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孩子與家,大連與祖國母親
      來源:文學報 | 納楊  2023年10月23日09:13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大連、旅順等地曾被侵華日軍占據多年,學過初中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但很多人可能不會清楚記得日軍占據的時間長達40年?;仡櫄v史如果只是描述事實、現象,就無法深入人的內心,無從“感同身受”,而這恰恰是文學開始的地方。劉東的兒童小說《回家的孩子》從歷史出發,以抗日戰爭時期被侵華日軍占領的大連為表現對象,帶領我們進入當時當地人們的內心世界,跟隨他們的情感起伏,感受那段歷史的黑暗殘酷,也感受被壓迫的中國人的不屈抗爭和犧牲奉獻精神。小說采取“正面強攻”的方式,直接書寫那個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較為真實地反映了侵華日軍在大連、旅順等地所施行的惡行,展現了大連人民對侵略者的反抗,對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堅守。

      作者很擅長講故事。首先,選取了一個特別有表現力的時間段:抗日戰爭接近尾聲。這個時間段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日軍的殖民統治在大連已經施行40年,而日軍顯示出的頹勢又給苦苦煎熬的中國老百姓帶來點點希望。這是一個人心浮動、各方力量較量加劇的時候,所帶來的矛盾沖突給小說創造了較為寬敞的表現空間。

      其次,小說設置了一個有代表性的中國普通老百姓家庭。一家之主田映川是當地一位有名的中醫,經營著一間藥店,妻子盧珍賢良能干,育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大兒子田伯男二十多歲時突然離家,再無音訊;女兒田杜若剛成年還沒工作,偶爾在家里藥店幫忙;二兒子田仲男是高中生,在日本人開的中學上學;小兒子田叔男不到十歲,在日本人開的小學上學。這是一個當時再普通不過的家庭,也是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文化水平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最有可能培養出具有進步思想又才能出眾的青年,這樣的青年是中華民族追尋民族獨立、救亡圖存的火種。

      第三,故事設置了一個懸念,大兒子田伯男留下的孤子被輾轉送回老田家,但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下,絕不能相認。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秘密將如何揭曉、怎樣揭曉,形成了貫穿始終的懸念。在這個過程中,秘密一直有被泄露的危險,而一旦泄露,可能會給田家所有人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與其說這是小說成功營造了懸念氛圍,不如說是成功還原了那個時期人們的真實情感,讓讀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侵略者統治是多么可怕又無望,最基本的生存都毫無保障,尊嚴更是無從談起。

      故事講得好,除了情節設置好,還要靠生動的人物形象來實現。小說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有成人,有兒童,有少年,有日本人,還有被日軍抓來當差的朝鮮人,可謂形形色色、林林總總,通過這些人物形象,把當時社會復雜多變的形勢和人際關系展現得淋漓盡致。

      成年人形象,如田映川、紹師傅,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中國人的骨氣和智謀,他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堅持著心中的信念,但這種信念只能藏在心里,這更增加了他們內心的痛苦。榮芳和田杜若這一對青年則是另一類中國人。像榮芳和田杜若這樣的年輕人,沒有親身體會過日軍的兇殘和失去親人的痛苦,很容易喪失判斷力被蒙蔽,為此,他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們身上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深浸染,在最終看清侵略者真面目之后,會成為堅定的反抗者,因為他們已經切膚地感受到“沒有國就沒有家”的深刻含義。

      從田伯男、田仲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未來和希望。田家兩兄弟都是抗戰英雄。哥哥田伯男是虛寫,始終只在他人講述中出現,但他毅然參加抗日、奔赴前線,最終犧牲在戰場上的英雄壯舉非常清晰。弟弟田仲男是明寫,他個性剛毅且沉穩,遇事愛思考,更因為受到革命進步思想的影響,對中國抗戰有著堅定的信念。田仲男帶領同學們制造了有名的“水澗堡事件”。這一事件以及之后田仲男和鄭大年、向明義的遭遇,把故事推向了高潮,這是之前種種事情積累下人們思想情感的集中爆發,當時社會上不同人群之間的各種角力都在這場戲中發揮了作用,所有的人物關系都被調動起來,各類人物形象都在這場戲中得到升級強化,他們的立場和種種考慮,都被清晰地展示出來。

      小說塑造了兩個主要的兒童形象,田伯男的遺孤唐生和田映川的小兒子田叔男,兩人年齡相仿卻有著不同的鮮明個性。田叔男在家人的保護下,無憂無慮。他不知道還有不說日語的學校,也非常不理解唐生為什么寧可天天被懲罰干活,也不肯說日語。唐生因為從小跟隨抗日的父親母親,見到太多日軍的暴行,對日軍侵略中國有著強烈的家國仇恨。田仲男則幫助唐生領悟到斗爭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他精通日語,主動讀日語書,更多地了解日本文化,這在他被抓之后保護自己起到了很大作用。

      小說還勾畫出警察老金、日本女孩枝子等形象,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作為侵略者一方的一員,他們是不贊同侵略的,但又身不由己。戰爭造成的創傷是雙方的。小說沒有僅從中國人角度去寫,而是帶著對戰爭的反思,從正義和非正義的雙方去看待戰爭,更能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讓人對那些發動戰爭、犯下戰爭罪行的人更加痛恨。

      “回家的孩子”不僅是指小說中終于能回到家與親人相認的烈士遺孤唐生,也意喻被侵華日軍統治40年的大連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經歷過如此漫長的殖民統治的大連人民,有著更加熱切的“回家”渴望,對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更加珍惜。

      近年來原創兒童文學不斷突破書寫疆域,拓展表現空間,特別是在戰爭題材方面,屢有填補空白的佳作?!痘丶业暮⒆印肪褪沁@樣一部作品。大連人民的抗日斗爭是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精神的一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段特殊歷史。今天,在先烈們浴血奮戰換來的和平之光照耀下,我們很難理解和體會“和平”的珍貴。多了解一些戰爭年代的人和事,能讓我們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更深刻的體會。

      (《回家的孩子》劉東/著,大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