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 吳半仙:從IP小說轉型現實題材,“民俗文化”從未離場
      來源: 中國作家網 | 吳半仙  2023年07月28日08:08

      網絡文學蓬勃、鮮活地在這個時代生長著,以它的無限想象,以它的爛漫可愛,以它的現實沉思,給予這個國家數以億計的讀者以各種形式的能量與元氣,創造新的奇跡與可能。

      網絡文學旺盛生發,始于寫作初心,成于時代機遇,更離不開所有寫作者一點一滴的耕耘。無論是知天命的閱歷還是Z時代的新浪潮,他們眼睛里閃爍著同樣的光芒,他們對于寫作的每一點思考,都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國作家網通過推出“網絡文學名家談寫作”專題,與眾多讀者一起重溫網絡文學名家們的寫作初心,分享他們的文學理念與創作細節。我們相信,多元與精彩,都將會在這里呈現。

      (欄目主持:虞婧)

      吳半仙,1981年生。中國作協會員,黑龍江省作協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番茄小說簽約作者。代表作《月滿長街》《守鶴人》《豐碑》《錦繡魚圖》《東北出馬筆記》等。現實題材作品《月滿長街》《守鶴人》《豐碑》分別入選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國作協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2002年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網絡文學,就一發不可收。在當了幾年的讀者之后,忽然覺得書荒,便萌發了自己寫一本書的念頭,在2012年,我把從小聽來的一些民間故事、傳說,加上虛構再創造,構架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便有了第一部作品《我當陰曹官的那幾年》。

      接下來幾年,我寫的都是關于民間傳說、民俗文化的懸疑靈異類故事,大概在2015年,國內網絡文學改編熱潮逐漸興起,我創作了幾本IP類的網絡小說,其中改編的有聲小說最高播放量5億,所有有聲小說在番茄暢聽及喜馬拉雅等平臺總播放量超20億。

      2018年,面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熱潮,我也開始轉型,先后創作了幾部現實題材小說。《一掌定乾坤》講述九一八事變前夕發生在哈爾濱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2019年創作的《月滿長街》入選中國作協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講述老城區改造中保護老街風貌,守護老街情懷,傳承城市記憶的故事。2020年創作的《錦繡魚圖》聚焦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魚皮畫的傳承和新變。2021年創作的《守鶴人》關注到扎龍自然保護區三代人守護丹頂鶴的故事,同樣入選了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目前我正在寫新的現實題材小說《東北出馬筆記》。

      兜兜轉轉數年,我從IP類小說創作到現實題材轉型。從黑土地上的民俗故事,到天馬行空的架構世界,最終又回到黑土地上的人和事,“民俗文化”從未離場。

      如何處理民俗文化元素

      我出生成長在歷史悠久的東北,這里有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造就了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不同的服飾、風俗、生活習慣,形成了東北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鮮明性。我從小耳濡目染,“民俗文化”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薩滿文化,以及遠古神靈崇拜。而正好這類文化中的神秘元素非常符合網絡文學中故事要“好看”、“有趣”的特點。

      薩滿文化是一種原始的自然文化,有著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神靈崇拜的特點,曾長期盛行在中國北方各民族,作為中國民俗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員,由此衍生的民間故事更是流傳甚廣。薩滿文化認為萬物有靈,崇尚自然,熱愛生命,信奉善惡有報,認為自然界存在神靈,掌控著自然現象,從而產生崇拜和信仰。但在目前一些流傳的說法中,對于這些民俗文化卻有著一種“妖魔化”的印象。所以我在創作時,就很想在故事里面把這些文化真實的一面表達出來,于是就有了《東北出馬筆記》。

      薩滿文化的素材收集,其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也只能學習蒲松齡,四處去尋找收集這些民間故事,包括親身實地去觀摩薩滿文化,從中汲取各種能夠運用在創作中的元素。比如薩滿鼓、薩滿神調,其實這是一種很古老的文化傳承,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薩滿神調中,人們通過音樂和舞蹈祈求神靈保佑,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在唱詞中融入了神話故事、歷史發展、風土人情,包括一些警世恒言。

      力圖在小說中展現真實優秀民俗文化的同時,我也在光怪陸離的故事中真實描寫社會現象,揭露打著民俗文化旗號的騙局,所以這本書也被一些讀者戲稱為《東北出馬防騙指南》。我想要做的,就是把真實的民俗文化傳播出去、傳承下去。

      此外,我在小說中還描寫了很多傳統的道家文化,表達“道”和“德”作為其思想核心,很多讀者紛紛表示:越來越愛我們的傳統文化了!我認為,對于傳統民俗文化,只有足夠了解,才能破除迷信,也才能大大方方地評判。生活在當今社會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偽存真,把迷信的東西摒棄掉,把一些正向的、有價值的東西挖掘出來。

      民俗文化和現實題材

      在我看來,民俗文化貼切民眾身心和生活,在增強民族認同,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過程中發揮作用。民俗文化和現實題材的適配性其實是比較好的。

      以《錦繡魚圖》為例,小說以脫貧致富為主題,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魚皮畫”的生產加工細節,講述了當代赫哲族青年通過互聯網,讓古老的魚皮畫走上世界舞臺的故事。

      魚皮制作技藝在我國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古老的赫哲族人民能夠根據魚皮的特性和魚的不同種類,制作不同的物件,魚皮畫只是其中之一。在過去,一件成品魚皮服飾需要經過陰干、去鱗、制線、拼縫等十余項程序手工制作而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魚皮服飾的制作技法卻在漸漸失傳。

      這部作品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下所面臨的傳承困境切入,主人公是一個“不務正業”的赫哲族青年劉三順,他整天都在琢磨著如何學習魚皮畫的制作技藝,對外說是想要傳承和發揚魚皮制品的手藝,其實是相中了村里唯一一個會魚皮制作技法的女孩付小青。

      但劉三順在村民的印象里是個“二流子”,他想方設法接近付小青,挖空心思學習魚皮畫,在令人啼笑皆非的過程中,他逐漸喜歡上了魚皮畫,同時也找到了一個致富的好主意:他要把赫哲族的魚皮制品技藝,通過互聯網創業,一來帶領村民致富,二來傳承民俗文化,三來趁機追求付小青。

      為了實現目標,劉三順開始每天早起勞作,直播捕撈開江魚,同時想盡辦法尋找懂得魚皮技術的老師傅,在尋訪過程中,他發現許多珍貴的技法已經瀕臨失傳。他一邊學習魚皮技藝,一邊利用“直播帶貨”這一全新傳播形式和銷售渠道,慢慢打開市場。同時還積極開拓魚皮制品,研發出了從飲食到服飾一系列產品,經歷波折終于獲得各方認可,不但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成功帶著自己的魚皮畫制品參加民俗文化展,打入海外市場,實現了赫哲族“魚皮畫”走上國際舞臺的夢想,同時他的愛情也開花結果。

      通過這部作品,我也想表達,民俗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獨有的傳統文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歷史,也可以融入到現實社會生活中,帶動民俗文化產業,是我們應該長期重視并且堅持傳承下去的。

      我得到比較多的反饋是,我的民俗類作品很“真實”。因為很多故事都是真實取材,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我在書中所闡述的觀點、所表達的精神、所傳揚的人間正道,能夠得到很多讀者的認可,甚至能夠因此幫助到一些人,讓他們走出人生的迷局,這是我創作的意外之喜。回過頭看,我想這既緣于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是現實題材的獨特意義,更是我創作這些作品的初衷和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