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李日清:九月詩抄(組詩)(2023年第34期)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評選以作品質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站發表作品的數量與質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李日清
李日清,筆名,梨桃。山西懷仁人。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潮》《詩選刊》《天津文學》《青年作家》《黃河》《山東文學》《山西文學》等刊物。現為中國煤礦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梨園桃情》。
作品欣賞:
九月詩抄(組詩)
九月之詞
天空高遠,云朵稀疏
燕雀的羽翼與閃電爭高低
田間的玉米長到了一定的高度
夜幕降臨后,思索過往的焦慮與不安
它們不想太快被光陰收割
它們在整理綠色的衣衫、紅纓子
讓挺拔的莖稈儲藏陽光、雨露、汗漬
秘密是藏不住的
當秋色更濃的時候
成熟的訊息不脛而走
山川、河流,亢奮的眼神
都在擂鼓助威
美好的光陰令人留戀
惟有守護內心的悸動與欣喜
才會擁有下一個輪回的縝密與遼闊
收斂
內心存有夢想的人,從身邊經過的時候
有風一樣的勁道。也未曾張揚一句出格的話
他目光堅定,如一座大山沉穩與剛毅
赴湯蹈火,直至抵達彼岸
汗水打濕陡途,熱血噴涌成河流
卸下疲憊、勞頓。收斂起孤傲、冷酷、自卑
九月的情緒
陽光的烈焰逐漸收入刀鞘
秋風開始打點行裝
經過光陰的割裂,大地現出金黃
幾十畝谷穗,上千頃玉米
披上盛裝。面目清秀,神采飛揚
每個人的思維出乎意料
他們從瓶頸中一次次鋌而走險
落下滿身的疤痕,兌換收官時的激越
學會土地的隱忍、豁達
用一株禾苗的姿態,迎合世態的深淺
九月之夜覆蓋薄霜
滿坡地的玉米旋轉淺黃色的裙裾
蚊蟲在玉米地里亂撞
幾只蛐蛐壓低了嗓門準備入眠
土地裂開的嘴唇張望著夜色
等待一場秋雨是一件難的事情
那個穿著黑衣衫,手持鐵鍬的中年男子
毫無睡意。學著他父親的模樣
把流淌的機井水引入田疇
他忘記了秋霜正覆蓋瘦小的身板
莊稼遇到了困窘
惟有一方良藥能夠醫治
睹物思人,都是一個道理
行走于蒼茫的塵世
不知有多少阻隔,在拷打生存者的骨骼
放下卑微的身段,把持手中僅有的微光
九月那么短促
到了這個月份,云朵的腳步也在加速
雨水失去謊言。只有陽光的熱情未變
蝴蝶、花大姐、蜜蜂積儲上路的干糧
曠野之上,色澤更為明朗
距離村莊周邊的土地名稱熟悉而貼近
高粱、玉米、谷子的長相
到了無法形容的地步
美直達所有渴盼的眼神
一些異鄉人面對俚語,總覺悸動
每每咀嚼親昵的特產
淚水一定會打濕衣襟
置于面前的東西短暫而美好
就像一件寶貝握在手中
辨別其中的紋理、味道
無法忘懷的感覺難以彌散
只有百倍珍惜,方可體會苦澀與甘甜
虔誠
這些滾成煤球的礦工
乘著小火車一班下去
又一班上來。兩頭不見太陽
他們面對人們的目光
就是酣然一笑,露出白刷刷的牙齒
火苗在突出的顴骨上跳動
在井下,他們轉動著不同的肢體
面對敦厚的煤層,用眼神、心態對話
彎下腰攉煤是恭敬的,握住一塊煤是虔誠的
遇到不一樣的險情,他們機警、多變
用松樹般的骨架支撐起安全的防護欄
用流淌的熱血抒寫生命不同凡響的冊頁
曠野之上
行走于曠野,有感慨萬千之狀
被蕩漾的玉米圍攏,一起拉家常
一起吃喝起居。幸運而自豪
它們的身高體重,常牽掛于心懷
饑渴時,以水作為乳汁
把營養及時輸送到體內
祖輩曾經說,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它們的圓潤、健壯
托舉起我的高度
玉米們挺立成長
用黃澄澄的肌膚燃起村莊的欲望
它們感恩蒼天的賞賜
叩謝厚土的孕育
讓曠野走出困頓,蒼茫
我徜徉其中,嗅著泥土的味道
體內不知有多少玉米的成分
焊接我的稚嫩、脆弱、苦痛
但我愿意以一株玉米的身份
永遠注冊在這塊忘卻不掉的土地上
九月的梳妝臺
離出嫁的日子已經不遠
挑選一個吉祥的時辰
玉米妹妹就要穿上嫁衣
登上花轎。此刻,嬌容如花似水
最后一滴露珠,撫摸她貌美的雙頰
陽光如黛,裝飾新容
葉片徹底干透
血脈打通莖稈,旺盛之勢不可收拾
每一顆粒子,袒露出金黃色的小酒窩
微風中,旗語陣陣
期待的就是風調雨順
大地本來就是一個梳妝臺
為了迎接良辰美景,她縝密的心思隱藏
待到洞房花燭夜,要把所有的知心話說給他聽
數到九月
數著,數著,日子就單薄了
陽光低回。青霜的紐扣被風解開
莊稼的面孔又濃重了一些
枝頭上的葉片略顯笨拙
燕子的行裝已經備好
它們把清脆的嗓音留給屋檐
那個靜坐椅上的老人,像一株熟透的莊稼
用指頭掐算收成的份額
顆粒的飽滿度,他心知肚明
雙目走向混沌,只能用枯槁的雙手
揣測收獲的尺寸。這是擅長的習慣
喜鵲啄開一缸瓊漿,舔舐著光陰的純度
舔一下,少一口
直至花白了頭發,加深了皺紋
數到最后,即要落為塵埃一粒
蜂巢
天氣轉暖的時候,屋檐下
就安下了家。小小的巢穴里
溫度滋生,一種幸福的味道在彌散
它們不分時間的早晚,不分彼此的得失
路途再遙遠,也能把第一滴汁液帶回巢穴
風雨雷霆中,它們目光犀利,骨骼柔韌
用心血與汗水,打造甜蜜的家園
這些奔忙的精靈,它們不知道什么叫做私利
不計較,不爭奪,不勾心斗角
只是在短暫的光陰里,釀制甜蜜
勾兌快樂。把如意的蛋糕越做越大
我羨慕它們無拘無束的設計
想借助那一對靈敏的觸角
在飛翔的過程中,用嬌小的軀體拖回生命的甜
本期點評:
這是一組與勞動有關的詩歌。勞動,在詩里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說構成了組詩的母題;詩人的百般心緒,以及詩意的延展,都緊密圍繞著勞動來展開。
勞動是人類重要的生產生存方式,而綜觀當代漢語新詩,勞動題材其實不算顯眼:“打工詩歌”“工人詩歌”等概念的出現,昭示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學意義;也正因如此,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對這些詩的關注還停留于社會學層面,尚未能深入到詩學內部。從這個角度來看,《九月詩抄》這一類詩的出現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它在一個經驗普遍“懸空”、人類不斷遠離大地的時代,用“在場”的書寫,呈現并探討人與勞動、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關系,重新激發我們對“詩與勞作”的思考。
在具體的書寫中,詩人的目光對工業勞動有所輻射(《虔誠》),但主要還是集中在農業勞動上。他從不同角度來寫“收獲”,勞動過程與心靈感悟相結合,凝結為一種可感的、有說服力的詩學經驗,如“學會土地的隱忍、豁達/用一株禾苗的姿態,迎合世態的深淺”。此外,他顯然已熟諳于詩意的布局,“經過光陰的割裂,大地現出金黃”等寫景的句子,令詩歌的呼吸張弛有度;“陽光的烈焰逐漸收回刀鞘”“燕雀的羽翼與閃電爭高低”等等,更是佳句,在“勞動/農業”的題材框架下,展現出個人的審美力和美學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首詩中,詩人都寫到了玉米。在現實層面,玉米是勞動中的重要收獲;在詩歌層面,玉米又是一個能夠表征農業勞動的文學形象,是這組詩的核心意象,它可以變出不同的身份,容納“我”的種種感想與體悟。通過玉米,詩人打通了古老的托物言志與新詩書寫的關系,這組詩歌的面貌也因此清晰生動起來。
——楊碧薇(詩人,批評家,魯迅文學院教師)
了解李日清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李日清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