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淬煉的珍珠 ——讀王雨散文集《心泉》偶得
這些年,散文特別繁榮。
這里說的散文不是除小說、詩歌、戲劇以外的廣義散文,而是特指敘事寫景融入作者情感的長則上萬言、短則數百言的散見于報刊、網絡的窄義散文。
評論家李敬澤曾說過:“散文的精神在于自由,任何無法用明確文體表述的文章都可歸為散文。但是,散文也有它的標準,那就是在文章中見到自由而誠懇的靈魂。”
近讀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王雨散文集《心泉》,很為其中的一些篇什感佩。
《奪食的海鷗》記敘作者到澳大利亞悉尼參加第十二屆世界超聲醫學大會作專題學術報告,會議在集港口、超市、公園于一體的達令港悉尼會展中心召開。作者會前在會場外咖啡店的露天座位上休息,服務生送來小盤盛的三明治,他正要大快朵頤,因不放心行李,走動幾步去拉來挨近自己。就這么一瞬間,海鷗就將他的三明治叼去一半,他趕緊抓住剩下的一半咬了一口。被叼去的那一半撒落地上,幾只海鷗大搖大擺啄食。會議間隙,他又出來看海鷗,因他手中無食物,海鷗們便自顧嬉戲。由此,作者寫道:“人與海鷗如此和諧共處,共處的海鷗們趾高氣揚。”一句大實話,給予讀者無盡的聯想。
《嘉陵碧翠》記敘作者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去游鵝嶺公園。沿著嘉陵江邊的公路上山,路過他兒時生活過的山巖上的嘉陵新村,心情激動。如今,這里及周遭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不禁懷念昔日“那沿江的碎石子公路,那叮當鈴響的馬拉車,那滿坡的層層濃綠,那陡峭的三百梯和梯道兩旁的夾竹桃樹,那當年的幼兒園,那篾墻小瓦屋和亂墳山,那俯沖向江面又飛旋到半坡的鴿群和嗚嗚的鴿哨聲”。兒子不屑:你還想住到那窄小的蔑墻瓦屋中去?你還想去爬那累人的三百梯?作者老實承認,這會兒就想。然后順勢寫道:“人呢,就是《圍城》里說的,城里的人總想沖出來,城外的人又總想沖進去。住膩了高樓大廈的人們崇尚鄉間小屋,坐慣了汽車的人們總想去郊游登山。”從一家人的周末游玩,引出了許多人都在面對的這個問題。自錢鐘書在《圍城》里將生活中的這一現象提出后,幾乎成為一個哲學現象,婚姻戀愛、工作居住等,莫不如此。
《小酌》記敘的是作者外出歸家,住在不遠的兒子回來和他一道在小區外的小食店午餐。父子倆各自要了自己喜歡的菜品,喝酒吃菜。作者才想起,這是第一次跟兒子小酌,遂請服務員幫忙拍照,趁興發了條微信。作者感嘆:“少不了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云淡風輕的幾個字定會讓讀者特別是身為父母的讀者推人及己,不勝感慨。
這些文章短小精干、語言直白,不賣弄、不夸飾,從一些家長里短、兒女情長以及行色匆匆的片段描繪中折射出某些哲理、某種感悟和心態……如話家常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讀者在這些文字的牽引下不經意受到感染,咀嚼回味,受到啟迪。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是作者經過自己周而復始的生活,日積月累的淬煉,在某一時刻、某一地點,受到電光石火般的撞擊而自然而然地噴發成文字、一氣呵成。
虛構作品都要追求巧構,用起伏跌宕的情節緊緊抓住讀者。散文不是虛構作品,但同樣應追求巧構,也要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些長不過兩三千字的文章,充滿哲理似的感悟都是在其他如水般流淌的文字之中,水到渠成的。竊以為散文集《心泉》中的這些篇章就是作者從經歷中體驗到的獨特感悟,是長期生活積累中淬煉出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