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2023年第5期|南帆:流水不爭先(節選)
南帆 1957年生,福建社科院研究員,出版著作若干。
一
“流水不爭先”,怎么覺得這句話有些虛偽?“不爭”要么是無能,要么在冒傻氣。不是進入競爭社會了嗎?對了,這里得讓我稍稍想一下——我要說的關鍵詞是“競爭”還是“競賽”?似乎有些混淆。算了,別像老學究那般迂腐地字斟句酌,每一個概念都附帶長長的注釋,放松一點,聊天而已,求大同而存小異。“競爭”的主題與形式廣泛多樣,“競賽”具有相對嚴謹的規則與評判標準,就這么大致區分一下吧。例外當然不可避免,譬如“軍備競賽”,軍備“競爭”準確一些吧?核彈頭、無人機、坦克與左輪槍、AK沖鋒槍、手榴彈不可能進入同一個賽場。但是,通用語言就是“軍備競賽”,Arms race 的race的確是競賽的意思,二者都可能涉及,這么說沒毛病吧?
“競爭”這個詞早就從經濟學那兒批發過來,哪一個領域都在用。張公司與李公司存在競爭,甲國與乙國存在競爭,文秘科的一個崗位存在競爭,猴王或者獅子王的霸主地位也存在競爭。競爭使這個世界充滿了生機,兔起鶻落,龍吟虎嘯,森林之中繁茂的樹木愈來愈挺拔,奔竄的野獸肌肉愈來愈發達。如果競爭消失,這個世界寂靜得可怕。深山的一面斜坡擱著七十三塊大大小小的石頭,沒有哪一塊石頭試圖利用競爭改變自己的位置。數百年過去了,一千年過去了,所有的石頭仍在原處,只有太陽投下的影子每一日從西邊緩緩移到東邊,毫無意思。人類離開森林而形成車水馬龍的社會,競爭很快轉向了智力與情商。發達的科學技術以及巨額利潤多半是智力的產品,但是,暖人的情商卻常常讓智力俯首稱臣。誰能完全說清競爭之中相生相克的奧秘?
“競賽”開始將一部分競爭納入規定的形式,提出一些公認的衡量標準吧,譬如距離的長短,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強弱,如此等等。有了這些衡量標準,“我贏了”這句勝利宣言就不會產生什么疑義。奧運會項目設立的原則是:世界范圍的普遍運動;有益于健康;統一的競賽章程與規則。最后這一點是競賽的重要標志。當然,最好不要用無聊的較勁填充“我贏了”這句莊嚴的表述。張三的鞋子比李四大一碼或者王五早晨比趙六多打三個噴嚏,慶賀這種勝利有些可笑。一個擁有五百萬粉絲的明星自鳴得意,那些沒有人翻朋友圈的家伙就不要爭長論短了吧,可是,生活在五百萬雙眼睛里真的很快樂嗎?這也是一個問題。如今許多人漸漸被“我贏了”這個表述迷住了,反正怎么也得贏,不贏就是委屈了自己。那就贏吧。打口水仗的時候,一個簡單的策略常常奏效:對方表示想比試胳膊的氣力,可以宣稱他的身材太矮;對方開始尋找身材的數據,立即嘲笑他的服裝款式;對方固執地辯解服裝問題,馬上數落他的口才不行;對方回家猛練口才,通知他競賽項目已經改為視力測試。多轉幾個彎把對方的腦子繞暈,然后迅雷不及掩耳地拋出一個問題:三歲的時候,我胳膊的氣力肯定超過你,不信回家問一問你媽。不講武德的時候,贏一場有何難哉?
有些復雜的競爭似乎不宜轉換為競賽。更高的官銜始終是許多人的向往,彼此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但是,官場競爭不會演變為競賽項目。官員們的勝出或者落敗涉及太多因素,個人才能的占有份額太小,而且找不到統一的競賽規則。知識分子有時炫耀自己的淵博,但是,書本的閱讀量也不會成為競賽項目。閱讀十本書的人多半比閱讀二本書的人更有見識,然而,閱讀了五百本書的人未必比閱讀四百本書的人更明智,單純的閱讀量堆積顯示不出勝負的意義?!皩W問深時意氣平”,學問多一點恰恰明白,閱讀不是跑道上的勝負競賽。當然,許多人總是盡量將競爭塞入競賽的形式,“我贏了”就是登上一個又一個待遇和聲望堆砌的臺階。人生如此,夫復何求?華山論劍,武林至尊,金庸老先生一個不那么高明的虛構居然迷住那么多人。沒有人計較“論劍”的代價是賭命,多數人無限崇拜“至尊”,不在乎淅淅瀝瀝的鮮血滲透在武俠小說的每一頁。有機會拔得頭籌,橫沖直撞得罪一些人又有什么關系?許多競賽項目隱藏了嗜血的古老欲望,古老的叢林法則在人類的無意識和身體器官內部烙下不褪的印記。乒乓球或者羽毛球的技術工藝遠比足球細膩,但是,過多的技術工藝令人討厭。強壯身體的野蠻沖撞從來沒有從足球競賽的魅力之中消除。游泳池或者滑雪場四周保持文質彬彬的氣氛,拳擊臺旁邊的觀眾才會不可遏止地燃燒起來。碩大的拳頭“砰砰”擊打在赤裸的肉體上,這種對決多么激動人心;“打死他”——周圍發出海嘯一般的瘋狂呼喊,即使那些服飾優雅的女人也會在忘我的咆哮之中花容失色。相對于各種烈性競賽,那些高深的項目太安靜了,無法調動胸腔內部沸騰的熱血,譬如圍棋,或者斯諾克。一個數學家力壓群雄率先證明一個定理,除了“哇”一聲表示尊敬的贊嘆,我們還能對那些數學符號與數學公式的較量說得出什么?
另一些競賽項目的魅力隱藏于煙火氣息之中。老張是體育頻道的鐵桿觀眾,不愿意放過任何體育賽事節目。他目光炯炯地坐在沙發上,時常按捺不住沖進電視機替那個不爭氣的球員投籃或者補上臨門一腳的愿望。可是,老張的真正樂趣是每天傍晚與隔壁的老王下象棋?!皩④?!”一個活生生的老對手臉上浮出無奈的尷尬神色,老張內心的勝利感幾乎溢出了喉嚨。煙火氣息是家常的,溫情脈脈,只有火眼金睛才能迅速洞察廚房或者廁所之間隱藏的競賽形式,譬如那個年輕的美國女人簡·麥戈尼格爾,她被《商業周刊》譽為“十大最重要創新人士之一”,并且擔任公司的游戲研發總監。麥戈尼格爾設計的一款游戲《家務戰爭》成功地迷住了丈夫。她巧妙地將家務設計為游戲,清除廁所的污漬或者打掃浴室會在游戲的虛擬空間獲得更高的分數。據說她時常搶不到分值高的游戲項目,以至于不得不考慮把馬桶刷藏到丈夫找不到的地方。人們的好勝心是多么容易被撩撥起來,麥戈尼格爾的經驗是,只要改一個合適的名稱就會有人搶著做家務。給家里那只頑皮的牧羊犬洗澡稱為“從亂蓬蓬的毛發里拯救狗女士”,洗衣服是“施魔法召喚出干凈衣服”,虛擬的分數很快會讓人上頭。麥戈尼格爾表示,她時常在《家務戰爭》的游戲之中輸給丈夫,哪怕她是設計師。究竟誰是輸家?
還有一個競賽項目三天兩頭就會在夫妻之間舉行一次,我說的是爭吵。夫妻爭吵的本質并不是明辨是非,而是看誰奪得最后一句話。這是競賽項目久久持續的秘密。妻子發出抱怨之后,丈夫無論如何要回復一句;丈夫回復之后,妻子肯定不能就此住嘴。爭吵的內容瑣碎無聊,雙方的信息重復蕪雜,可是,馬拉松式的話語循環無止無休。搶奪最后一句話的原因追溯至一個默認的衡量標準:最后一句通常是留給結論的。結論由課堂的教授或者法庭的法官鄭重宣布,定性之后不再更改。哪一個妻子或者丈夫愿意出讓為爭吵做定性結論的權利?“卒章顯志”,雙方都及時記起了語文老師教導的作文法則,你結尾之后我還得再結尾。搶奪最后一句話制造的持久延宕是夫妻爭吵綿長不絕的原因,這個偉大的生活發現來自羅蘭·巴特。對的,就是那個法蘭西學院院士,著名的符號學家羅蘭·巴特。
競賽盡量將競爭改變成公平的游戲。盡管如此,勝者不僅收獲敬佩,而且遭受嫉妒。道德柵欄很難阻擋嫉妒這種小情緒的侵擾,那些號稱“大心臟”的家伙也是如此,區別僅僅在于是否公開表述。嫉妒可以表述為滔滔宏論;可以是一臺戲,例如莎士比亞的《奧賽羅》;也可以只是“哼”的一聲?!昂摺钡暮x存在重要區別:或者表明那個家伙贏得的目標不足為奇,或者表明贏得目標的那個家伙不足為奇。前者的潛臺詞是,自己加一把勁就能趕上去;多數人“哼”的是后者——巴不得將獲勝的對手拉下領獎臺。培根曾經指出,真正的嫉妒對象就在附近,伸一伸手仿佛就能揪住他的衣襟,“怎么輪到他而不是我”,嫉妒產生的仇恨內容充實,對象清晰,多半是熟人。副科長嫉妒的是科長,而不是聯合國秘書長。不要把嫉妒與羨慕混為一談。很難說嫉妒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勉勵自己與打擊別人常常一紙之隔。
許多專業評論員已經聚集在眾多著名而且規范的競賽項目周圍,體育館內部人為的形式和儀式劃出了他們的活動空間。我寧可邁著小碎步穿行于親切的煙火氣息之間,聊一會兒幾乎所有人都可能遭遇的競賽項目,這些競賽項目僅僅制造若干卑微的世俗勝負。我不會冒失地提到孔子、朱熹、王陽明或者柏拉圖、笛卡爾、康德這些思想家的觀點,以免無意之間貶低了他們的思想高度。
……
(選讀完,全文刊載于2023-5《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