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智慧”的田野上
      來源:人民日報 | 余 艷  2023年04月14日08:17

      “油菜花兒開,三湘等您來。”湖南長沙望城區,一片接一片的油菜花競相怒放。這里是“2023湖南油菜花節”分會場之一,花海一望無際,如同金色地毯綿延數里,連天接地。

      突然,花海中冒出幾臺“鐵牛”,寬大的鐵犁翻開雨后濕潤的泥土,把油菜花翻入泥中。可是,只見機械響,不見人奔忙。

      “在我們的‘無人農場’,油菜花是做綠肥用的。”話音剛落,一頭利落短發的肖定,腳蹬坡跟鞋,身穿運動服,從春天的田埂上走來。

      85后的肖定,是長沙望城區廣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人稱“種糧小姐姐”。

      “田里走著的是中聯重科的‘北斗導航農機’,無人駕駛旋耕機正在進行土地耕整。”她指指不遠處連片的機庫,“無人駕駛插秧機隨后上陣。再后面,還有無人機負責噴藥施肥。在咱們這個智能化的‘無人農場’,耕、種、管、收全部機械化,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情況都一目了然。”

      我就是奔著她的“無人農場”來的。“種田不用下地”的智慧農業圖景,在我眼前徐徐展開……

      “神了,這機器里沒有人,干活還特別麻利!”

      聽著游客的贊嘆,我們一行人穿梭在田間。帶我參觀的邢新才是位70后,從事田間機械作業十六年了。雖然工作年頭久,但接觸無人機才一年多。他指著手機大小的北斗終端,興奮地介紹:“就這么個小東西,裝上它,農機就像長了‘眼睛’,會拐彎,有異常情況會停下。有導航系統控制,農機就能按設定的路線勻速作業。我們只要有手機,在家就能監控、指揮機械。如今,我們農民種地也有科技范兒啦!”

      我瞇起眼睛抬頭望,看到的只有天空、云彩和陽光。想到在我目力不能及的太空中,我們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引導著眼前農機的行動,我不由得也有些心潮澎湃。

      小劉,邢新才的副機手,在旁邊自我調侃:“現在,我成了閑人一個。師傅都閑多了,何況我……”

      “他可不閑,90后的小年輕,腦子活。鉆研智能機械,還得靠他們。”邢新才接過話茬,又轉頭問小劉:“那邊怎么樣?”

      小劉一下來了精神:“調試完畢,馬上可以作業。”說罷,又對我們補充道:“我們這個智能拖拉機,后面可以掛接各種不同的器械。掛上‘犁’,就能犁地;掛上‘播種頭’,就能播種。只要保養跟得上,它能二十四小時日夜不歇。去年‘雙搶’,人歇機不歇,披星戴月照樣可以搶收。”小劉邊說,邊輕輕拍著機器,像拍著有靈性的耕牛。“這些家伙,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能提高糧食產量。更厲害的是,它們能把作業數據反饋到監測平臺,方便農技專家隨時指導。”

      “看那片大田。”一位中年人不知什么時候來到身邊,一介紹,竟是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員。只見他往前面一指,翻耕后的田地里,智能插秧機正按規劃好的行進路線,自動避障進行作業。它身后,一排排秧苗筆直挺立,株距行距都整齊劃一。“機器走過的地方,既不會多種也不會漏種,比起人工那是又快又省!關鍵是不傷苗、不傷根、立苗快。”

      “農業機械化比起傳統農業,效率邁進了一大步。如今智能化一來,那更是突飛猛進了!”肖定說。

      研究員接過話:“無人機下地干活,主管部門和農機單位都有監管的‘千里眼’。村民把土地交給農機合作社打理,當起了‘甩手掌柜’。分析決策的工作,有后臺智能大腦幫忙,全程數字化管理。過去憑經驗勞作,今日靠科學種糧。如今的職業農民,趕上了智慧好時代啊!”

      小劉扳著指頭,數著一年四季的全程智能化:耕,有北斗旋耕機按照設計路線翻耕;種,有插秧機、拋秧機、撒播飛機精準作業;管,包括苗情、蟲情、地情等,通過系統實時監測,無人機飛到田里施肥、打藥;收,無人駕駛收割機與無人駕駛運糧車珠聯璧合,自動裝卸……

      “你看他閑嗎?鉆進去了,有意思呢。”邢新才的眼里滿是對徒弟的欣賞,“要不是肯琢磨,祖祖輩輩種田,怎么就輪到我們這輩把田種得這么好?”

      以前,邢新才在農忙季節連續作業,曾經勞累過度,栽倒在田中的爛泥里;盛夏時,他曾在駕駛艙里因高溫中暑,不省人事……現在好了!種田再不用受那個辛苦罪了。眼前,智慧農機跑出“加速度”,合作社“喜看稻菽千重浪”!

      在合作社的烘干車間里,五組巨大的烘干機并排矗立。稻谷的傳送、烘干、入庫、裝車全部實現自動化,一天能烘干六十噸。

      六十噸,什么概念?“放在以前,得曬二十天以上,還找不到曬谷坪。”肖定說,從決定接管父親的農田起,她就堅定要搞機械化作業。

      肖定是農家女兒,童年最深的記憶,就是家里農忙時“兩頭不見天”的辛苦。父親當年租了四百多畝水稻田,是村里的種糧大戶。每到“雙搶”時節,肖定和父母、姊妹一起下地,一蔸一蔸地割稻子,一腳一腳地踩打稻機,一擔一擔地運送稻谷……可最難的還是稻谷剛曬出去,就遇到暴雨,眼睜睜看著血汗換來的糧食發霉。

      成年后,肖定南下打工。年邁的父親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可還是放不下種了大半輩子的田。偏偏,留在村里的年輕人寥寥無幾,農村肥沃的良田無人打理。女承父業,肖定毅然放棄在城里開的小超市,回家鄉當農民,而且立志要當好農民,當新農民。

      “很心疼,心疼我父親,也心疼家鄉的鄉親們。”肖定說,農村必須改變,良田必須種好,但農民不能永遠這么累!

      2009年,肖定購買了村里第一臺收割機。在當時,一臺價值幾十萬元的設備對農民來說是天價,但肖定覺得值:“我吃苦吃怕了,首先想的就是一定要提高機械化水平,減輕農民勞動強度。”

      2012年,肖定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四處借錢,想購置農機,但沒有固定資產做抵押,想要貸款難上加難。多虧一場“及時雨”,有關部門出臺了惠農政策,解決了貸款問題。合作社一步步購齊了收割機、烘干機、旋耕機、拋秧機、植保機等。邢新才等“全能機械手”一頭扎進這些鐵疙瘩中,反復進行技術改造,怎么順手怎么改。通過反復試驗、自主創新,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兩百畝地需要二三十人耕種,現在只要兩三個人就可以了。“無人農場”運行以來,節省了七成的人工和三成的農藥、化肥。

      愛美的肖定,踢掉了高跟鞋,換上了運動裝,每天干勁十足。如今,肖定的合作社種植面積超過一千六百畝,畝產一千兩百斤以上。她致富帶頭,先富幫后富,2017年以來幫扶農戶三百多戶,每戶年均增收一萬多元,還志愿培訓五百多人學習現代農業技術。

      “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排巨型紅字立在兩百畝高標準農田上,格外醒目。機械手宋先友正在田邊指揮農機作業。

      老宋每天的日常像在做科研:在手機APP上設計線路,控制深耕機按照設定好的深度自動耕地;借助農情遙感監測系統,實時監測苗情、病蟲害情、墑情和災情;發現問題后,遙控無人機飛到農田打藥;操作地下的智能灌溉系統,按時、按量、分批次為作物提供水分……

      邢新才靠過來,拿出手機給我們看:“此時此刻,手機APP就連著我們的高標準稻田。看屏幕上,‘農機精準作業平臺’的每塊田都在上面。你再看這兒,衛星地圖里挪動的就是眼前的智能農機。”還真是,手機里是老宋正在作業的動態圖。

      老宋的插秧機來回穿梭,機上只需一個人把秧盤擺好,插秧機后面便是迅速種下的整齊秧苗。老宋是貴州人,來肖定的合作社干了十年,已經買房買車,妻子也安排在社里做后勤,兩個兒子落戶望城讀書。沒了后顧之憂,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

      肖定也把手機伸到我眼前:“這是去年十月,我們‘無人農場’大豐收。看,視頻里的老宋多威風!”

      視頻畫面里,三臺大型智能收割機,在寬闊的稻田里整齊劃一地向前推進。老宋從容指揮,“鐵牛”所到之處,機器的轟鳴匯成豐收大合唱,金燦燦的水稻被齊整整地收割,還真是“所向披靡”!

      “駕駛‘智慧農機’,那是真的爽!”老宋語氣中都是喜悅:“眼下這插秧機還帶施肥功能,以前結束插秧,每個禮拜都要施一次肥,一共得施上三五次。現在省時省工,施肥更精準到位。如今,找我們代耕代種的鄉鄰越來越多……”

      肖定提議,去看看智能育秧工廠:“那里人氣更旺。”

      還真是!大片的嫩苗正長得茁壯,綠得一望無際。許多村民也在這里,他們都是來看托管在這里的秧苗的。見“秧寶寶”個個油綠又壯實,村民們滿臉喜氣。

      老宋指著自動噴淋系統,面露自豪神色:“用這套系統給秧苗澆水,特別方便。還有兩三天,根粗苗壯、長勢上好的秧苗,就能鋪到大田里了。”

      溫室像巨大的車間,苗床更像一座座“機床”。在這里,育秧實現自動化,控溫、控濕、給氧全是遙控指揮。即使沒人在車間,手機APP也連著育秧棚,棚里上到空氣下到土壤,農民都了如指掌。數字化讓傳統的田間景象變了樣。“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四季離不開地”的傳統生產模式早已成了過去。

      如今,放眼沃野,處處機耕忙。除了農民,田間還多了不少技術人員的身影。研究員、教授,甚至院士,常常化身“技術保姆”,來到地頭手把手、面對面地答疑解惑。他們就是農民心中的“偶像”“明星”,一出現在田里,就被團團圍住,歡聲笑語飄蕩在豐饒的田野上。

      肖定開心地說:“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新農村的圖景一定會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