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談月亮及其他
在影像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對于大自然的認知是很直觀的,當然也是非常細致的。中秋節快要到來的時候,偶然想到魯迅與月亮的話題。
魯迅對于月亮的觀察大約貫穿著他的整個生命歷程,從他幼年時期的看社戲、到青年時代入學堂、再到赴日留學,每天晚上都與月亮相遇,并且享受月光帶來的情誼,在日本的夜晚他還寄意寒星傳達懷念故園的情思。成為作家以后,他更是常常與月亮相遇,因為魯迅是夜晚寫作,每到疲勞的時候他總是點燃一支煙,時而在院子里走一走,享受夜空的靜謐和皎潔的月光。
在魯迅的小說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章都有關于月亮的描寫,散文中就更多,詩歌里也有一些。看來魯迅確實是與月亮結緣。
魯迅首次寫月亮是在他的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里,開篇就說:“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格外爽快。”狂人為什么三十多年不見月亮,為什么看見月亮精神就格外爽快?小說一開頭就立刻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此后,在他的小說里描寫月亮的文字就非常多了。
在《故鄉》中,他回憶起已有三十年不見的閏土。文中是這樣寫的:“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便是少年閏土的最初形象,圓月之下的威武天真、可愛神勇,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小英雄。
然而三十年之后的再次相見,就完全變成了另外的一個樣子:“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閏土的飽經風霜、身心交瘁,令作者唏噓不已、慨嘆萬千。在離開故鄉的船上,作者腦海中再次出現那片湛藍色的天空和一輪金黃的明月,歲歲年年人不同,然而,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魯迅有一篇專門寫月亮的小說叫《奔月》,收在《故事新編》里面。這是一本現代歷史小說的開山之作,對后來的文學創作影響很大。
《奔月》寫的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羿與嫦娥的傳說。羿射九日,后又射死諸多動物,“射得遍地精光”,進入“無物之陣”,每天和嫦娥吃烏鴉炸醬面。嫦娥難熬這樣的生活,被逼無奈吞了兩粒不老金丹,飛到月亮上去了。羿當然十分氣憤,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羿:“一手拈弓,一手捏著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個滿弓,正對著月亮。身子是巖石一般挺立著,眼光直射,閃閃如巖下電,須發開張飄動,像黑色火,這一瞬間,使人仿佛想見他當年射日的雄姿”。然而這一次,月亮并沒有被射中,“還是安然地懸著,發出和悅的更大的光輝”。此外,作者還將羿的徒弟逢蒙寫在故事里,此人利用從師傅那里“偷去的拳頭”,暗中施放冷箭,欲置羿于死地。所有這些,在現實中或許有所指。也有人說,魯迅是寫英雄無用武之地,進入無物之陣之后的那種悲情與苦悶,這就非常值得思考。
在魯迅的散文中寫月亮的就更多,尤其是《野草》和《朝花夕拾》中,許多大段描寫既優美動人又寓意深刻,如果細細舉來就得另寫一篇長文了。
魯迅本來還有一個寫作計劃,就是要把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的戀愛故事寫成小說,據魯迅分析,戀人之間如果談論來世的話,就表現出已經不愛了。為此他在去西安講學的時候特意考察了一番。后來終于沒有寫成,據他說那時完全沒有歷史時空的感覺,他所看到的月亮也不是唐朝的月亮了。在這里真是應了那句話:“觀景不如聽景”,也許是因為少了想象的空間吧。
魯迅還在他的詩歌中寫過月光下的無奈,柔石等“左聯五烈士”犧牲以后,他有詩后半闋是:“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他只能在黑夜里奮筆疾書,為自己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去了很好的青年而悲哀。
(作者系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