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敝兄皺C”: 中國手稿學要怎樣發展
      來源:《現代中文學刊》 | 王錫榮  2023年08月29日09:57

      一. 中國手稿學目前的狀況

      中國的手稿學研究,近幾年十分興盛。以2021年新編《魯迅手稿全集》出版為標志,中國手稿學研究可說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新境界。知網所收近三年每年發表的有關手稿研究的論文就多達100多篇,可見一斑。另外,手稿整理與出版也十分興盛,不僅出了78卷本《魯迅手稿全集》1,而且還出了很多文化名人的手稿集,如16函48冊的《胡適手稿》2,如《陳望道手稿集》3等,還有不少單本名著的手稿影印,如郁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4、丁玲《丁玲小說手稿三種》5和夏衍的《夏衍電影劇本(手稿本)》6等,此外還有借助手稿開展史料研究、作家研究的,雖未以手稿為題,但是實際上也與手稿密切相關,比如對于魯迅家用賬(手稿)的研究7,雖然著眼于史料,但因其所依據的載體是魯迅家用賬手稿,實際上也正是一種手稿研究。歸納起來,目前的中國大陸手稿學大約可以看到這樣幾個特點:

      1. 應用手稿學蓬勃發展,理論手稿學停滯不前。

      從上面的羅列可以看到,目前手稿學研究成果主要體現為應用手稿學研究成果,即對于具體的手稿的整理、解讀、闡釋,介紹,以至考證,都是偏于應用的,一般不涉及或較少涉及理論手稿學,即較少關注手稿學的理論框架、學科建設、概念定義、內在規律,形式表現、研究方法等等,這些方面的研究相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趙獻濤的《民國文學研究——翻譯學、手稿學、魯迅學》8一書,其中對手稿學理論框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梳理,雖然還不完整,而且夾在其它內容中,但也是一個可喜的收獲。其后這方面就幾乎沒有什么重要的進展了。

      總體上,我國的手稿學理論建設,近年發展是比較遲滯,甚至停滯的。由于參與手稿研究的人群主要是文學研究者,或者是文學史料研究者,因此對于手稿理論的關注不是很熱心,或者說關注理論的自覺性相對缺乏,而理論素養也相對弱,這就是研究者關注的角度通常在史料學、文獻學方面的原因。因此,近年中國手稿學在理論上的建樹較為薄弱,除極少數人關注手稿學學科建設問題外,能夠與國際接軌的手稿學理論建設就十分薄弱了。在近年我們與國際手稿學界的交流中,很多人既感覺到國外學者視野的寬廣,研究角度的獨特,往往感覺耳目一新,但卻難以與之對接,共同語言比較少。

      2. 文獻學、史料學研究居多,多樣性不足。

      目前的研究,多著重于手稿的內容,或為學界以往所未見的手稿,或為以往研究所未關注、未觸及,但均著眼其內容,往往是對某件手稿進行介紹和手稿背后的史實挖掘,這種史實也多半是作者的生平,及手稿所披露的相關史實,從而發現、證明或者厘正某些史實,包括作家寫作本篇手稿的經過。毋庸置疑,這是很有價值的,也是有意義的,它澄清了史實,手稿俱在,證據確鑿,無可辯駁,甚至對有些史實問題一錘定音。

      但在另一方面,一件手稿的意義不僅在于文獻學、史料學上,而且在手稿學上,還在其他方面。其中所呈現的手稿學現象是什么?規律是什么?特點是什么?除開史實價值和文獻價值,它還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對于中國手稿學、國際手稿學,又都有什么意義?也就是說,對于理論手稿學,它有什么樣的構成,有什么研究價值和意義?中國學界對此的研究,就少而又少了。甚至對于手稿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也還沒有全面厘清,包括手稿的定義與分類。

      3. 內容研究為主,形式研究缺乏。

      手稿的手稿學屬性,相比于史料學、文獻學的更主要特點,是手稿的載體形式,而內容則處于從屬的、次要的地位。而我國手稿學目前的主要興趣則是內容,無論是關注其史料價值還是文獻價值,無論是注重挖掘還是闡釋,都是著重于內容。即使不可避免地部分牽及形式,而歸結點也仍然是內容。對于手稿的形式,包括其形態、結構、形成過程,形成方式、載體質地、書寫工具、規律等,中國學者關注較少,或者說缺乏關注這類內容的習慣,甚至對于與內容有所關聯的思維形式、寫作方式、構思方式等等,關注度也不高,甚至不會認為手稿的形式有什么可以研究的。然而這些卻正是國際手稿學界關注更多的視域。事實上,國際手稿學界更多關注的是手稿的形式,探求其形成的方式、特點、規律,及其對于手稿形成的作用。雖然有一點是中外學者所共同關注的,這就是這些手稿所能說明的問題和事實,但是中國學者更關注的是作為史實證據的手稿,而國際手稿學界關注的是作為現象的手稿。

      4. 手稿整理出版傳播興盛,手稿學理論研究不足。

      目前手稿不僅在整理出版上比較興盛,而且在手稿傳播上也比較活躍。不僅文化市場上手稿表現搶眼,話題不斷,而且圍繞手稿展開的研究項目、展覽項目、交流傳播項目,也都頻頻讓人亮眼,形成“手稿熱”的景象。同時,已經有人在大聲疾呼手稿時代即將過去,手稿將消逝,甚至手稿學研究將失去對象,引起更多人的憂慮,從而引起手稿收集、保護、整理的熱潮。作為手稿研究界,我們雖然為手稿受到社會重視而欣喜,為手稿在社會重視中得到保護而慶幸,為手稿在傳播中煥發新活力而雀躍,但是仍不能不看到,目前手稿的活躍表現,主要還在于作為史實新證據的熱點,而在手稿學理論的研究上顯得薄弱,對于手稿在多學科方面如文藝學、社會學、現象學、形態學以及結構美學等方面的研究就更少,甚至沒有。這可能也是手稿學研究初期難免的現象,由于我們對手稿及其價值的理解比較狹窄,我們關注手稿的出發點,就是視為史料,視為文獻,挖掘、研究、傳播,都是出于這樣的理解,出于提出證據、保存歷史的目的,所以形成這樣的狀況。

      5. 國內內部交流為主,國際交流對話不足。

      目前我國大陸的手稿研究,基本上還是限于國內,與國際上交流較少。雖然我們每年都在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每年也都有國際手稿學界的學者參會,但是雙方的話題相距較遠,國際上無論是研究對象、研究視角還是研究方法,都使我們感到陌生。因此,學術研討會基本上是各說各的,難以聚焦。之前馮鐵(R.D.Findeisen,1958-2017)教授曾經力圖幫我們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但是由于馮鐵先生的逝去,這一進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從總的狀況上看,目前這種交流還缺乏內在動力,也使中外手稿學交流受到限制。原因有多種,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外學者話語系統的錯位,就是我們研究的手稿,國際學者關注度低,國際手稿學界研究的手稿,以至他們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以及話語系統,我們也很陌生。這就使雙方難以展開聚焦的話語對接,無法討論同一個問題。即使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我們向國際學者提問,也多是就其論證邏輯及相關證據鏈的理解而提出的,對于其觀點的理論切磋卻比較少。而我們的學者演講后,國際學者也很少提出問題,因為他們對我們的話題也關注很少。這樣一來,雙方的對話就難以持續了。

      二. 手稿學的“?!迸c“機”

      因此,目前中國大陸的手稿研究,與其說“手稿研究”,不如說“基于手稿的文獻史料研究”,把手稿當作文獻史料來研究,而不完全是當作手稿現象本身,而這或許正是中國手稿學的活力之源,也正是其危機所在。由于目前書寫方式正在急劇變革中,或許可說已經實現了巨大變革,當下書寫行為已經廣泛電子化,用傳統手工操作方式生產手稿的方式已經現實地面臨消失,其變革之速度大大快于人們的預計,這也加劇了人們對于手稿前途的危機感。但實際上,手稿研究所面臨的危機,并不僅僅是手稿的減少,同時也有研究方式與方法的危機,例如當手稿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被發掘后,它還有什么后續的研究價值?手稿研究是否應當僅僅限于內容研究?是否應當從對手稿內容的解讀上拓展到其它方面?馮鐵于2016年在上海的手稿學國際研討會上有一個發言9,他對中國手稿學的現狀和未來有一個評估和展望,他認為中國手稿學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悖論:一方面有深厚的傳統根基和精湛的技術,一方面被邊緣化了。馮鐵所指出的悖論問題,也正是一些學者正在擔心的問題。我們作為文學研究者、文獻史料研究者,有沒有必要對除文獻史料之外的手稿其它價值進行研究?如果我們不具備對手稿開展其它學科研究的能力,應否將手稿當作具有文獻、資料屬性外,還具有手稿形式屬性,以及其他屬性的研究客體?我們對于手稿的認知與國際學術界的認知,存在一個明顯的錯位,以至于顯得中國的手稿學研究界與國際手稿學研究界,不屬于同一類學術群體。

      基于這種“危”與“機”的雙重拷問,我們需要思考這樣一些問題:

      1. 我們的現狀是否值得肯定和滿足?我們的方向是否正確?我們的前景仍然可期?

      很多人都感覺,中國的手稿學正在徐徐拉開大幕,正在漸入佳境,沒有理由不感到滿足,有理由充分肯定。無疑我們的手稿學正走在上升的通道上,但是危機感已經有了:有的人已經在擔憂手稿學的前景,也有人感覺到與國際手稿學界的距離感,但是并不覺得對自己有什么沖擊,因為迄今為止并不影響自己的研究。但這種感覺真的符合實際嗎?

      2. 我們的研究有什么問題?我們缺少什么?或感覺無法深化,無法出新與突破?

      馮鐵教授認為,我們現在持續開展的研討會交流機制,是值得肯定和重視的。但2022年手稿研討會,有較早開始手稿研究的研究者就向我表示:寫不出有新意的論文來。這說明,研究缺乏進展和突破,作為學科來說,似乎缺乏生長點,沒有看到有拓展可能性的思考點。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小事情。就是說,大幕剛剛拉開,就已經感覺要閉幕了,已經沒有話題了?;蛟S只是個別學者一時的研究進入瓶頸狀態,但這也只能說明,研究停滯了,深化有阻礙了,提高沒看到通道了,這就是問題:需要突破。說到問題和突破的必要性,又顯然是不可否認的:我們需要突破自己,突破既有的研究模式與框架,需要與國際接軌,需要加強理論研究……

      3. 如果不再有新的手稿產生,手稿學前途將如何?

      這是一個很現實,也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手稿的減少是必然趨勢,有人甚至說:現在還有幾個人寫作有手稿?目前的手稿研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上世紀的手稿,更多是上世紀上半頁的手稿,距今多已近百年,近的也有五六十年的歷史。而新世紀以來人們的寫作方式早已改變,基本上都已經電子化,即使還有少數人保留了手稿寫作的方式,也很難作為經典被關注、被研究,而當下以至未來更是急劇減少,所以,這種警告似遠而近,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問題。事實上,當下的書寫者,在書法修養上,也不能與上世紀上半頁的書寫者相比,書寫工具也早已改換,即使寫了,其美學價值也不能與前者相媲美。那么,我們的手稿研究是否就一直緊盯著數十年、近百年前的手稿遺存呢?這樣真的還會有前途嗎?目前的中國手稿學,興奮點往往在對于被埋沒的歷史手稿,很多手稿挖掘工作,聚焦于少數大家。然而大家挖掘完后,對其他作家以至于二流、三流的作家,還有必要和價值這樣做嗎?如果這樣去做了,還會有相同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嗎?推而論之,那么中國的手稿學會是一個短命的學科嗎?

      4. 我們是否需要調整研究方向和策略?

      問題是出于必然的,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我不知道,目前這種以挖掘、整理、解讀為主的研究方式,還能有多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我相信有人會繼續堅持,但對于能在多大程度上開創新局面,則是不敢預期的。如果想要在現有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提升,有所發展,那么開拓是必不可免的,從而,研究方向和策略的調整也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不作調整,固守現有模式,應該也不至于立即無話可說,但研究資源的減少,研究的深度受限,交流范圍的局限,以至交流話題的減少,都是可以預見的大趨勢。研究前景能否持續保持熱度,還真不好說。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按說應有足夠的成長性,不會像有些老熟的學科那樣老化,難以推陳出新。學科建設,切忌還沒有充分發育,就已經老化,那樣就變成一個相對小眾、冷門的學科,這就讓手稿學真的成為一些學者逗趣說的“冷門絕學”了。因此,能否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和途徑,或許將決定學科能否煥發新的生命力。這倒真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在國際上手稿學也不是什么熱門學科,也是相對屬于小眾的學科。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滿足于一幫圈子中人自娛自樂,而應該將國際研究成果與國內的動力和需求相結合。在中國,即使如“紅學”那樣的學科,雖然已經研究很深,研究者相對少,但是仍不妨礙其經常發出引人注目的聲音和成果。再如更小眾的蒲松齡研究,也辦有一個專業的核心刊物,不斷發表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都是可資借鑒的。

      三. 手稿學發展、提升的可能性

      提出這個命題,并不是說目前的手稿學研究水平都不高。實際上目前很多成果有很高的水平,更不用說新編《魯迅手稿全集》所達到的新高度了。我們的研究也不是毫無基礎。按照馮鐵先生的說法,我在1991年誤打誤撞推出的《神蓋記》譯稿“評訂本”已經是中國手稿學起步的標志性成果了10。這說明,中國的手稿學研究是有基礎的,是有可為的,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難度。

      但在現有條件下中國手稿學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新方向、新途徑呢?我以為是有的。這既是手稿學學科發展的必要,也是具有現實可能性的。無論從手稿學研究的多樣性、多學科探究的可能性,還是學科規范建設的必要性方面來看,都是這樣。

      手稿研究存在多樣性。按照手稿學的定義和原理,手稿除了可以用來開展文獻學、史料學研究,還可以開展文學創作研究、文藝學、語言學、校勘學、形態學、結構美學、傳播學、書法研究等等方面的研究,經典作家的經典手稿可以開展上述研究,非名家非名作也可以開展相關研究。比如,魯迅的《阿Q正傳》僅存的一頁手稿圖像,可以作為魯迅這篇在相當程度上被視為代表作的小說的原始面貌的文獻證據,也是魯迅早年創作手稿史料的見證,在創作研究方面,它呈現了魯迅寫作作品的書寫方式,在文藝學上,它也呈現了魯迅五四時期文藝創作的面貌、格式、韻味,從??睂W上可以看到魯迅寫作和修改的痕跡,從形態學上可以看出魯迅五四時期字體與后期字體形態的異同,在結構美學上可以分析其從文字到篇章結構的美學內涵,從傳播學角度可以研究其表達、傳播方式的有效性等等,從書法藝術可以分析其從結體、運筆到氣韻的特色,等等,都不會無話可說。

      從多種學科視域開展手稿研究,在學科發展上,也是可行的和必要的。社會科學領域的任何一個學科,以手稿為研究對象,也都是十分自然的。這就是說,我們不從手稿學本身看,而是從各個學科研究反觀手稿,也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可以說,各學科研究的發展,也需要手稿,對手稿的研究,也可以推動、促進各學科的發展,至少也是各學科研究可以發揮學科特點之處。反過來,手稿學研究如果借鑒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也可以打開視野,看到全新的景象。從手稿學延伸到各學科,再回到手稿學,相信其中的感悟將會更加豐富。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再從手稿學學科建設規范的角度看,也可以得出完全必要和可能的結論。現代學科建設的要求,要求多學科的融合。由于是新興學科的建設,因其往往本身是各學科交媾、嫁接、融合而產生的,學科領域已經沒有未經分野的處女地,新學科的誕生和發展,都是建基于各基礎學科之上,或之間。手稿學同樣面臨這樣的境地。實際上,在當代條件下開展手稿研究,完全不借鑒別的學科,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手稿學的學科理論建設,也必須從多種學科的學理中尋找借鑒和理路,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學科架構立起來。

      必須指出,學科理論建設,決不是為理論而理論,為了顯得規范而憑空捏造一大堆不著邊際的空理論,而是為了指導研究,并使學科發展更加科學、規范和完整,使學科的研究更能遵循科學的理路,更能發力,更有建樹。換言之,是能給研究帶來能量和動力的科學原理,而不是脫離實際、與研究無關的教條空話和條條框框。有了學科建設的規范和理論,研究就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否則猶如無頭蒼蠅、盲人瞎馬。

      還必須指出,手稿學并不是只需要有應用手稿學就夠了。從前面的縷述中,我們已經看到,只有應用手稿學是不夠的。手稿研究要開拓、深化和提升,就必須開展多視角、多學科研究,必須借鑒、運用多種學科研究方法,必須使本身豐富、健全和完善起來。至少,要能用更多方法來深化和展開研究。其實哪怕只是挖掘和解讀,也需要拓寬視野和借鑒方法,才能獲得更好的成果。目前基于文獻學、史料學的研究,研究者往往使自己的研究停留在手稿研究的初級階段上,無法看到手稿更多層面的意義與價值,例如在文本生成學方面的意義,這是不合理的。

      四. 怎樣深化?推動發展理論手稿學的必要性

      我曾聽到有學者表示:沒有理論也可以開展手稿研究。我想這不表示他真的這樣看。只要是一個認真的學者,都會有深化、提升研究水平的意愿,也都離不開一定的理論。我認為,他之所以這樣說,只是表示一種找不到提升路徑和開拓方向的焦慮和困惑。因為,當我們接觸一件手稿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首先看到它的文獻和史料價值,因而把目光聚焦于此,因而跳不出這個局限。但我們只要多看看國際手稿學界是怎樣開展手稿研究的,就會受到更多啟發。舉個例子,法國學者丹尼爾·費雷爾指出:“在每個階段,創造都是基于虛擬和實際的辯證法。雖然我們絕不能忽視手稿的物質性,但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將處處以虛擬為中心?!?就是說,當我們關注手稿的內容時,我們正在離開手稿實體,進入虛擬的境界。手稿研究必然要從手稿實體走向虛擬,從物質走向理論。

      因此,當作家采用電子寫作(虛擬)方式后,手稿消失,卻并不妨礙我們對其作品進行像對紙質手稿那樣的研究,尤其是從文本生成學的角度(至于對紙張本身的研究當然不在此列),這樣我們首先不必糾結于紙質手稿的消失,而應將目光聚焦于文本所呈現的多樣性內涵。他們已經清醒地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他們一點也不受影響,絲毫沒有放慢自己探索的腳步。

      其次,當我們關注內容的時候,其實可以觀察的遠遠不止一個角度。手稿的意義也決不僅僅在于史料價值。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手稿在手稿學領域有其可以開拓、耕耘的廣闊前景。如果不受文獻史料價值的局限,就可以更多從其它學科、角度來開展研究,同樣可以看到很多靚麗的風景。至少可以從文本生成學角度來考察,那樣對于研究作品、研究作家心理及其創作方式,都是很有幫助的,也完全沒有離開作家作品,不會陷入脫離文學研究的困惑。

      同樣,從文藝學、語言學、形態學、結構美學、傳播學、闡釋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書法研究,以及精神分析學、文學地理學等等角度開展研究,也可以看到,書寫作品的文藝特性與內涵,手稿形態的建構方式與意義,手稿結構的美學意義,書寫作品的傳播學價值,又可以從書法角度來研究,包括書寫習慣的考察等等,都是大可以深化和拓展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在開展手稿研究時,學科規范也需要盡快建立起來。首先,要明確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是手稿,什么是手稿學以及手稿學相關專用名詞的解釋。其次,手稿學的原理,然后,手稿學的研究對象、主要任務、學科構成、研究方法等等,簡言之,我們需要一部簡明的《手稿學概論》,以便形成一個最基本的共同話語系統,這對于展開學術研究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雖然由于這是一門新興學科,而學科建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至少可以有一些初步的基礎,至少先提出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問題,這樣容易聚焦問題、集聚共識,然后在發展中不斷深化和完善。事實上,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中國手稿學理論目前本身還很不完善(甚至還不到談完善的時候),它還很不健全,甚至還沒有成形,連基本框架都還沒有建構起來,我們正在開展的,只是憑我們對于手稿的原始知識積累,按照我們自己對于國際手稿學研究開展及其成果的理解,運用我們既有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在開展自為的手稿學研究、而實際上是史料學、文獻學的研究,也許還加上一些創作論以及文藝學等知識,雜糅使用或選擇使用。因此,我們的手稿概念各不相同,研究話語系統各異、研究方法各顯神通,研究成果面貌各異,研究深度參差不齊。上述各方面,都需要在研究中、發展中、探索中逐漸加以調整、整合和規范。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加強理論手稿學研究和建設,提高手稿學理論研究水平,推動中國手稿學不斷發展,同時不斷拓展國際影響。

      小結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當前中國的手稿學正處在快速上升和發展時期,這是可喜的現象。但因參與者多為文史研究者,故總體上呈現較多從文獻史料角度開展手稿研究,也即從應用手稿學方向開展的面貌,以挖掘、解讀、傳播為主,而從理論手稿學方向研究較少,在手稿學學科理論建設方向拓展更少,與國際手稿學界的交流互動也不夠頻繁緊密。這種狀況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如果滿足于這種狀況,將使學科未老先衰,在剛剛進入發展期就呈現老化狀態。為了促進中國手稿學健康、持續、提升發展,及與國際手稿學界深化交流與對接,需要居安思危,打開視野和思路,加強多學科研究、理論手稿學研究,并開展手稿學學科理論建設,而手稿的豐富性使這種拓展充滿了多樣可能性。

      注釋:

      1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

      2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3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4 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月出版。

      5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7如施曉燕:《〈魯迅家用菜譜〉年代疑云》,《上海魯迅研究·魯迅與上?!?,2018年1月,第31-39頁;向敏艷:《〈魯迅家用菜譜〉再研究》,《上海魯迅研究》總第94輯,2022年10月,第134-147頁。

      8趙獻濤:《民國文學研究:翻譯學、手稿學、魯迅學》,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9 馮鐵這篇發言的底稿《手稿研究與手稿學的展望》,原文為英文,發表于《斯洛伐克東方研究》第15卷第2期,2016年(Raoul David Findeisen:Chinese Manuscript Studies and Perspectives of ‘Manuscriptology’, Studia Orientalia Slovaca,15·2,2016)。

      10據馮鐵:《手稿研究與手稿學的展望》。我整理的《〈神蓋記〉稿》發表于《上海魯迅研究》第四輯,1991年8月,第29-5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电影thepemo|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欧美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美女隐私尿口视频网站|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啊昂…啊昂高h|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青青草原伊人网|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日本哺乳期xxxx丨|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色影综合网| 丝袜乱系列大全目录|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性| 女让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男人j插入女人p|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资源站| 丁香六月色婷婷| 日本xxxxxxx69xx|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年网站v片在线观看| 全部免费a级毛片|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校园另类小说区| 男生gay私视频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