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里的村莊①丨穿行在魯迅的“故園”
船工搖動木槳,攪碎了水面少年青澀的面龐與天空。1898年春天,17歲的周樟壽從紹興城的周家新臺門出發,乘船前往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求學。他戴著瓜皮帽,留著長辮,目光沉郁而堅毅。他懷揣母親好不容易籌措到的八元川資,要逃離蕭瑟、陰冷、壓抑的故鄉,到外面的世界去尋一個出路。
多年后,樟壽的長辮早已變成如劍似戟的短發,上唇也有了濃黑如墨的胡須。他以另一個響亮的名字為世人所熟知:魯迅。
魯迅是帶著決絕的心情離開故鄉的,然而那一方水土卻成了他文學創作的不竭源泉和厚土。時間猶如酵母,多年以后,他青少年時代所經見的故鄉的種種景象、故事和人情況味,被他淬煉成了濃釅如酒的文字,變成了一個個不朽的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祝福》《故鄉》《孔乙己》《阿Q正傳》……中國現代鄉土文學也正式從他的筆底發端。
現在的魯鎮景區。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鄒尚奇 攝
歷經百年滄桑,魯迅筆下的魯鎮、未莊變得怎么樣了?“鎮上”和“村里”的人們還好么?盛夏時節,我們帶著一種文學愛好者朝圣般的心情,從湖南長沙來到了浙江紹興。
1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名人故居游人紛至是尋常景象,一年迎客好幾萬的名人外婆家卻令人稱奇。一篇《社戲》,讓這一處的“外婆家”成了知名景點。
煮熟的羅漢豆香味飄散在夜氣中,不遠處的戲臺上唱著熱熱鬧鬧的社戲,寬闊的河面漂著烏篷船白篷船……小說《社戲》中,迅哥兒外婆家所在的村子叫平橋村。它的原型,是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的安橋頭村。
魯迅的家人曾抱怨紹興的夏天太潮濕,連大人也要長上一身的痱子,且蚊子眾多。但我們想,魯迅是愛安橋頭的夏天的。
魯迅外婆家。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龍文泱 攝
每年夏天,少年魯迅會跟母親到外婆家消夏,和鄉間的小伙伴一起掘蚯蚓、釣蝦、放牛,去趙莊看社戲。外婆家以及他常去走動的附近的村莊,為少年魯迅打開了一個廣大的天地。他見識了不同的風景,認識了底層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們,了解了紹興地方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這為他以后的創作積累了豐厚的素材。而在外婆家結識的那群天真爛漫的少年和樸實憨厚的農民,成為了小說《社戲》的主角。“臨河的小村莊”里的外婆家的生活,以一抹難得的亮色融進了他的作品。
在少年魯迅眼里,外婆家極偏僻。那時,紹興水網密布,人們出門必走水路。少年魯迅從城中坐烏篷船去外婆家,需5個多小時。現在,搭乘魯迅故里至魯迅外婆家的公交專線,只要1個多小時,駕車則只需半個多小時。
一條水平如鏡的小河,筆直、明亮,映著藍天與綠樹,來去似乎都沒有盡頭。河中臥著一座石砌平橋,不知是否是小說里平橋村的由來?橋旁就是朝北臺門——魯迅外婆家。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在亂世中逃難的魯、丁兩家相扶相惜,在此安家,開枝散葉。
黑瓦、白墻、深棕門窗,兩進三開間的朝北臺門模樣樸素。但外墻底三層石板壘成的“三板石蕭墻”,彰顯著這是一戶官宦人家。魯迅的外曾祖父魯思卿是清嘉慶年間的進士,外祖父魯希曾則考中舉人,他倆都曾做過京官。
如今,朝北臺門已成為浙江省打造的鄉村博物館之一,向世人展現魯迅作品中紹興的風土人情和令他回味的快樂童年。會客廳里的大屏幕上,演著小說《祝福》里的年終大典;墻上、案頭的小喇叭,用紹興話講著魯迅兒時聽的故事;餐桌上,擺滿了少年魯迅常吃的釀面筋、津菜魚松、慈姑臘肉等“菜肴”。
因為魯迅和他的文字,在眾多江南村莊中,安橋頭村閃動著令人愉悅的明朗,散發著濃濃的文學與藝術味道,讓外來的人們生出許多幽思與遐想。
“紹興人對魯迅的情感是刻在骨子里的。”袍江交警大隊孫端中隊的馬菊芳是土生土長的紹興人。她說,自己的二女兒在讀幼兒園,老師常帶孩子們到魯迅故居、魯迅外婆家等景點參觀游覽,講述魯迅的故事。
結合浙江省的“千萬工程”(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安橋頭深挖“魯迅外婆家”文化內涵,整修、建造了朝北臺門、夢回平橋公園、“弶與小鳥雀”竹弶廣場、魯迅小說故事群雕等文旅景點、設施,迅哥兒菜園、江蘇大眾書局等品牌入駐;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落戶在此。漸漸地,村里的游客多了,外來人口多了。安橋頭村黨總支書記宣明德說,村里目前有紡織、文教、機械等各類工廠17家,店面30家,民宿2家。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120萬元。
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從前的很多年里,他們忙著耕種、捕魚維持生計,幾乎家家戶戶都釀黃酒補貼家用。現在,電視、電腦、智能手機早已走入了他們的生活。祝福廣場的戲臺上,演員村民同樂。除了寒冬和酷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雙休劇場每個周末都有演出。
魯迅外婆家景區還原的魯迅筆下的“祝福”習俗場景。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辦事處供圖
祝福廣場旁的“敏實共同富裕鄉村學堂”里,77歲的魯阿良常來練習書法。他說,老年學校里有多種公益課程可供選擇。魯阿良的爺爺魯遠海與魯迅是堂表兄弟,魯阿良爺爺的爺爺便是《祝福》中魯四老爺的原型。因此,現在村里舉辦祝福節等活動,都會請他扮演魯四老爺。這樣的傳統民俗活動,每每吸引不少游人前來。
村里花木蓊郁、文氣流轉的優美環境,讓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落葉歸根”的愿望更強烈了。他在此設立了工作室,引進了魯迅美術學院在此設立美術館和動漫基地。他策劃的“大師對話”活動請來了雨果、托爾斯泰、泰戈爾等大文豪的后人與研究者,以魯迅為橋梁,關聯紹興與世界。
周令飛還策劃了熱鬧非凡的2022紹興首屆“水鄉社戲”活動,舉辦地是安橋頭村和皇甫莊村。皇甫莊村與安橋頭村相距七八公里,這里有一座包公殿,殿前有一塊地坪,坪前水域寬廣,碧波連天,演員在前坪演戲,人們坐在河中的船里看戲。這與《社戲》里的場景很相似。
2 “魯鎮”,走過百年滄桑
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魯鎮”。
在魯迅的小說《祝福》里,魯鎮的色調如“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在小說《故鄉》里,它“蕭索”“沒有一些活氣”,讓前來接母親離鄉的“我”覺得十分悲涼。
可眼前的魯鎮,滿眼都是澄碧的湖河,靈秀的小橋與涼亭,茂盛濃綠的植物掩映著黑瓦白墻的江南民居,石板路的兩旁店鋪林立。成群結隊的游人漫步其間,興味盎然。
魯迅一家合影。紹興魯迅紀念館供圖
其實,紹興本沒有一個叫魯鎮的小鎮,它是魯迅作品中虛構的地名。魯迅把兒時記憶中的紹興城和皇甫莊等糅合在一起,變為了筆下的魯鎮。
魯迅賦予魯鎮沉重、蕭瑟、陰郁與凄涼的色調,既源于他家道中落備受屈辱的身世之感,更源于他對社會靡弱、民生艱困的那份深摯的黍離之悲、家國之痛。紹興市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楊水土介紹,清末民初的紹興,是一個典型的舊中國傳統小城,人們守舊落后,城鄉民生凋敝,文教愚暗。
魯迅是中國鄉土文學的開創者,在觀察和書寫故鄉時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楊水土認為:“幾乎每個作家都會寫自己的故鄉,但大多是抒發離情別愁,關注的是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情感。而魯迅則把深沉的家國情懷與思想融入了文字,因而他作品里的故鄉自然更具深刻性。”
魯迅到過的紹興農村示意圖。紹興魯迅紀念館供圖
天翻地覆慨而慷。新時代的陽光早已將籠罩在“魯鎮”上空的陰霾一掃而空。一座古意盎然的村鎮憑“空”而起,成為人們緬懷魯迅、玩味魯迅筆下人物和風土人情的最佳所在。
現在的魯鎮,是柯巖風景區的一部分。它復原了魯迅筆下魯鎮的景象,仿佛百年前濃縮的紹興。穿著長衫的孔乙己、戴著烏氈帽的阿Q、一臉愁苦的祥林嫂……鎮上的“居民”們,以雕像和演員表演的方式出現在魯鎮的街頭巷尾,講述文學里的故事。酒樓和特產店里,地道紹興菜和黃酒、腐乳、烏干菜、烏氈帽等,讓游客更接近魯鎮人。當然,也有星巴克、肯德基、尋寶記等餐飲品牌,以及研究黃酒多種喝法的繪璟軒、沉浸式劇本換裝體驗館等時髦店鋪,為游客提供多種選擇。
這里也有一場“社戲”,叫《魯鎮社戲》,是外來游客必看的節目,一天至少演出一場,場場爆滿。
《魯鎮社戲》劇照。浙江省紹興市柯巖風景區供圖
它是一臺影畫劇,用小學生讀課文時恍然穿越進百年前的魯鎮為主線,串聯起魯迅的代表作及其中代表人物,展現了五四運動前后紹興城鄉的萬千世相——那也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人生百態,透著震撼人心的濃重悲劇色彩。這部劇開創了紹興高科技影畫表演的先河,填補了紹興大型旅游演藝的空白。
結尾處尤為動人心魄。深情的音樂中,目光深邃的魯迅先生不同時期的頭像,那些寄慨深沉的文字片段,不斷從暗處劈空而下,撞擊你的眼簾。末了,一束光亮穿透舞臺中央,仿佛人生希望的出口。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觀眾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穿越舞臺,出路就在前方!”順著光亮,穿過舞臺,你不免會眼含熱淚地想起一段話:“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據魯鎮景區負責人介紹,2019年,魯鎮接待游客120.28萬人次。度過了疫情三年的冷淡期后,今年1月至10月上旬,游客已經突破88萬人次。景區的保安保潔等崗位,90%以上由附近的中老年居民擔任。
今年,景區開始在文創上下功夫。開“熱風”咖啡店,賣“野草”T恤、“朝花夕拾”筆記本、“魯迅”陶瓷杯……感興趣的年輕人不少。
作為浙江省首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魯鎮”也很受歡迎,夜間游船、“夜魯鎮·市集”、中秋長街宴、水鄉光影藝術節等活動豐富多彩。不用擔心玩得太晚,9間民宿任君選擇。
今天的“魯鎮”,這樣生機勃勃。
3 “未莊”,夢想照進現實
受盡侮辱和損害,靠“精神勝利法”無聊賴活著的可憐的阿Q,不會想到,他曾混跡其間的“未莊”能這樣好。
紹興市柯橋區的柯橋大道,西邊是魯鎮,東邊是新未莊。
寬闊平整的街道和水光瀲滟的河道,串聯起471幢粉墻黛瓦的江南民居,幾步一景,如同江南園林。
旁人難以想象,這竟是一個由4個村合并而成的拆遷安置社區。2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大片農田。2001年,社區開始建設,紹興縣(今柯橋區)投資2億多元建起了美麗的新社區。2002年2月,村民們統一入住,從農民變為市民,開始了新生活。他們曾經的居住地,變成了如今柯巖風景區的魯鎮。
《魯鎮社戲》劇照。浙江省紹興市柯巖風景區供圖
社區命名時,人們頗費了一番功夫。想起魯迅在《阿Q正傳》中虛擬了一個叫未莊的村莊,便借鑒了先生的創意,冠上“新”字叫新未莊,意在新生和永恒,并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打造鄉村城市化、新農村建設典范”的目標。
在小說《故鄉》的結尾,魯迅借他筆下的主人公,道出了他心中深長的熱望:后代不要如自己般辛苦輾轉,也不要如閏土般辛苦麻木,“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新未莊里沒有阿Q和土谷祠,人們用魯迅文化廣場、魯迅文學群雕、百草墻懷念著先生,用實際行動完成著先生的期盼。
初心使命館和未莊蝶變館,展現了新未莊的成長路徑。習近平同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曾于2003年和2005年先后兩次到新未莊社區調研指導工作。他在老年活動室與居民親切交談,和居民潘海祥等切磋乒乓球技;走進居民朱國強家中,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回想起當初的情景,51歲的朱國強心里仍然暖洋洋的。朱國強原來住在柯巖村,拆遷后分到了現在的兩層小樓。
多年來,社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征途上進行了一系列成功探索。
柯橋區有“國際紡都”美譽,擁有“從絲到布到衣”的完備紡織產業鏈,目前全區有經營主體15萬余家,貿易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朱國強夫妻倆做紡織生意,一年有幾十萬元收入,早就在城里買了房。
但他們還是喜歡住在新未莊。這里條件不比城里差,幼兒園、衛生保健站、休閑廣場、飯館、商鋪等配套設施齊全。便民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社會保障、技能培訓服務,智慧助老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居家養老、助餐、助醫療、護理等服務。環境則像景區一樣,美麗而整潔。社區請了40多位社區居民負責清運垃圾、修剪綠化、維護秩序,居民有收入,更具責任心。
說到收入,新未莊社區黨總支書記薛忠興頗為自豪:“社區有2個經濟合作社,2022年的集體收入約1100萬元,居民平均年收入約6萬元。”
口袋富裕,精神豐盈。2013年,為了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柯橋區啟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1600平方米的新未莊社區文化禮堂圍繞“和”主題,設置了和鄰里、和善家、和愛童、和閱者、和健客、和講堂等功能廳,集托幼、閱讀、公益培訓、非遺傳承、健身等多種功能為一體。
“鄉村治理說到底是治理人心,文化是打開村民心門的鑰匙。”薛忠興說,要通過建設文化禮堂把村民的心凝聚起來,讓大家的精力集中在發展上。
魯迅與閏土(版畫)。紹興魯迅紀念館供圖
在文化禮堂中,懸掛著先鋒榜、能人榜、道德榜、學子榜四大榜單,還有好村民、好媳婦、好公婆、好鄰居、好兒女等評選。新未莊社區以榜育德,定期評選先進,涵養道德風尚,推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內外皆美的新未莊,被評為浙江省級全面建設小康新農村、省級文明村、省級綠化示范村、首批省級3A景區村莊。
“我在蒙朧中,看見一個好的故事……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云錦……”在散文詩《好的故事》里,魯迅描述了一個昏沉夜里的美好夢境。
夢想已照進現實。今天的浙江,是全國唯一的共同富裕示范省。景美人和的新未莊,比“好的故事”還要好。故事未完待續,新未莊們還在不停地發展、向前,正如魯迅所期望的那樣:永是生動,永是展開。
【文學原鄉】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摘自魯迅小說《故鄉》
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里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
——摘自魯迅小說《祝福》
【記者手記】
沉重與輕松
楊又華
在花樹映發、風景如畫、游人熙攘的紹興街巷,不時“邂逅”魯迅小說里的人物,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他們是一個個、一組組惟妙惟肖的雕像:臂挎竹籃、身形佝僂,悲苦羞怯的祥林嫂;頭戴破氈帽、彎腰駝背,拘謹麻木的老年閏土;身著破長衫,一臉落魄迂執的身形高大的孔乙己;表情張狂,愚憨狡黠無賴的阿Q阿D們……
每次猝然相遇,總會讓人出神良久。那一刻,你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小說里的那些場景,那些故事。而每一想起這些被侮辱被損害的人物的命運,心底便會隱隱產生一種沉重感。
在一次次的出神與回味里,你也會不斷感念魯迅先生的偉大。感念他用如椽巨筆,透過這一個個永恒的人物典型,記錄下了“風雨如磐暗故園”的那個時代的影像,寫下了另一種“無韻之離騷”。
深刻的現實主義藝術是穿透時空的。百年過去,在他的故鄉,魯迅文學的魅力化為了游客的別樣體驗——既有回望過往的感嘆唏噓,又有樂賞今時的輕松愜意。這種撫今追昔、逸興遄飛的豐厚沉潛的旅游體驗感,或許是別處難得有的。
對于今天的紹興文旅來說,魯迅無疑是最大的IP。穿行于處處充滿魯迅文學元素的景區景點,有些游客或許不免會在心里發出疑問:如果今天魯迅先生重返故里,他會是什么表情?是那個橫眉冷目的戰士,還是文創商店里那個眉開眼笑的“萌萌噠”的老頭?——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