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怕老婆”風氣考 ——兼論唐朝女性之地位
編者按:近日,花城出版社出版《唐詩里的唐朝》,一部關于唐朝詩人與詩歌的通俗類歷史讀物。作者采用了清代乾嘉以來學者發軔,至陳寅恪先生始為大成的“以詩證史”“詩史互證”的方法,對多首詩歌涉及到的人文地理、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進行了有趣的演繹。經出版方授權,中國作家網特遴選書中部分章節發布,以饗讀者。
《唐詩里的唐朝》,章雪峰 著,花城出版社2023年7月
景龍年間,在宮廷宴會上,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一起看表演。演出中,有一位優人上臺,給他們唱了一首當時的流行歌曲——《回波詞》。當然,歌詞是他即興創作的:
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
外邊只有裴談,內里無過李老。
《回波詞》,又名《回波樂》,是樂府曲名,北魏時就已有,唐朝作為教坊曲名。回波,指“曲水流觴”之意。《詞律·回波辭》解釋說:“此辭平仄不拘,即六言絕句體,當時入于歌曲。回波,其調名也,皆用‘回波爾時’四字起。”
具體到這一首《回波詞》,大概意思如下:
回波爾時栲栳:“回波爾時”,是所有《回波詞》的慣用開頭,無實義。“栲栳”是指由柳條編成的一種容器。用在此處也無實義,其作用是為全詩定韻。
怕婦也是大好:“怕婦”,就是我們今天的“怕老婆”。
外邊只有裴談:皇宮外最怕老婆的是御史大夫裴談。
內里無過李老:皇宮內最怕老婆的是“李老”李顯。
很明顯,優人唱這首《回波詞》,是當面打臉,諷刺李顯怕老婆。李顯聽完這首歌之后的態度,史無明載,想來應是尷尬苦笑吧?倒是李顯的老婆,那位韋皇后,不但沒有因優人嘲諷而發怒,反而“意色自得,以束帛賜之”。說起來,李顯對韋皇后這個老婆,那是真怕。他不僅在政事上,全部聽從老婆韋皇后的安排,讓這個有心步武則天后塵的女人干預政事,而且他居然對于韋皇后的床幃之事,也聽之任之。《新唐書·后妃傳》載:“至是與三思升御床博戲,帝從旁典籌,不為忤。”就這樣,在李顯在場的情況下,二人如此,“丑聲日聞于外”。不僅如此,“國子祭酒葉靜能善禁架,常侍馬秦客高醫,光祿少卿楊均善烹調,皆引入后廷”。怕老婆怕到心甘情愿地戴上“綠帽子”,李顯也算是“奇葩”一朵了。李顯怕老婆的巔峰表現是,他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老婆在餅中下毒,把命都送給了老婆。
令人意外的是,李顯居然還不是皇帝中最怕老婆的那一個。在怕老婆方面,隋唐兩代皇帝老子率先垂范,朝廷高官以身作則,普通百姓爭先恐后,共同在全社會營造了“人人都怕老婆,人人爭怕老婆”的良好氛圍。
皇帝率先垂范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在沒有當上皇帝時,與老婆獨孤氏新婚宴爾之際,一時頭腦發熱,居然答應了新娘子“誓無異生之子” 的要求,從此埋下了終生怕老婆的根苗。新娘子明顯有備而來,所謂“誓無異生之子”,就是說要實行一夫一妻制。要知道,那時還是一夫多妻的時代啊。
等到楊堅貴為皇帝之后,終于還是心上長草,在仁壽宮寵幸了有美色的“尉遲迥女孫”。獨孤皇后也是狠角色,知道之后就趁楊堅上朝辦公時,直接把這位美女給殺了。楊堅大怒,開始了激烈的反抗。他一個人騎馬從宮中沖出來,也不看路,“入山谷間二十余里”。看這意思,他可能是打算撂挑子不干了。他的大臣高颎、楊素等人從后面追上,勸他算了。兩口子,哪有牙齒不碰舌頭的?此時,楊堅仰天長嘆:“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然后又不爽了半天,終于還是在凌晨時分無可奈何地回了家。原來,我們今天珍而重之的“自由”二字,居然是楊堅怕老婆之時的憤激之詞。
唐朝皇帝中,第一代李淵、第二代李世民都還成,未聞有怕老婆的記錄。到了第三代唐高宗李治這里,就不行了。奇怪的是,李治所怕的老婆,不是第一任老婆王皇后,卻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親自選中的第二任老婆——武則天武皇后。這就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了。
不幸的是,武則天在被立為皇后之后,逐步表現出了“擅作威福”的趨勢,“上欲有所為,動為后所制,上不勝其忿”。但為了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李治一直保持怕老婆的低姿態,我忍我忍我再忍。可是,泥人兒還有個土性兒呢。時間一長,李治終于忍無可忍,他秘密召來宰相上官儀,起草詔書,要廢掉武則天的皇后之位。不料消息走漏,武則天馬上就趕到了現場。來看看這位怕老婆的男人當時的表現:“上羞縮不忍,復待之如初;猶恐后怨怒,因紿之曰:‘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李治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羞縮”;又怕武則天此后會怪他,居然把責任全部推給了宰相上官儀。他輕輕的一句話,上官儀的性命卻被他這句話斷送了。此后的李治,就開始變本加厲地怕老婆,直到把天下都拱手送給了老婆,把李唐變成了武周。
史料證明,唐朝皇帝怕老婆,那還真是“基因恒久遠”。不僅李治的兒子李顯,怕老婆怕出了一首流傳到今天的《回波詞》。往下再到唐肅宗李亨,他還是怕老婆。
唐肅宗李亨在平定安史之亂以后,把當時已身為太上皇的唐玄宗李隆基接回了長安。有一年端午節,李亨抱著幼女召見山人李唐,考慮到禮節問題,特地對李唐說:“我很掛念這個小女兒,不要怪我失禮哦。”李唐則提醒說:“太上皇今天應當也在掛念陛下。”李唐這一句話戳到了李亨的痛處,他不禁為之泣下。但是他還是怕老婆張皇后生氣,到底不敢到父親李隆基住的西內去祝賀節日,享受一次父子過節的天倫之樂。
朝廷高官以身作則
今天我們所說的“吃醋”典故,就源自唐朝高官的怕老婆。
一說載于《朝野僉載》,第一個“吃醋”的,是李世民手下兵部尚書任瓌的老婆。當時李世民給任瓌賜了兩個宮女,結果任瓌老婆出于忌妒,在家里虐待她們,用藥物把她們變成了沒有頭發的禿子。李世民聽了之后非常惱火,令人賜她一壺毒酒,說:“喝下就死。但如果今后不妒,可以不喝;如果改不了忌妒的毛病,就喝下此酒。”任瓌老婆聽完,毫不猶豫地將酒一飲而盡。其實,李世民的賜酒沒有毒,而是一壺醋。但他見任瓌老婆如此性烈,只好讓步,下旨讓任瓌在別宅安置這兩個宮女。在這么狠的老婆面前,任瓌害怕,還怕出了一番道理來了。他曾對同僚杜正倫說:“婦當怕者三:初娶之時,端居若菩薩,豈有人不怕菩薩耶?既長生男女,如養兒大蟲,豈有人不怕大蟲耶?年老面皺,如鳩盤荼鬼,豈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婦,亦何怪焉?”
另一說載于《隋唐嘉話》,是李世民手下著名宰相房玄齡的老婆。房玄齡老婆吃醋的故事,與上述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對于李世民賞賜的美女,房玄齡“屢辭不受”。任瓌好歹還接受了美女進門,房玄齡則壓根兒不敢讓美女進門。相比之下,房玄齡怕老婆的程度,還是要厲害一些。
除了房玄齡,唐朝怕老婆的宰相級人物還有一位——唐僖宗時的宰相王鐸。當時王鐸以宰相之尊統領大軍,前往南方鎮壓黃巢起義軍,忽報夫人已離開長安,將要前來軍營。王鐸頓時感到壓力山大,慌忙向自己的幕僚問計:“黃巢南來,夫人北至,何以安處?”幕僚深知此公怕老婆的毛病,于是戲言:“不如投降黃巢。”可見,在王鐸眼里,老婆跟“反賊”黃巢一樣厲害,都會要他的命。
另一位副部級高官、兵部侍郎楊弘武,被唐高宗李治發現給一個不符合條件的人授官,問他原因,楊弘武直言自己怕老婆: “臣妻韋氏性剛悍,昨以此人見囑。臣若不從,恐有后患。”對于這種無厘頭的理由,李治的反應居然是,“帝嘉其不隱,笑而遣之”。其實,李治哪里是“嘉其不隱”,而是“同病相憐” 罷了!
當然,也有怕老婆被追究而丟官的。貞觀年間的桂陽令阮嵩一直怕老婆。有一次,他為了宴客,召妓樂飲。突然其老婆閻氏披發赤足,持刀沖來。客人驚散,阮嵩則鉆入床下,避其鋒芒。此事被阮嵩的上司刺史崔邈知道了,于是在年度考核時給他定性:“婦強夫弱,內剛外柔。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肅?” 于是免了他的官。這充分說明,崔邈肯定是不怕老婆的。
普通百姓爭先恐后
唐朝房孺復的老婆,生性忌妒,所以家中的丫鬟都不敢化妝打扮。有一個丫鬟新來,不懂她的規矩,稍微化妝打扮了一下,就被崔氏發現了,崔氏大怒:“你喜歡化妝,我來為你化化妝!”于是,叫人用刀劃開她的眼眉,用青色填上;又把鎖門用的鐵柱燒紅了,灼她的兩只眼角,皮肉都被燒焦卷了起來,再用紅粉敷上。如此虐待,怕老婆的房孺復,居然連吭都不敢吭一聲。
還有一個名叫李廷璧的人,在舒州當軍卒時,有一次碰到公務應酬,連續三天沒有回家。他老婆生氣了,派人傳話說:“回家就用刀砍了你!”李廷璧知道老婆是認真的,嚇得他不僅驚動了領導,“泣告州牧”,而且“徙居佛寺”,真的不敢回家了。可不敢回家的他,卻又癡心不改,思念起老婆來了,于是作詩曰:“更有相思不相見,酒醒燈背月如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