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紅土地上桑植城
      來源:人民日報 | 王 輝  2023年08月05日07:59

      在湖南桑植,老區人民心中逐漸有“城市”的概念,應該是近十幾年的事。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偏遠的大山溝里,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農村。桑植城對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美好的夢。

      15歲以前,我只進過兩次桑植城。第一次是跟隨父親到城里,因為年紀小,很多事情如今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那次我們吃過飯,沒走幾步泥巴路就到了澧水河邊。河面很寬,河水清澈。父親指著下游赤溪橋那一片水域說,那就是賀龍指揮紅軍取得赤溪大捷的戰場。父親還說,桑植是賀龍故里,是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一下子感覺這里如此不同尋常。

      第二次進城是來看病,我住在親戚家里。每天打完針,我就獨自一人在街上溜達。街道很短,不一會兒就走到頭了;街面很窄,幾乎只容得下一輛車經過。不過景色倒是很美,道路兩旁整齊地排列著很多梧桐樹,枝干遒勁盤曲,錯落有致。正好是秋天,寬闊的樹葉泛黃,隨風飄落起舞,踩在落葉上發出沙沙沙的脆響,讓人心情舒暢。

      在縣一中上學后,我和這座紅色老城有了更多親密接觸。1993年春,廖漢生將軍來到縣一中看望師生。原來這里是他的母校,他曾在這里上過紅軍大學……英雄的故事讓我對這座城市肅然起敬。

      不過,那時候的縣城依然很小,出校門,向右走,是一條充滿紅色記憶的老街。桑植起義舊址、中共湘鄂川黔省委舊址、桑植縣農民協會舊址等都在附近。向左走,可以看見唯一的商場。步行二十分鐘到赤溪大橋,那就是這座城市的盡頭。清晨,我常和同學們一起登上梅家山,這是賀龍利用“空城計”大敗國民黨反動派的地方,不用轉頭環視,整個縣城盡收眼底。

      新世紀的春天,我通過選拔考試來到縣城工作,一待就是近20年,親歷了這座縣城的飛躍。

      20多年來,隨著城市路網建設、老觀潭開發、棚戶區改造、文明路東擴、鳥兒嶺降坡等工程快速推進,民歌廣場、梅尼廣場等大批現代化建筑群相繼建成,桑植已經形成了老城區、新城區、東城區三個商業中心,以及“一橫兩縱”的城市外環交通網絡和“兩橫一縱”的城市主干交通網絡。

      從低矮平房到高樓林立,從交通閉塞到內聯外通,桑植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發生巨大改變。曾經破舊的縣城成為一座山水相依、獨具特色的魅力山城,現代氣息日益濃厚。

      放眼外部,張桑高速、黔張常高鐵建成通車,東連長沙、西連重慶的快捷交通網絡也逐步形成,交通格局實現重大突破,桑植不再是偏于一隅的閉塞小城。現在的縣城以澧源鎮為中心,已經輻射帶動了周邊的瑞塔鋪、利福塔、洪家關、劉家坪,聯動發展的“1+4”城鎮圈基本成型。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城鎮圈。老區人民從縣城出發,向北直達利福塔高鐵站,登上火車就可以走南闖北,追逐夢想;這是一個充滿紅色歷史的城鎮圈,東邊的劉家坪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向西有賀龍故居、烈士陵園等等,每一處都值得我們去瞻仰、去緬懷。

      時間太快,變化太大。2011年,從大連過來探親的二姐夫笑稱我們縣城只有一條路,幾乎不見交叉路口,更不見一個紅綠燈。時隔10年,他再次回來看望老人,在嶄新的城市交通系統中,差點迷了路。

      閑暇時,我經常在縣行政中心正前方的廣場上悠閑地漫步,耳畔聽到酉水河嘩啦啦的聲響,眼前可以看到一大塊綠油油的草地,還有周邊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嶄新樓房。

      如今,再次登高望遠,俯瞰大地,整座城市已經大得無法一眼全部進入視野了。澧水、酉水依舊在城中心交匯,碧綠的河水緩緩向東流去。新修的沿河風光帶上,游人絡繹不絕,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桑植,一片紅色土地,一座現代新城,正在拔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