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親子閱讀:共沐書香 陪伴成長 ——我國親子閱讀的現狀調查及思考
      來源:光明日報 | 光明日報聯合調研組  2023年11月30日08:38

      編者按

      親子閱讀,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也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詮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2021年,國務院頒布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提出進一步加強親子閱讀指導、培養兒童良好閱讀習慣、分年齡段推薦優秀兒童書目等要求。當前,我國親子閱讀有何新趨勢?尚存哪些短板?光明日報記者會同中國傳媒大學國家藝術基金“以美為媒:中國原創繪本精品巡展”課題組,對我國親子閱讀的現狀進行調研,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形成良性共讀生態圈的對策建議。

      萬家燈火時的書桌前,孩子與大人相互依偎,感受著角色朗讀的快樂;假期的圖書館里,兒童文學大家與繪本作者相聚于此,為讀者家庭闡釋著童書里的奧妙;街角社區的繪本館內,大人小孩圍坐一團,認真聆聽著導讀師的講解……書為孩子們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而“親子閱讀”則成為他們與世界聯通的重要橋梁。

      親子閱讀逐漸成為全民閱讀實踐新潮流

      閱讀地位日益提高,價值認知得到認可。“自孩子出生后,我就開始購買各類繪本,如布書、洞洞書、觸摸書、貼紙書……有的書已翻了上百次?!卑不帐『戏适械娜闻拷洺T谏缃黄脚_分享自己為孩子選書的心得,她向調研組表示,孩子雖然剛上一年級,但學校每周都有讀書課,也會要求家長和孩子在家期間完成一些親子閱讀任務。任女士回憶自己小時候,還很少聽聞“親子閱讀”的提法,而現在其已成為一項非常普及的家庭活動。在本次調研收集到的1610份有效問卷中,超九成受訪父母與孩子有過親子共讀的經歷。此外,調研還發現,即便沒有學校布置的親子閱讀相關任務,也有78%的受訪父母會主動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近年來,親子閱讀不僅成為全民閱讀實踐的新潮流,還促進了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一起讀書不僅讓我和孩子的關系更親密,而且我們也能從書中得到豐富的知識與體驗”,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安女士認為親子閱讀不僅是一項家庭活動,更是一種有益的教育方式。調研數據顯示,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認為親子閱讀不單對親子關系與家庭價值的提升有明顯幫助(87.2%),還促進了孩子人文素養(87.8%)、科學素養(86.2%)與精神素養(83.8%)的積淀,對其社會化能力的培養(84.8%)也可助力孩子的長遠發展。親子閱讀已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一種教育實踐。

      閱讀環境呈現多元,習慣培養阻力尚存。分享精彩好書、推廣經典著作、舉辦閱讀活動……在北京奧森公園附近,運營著一家繪本館的趙女士表示:“我也是一位媽媽,和眾多會員的訴求一樣,籌辦繪本館的初衷就是想為孩子找尋專業的閱讀指導和更為有趣的閱讀體驗?!睋私?,我國部分一、二線城市已擁有多家由公共圖書館、社區親子共讀空間、商業繪本館、兒童書店等組成的親子閱讀生態圈。在受訪家庭中,除自家臥室和書房(89.3%)等傳統場景外,親子閱讀也分布在圖書館和書店(42.1%)、繪本館和童書沙龍(14.9%)、學校和教育機構(13.8%)以及露營等戶外場景(11.5%)。有近半數的受訪家庭開展過與手工DIY、音視頻影像、趣味游戲、戲劇表演相結合的親子閱讀創新活動。

      在閱讀習慣上,36.7%的受訪家庭每天都會開展親子閱讀,其中15分鐘以下和15~30分鐘分別占41.8%和47.3%,數據相較往年已有大幅提升,親子閱讀逐步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有近半數受訪家庭表示沒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和頻率,也沒有提前設置閱讀進度的習慣,活動開展與結束都較為隨意,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足夠的時間(72.4%)。

      閱讀策略受到關注,類型選擇有所側重?!伴喿x人數最多”“評價最高”“兒童必看書籍”……如今網絡上流傳的推薦書單已不在少數,但“如何科學選擇讀物類型”仍是不少家長的困惑,與此同時,“如何激發親子閱讀興趣”“如何提升閱讀收效”也是當下家長關注的重點。

      調研數據表明,在讀物選擇方面,目前中國親子閱讀讀物的類型選擇整體上偏向于認知科普類和習慣養成類,對審美培養、視覺思維和輕松解壓類讀物關注較少。58.9%的家長表示會優先根據孩子的心理需要和認知特征進行選擇,此外,聽從專業人員推薦、參考網絡熱門排名和挑選實體書店暢銷書也是其挑選讀物的常用方式。從親子閱讀的開始階段來看,近6成家庭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就開展了親子閱讀。在共讀方法上,雖然大多數父母會在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孩子進行拓展思考(56.7%),甚至讓孩子做親子閱讀的主導者(22.6%),但是仍然有近半數的家長認為自己在親子閱讀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指導策略和閱讀方法,受訪人群中有五分之一的家長僅僅根據書籍內容進行朗讀。91%的受訪父母認為自己在親子閱讀技巧上存在提升空間。

      共讀共享制約因素亟待破解

      當下,我國已形成對親子閱讀家庭教育價值的初步認知,但不同家庭在親子閱讀實際執行效果上仍存在較大差異。我國親子閱讀發展呈現出明顯不均衡態勢。

      認知有差異,親子閱讀發展不均衡。一方面,家庭客觀情況影響對親子閱讀的重視程度。調研顯示,家庭對親子閱讀的重視程度與父母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關:父母高學歷的家庭整體偏向在孩子學前階段開始親子閱讀,并且擁有更多數量的親子讀物,他們也愿意在親子閱讀活動上花費更多時間,同時注重閱讀拓展,更為主動地尋求外界幫助。相較而言,普通家庭受限于家長自身客觀條件,導致其對親子閱讀價值不夠重視、起步較晚、開展共讀活動主動性較弱、對親子閱讀方法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社會也缺乏對親子閱讀的資源投入和價值引導。調查顯示,92.7%的家長希望選擇能夠傳承中華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的書目作為親子讀物,但家中中國原創親子讀物比重超過半數的家庭僅占全部受訪家庭比重的38.3%。調研組認為,社會對親子閱讀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市場資源的投入程度,只有明確親子閱讀價值,重視親子閱讀才能驅動其相關資源、體系、市場、生態進一步優化。

      體驗有欠缺,共讀共建水平待提升。調研發現,當前公共空間親子閱讀活動的多樣化場景實踐仍有待開發。一方面,兒童友好場所的建設需要社會相關機構提供專業設計與資金支持,當前能夠提供豐富親子閱讀體驗的公共空間場所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不少三、四線城市還較為欠缺;另一方面,家長對公共親子閱讀場所的安全感、信任度和用戶黏性培養也是現階段公共空間親子閱讀場景運營管理的重大考驗。

      此外,家庭在選擇親子閱讀場景時也缺乏探索精神,大多數家庭的親子閱讀活動仍局限在家中,很少有與戶外自然場景、線上線下互聯場景等多樣化場景的聯動。調研數據分析得出,在露營等戶外場景下開展親子閱讀的積極性遠高于傳統家庭環境,但實際在戶外場景進行過親子閱讀的家庭僅占11.5%。

      “為了方便孩子電子閱讀,我特意買了平板電腦。但平臺免費內容越來越少,付費內容質量參差不齊,越來越多的廣告與任務類游戲,使得孩子不斷沉迷,喪失了閱讀的本質與初心?!奔易”本┦谐枀^的梁先生向調研組坦言他對于電子閱讀的擔憂。調研顯示,雖然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為親子閱讀中的電子讀物付費,但對使用電子產品閱讀抱有積極態度的家庭僅占受訪家庭的19.2%。在線閱讀平臺讀物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監管、服務體系不完整、售后無保障,家長對電子閱讀顧慮重重。

      環節有缺失,角色分工存在失調。“我們這里專業指導兒童閱讀的機構不多,剛開始主要跟著一些育兒博主買繪本,但也會遇到與孩子年齡段不符或質量不理想的書。”家住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艾女士向調研組表示,這些經歷使她對學校、圖書館等專業機構的閱讀指導有著較為強烈的需求。調研發現,部分地區的家庭、學校、社會在信息鏈接上的缺失,使得家長在開展親子閱讀時面臨諸多障礙。在為親子閱讀提供支持的調查中,32.6%的家長最期望得到學校支持,期望從學校獲取親子閱讀指導;另外27.9%的家長期望得到文化機構的支持,期望社會組織能夠更多地舉辦親子閱讀活動和開設可供親子閱讀的主題展覽。六成家長期望得到學校和社會對科學開展親子閱讀的方法指導。

      此外,親子閱讀在家庭內部的分工失調會導致其無法達到最佳效果。目前67.6%的家庭伴讀角色由母親擔任,而父親作為伴讀人的家庭僅占18%。相關研究表明,父親的參與對幼兒早期讀寫能力和性格習慣的養成具有重大意義。

      構建家庭、學校、社會“悅”讀育人生態圈

      當前我國親子閱讀突破性發展的關鍵在于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能否達成長效聯通。本次調查顯示,雖然不同家庭仍存在著親子閱讀觀念、分工、體驗、效果等方面的差異,但多數家庭已將親子閱讀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積極從學校及社會層面尋求支持。

      多方重視親子閱讀實踐,形成廣泛閱讀、興趣閱讀、自由閱讀、特色閱讀的“親子+”泛閱讀觀念。家庭應主動理解泛閱讀的價值內核。根據家庭實際條件、閑暇時間與精力分配、孩子自身興趣等因素共同商討親子閱讀內容,以家長閱讀行為作表率,無形中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通過引讀、共讀、傾聽、交流等多種方式,引導孩子建立開放式閱讀思維,傳遞正確價值觀。

      學校應積極引導泛閱讀的形式創新。將親子共讀與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完善校園閱讀服務體系,發揮示范作用,引導學校與家庭教育同學共進。

      社會應支持推動泛閱讀的體系建設。以弘揚民族精神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通過媒介助推、文化公益機構發力傳播優質教育資源,使優質特色讀物走入家長視線,實現助推國內優質原創讀物與豐富特色親子閱讀實踐的雙贏。

      拓展、搭建線上線下多樣化閱讀體系,營造豐富的親子閱讀場景。家庭應主動嘗試新場景的親子閱讀體驗。發揮家長主觀能動性,接納并善用例如繪本館、社區共享閱讀、城市書屋等新型公共親子閱讀空間;同時,可注重在露營、郊游、返鄉等家庭活動中融入親子閱讀環節,結合節日、特定歷史事件等選擇主題性讀物呼應現實場景,為孩子營造多元化的共讀環境,培養孩子開展閱讀的主動性,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此外,正確認知親子閱讀發展中的數字化互聯平臺和讀物,理解虛實互聯對兒童閱讀模式及形態所產生的影響。

      學校應積極搭建鏈接“課內課外”、拓展“校內校外”的親子閱讀教育場景??赏ㄟ^設立圖書館開放日、舉辦讀書月活動、建設讀書社團等方式,積極拓展親子閱讀實踐場景;此外,應配合數字圖書館與互聯網媒介,提供健康全面的數字閱讀資源,同時開展符合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共讀交流機制建設。

      社會應支持推動多場景閱讀模態的構建,并完善保障體系。政府部門與文化機構應調查各地開展開放式親子閱讀活動的隱性需求,在圖書館、展覽館、美術館、科技館、博物館等公共科教空間增加親子閱讀友好場所;相關企業及組織也應扶持社區兒童閱讀共享場所的設立,讓共享讀物、共享空間成為開展新型共享親子閱讀、緩解家庭教育壓力的有力保障;此外,應重視日益興起的互聯網親子閱讀場景,嚴格把控數字化讀物的內容質量,建立評審評價機制,通過試讀試用、轉贈分享等手段幫助打消家長對電子閱讀的顧慮,以高質量的服務和保障換取家長信任。

      用科技手段突破現實條件制約,推動親子閱讀的習慣培養、策略優化和形式創新,激活閱讀創新?,F階段,立體書、電子書、有聲書等各種新概念親子讀物涌現,應鼓勵家庭將傳統讀物的單一閱讀擴展為多種介質出版物的復合閱讀,靈活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擴展親子共讀方式,優化多感官共讀體驗,探索多維度互動形態。

      學校應積極引入前沿科技手段,加強對親子閱讀的科學方法指導。通過公眾號、視頻號等學校融媒體平臺,利用直播、短視頻等熱門形式推廣、交流親子閱讀成果,激勵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同時,應借助學校專業教育資源與評估系統,幫助家庭篩選市場上適合的音視頻、VR、AR等新形式閱讀產品引入校園,提供家庭親子閱讀體驗機會,推動前沿科技手段進入家庭視野,激發家庭閱讀新需求;此外,應加強新技術融入后的親子閱讀指導,幫助家庭掌握科學方法。

      社會應支持科技產業與教育行業的互聯互通,推動全國上下開展全民閱讀。一方面,助力公共空間的升級改造,在傳統社區圖書館、童書沙龍等公共閱讀空間進行多功能分區,引入先進科技媒介和科學教育游戲化策略,打造社區群體共建、共享的親子閱讀空間;另一方面,應提供政策支持,鼓勵科創龍頭企業參與親子閱讀教育產品設計,讓科技前沿手段下沉至教育前線,成為親子活動的輔助工具,從內容到形式全面提升閱讀品質。

      從理念創新和制度設計入手,形成協調共享、閱讀育人的長效體系。家庭應主動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提高對情感性伴讀的重視,推動父親角色參與家庭教育。家庭應完善親子閱讀活動中的父母分工,并將親子閱讀活動的主體擴展至父母以外的家屬,營造家庭全員閱讀氛圍;家庭應承擔起主要責任,主動尋求與學校、社會的溝通;同時,應當均衡各類親子活動的比重,讓親子閱讀成為兒童教育的重要環節。

      學校應幫助疏導家庭親子閱讀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優化孩子在校期間的閱讀引導、合理規劃與推薦課外閱讀書目;建立與家長的互聯機制,幫助家長學習親子閱讀技能、提高親子閱讀信心;與社會機構保持溝通,邀請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讀物內容創作者進校交流。

      (作者:光明日報聯合調研組,中國傳媒大學課題組成員:賈秀清、韓佳政、江怡辰、張輝、龔倚玄、保明喆、王亞竑、種雨朝等;本報記者:白雪蕾、蘭亞妮、季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