會生活本源,又要溯洄于本民族文化傳統源頭。這兩種源泉及其匯通的理論,歸根到底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基本原理在文藝領域的創造性運用。這一基本原理特別是對于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中國有著特殊的啟迪價值:中國文藝既需要從時代社會生活實踐源泉中吸取基本源泉,同時也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納寶貴資源。過去百余年中國文藝更專注于從社會生活實踐吸取源泉,讓文藝主要成為社會動員和文化啟蒙的重要手段。而今天的文藝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新機遇:在堅持吸納社會生活源泉的同時,也應注意吸取古典文化傳統資源,這樣就有可能讓文藝更好地承擔起通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國公民的人格涵育和文化熏陶的重任。
雙源匯通在當代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在文藝領域的重要體現,“兩個結合”的雙源匯通理論特質,對于推進新時代新征程中國文藝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歷史性意義。雙源匯通理論已經和正在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文藝創作產生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啟迪。
第一,雙源匯通理論明確當代中國文藝家需要同時從現實社會生活實踐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方面吸取文藝創作的源泉。與“第一個結合”進程中主要強調社會生活源泉而來不及真正重視傳統相比,現在的“第二個結合”進程終于可以為傳統正名并輸入了傳統的豐沛源泉。這意味著文藝家應當一面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牢牢地從人民生活實踐吸收創作源泉;一面自覺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基因”,充滿文化自信地從本民族文化傳統中吸納創作資源。這兩者中的任何一種都不能偏廢,重要的是形成相互匯通態勢。
第二,這一理論引導文藝家特別注意從數千年中華文明史傳統中發掘優質資源,包括“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并應用于文藝創作中,使之成為文藝作品的創造性成分。這是因為,在“五四”以來的漫長時間里,中國傳統曾經一度被視為“封建”或“落后”的東西而遭到誤解和排斥。今天得到重新正名后,更需要加強補課意識,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去批判地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創造性成分轉化為新的文藝作品元素。
第三,這一理論激勵文藝家更加自覺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自身藝術追求的典范,向著“文藝大師”和“文藝高峰”目標邁進。按照有關“中華美學精神”“中國藝術精神”“中國藝術心靈”等的研究,中國文化傳統歷來崇尚“文”和“文心”,具有“尚文”精神,相信“文”比“美”更根本而又重要。這種久遠的文化傳統需要同“美的藝術”觀念、“現實主義”精神和“典型化”原則等現代美學和藝術制度形成匯通和交融,共同服務于新時代新征程的文藝創作以及“文藝大師”和“文藝高峰”建設。
近年來,全國文藝界的文藝創作都在貫徹落實“兩個結合”方面作了有效的努力,推進了雙源匯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就舞臺藝術作品來說,《朱鹮》《永不消逝的電波》《騎兵》《大河之源》《五星出東方》《只此青綠》等舞劇作了可貴探索。近期上演的北京人藝新排舞臺劇《張居正》立足于新時代新征程改革精神表達需要,選取明代改革家張居正的萬歷改革故事加以描繪,喚起觀眾有關傳承、反思和更新中華民族改革精神傳統的強烈呼聲。就電影來說, 2023年一年就產生了《中國奇譚》《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等影響力較大的作品。在電視藝術領域,河南衛視在2021年繼《唐宮夜宴》之后的“奇妙游”系列作品即元宵奇妙游、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陽奇妙游等,產生了系列性影響。再有就是電視劇《情滿四合院》《大江大河》《山海情》《裝臺》《人世間》《大山的女兒》等在社會生活源泉與傳統源泉的融匯上成績可喜。就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來說則有著特殊性,即把包括心性論傳統在內的中國古典文化傳統對于當代社會生活的影響,內化到人物的生活世界、心性世界及其人格構型之中,這一點從《望春風》《心靈外史》《漂洋過海來送你》《人世間》《誰在敲門》《寶水》《野望》等長篇小說中初見端倪。可以說,在雙源匯通推動下,中國文藝創作發生了全方位的深刻變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實績。
展望未來,沿著雙源匯通鋪設的道路,中國文藝界應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開拓,在文藝創作中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激活現實社會生活實踐和傳統文化這雙重源泉,讓它們灌注到新的文藝創作中,成為文藝作品活生生的價值源泉,滋養受眾,賦予受眾以精神力量。在此過程中,尤其應當注意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去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分析和批判,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從中發掘出創造性元素,源源不斷地注入中國文藝創作的機體之中。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本文為中國文聯理論研究部級重大課題“中華文明突出特性與新時代文藝發展研究”中期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為ZGWLBJKT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