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超然臺記》:蘇軾的苦樂與超越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九月,蘇軾受命由杭州移知密州(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年底到任后,蘇軾便開始主持密州的軍政事務,并于次年寫下《超然臺記》。這是一篇兼敘事、抒情與論理的美文,篇幅不長但思想深邃,可謂蘇軾在密州人生的重要寫照。
移守膠西、子由在濟的喜樂
蘇軾來到密州,首先是開心的。其一,官職獲得升遷。來此之前,蘇軾在杭州做通判。通判是州中次于知州的職位,如《神宗正史·職官志》所載,“知州掌郡國之政令,通判為之貳”,可以說是州郡的副長官,人數常常不只一員,而且軍事權力受到限制。而到密州,蘇軾擔任“知密州軍州事”,是主管一州行政、軍事的“一把手”。由“副”而“正”,晉升的獲得感是人之常情。知州能在政治上獨當一面,又為胸懷抱負者提供一個有較大自主性的平臺。這都是蘇軾所希望的。況且,這是蘇軾首次主政一州,他自然對這個相當于古時候“太守”的職位有明確體認。同時期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云“為報傾城隨太守”,是太守對滿城百姓相隨狩獵的積極回應,詞作通篇慷慨任氣、意氣風發,“老夫聊發少年狂”、射虎射狼,也是一種舍我其誰的自我意識的彰顯。
其二,情感有所依托。蘇軾到密州做官,胞弟子由(蘇轍字)“適在濟南”。蘇轍在《超然臺賦序》中說,子瞻(蘇軾字)在杭州任職三年沒有調動,因為自己在濟南故而請求調來齊魯之地。所以弟弟的任所當時在濟南是蘇軾自請來密州的重要原因。蘇軾、蘇轍兄弟感情很好,二人早年一同離鄉趕考、同年登榜步入仕途,此后終身相互攙扶,精神上也堪為知己。在密州,蘇軾修筑超然臺,是請蘇轍取的名。中秋飲酒望月,寫出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又說“懷子由”。漂泊異鄉多年的鄉思,在朝中因反對變法而被迫外任地方的不得志,凡此種種,都因“移守膠西(代指密州)”、子由在不遠處而獲得很大精神慰藉。
日食杞菊、為茍全計的困苦
來到密州成為一方主官,蘇軾卻沒有過上“滋潤”生活,反而遭遇明顯的困難與艱苦。一方面是條件艱苦。密州古屬齊地,這里的土地自來就偏于貧瘠、鹽堿化很重。農耕文明時代,土地資源關系民生根本,也同時制約了原本相對發達的漁鹽工商發展。偏在一隅、交通不便的地理位置也對物質、人員流動產生了不利影響,以致這里“四方賓客不至”。特定的自然條件又造成了這里旱澇災害較為頻繁。蘇軾到任時,密州災害嚴重,持續大旱、螟蝗肆虐,物質相當匱乏。這與他剛離任的江南富庶之地遠不能比。在《超然臺記》中,他將從杭州調任密州作了一番形象的比較:放棄了乘坐舟船的舒適快樂,而要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了有雕繪墻壁的華宅,而蔽身于粗木建造的簡陋屋舍;遠離了湖光山色的美景,而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因此,身為知州的他也面臨著食材短缺的窘迫,以致“日食杞菊”,不得不找一些野菜來充實后廚。
另一方面是州務繁重。上任伊始的喜悅與得意尚未及細品,繁重的州郡事務已迫在眉睫。因為權、責相伴,緊接職權而來的是沉重的責任。《超然臺記》中寫道,蘇軾“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可以說,旱災、蝗災和匪盜成為壓在新任的蘇太守身上的“三座大山”,是他當好密州“父母官”亟待解決的重點任務。身為州官,上達朝廷、下接黎民,有時候會“兩頭難”。新法弊病重重又不能不執行,天災人禍橫行百姓悲慘,如何在不違政令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救濟人民,“為茍全之計”,殊費思量。蘇軾由是遭受了比有限的物質艱苦更為持久和折磨的精神之困。《超然臺記》以過半的篇幅探討禍福、辨析大小,現實中所遭受的艱苦就是他哲學思辨的生活來源。
未嘗不在、果蔬可飽的超然
當蘇軾在密州遭受物質、精神雙重困苦時,人們覺得他顯然是快樂不起來的。然而他卻宣稱在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體豐,連頭上白發也逐漸轉黑,仿佛日子過得不錯。《超然臺記》“樂”字出現8次,甚至于最后蘇軾滿足地直呼“樂哉游乎”。困苦境地中出現了如此“反轉”,得益于蘇軾的超然物外、樂觀積極的認識。
應辯證禍福小大。在《超然臺記》中,蘇軾分析人們孜孜以求福而辭禍但卻往往不可得,原因是人欲望的無限與物質的有限之間的矛盾。如果“游于物之內”,就像鉆到事物里面,看到的自然是橫亙眼前的高大狀態,進而被壓迫,產生無法逾越的困難。因此美惡憂樂的產生源于自己認識的狹隘。明白了這般原理,就應該辯證地看待事物,善于發現事物的“可觀”之處,由此培養自己獲得快樂的能力。因為物皆有可樂之處,“非必怪奇瑋麗者”,這迥異于王安石“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的觀點。在蘇軾另一篇文章《寶繪堂記》中,他提出君子要“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懂得欣賞事物但不可沉溺其中,這樣的話微小之物就可以讓人快樂、極致之物也不會給人造成傷害。兩文的思想是相通的。
要能夠既來則安。面對困難,蘇軾主張不應逃避,而要迎面而上。文中寫道“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表面上是說他無論天氣的陰晴、時間的早晚,常常在超然臺上游賞。超然臺,其實是濃縮的密州,這句話實是蘇軾對于自己在密州期間全過程融入這里、“完整版在場”的詩意表達。“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濁酒可以醉、粗食也能飽,這種蘇軾式的達觀,不正契合了儒家“復圣”顏回的簞食瓢飲而不改樂嗎?孔顏樂處,既來之則安之,大多數人只是說說,蘇軾卻真的做到了,正如他多年后在詞中寫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需堅持積極自強。蘇轍取《老子》中的語詞,為密州修葺的高臺定名“超然”。但蘇軾的超然并非尋求出世、消極無為。政治上,蘇軾積極作為。在《超然臺記》中,蘇軾說他喜歡這里風俗的淳樸,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他的愚拙無能。其前半句應是真心話,后半句卻是謙辭。在密州,蘇知州帶領民眾祭山祈雨、田獵練兵,用實際行動解決了地方難題,為官一任造福了一方。生活上,蘇軾積極體驗。考察歷史遺跡,感悟先賢風采,從眾多古人——姜太公、齊桓公、盧敖、韓信等身上思索正反兩面的人生之道,獲得歷史的啟示。一處前代廢棄的臺子稍加修葺就能“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園子里粗摘的蔬菜、池塘中釣取的游魚加上高粱酒、熟糙米,就可資其樂游。這正是蘇軾的本事!文學上,蘇軾積極開拓。密州期間他創作了一系列傳世佳作。如其出獵詞、悼亡詞分別是豪放、婉約詞之極品,中秋詞、清明詞更是同類題材之巔峰,無怪乎有人說蘇軾將密州變成了其詞創作的“蜜鄉”。蘇軾的老師歐陽修有一個著名的理論——“窮而后工”,意思是文人越是窘困不順,作品就有可能寫得越好。身為父母官的使命如一副重擔,造成了蘇軾的壓力和困頓,卻在客觀上也促發了他沉淀情感、凝練文學佳作。詞中“東坡范式”的橫空問世,與《超然臺記》等詩文佳作的寫就,都堪稱由困境苦楚玉成的華章。
清代金圣嘆盛贊《超然臺記》“手法超妙”,言之不虛。但透過表面深入考察,駕馭高超藝術技巧的是作者深邃的精神力量。惟其賦予真情實感,文章才能言之有物,進而感動人心。正如人們傳說的——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蘇軾深諳“游于物之外”,故可“無所往而不樂”。在密州,他超脫了得失苦樂,實現了人生境界的躍升。而且,可喜的是他未吝筆墨,將個中委曲盡錄于紙間,后人于是有幸得以讀之、賞之、嘆之、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