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心手相應的美麗
      來源:人民日報 | 李佩紅  2023年11月23日08:54

      正午,陽光均勻地灑在墻頭蹲著的一排大陶罐上,也落在她沾滿黃泥的雙手上。

      只見她從盆里挖出一塊泥,放在陶盤上,陶盤旋轉(zhuǎn)起來了,越轉(zhuǎn)越快。有溫度的雙手,撫著泥巴,于旋轉(zhuǎn)中擁抱、粘連、輕觸,手指與泥土在無聲中傳遞著濃情。

      陶盤上,土陶的生命在轉(zhuǎn)動中孕育。她先是塑造出一個底座,接著手指向上挪移,不一會兒鼓起了線條柔美的圓肚。之后,雙手在三分之一處收攏,與底座對稱的瓶口現(xiàn)出雛形,手指再輕輕下壓,瓶口向內(nèi)凹陷轉(zhuǎn)出一個圓洞,她將不光滑處磨潤,濕漉漉的泥坯包裹著一層柔光。女子稍作停頓,沾著泥水的手攏了攏額前的頭發(fā),順手拿起一個塑料小齒輪,對著泥胎腰身和瓶頸轉(zhuǎn)了一圈,立刻有了兩圈立柱式的花紋,接著又拿出三齒的小塑料叉子在兩圈立柱間順勢一轉(zhuǎn),三道水波花紋流動起來。放下塑料叉子,她又拿起一根牙簽,對準隆起的花瓶肚,上上下下劃出平衡對稱的山形紋。時間仿佛停止了,人群的嘈雜聲、照相機的咔嚓聲、鴿子的呼哨聲,盡在時間之外,物我兩忘。

      她的動作輕柔、專注,像是在為自己培育的孩子編織美麗的衣裳,概括、提煉、想象、夸張,這還不夠,又怎么能夠呢?她把一小塊泥搓成泥條,把泥條卷成三朵一模一樣的云紋,分別貼在花瓶兩側(cè),像兩只聽風納雨的耳朵,或張開的翅膀,具備了飛翔的姿態(tài)。她輕輕托起花瓶,小心地放在晾架上,之后,細細地打量,嘴角上翹,露出一絲微笑。

      一件土陶花瓶誕生了,誕生在這位名叫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的年輕女子手里。

      走進喀什這座充滿魅力的千年古城,文物古跡、民俗風情應有盡有。古城旁邊的喀什高臺民居歷史悠久,建筑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巷道縱橫,曲徑通幽。改造后的高臺民居藝術氣息濃郁,有制作銅器的、做皮鞋的、繪畫的……儼然是一座手工藝博物館。

      在主巷道里,有一戶“高崖上的土陶人家”,這就是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的家。土陶人家的雙扇藍底雕花門敞開著,院落連著四間房屋,一間休息室、一間用來和泥土、兩間制作土陶的作坊。屋里的一排排木架上擺放著幾十種燒制好的陶器,多是當?shù)厝粘I钣闷?,有陶罐、壺、盆、盤、碗、碟、瓶、缸、油燈、燭臺等,部分陶器上了黃釉和綠釉。琳瑯滿目的土陶大小不同,造型、紋樣、形態(tài)各異,線條粗獷,樸拙天真,讓人心生喜愛之情。院里砌著一個燒陶的土窯,土窯上堆放著幾摞陶花盆,旁邊窗臺上紅的黃的紫的百日菊熱烈綻放,迎向太陽和絡繹不絕的游客。海藍色窗框上方粗麻繩拴著高高低低六個有耳陶罐,窗框的藍與天空的藍遙相呼應,與土陶的土黃色形成強烈對比。

      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是喀什地區(qū)第一位制作土陶的女子。她的父親吐爾遜·肉斯坦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吐爾遜·肉斯坦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做陶器,十七歲便開始獨立工作。而現(xiàn)在,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成了更年輕一代的傳承人。

      陶瓷技藝在中國發(fā)展了幾千年,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青花瓷、花瓷,五彩繽紛、精致細膩,喀什土陶技藝則保留了民間陶的原汁原味,受地域影響,逐漸形成鮮明的審美特色。在喀什古城售賣土陶的店鋪很多,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讓喀什民間土陶藝術再次興盛起來,兼顧實用性的同時,藝術性和觀賞性得到了強化。

      我坐在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身邊,看她制作土陶,聽她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出生在土陶燒制世家,在高臺民居的泥巴炕上,她聽到的第一種聲音是陶盤轉(zhuǎn)動的嗡嗡聲,看到的第一個器物是屋子里的土陶,玩的第一個玩具是一團泥巴。

      爸爸接管了爺爺?shù)闹铺兆鞣恢?,每天低頭制作土陶,管教孩子們的事交給了爺爺。爺爺帶著孩子們認識各種土,嘗土的味道。爺爺告訴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和她的哥哥,土不但顏色不同,味道也千差萬別,學做土陶的第一項技能是要學會選土。如同品酒,只有品出苦、甜、咸、酸、澀不同的味道,說出土的產(chǎn)地,愛上它們的味道,才能成為一名好的制陶師……

      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驚訝于爺爺肚子里的“百寶箱”,里面藏著各種各樣的學問,總也取不完。哥哥不愿學習做陶,小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則不同,她留心著爺爺?shù)脑?,每天看著爺爺把一團泥巴變成各種器物。比如洗手的水壺,壺口與壺頂融為一體,經(jīng)過壺頂正面的龕形口即可將水注入,壺腹兩側(cè)有著精美的孔洞狀鏤空紋飾,看起來孔洞之間相互連通,實際上里面是封閉的。在壺內(nèi)填上水,水沿容器四周的通道流過,一點也不會從孔眼流出來,水只能從壺嘴里倒出,壺身鏤空而不漏水。與洗手的水壺配套使用的土陶接水盆,沖手的水用接水盆接住后,經(jīng)鏤刻的孔洞漏到盆下部的容器中,不會讓人看到?jīng)_洗后的臟水。

      爺爺做的每一件器物都讓小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感到稀罕神奇,引得她手心發(fā)癢。她常蹲在爺爺?shù)纳磉叄瑢W著爺爺?shù)臉幼幽竽喟?,想捏出她眼中看到的東西,可是,弄得渾身泥水,泥巴仍是泥巴。不過,她仍舊喜愛土陶,喜愛爺爺,喜愛土樓梯的家和房子壓房子、巷道接巷道的高臺民居。

      從前,高臺民居做土陶的人家很多,做土陶并不稀奇,和織地毯、打土炕、生火做飯一樣平常。雙手玩泥巴長大的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很想擁有自己的土陶作坊,把一輩子奉獻給土陶??墒屡c愿違,家里一心要培養(yǎng)哥哥做傳承人。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戀愛、結婚、生子,去一家醫(yī)院做了一名清潔女工。

      然而,她并沒有放棄希望和夢想,在她三十歲的時候,她等來了機會。哥哥不愿做土陶,擔心這門技藝要在自己手中失傳的吐爾遜·肉斯坦,開始手把手地教女兒制陶技術。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土陶人生,她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著未來,她是自豪的、幸福的。

      回憶幾年前高臺居民搬遷的情景,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萬分感慨。大家聽說要搬遷了,搬進統(tǒng)一修建的樓房,高臺民居則將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修舊如舊,改造后對外開放,以展示喀什的文化和歷史。終于不用住沒有下水道、沒有自來水、依靠煤炭木柴取暖的土房子了,搬家時,鄰居們相互告別,以為將永遠離開這里。

      誰也沒想到,政府把他們曾經(jīng)的家打扮得漂漂亮亮,請有手藝的人回來經(jīng)營。高臺民居重煥生機,比以往更熱鬧,從早晨到黃昏,旅人絡繹不絕。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繼承了爸爸的手藝,回到了高臺民居,每天能賣出去二三十件土陶。

      日子一天天向好,可她唯一的兒子突然病了。做陶時,她的手常常難以控制,忍不住落淚。爸爸對她說,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今后你的日子還很漫長,你學藝的路也很漫長。制作土陶時心要純凈,要沒有雜念,要一心向美、向善、向真。一件渾然天成的陶器,一定出自淡然恬靜之手。人們只有從土陶中看到你美麗的靈魂,才會花錢買,有了錢,孩子的病就有救。

      有爸爸開導,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她不允許自己消沉,只要手里有泥巴,世間所有煩惱、痛苦都隨之消散,對生活的希冀、期許、熱情盡數(shù)傾注在制陶中。她堅信困難是暫時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說到土陶藝術,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的話長得像一根抽不完的絲線。喀什土陶紋飾圖案多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花卉、枝葉、藤蔓,器型單是模仿各種瓜果植物的就有二十多種,比如哈密瓜形、甜瓜形、桃形、梨形、葫蘆形等。土陶有素陶和釉陶兩類,素陶是陶坯直接燒制而成,釉陶是陶坯施釉后再進行燒制,釉彩以黃綠色系為主,也有局部施釉的,外壁沿至腹部大面積掛釉,下腹部及底足露胎,增加了土陶的稚拙美,裝飾性很強。而談到自己,阿依木沙古麗·吐爾遜謙虛地說,我還是個小學生,藝術造詣還差得很遠。

      一個女子在陶藝中創(chuàng)造生活、尋找幸福,喚醒一個個土陶的生命,改變泥土的同時改變自己。我想,無論是她的手藝還是她的人生,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