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水上花》:生長吧!麥穗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趙振杰  2023年09月07日10:13

      麥穗,是植物,但在肖復興筆下,卻是一個人物。

      與作者上一部小說《兄弟倆》中的雙主角設定不同,新著《水上花》(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大女主”作品,從麥穗、麥芒姊妹倆的名字上看,主配角的身份一目了然。根據百科詞條的解釋:“麥穗上的麥芒是麥的葉退化而成的,可以抑制麥的蒸騰作用,使麥的產量增加。”由此可以窺見,作者心中,麥穗是麥芒的“紅花”,而麥芒則是麥穗的“綠葉”,麥穗正是這部小說當之無愧的主角。當然,書中這位“大女主”還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麥穗天賦異稟,膽大心細,打小不怕水,習得好水性。10周歲生日這天,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與跳水結下不解緣,就此開啟了“痛并快樂”的體育生涯。麥穗學習成績一般,可是說來也怪,自從練上跳水,仿佛變了一個人。因為有了為之奮斗的目標,短短3年時間,她從一個吊兒郎當、只顧瘋玩的“假小子”,逐漸成長為一個自信堅毅,不怕苦,不服輸的“陽光少年”。經過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13歲的麥穗終于迎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代表市少年隊參加十米跳臺全國選拔賽。然而,由于教練指揮失當,加之自己急于求成,在決定成敗的關鍵一跳中,麥穗出現嚴重失誤,不僅與金牌失之交臂,還差點因脊椎骨錯位而落下殘疾。面對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是接受殘酷的現實,放棄夢想,還是迎難而上,越挫越勇?這既是命運之神拋給麥穗的“哈姆雷特之問”,也是很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考驗。

      僅從故事情節來看,小說《水上花》與電影《翻滾吧!阿信》有異曲同工之處。同樣是體育題材,同樣是追逐夢想的勵志故事,同樣是擁有運動天分的花季少年遭遇命運的錘擊,同樣是執著的信念驅使自己“浴火重生”……某種程度上講,麥穗就是阿信,阿信就是麥穗,他們是“想哭的時候就倒立,不讓眼淚流出來”的鮮活人物,同時也代表了每一位“敢于向自己立下戰書,誓言再奮力一搏”的逐夢少年。

      肖復興在《水上花》后記中說:“在金牌之上,還有奧林匹克精神,正如同雨果曾經說過的‘在天平之上,還有更高的七弦琴’。”眾所周知,奧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代表著一種永不言棄、不斷進取的奮斗精神和不畏艱險、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而這又何嘗不是每一個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具備的重要素養。破繭成蝶、鳳凰涅槃、脫胎換骨……“成長”背后必然伴隨艱辛與苦痛,從這個意義上講,與其將《水上花》定義為“體育小說”,毋寧說它更像一部“成長小說”,一部有關挫折與成長的“教育小說”。

      麥穗不僅是一個小說人物,也是一株向上生長的植物。

      在結構設計上,小說分為4個章節,分別對應著“麥穗”生長的4個階段:第一章從邂逅跳水運動起筆,講述了小主人公為實現階段性目標而不懈苦練基本功的過程,這正是小麥生長的第一階段“播種—出苗期”;第二章旨在描繪麥穗的“至暗時刻”,從賽前的信心滿滿,躍躍欲試,到錯失金牌,險些致殘,被迫中斷體育生涯,這一階段對應著小麥成長的“分蘗—越冬期”;第三章重點敘述麥穗在爸爸和教練幫助下擺脫陰影,重拾信心,走出困境的心路歷程,它對應的是小麥成長的第三階段“返青—拔節期”;第四章意在呈現人物的“思想成熟”與“精神蛻變”,盡管小說并未刻意凸顯“花好月圓”,但從結尾的情感基調中可以預見麥穗即將迎來一個屬于她的“豐收季節”,而這一階段可視作小麥成長的“抽穗—灌漿期”。從文本“互文性”角度看,我認為小說《水上花》理應擁有一個響亮的副標題——《生長吧!麥穗》。

      肖復興的確是一位寫景狀物的高手,深諳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之道。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在他的小說創作中,特別是在其近年來的兒童文學作品中,植物都是不可或缺的描寫對象。它們是《丁香結》中以不變應萬變的丁香樹,是《合歡》中寓意美滿祥和的合歡花,是《紅臉兒》中溝通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3株棗樹,是《兄弟倆》中激活童年記憶的白紫桑葚,是《春雪》中見證滄海桑田的那棵老槐……這些看似“無言”實則“多情”的鮮活生命體,共同組成了肖復興小說中別具特色的敘事“潛文本”,而其中所蘊藏的情感力量、歷史分量和思想容量,更為其作品建構起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審美空間。將《水上花》置于這一審美空間加以觀照,那棵死而復生的葡萄樹恰好與小主人公觸底反彈的命運軌跡,形成某種奇妙的鏡像關系——奄奄一息的葡萄樹再次煥發生機,對應并象征著麥穗重新收獲信心和勇氣。正是在植物與人物的同步成長中,體育的奧義、教育的真諦以及生命的價值被作者和盤托出。

      中國人常說: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所以,生長吧!麥穗。西方也有一句名言: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所以,翻滾吧!少年。

      (作者系河北省作協研究員、河北師大文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