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李婷婷《歌聲跨山海》:記錄“啟航”時刻生命的感動
      來源:文藝報 | 沈念  2023年07月21日09:34

      故事是從南方一場罕見的大雪開始講述的。翻開青年作家李婷婷的紀實文學新作《歌聲跨山海》,大雪中廣播里的美妙歌聲,會說話、有表情,能奔跑、可飛行,有溫度、在發光。故事里的“歌聲”從字里行間向更遠的地方傳唱。

      兩年前,偶然聽李婷婷說起她在關注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我就鼓勵她深度采訪,把那些孩子們的故事寫下來。啟航學校是湖南祁東縣官家嘴鎮大源村的一所民辦寄宿制農村學校,五分之四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這所普通的鄉村學校的不平常之處,在于它有一個聲名遠播的合唱團,登上過央視春晚,參加過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演出。

      留守兒童合唱團成立于2017年4月17日,湖南省合唱協會副會長王育霖老師擔任合唱團團長,創辦的初衷是讓孩子通過音樂來打開心扉,融入到集體和自然之中。那時還是《湖南日報》記者的李婷婷做過采訪報道。離開報社后堅持做鄉村美育志愿者的她,對這群孩子念念不忘,每每談到,眼睛里都有濕潤、有熱望。我憑直覺認定,她是最合適去書寫他們的人。

      不久后,她付諸行動,多次在啟航學校“定點生活”,兩年后,她以生動且深情的敘述,寫下了這群在歌唱時“使出全部力氣打開自己”的孩子,也是寫下廣袤鄉野大地上命運的希冀與勇敢飛翔的渴盼。

      因為這部書,我又找來《大地頌歌》的視頻,再次重溫扶貧隊長和支教老師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困難、重返校園的感人故事。燈光定格,旋律起伏,42名合唱團的孩子站立升降臺上,在音樂和歌聲中從后臺緩緩升起,站在了舞臺中央。純凈的臉龐、純真的聲音,在這一刻照亮、響徹劇場。“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在梅溪湖大劇院的首場公演,坐在臺下的我被天籟般的歌聲深深打動,經久不息的掌聲留在了這個“群星閃耀”的夜晚。

      一個孩子就是一顆星辰,李婷婷寫下星空里他們的生命故事。林林的夢想是當演員,體驗有媽媽的感覺,七歲生日這天她得到的生日禮物是走進啟航學校讀寄宿,繼而成為了合唱團成員;從小害怕與父母說話、親密的小康,跟隨合唱團演出后,成為了一個能滔滔不絕與父母分享的孩子……還有他們的小伙伴雨馨、瑤瑤、肖恩,每個孩子從羞澀地張嘴到自由放聲歌唱,都經歷了特殊的過程。他們的聲音是匯入山鄉原野上大合唱的一個個不同聲部,他們每個人都從“暗夜”中的沉默者變成發光的最亮的星。“從此啟航”,不是一句宣傳標語,而是一種在一所鄉間學校誕生的生長行為和成功示范。

      音樂沒有國界,也沒有年齡邊界。好的音樂,能發光發熱、溫暖人心,也能抵達被遮蔽的心靈角落。李婷婷一次次奔赴祁東,與孩子們親近接觸,孩子們的生命密碼經由信任之門的相遇,從一顆心傳遞至另一顆心,從天籟般的聲音中發出溢彩流光。她連接、傳遞著世間情意,也在創造成長——既是歌聲里的成長,也是夢想綿延的成長。她寫下極富朝氣的文學記憶,是屬于他們的過去,也是我們向往的未來。

      李婷婷筆下的“歌聲”里,有雙重奏、三重唱、間奏,也有獨白、和聲、復調。這也構成了這部紀實文學作品結構上的精妙之處。她的敘事不是單層面和單線向的,孩子、老師、學校、關注鄉村教育的人,他們既是李婷婷敘事的對象,也結構成鄉村教育的不同聲部和豐富面相。《歌聲跨山海》的陳亮偉校長、王育霖老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陳亮偉校長是“中國第一代留守兒童”,因為有著曾經留守中的孤獨體驗和沒有父母陪伴的感受,他期望農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校園環境和平等的就學機會,因此回到家鄉創辦了這所“最懂”留守兒童的學校。他關照每一個孩子的內心訴求,讓孩子們懂得熱愛和努力可以成就不一樣的自己。與啟航結緣的王育霖老師,在往返奔波中傳授孩子的不僅是演唱的技法,更多的是讓他們感受生活的開闊、相信愛的力量。

      有他們的啟航學校也因此成為一群留守兒童積極進取、堅實堅毅的內心基石。這是李婷婷的深思、追溯與探索,鄉村教育和美育何以變得更好,如何落地生根又花葉茂盛,她以“啟航”為樣本做出了解答。讓我記起2020年去往湘南山區的路上,偶遇了一所只有一個老師的教學點。隔壁的教室里有一架老舊的腳踩風琴,上面堆滿了書籍,那位在此辛勤耕耘多年的中年男老師最遺憾的是,每次音樂課必須借助播放歌曲來代替教學,他沒法彈奏風琴,沒法和孩子一起放聲歌唱。我想,鄉村教育還需要更多像陳東亮、王育霖這樣有情懷的人,他們播撒的愛的種子,終有一天將在山野長成參天叢林。

      李婷婷的寫作不僅記錄了孩子們不同的成長瞬間,是對一所學校和一種教育模本的書寫,同時也在追問鄉村的永恒命題,即當下與未來鄉村振興的根與脈應該是什么?她給出的答案是“孩子和教育”,她認為,“有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孩子,鄉村振興才有結實的根,才有通暢的脈,才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原動力”。

      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需要帶給讀者廣闊視野和深刻洞察的思考,李婷婷寫陳東亮的辦學理念和模式,寫“95后”鄉村老師的實踐體驗,寫下有關鄉村美育的諸多思考。她的作品就成為了發現鄉土價值、美育為鄉村發展賦能的過程,也是讓人看到“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生活的明媚之處,總是凝視希望并在希望中擁抱自己。

      夜晚的窗外,城市燈火斑斕,我一次次從書本將視線移向夜空,李婷婷的文字具有魔法,看似平實的敘述中,充滿柔婉溫情。《歌聲跨山海》是一份有著特別意義的文本,也是一次深度開掘生活的文學行動。我似乎理解了李婷婷的寫作價值,是從無垠天地、熙攘人群向一所鄉間學校、未來希望的濃縮與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