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岫巖玉雕——在切磋琢磨中綻放光華
      來源:人民日報 | 胡婧怡 劉佳華  2023年09月10日09:06

      披上工服,坐上工位,捧起未完成的玉雕作品,67歲的岫巖玉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運岫目不轉睛,似乎要透過歲月,看穿這方玉石的前世今生。良久,他才啟動電磨刀,精雕細刻起來……

      刀隨手動間,玉的美感漸漸顯現。王運岫在做的正是岫巖玉雕的強項——素活。“所謂‘素活’,就是由仿制爐、瓶、鼎、薰等古器物衍生的器皿類玉雕工藝,追求古樸、典雅,講究對稱、平衡、穩重,必須得‘墻子直、壁子平、口子嚴’。”王運岫解釋道。

      一件素活的誕生,首要的一關是選料。“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自古盛產美玉。早在紅山文化時期就有先民在此采玉、琢玉。清代中晚期,岫玉美譽度提升,岫巖玉雕工藝也逐漸興盛起來。”岫巖縣文化館館長付麗文說,“新中國成立后,不斷有北京、河北的名匠來岫巖傳藝,使岫巖玉雕整體呈現出‘北玉’雄渾剛健的風格。20世紀80年代,岫巖玉雕工廠遍地開花,不少南方工匠也來此從業,同時帶來了細膩精致的雕刻風格。如今的岫巖玉雕,渾厚圓潤與玲瓏剔透兼而有之,大氣恢宏與精致細巧各臻其妙,作品主要分為素活、山水、人物、獸、鳥、花卉、佩飾、手把件等8類,技法尤以立體圓雕、鏤空雕見長,四面見工,內外通透。”

      岫巖玉雕工藝不斷成熟,但千百年來的開采,讓玉料日漸珍稀,通體一色的好料更是少之又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王運岫決定將岫巖翠玉拿來作原料,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翠玉綠白紋理相間的特質也為王運岫帶來新的創作靈感。“岫巖玉雕藝人創新采用翠玉為原料后,素活的面貌為之一新,可以說是‘素活不素,天然生花’。”付麗文說。

      “玉是有性格的,創作應該不主故常,獨具匠心。”一句話,凝練出王運岫從業幾十年的心得。岫巖玉雕的發展得益于玉石資源豐富,也成就于岫玉的復雜多變。“良玉不雕,其質美也。”岫玉質脆、顏色豐富,雕刻過程時刻考驗著工匠的技藝與創意,有經驗的師傅總能借綹生花、俏色巧雕、化瑕為瑜。

      隨著電磨刀一毫米一毫米地推進,一處瑕疵突兀出現。只見王運岫仔細畫了一片連續的梅花紋樣,然后將其逐個鏤空。“每朵梅花的花瓣只有米粒大小,打‘梅花眼’特別講究手穩、心定、眼準、神清。”王運岫說。整齊勻稱的新紋飾慢慢浮現,不僅使作品更靈動,層次也更豐富。這梅花眼,是王運岫在多年潛心鉆研中琢磨出來的新設計之一。憑借持續創新,岫巖玉雕不斷煥發新光彩。

      玉不琢,不成器。成為玉雕工匠,同樣需要“切磋琢磨”。在不久前舉辦的岫巖縣總工會第二屆中青年玉雕大賽上,一塊塊岫玉在青年工匠手中幻化成千姿百態的瑞獸、山水、花鳥、人物等,光亮剔透,各具特色。參賽選手中,不少都畢業于鞍山技師學院岫巖分院。

      “作為目前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專注于玉雕設計與制作的專業學校,我們一直以培養‘青年玉雕大師’為目標,注重工學一體化教學。自2007年成立以來,學院已累計培養1200余名玉雕專業人才,其中400多人已成為岫巖玉雕產業的中堅力量。”談起學院為家鄉玉雕事業輸送人才方面的累累碩果,副校長李紅偉眼神中流露出自豪。

      “別看我們團隊只有15個人,但每年能創作、銷售2000多件玉雕產品呢!”90后宋佳鑫,便是岫巖分院培養出的青年才俊之一。畢業頭3年,他硬是憑借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兼備的綜合素養,迅速從工人成長為設計師、廠長,收入翻了幾番。如今,他選擇自己創業建廠,推動岫巖玉雕傳承創新。

      隨著青年一代從業者成長成熟,岫巖玉雕也逐步貼近日常生活,融入現代時尚。

      走進位于前營鎮新屯村的唐帥藝術館,《家在東北》系列玉雕引人注目。腌酸菜、制作黏豆包等東北民俗,以及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被一一雕刻于柔和光潔的岫玉上,傳遞出濃濃鄉愁。為創作這一系列作品,唐帥和團隊多次深入鄉村積累素材,并精選86塊岫玉黑白料,歷時5年才完成創作。“這不僅是一組玉雕作品,也是東北地域文化、人文風情的藝術記錄。”唐帥認為,“今天的玉雕人有責任以東方玉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唐帥藝術館不僅為客戶提供玉雕產品,還衍生出產品的展陳設計、空間布置等服務,幫助岫巖玉雕進一步融入當代生活。

      這些“新花樣”反響如何?

      “當下,隨著物質生活不斷豐富,人們更加注重審美追求,玉雕產品與空間美學的結合,打開了新市場。”唐帥說,“越來越多顧客、藏家選擇通過私人定制等方式,打造自己家中的藝術館,這樣的訂單每年都有七八十筆。”

      文化傳承沒有止境,創新創造沒有終點。

      王運岫還記得,他剛入行時,玉雕工具還十分傳統,做一件30厘米高的玉雕作品就算大件了,時間要花上小一年。“四五十斤的玉料,要用吊秤吊起來,一只手捧著玉料,一只手雕刻,用的就是鐵釘、鋼絲、金剛砂這些簡單工具,沒有吃苦的決心和耐心,干不成這行!”王運岫感慨,“現在都是電磨機了,刻刀能做得像針一樣細,一兩米高的大件、米粒大的小眼,現在都能雕刻出來,更沒有理由做不好。”

      昂揚向上的勁頭,為這片土地帶來勃勃生機。

      中國玉雕會展中心、遼寧雨桐玉文化博物館、萬客來玉博園……如今,行走在岫巖縣,一個又一個玉石研究、展覽、銷售點,串起一條獨特的玉文化之旅。“以玉為媒,推動文旅融合,不僅為岫巖玉雕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新路徑,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文化動力。”岫巖縣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夏玉丹說。

      中國岫巖玉文化產業園一角,幾塊新開采出的岫玉原料整齊碼放在地上,歷經億萬年歲月沉淀,蘊藏其中的生命之美、自然之美,正等待著在新人新藝的切磋琢磨中綻放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