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用文學的方式回應時代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楊雅蓮  2023年04月13日11:57

      中國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日新月異、天翻地覆的精彩故事,為當代文學提供了豐富的寫作資源。關仁山的《白洋淀上》、楊志軍的《雪山大地》、歐陽黔森的《莫道君行早》、王松的《熱雪》,一部部沾著泥土、帶著露珠的作品,真實反映了新時代的山鄉巨變,為新時代鄉村振興喝彩。

      以文學記錄時代

      “我們期待文學界的名家大家能真正沉入生活深處,扎根新時代的山鄉大地,投身山鄉巨變的寫作,寫出有時代溫度的精品力作。我們更期待那些民間的、基層的、奮斗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線的潛在寫作力量激活文學夢想和文學才華,拿起筆書寫親身經歷的‘山鄉巨變’。我們推崇生活在山鄉、成長在山鄉、親歷山鄉變化的山鄉人寫山鄉事,以文學記錄時代,呈現山鄉巨變,書寫偉大人民?!边@是2022年3月中國作協發布的“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征稿啟事,邀請全國廣大作家和所有文學寫作者共同擁抱新時代、書寫新山鄉,以文學力量為新時代山鄉鑄魂。去年8月1日,在作家周立波的家鄉湖南益陽清溪村,中國作協全面啟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

      作為一項長期的文學行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以原創長篇小說形式聚焦新時代中國山鄉天翻地覆的史詩性變革,多角度展現鄉村時代變遷,生動講述感天動地的山鄉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為人民捧出帶著晶瑩露珠、散發泥土芳香的新時代文學精品。第一階段自2022年開始,初步以5年為期,由作家出版社具體承辦。自征稿啟事發出后,出版社共收到稿件800余部,經過編輯和審稿專家評選,30余部作品被選定為重點關注作品。

      新時代的鄉土有怎樣的內涵、形態與風貌,如何進行挖掘、書寫與表現?這是對當下作家深入生活能力和審美發現眼光的考驗。

      體現各自鮮明特色

      在很短的時間內,“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首批已經推出4部深具分量的佳作?!堆┥酱蟮亍贰赌谰性纭烦脒x“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外,同時入選“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白洋淀上》入選“中國好書”(1—2月)推薦書目。這4部是以文學記錄新時代,呈現新山鄉巨變的作品;是作家真正深入生活,具有時代溫度的作品,同時又有各自鮮明的特色。

      《白洋淀上》有濃郁的華北鄉村白洋淀水鄉的生活氣息,作品以2017年至2022年白洋淀新區成立和鄉村振興為背景;《雪山大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發生滄桑巨變的壯闊歷史進程,同時體現了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與價值追求;《莫道君行早》聚焦武陵山腹地的貴州山村,展現了脫貧攻堅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動實踐,觸及社會生活以及人們精神面貌的改變;《熱雪》從歷史沿革、文化振興,尤其是大農業的建設給農民帶來的新變化和新的精神面貌等多角度描寫了鄉村的變化。

      回想起2017年4月1日獲知雄安新區成立消息時的情景,關仁山記憶猶新,幾乎當即決定創作一部長篇小說。2022年5月,關仁山正式將書稿交給作家出版社,而此時中國作協已經發出“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征稿啟事,關仁山就這樣與創作計劃不期而遇。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關仁山表示,“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不僅僅是一個文學計劃,更是新時代現實主義鄉土文學美學原則的崛起,也是引領文學潮流的重大舉措。鄉土文學關聯著鄉土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見證著社會生活的滄桑巨變,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傳統。打破傳統鄉土文學的書寫,走出一條屬于新時代的藝術創新之路,是擺在作家面前的又一課題。

      精打細磨呈現精品

      為提升“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作品的品質,作家出版社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改稿會,邀請知名作家、評論家、出版人“好處說好、壞處說壞”,以真正提升作品質量,打磨精品。

      《白洋淀上》初稿,為200萬字的龐大體量。除大幅刪減外,關仁山又一頭扎進工廠去體驗生活,補寫了30萬字?!靶薷暮蛣撟鬟^程中,我重新煥發了創作激情,有意識地逼自己追求創新,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毙≌f《雪山大地》也經歷了多輪修改。改稿會上,評論家們提出,小說中一些枝蔓上的人物有些多余。作者楊志軍充分采納,壓縮精簡原作,字數從62萬壓縮至52萬。針對有評論家提出的敘事節奏和語言呈現的問題,他同樣進一步思考打磨,完成一部經得起考驗的作品。

      “這部小說的初稿字數是37.9萬字,一共創作了五稿,不是修改,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了五稿,到最后一稿,是33.6萬字。”王松的《熱雪》,同樣經歷了多次修改。“在某一個時段寫的文字,過一段時間再看就不滿意了,甚至覺得完全不行,更有甚者,簡直覺得不可思議,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么要這樣寫。這就不是修改的問題了,只能重寫?!本瓦@樣,《熱雪》寫到最后一稿時,幾乎脫胎換骨了。但王松覺得,每一稿都是必要的,就如同不能從一樓直接上到五樓。

      實踐證明,新時代作家要對新時代的鄉村有更深刻的認知、更準確的把握和更豐富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寫好新時代的山鄉巨變。關仁山表示,作家的勞動成果,不僅要接受當代眼光的評估,還要經受歷史眼光的審視。所以,作家要對時代生活進行總體把握,思考文學怎樣真實反映新時代。歐陽黔森則認為,文學就是人學,文學照亮生活。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文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文學不能失語,一定要把新時代的山鄉巨變展現出來,這是作家的責任與使命。

      作家深入生活

      田野里長出來的作品

      “我要親手把清溪鄉打扮成一座美麗的花園。”周立波在《山鄉巨變》中寫道。1955年10月,周立波告別北京,回到湖南益陽清溪村——他16歲便離開的家鄉。他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于1957年年底完成了長篇小說《山鄉巨變》。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靶聲r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期待全國廣大作家和所有文學寫作者共同擁抱新時代、書寫新山鄉,為人民捧出帶著晶瑩露珠、散發泥土芳香的新時代文學精品。

      土地靠腳丈量,才會散發出芬芳

      與鄉親同吃同?。恢灰鰤?,夢到的永遠是鄉村……可以說,“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首批4部作品,就是從田野里長出來的。“對于作家來說,賦予文學新的活力,歸根結底要深入生活,沒有其他的捷徑。你只有走下去,靠腳丈量土地,土地才會散發出芬芳?!痹诮邮堋吨袊侣劤霭鎻V電報》記者采訪時,作家歐陽黔森這樣說道。

      在雄安新區成立之初,作家關仁山便深入白洋淀王家寨體驗生活。在之后的幾年中,關仁山一邊深入生活進行采風、感受新時代鄉村變化,一邊持續收集創作素材、捕捉創作靈感、整理創作思路。在深入生活期間,關仁山走村串戶,與鄉親同吃同住,了解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和喜怒哀樂。

      “我感恩雪山,感恩生活,感恩草原牧民,我的回報就是不斷地寫出有關青藏高原的作品?!背錾谇嗪#衷谇嗪I盍瞬畈欢?0年,是草原牧區給了楊志軍生命的意義和寫作的可能。對他來說,這片高海拔的山原已是真正意義上的故鄉,它代表家族傳承、土地滋養、風情融入、血脈聯系、情感浸潤、精神認同,代表生命長河的起源與歸屬,《雪山大地》屬于書寫親身經歷的“山鄉巨變”。

      貴州有1258866座山峰,歐陽黔森走了應該有一半?!赌谰性纭酚袕娏业默F場感,故事精彩,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歐陽黔森長期深入農村,與當地人交朋友,他說:“故事不是我寫得好,是故事本身就很精彩。如何寫出好作品、好故事?關鍵是你要到第一線去,要從生活中汲取智慧,汲取滋養。你必須跟當地人稱兄道弟,只有在一起,你才知道他們的所想所思,你就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生動的故事?!?/p>

      貴州有1258866座山峰,歐陽黔森走了應該有一半。《莫道君行早》有強烈的現場感,故事精彩,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歐陽黔森長期深入農村,與當地人交朋友,他說:“故事不是我寫得好,是故事本身就很精彩。如何寫出好作品、好故事?關鍵是你要到第一線去,要從生活中汲取智慧,汲取滋養。你必須跟當地人稱兄道弟,只有在一起,你才知道他們的所想所思,你就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生動的故事?!?/p>

      因王松有過插隊的經歷,并于2015年春天又回到曾經插隊的地方掛職。3年的時間,給王松的創作帶來極大滋養。在修改《熱雪》的過程中,王松又多次去農場,不僅僅是關鍵問題,甚至是一些小小的細節也再次核驗,例如1.25斤小麥出1斤面粉等等。一部《熱雪》,對于王松來說,就是在田野里生長出來的。

      到第一線去,到鮮活的故事當中去

      “面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作家肯定要到如火如荼的第一線去,到鮮活的故事當中去,這是作家的歷史擔當與歷史責任?!泵看巫哌M鄉村,歐陽黔森都有新的收獲與感動。與富起來的農民聊天,對方笑得格外燦爛,歐陽黔森笑著說“你笑得像向日葵”,對方也笑著說“我就是向日葵”?!赌谰性纭分械闹饕宋铩显奇傸h委書記龍險峰,在現實中同樣有原型,是一位基層干部。當歐陽黔森陪這位基層干部去看一位90多歲的老人時,因為年齡大,老人家根本不記得他是誰。歐陽黔森問這位基層干部來過多少次,對方說記不清了,肯定12次以上?!拔矣X得奇怪,我說:‘老人家都不認識你,你來12次干嗎?’這位基層干部說:‘我必須來啊,他認不認識我不要緊,要緊的是我認識他,他是我的貧困戶、扶貧對象?!蹦俏换鶎痈刹棵摽诙龅脑?,讓歐陽黔森非常感動,“這些細節是編不出來的,你必須在現場?!?/p>

      王松的《熱雪》,則從鄉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中汲取了靈感,在傳統文化的底蘊中體現山鄉巨變。改到第五稿,王松想到曾經掛職的地方為“評劇之鄉”,突發靈感,在結構上對作品進行了調整,每章分別以音樂中的十二律統領?!笆膳c我們傳統的農歷12個月相對應。這農歷的12個月,決定著二十四節氣,而這二十四節氣,又決定著我們先人幾千年來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農時。”王松介紹。

      “我始終認為,從生活出發,從生活的細節入手,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些生活中的真實細節不能編造,更不能簡單地羅列一些瑣碎的現象?!标P仁山曾經寫出一系列鄉土文學,此次創作《白洋淀上》,讓他對如何書寫中國大地鄉村變化、展現時代新人精神風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懊鎸︵l村的歷史性變革,作家不能淡然視之、無動于衷。我想將這宏闊、沸騰的建設場景和富有煙火氣息的百姓生活上升為成熟的藝術想象?!标P仁山說。

      創作談

      作家抒寫新時代,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深入生活,幫助我們認知新時代,處理好素材。獲取素材以后要挖掘和提煉,在創作中賦予素材新鮮、深刻的東西。作家應該保持一顆天真好奇的心。當時間流逝,我們老了,作家的心靈仿佛還像兒童,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復雜與輕微的嘆息,感受到人們臉上微弱的表情以及聲音的清澈,看這個世界永遠是新的,就像白洋淀上的荷花一樣。

      小說要真實地深刻地反映時代生活,實際上還是靠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人物的情感深度代表作品的深度。塑造人物不僅強調作品內容思想的重要性,還要堅決地反對概念化、公式化的東西,讓人物豐滿、鮮活起來。關于時代新人的生命動力問題,首先說我們塑造的新人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從生活里來的,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社會生活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的細節,是人物身上所帶的。我們作家對生活的理解,對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把握,需要大量細節來塑造。好的細節需要我們去發現或者尋找,我們所需要的細節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說服力的,又是發人深省的,甚至是具有典型性的。這樣的細節發現會打開人物的心靈之門,但是有些好的細節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細節會讓作家三言兩語、寥寥幾筆就能把人物描寫得躍然紙上,讓新人穩穩地站立在那里。所以,人物性格刻畫的深度經常是衡量作品思想深度的標尺,所以,我們努力塑造立體豐滿的、有精神信仰的、屬于新時代的藝術形象。

      ——關仁山 河北省作協主席

      《雪山大地》中我想表現的不僅僅是山鄉巨變所帶來的景觀變化,不僅僅是他們的收入增加,也并不僅僅是我們在遼闊的草原牧區建起了一座可以定居的城市,而是一種更為重要的心路變遷史,亦即思想觀念的變化、靈魂的變化、精神的變化。

      一個人的歷史一定是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一個人的情感一定是民族情懷的一部分,一個人的發展一定是時代發展的一部分。作家致力于對個體生命的關注,每一個個體都具有宏觀的意義。我很欣慰自己寫出了牧民的變遷史中最有生活氣息也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一個長期跟牧民打交道的人,我深知從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變成定居點的居民后的巨大好處。

      我出生在青海,又在青海生活了差不多40年,“差不多”的意思是其中有幾年我在陜西當兵,是草原牧區給了我生命的意義和寫作的可能。出版社的終審老師看了《雪山大地》之后說,這是一部“感恩之作”,我覺得一語中的。我感恩雪山,感恩生活,感恩草原牧民,我的回報就是不斷地寫出有關青藏高原的作品。

      ——楊志軍 作家

      多年來,我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堅持讓自己的作品根植于人民的偉大實踐,堅持向人民學習,力爭讓作品就像是地里長出的莊稼一樣,是鮮活的,也是有生命力的。我在走村過寨的采訪中,堅持這樣一條原則:不管是誰提供的資料和素材,不到一線訪問,絕不引用。善于觀察、洞悉事實是一名作家的基礎本領。可以這樣說,以前我到過很多的貧困村,見過很多的貧困戶,如今在這些地方,我沒有見過愁眉苦臉的人,他們燦爛的笑容真真切切地感染了我,我的笑便也燦爛起來,此時與他們分享幸福和收獲比什么都快樂。

      真正的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寫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這就要求作家在人民中體悟生活的本質,吃透生活底蘊,把生活咀嚼透了、消化完了,使生活變成深刻的情節和動人的形象,創作出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激蕩人心。

      ——歐陽黔森 貴州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

      其實這部《熱雪》,是和《暖夏》同時構思的。但小說題目的確定不太一樣。《暖夏》是一開始構思,題目就已經有了。但這部《熱雪》的構思有了之后,甚至已到成熟階段,題目還一直沒定下來。就我個人的寫作習慣而言,這是很麻煩的事,如果在構思階段沒確定題目,有了故事,再回過頭來找題目就難了。這種感覺,往往比構思故事本身還要費力。

      后來,就在動筆之前,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是一個冬天,當時還在寧河掛職。一天上午,我冒著大雪下鄉參加一個現場會。那是一場罕見的大雪,據當地人說,已經很多年沒這樣下過了。車駛下國道,開進鄉路時,我看著車窗外仍在飄著的大雪,田野和溝壑已經平了,一夜之間,如同在無際的田野上蓋了一床厚厚的被子。我畢竟插過隊,也種過莊稼,當時想,這樣一場大雪,明年開春小麥返青,長勢肯定會很好。接著,就覺得這床巨大的“被子”下面,似乎正積蓄著一股巨大的能量。

      于是,這個《熱雪》的題目,也就這樣定下來??梢赃@樣說,這部小說,是在田野里生長出來的。

      ——王松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