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遙遠的阿克吐別克村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孫現富  2023年05月31日08:39

      早上剛剛下過一場小雪。暖陽下,地上銀光一片,薄薄的積雪,被風兒一吹,就像妖嬈飛舞的銀蛇,不停地扭擺著身子。整個村子,潔白寂靜,只有房頂上升起的縷縷炊煙,仿佛訴說著人世間的鄉愁與祥和。

      阿克吐別克村,是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鎮的一個小村落。“阿克吐別克”,哈薩克語的意思是“白色的河灘”。村子依河而建,坐落在聞名遐邇的額爾齊斯河畔。村上410戶人家,1230口人,有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回族,是個典型的多民族村落。別看人口不多,住得卻很分散,最遠的沙吾爾山片區,距離村部100多公里。

      上次到阿克吐別克村時,村上剛剛啟動鄉村振興工程。脫貧后的牧民腰包鼓了,村里的街道也整潔許多。一排排風格獨特的雅居鱗次櫛比,綠樹花草妝點其間。站在山坡上遠遠觀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畫。有牧民說:“村子亮堂了,我們的心也敞亮了!

      正是那次緣分,我結識了幾位駐村干部。其中,就有阿勒泰地區審計局的康文慧。那個時候,康大姐是第二次駐村。最初,組織上不同意她兩次駐村。康大姐找到領導,說自己快要退休了,沒啥要求,就想為鄉村振興做點事。質樸的話,讓組織無法拒絕。康大姐還有個很好聽的哈薩克族名字:巴合霞。就像多彩的霞光,綻放著自己,映照著他人。

      聽說康大姐要去結親戶巴合提古麗家,我提出跟著去看看。村子的街道很直很長,遠遠的盡頭是一片胡楊林。康大姐說,那里是她經常去的地方,想念家人了,工作不順心了,就坐在胡楊樹下靜靜看夕陽落山。

      康大姐告訴我,牧民家的棚圈也是她經常去的地方。“看到羊羔跪乳的情景,很溫馨!”她每次去,更多的是看誰家的母牛下仔了,誰家的羔羊又生了。因為,養殖業是阿克吐別克村的支柱產業,牛羊和駱駝是牧民生活的希望,也是駐村工作隊關注的重點。

      “巴合霞姐姐!”看到我們過來,巴合提古麗老遠就和康文慧打招呼。剛走進房間,她就把冒著熱氣放著酥油的奶茶端上來,她的女兒又端來一大盤香氣撲鼻的奶疙瘩和風干肉,那份質樸和熱情讓你無法拒絕。“看看,我就是這樣吃起來的!”康文慧笑著說。

      幾年前,巴合提古麗的丈夫因病去世,她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很不容易。康文慧第一次駐村與她結為親戚,至今已有7個年頭,溫暖的時光早已把她們融為一家人。巴合提古麗說,忘不了巴合霞姐姐和她一起清理牛圈、羊圈,一起學貓叫嚇唬頂棚的老鼠……她忘不了,兒子努爾蘭生病,是巴合霞姐姐大半夜跑來陪她去看醫生;兒子本命年,細心的巴合霞姐姐按照漢族習俗,給兒子買來紅色的戶外褲、紅襪子。巴合提古麗的眼淚撲簌簌往下流。她說,這些應該都是親姑姑做的事情,巴合霞姐姐都做到了。

      與阿克吐別克村的牧民交流,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石榴籽”。去年初春,一場暴風雪突襲阿勒泰。居馬別克家的羊群在轉場時被大風吹散,幾十只羊失蹤。羊群可是牧民的命根子啊!居馬別克哭著給工作隊打來電話。當時風雪交加,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狂舞的雪花幾乎讓人睜不開眼睛。隊長李軍帶著工作隊員和村干部緊急趕往深山古道。

      吊橋處沒有,柳河灘沒有,巨山溝也沒有。雪越下越大,天越來越暗,就是找不到羊群的蹤影。李軍一邊安慰幾近絕望的居馬別克,一邊鼓勵大家繼續堅持。幾經波折,終于在河谷的盡頭找到了凍得瑟瑟發抖的羊群。那一刻,魁梧高大的居馬別克緊緊抱住李軍嚎啕大哭。

      在駐村干部的心里,鄉村振興不是一句口號,它是黨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具體到他們,就是要讓牧民棚圈里的牛、羊、駱駝更多,老百姓的腰包更鼓,已經富起來的日子不能再回去,這些也是李軍最操心的事。

      沙吾爾山片區遠離村本部,這里山水肥沃,牧草漫野,是阿爾泰地區最優質的牧場之一。不過,也是狼群經常光顧的地方,每年都給牧民惹下不少麻煩。工作隊決定幫助牧民安裝圍欄。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們向“娘家”阿勒泰地區審計局求援。單位非常支持,方案上報沒幾天,5萬元專項經費就劃撥到位。工作隊更是不敢耽擱,看質量、定產品,當天冒著大雨就把圍欄發放到27戶牧民手中。

      俗話說,鄰居好,賽金寶。我問工作隊的同志,怎樣才算牧民的好親戚好鄰居?有的說,多辦實事多解難題;有的說,群眾需要時,及時伸出援手。在隊長李軍看來,就是要讓牧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不掉隊、更幸福。一次,他聽說牧民勒樂提想擴大養殖規模,因為缺少本錢放棄了。李軍記在了心里,他在村里又轉了幾戶,發現和勒樂提有一樣情況的牧民還有。他專門跑到縣農商銀行尋求幫助。對方很支持,224萬元的低息養殖貸款很快批了下來,一下子圓了11戶牧民的“發展夢”。看著棚圈里新增的十幾只牛、羊,勒樂提夫婦逢人就講,只有自家人才會這樣幫他們操心。

      在阿克吐別克村簡陋的隊部里,工作隊員講冬天被刺骨的寒風刺激得說不出話、走不動路的經歷;夏天被蚊蟲叮咬得不想說話,一說話蚊蟲就往嘴里鉆;還有夜晚老鼠蜘蛛爬到臉上、瞬間嚇醒的歷險……沒有抱怨和后悔,娓娓道來中,仿佛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他們中間有的已為人父母,有的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孩子,駐村工作隊員的身份,讓他們擔當起更多責任、犧牲和奉獻。

      康文慧性格開朗。在同事眼里,她就是“康堅強”。她的兒子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很痛苦,多少次,兒子在微信里說:“媽媽,我真的快堅持不住了!”不能挽救兒子,不能陪伴兒子,是一種什么樣的煎熬和心痛。更何況,她也是一個做過腫瘤切除手術的人。然而,笑容始終是她最好的表情。

      “人都要往前走,再大的苦難都要站直了生活。”笑談中,淚水一次次掛滿她的腮邊。這一次駐村,康大姐寫了11萬字的日記。她說,這次結束駐村也該退休了,她要用余生好好愛母親、愛兒子,當一個孝順的女兒、合格的媽媽。

      說起“媽媽”,駐村干部易江莉也是萬般滋味涌上心頭。兒子在阿勒泰讀小學,愛人在外地工作,一家三口,身處三地。由于工作,她經常很久才回家一次。有次兒子說,他想媽媽的時候,就抱著她的枕頭睡覺,因為上面有媽媽的味道。后來,兒子把這個情節寫到了作文里,感動得老師和同學們都流下了眼淚。

      當易江莉在電話里聽完兒子的講述,一個人躲在小屋里,一遍又一遍擦著臉上的淚水。她感覺兒子長大了,就像阿克吐別克村河邊的大樹,蒼勁挺拔,參天有力。

      還有被稱為“大男孩”的饒建勛,26歲來到阿克吐別克村,一駐就是5年。眼看“俊男”變“剩男”,女朋友卻還沒著落。家里三天兩頭催,也曾張羅過幾個,可他連約會的時間都不能保證,有時還會跟著牧民轉場,時不時因為手機沒信號“失聯”,時間久了,對象就黃了。周圍人都替他著急,他卻總是一句話:“是你的,早晚會來;不是你,急也沒用。”果不其然,前不久他找到了幸福的另一半。

      告別了阿克吐別克村,它已深深埋藏在了我心里。雖然相距3000多公里,但我會經常想起這個村子,還有那些工作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