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俊委員:用世界通用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
作為藝術品種最多的國家級藝術團,有著70多年歷史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始終堅持在傳承創新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近年來,中國廣播藝術團原創出品了《萬物生長——二十四節氣交響套曲》《大河九曲》等音樂作品,用音樂講述古老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展示黃河流域的文化底蘊與風土人情;推出《闊步新時代——殷秀梅大型獨唱音樂會》《我叫方清平——單口相聲專場》等精品演出,為藝術家搭建藝術展示的平臺;打造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季、非遺相聲大會等品牌活動,以精品力作和高質量的藝術演出展現新時代國家藝術院團新風貌。
作為中國廣播藝術團的“掌門人”、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劉學俊今年兩會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美育標準化、均等化兩個方面的問題,前者基于中國廣播藝術團多年“出海”的經歷,后者源于他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及多年工作觀察的思考。如何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宣傳工作,構建良好的國家形象,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如何創新美育工作方式,讓美育標準化、均等化?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劉學俊。
不斷推出老百姓認可的作品
中國藝術報:中國廣播藝術團歷史悠久,甚至1983年第一屆央視春晚就是在中國廣播藝術團舉辦的,請問中國廣播藝術團一直堅持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劉學俊:中國廣播藝術團下設民族樂團、說唱團、電影交響樂團、電聲樂團,還有合唱團。在歷史的傳承中,中國廣播藝術團留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知名的歌唱家、相聲表演藝術家、器樂演奏家、指揮家等,如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馬季、姜昆、馮鞏、李金斗等,民族音樂方面的藝術名家彭修文、劉明源、胡海泉、王國潼等,以及優秀歌唱家殷秀梅、屠洪剛、王潔實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歷史底蘊,中國廣播藝術團的藝術風格始終堅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因為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只有不斷推出新的作品、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的作品以及藝術家才會不斷被老百姓所認可。
同時,我們一直致力于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去年電聲樂團的屠洪剛推出了歌曲《定軍山》,就運用了京劇《定軍山》里的一些旋律,同時加入了很多靈動的民族器樂和節奏非常強勁的流行音樂元素,在演繹時充分發揮了屠洪剛本人在京劇方面的造詣,推出之后廣受歡迎;民族樂團通過對《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圓》《瑤族舞曲》《秦兵馬俑幻想曲》《月兒高》《亂云飛》等經典作品重新演繹,賦予這些樂曲新的時代內涵;我們還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原創一些作品,在國外巡演時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饋。
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要講好故事,會講故事
中國藝術報:以中國廣播藝術團多次“出海”的經驗來看,國外的觀眾喜歡怎樣的中國演出?您認為如何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劉學俊:疫情之前,中國廣播藝術團每年都要組織團隊到國外巡演,無論是民族樂器,還是根據中國戲曲所編創的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都得到了積極反饋,甚至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也充分說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認為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應創新對外宣傳方式,探尋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根基,挖掘中華文化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打造藝術精品,講好中國故事。具體來說,就是用世界通用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內外傳播;創新傳播方式,多元化、藝術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構建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平臺。
中國藝術報:如何用世界通用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劉學俊:這就是說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我們不要唱“獨角戲”,而是要在中外文化的差異中尋找到共同點,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搭建起中外溝通的橋梁。以中國廣播藝術團去年原創出品的《萬物生長——二十四節氣交響套曲》為例。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智慧結晶,蘊含著“天人合一,順時而動”的哲學理念。中國廣播藝術團歷時5年打造的《萬物生長——二十四節氣交響套曲》音樂會,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為立意,將二十四節氣化成音樂的語言,用世界通用的音樂語言來傳遞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用跨越世界的情感共振來講好中國故事,讓所有海內外的音樂愛好者都能夠了解中國的節氣文化,對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在海內外廣泛傳播有著重要的探索和實踐意義。
中國藝術報:二十四節氣的確凝聚了中國智慧,但如何讓海外觀眾理解其中的內涵?
劉學俊:這臺音樂會是以西洋交響樂為基礎、以中國的民族器樂為色彩,同時加入了一些現代的電聲樂器,如鼓、鍵盤、薩克斯,讓它們與中國的笛子、二胡、琵琶相交融,使整個作品內涵更加靈動、現代,更加有層次。
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二十四節氣的創意是我提出來的。最初我想用傳統的中國民族器樂來創作,后來經過論證覺得這樣太抽象,中國民族器樂的舞臺表現力相對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后來我們又做了第二個版本,想用音樂劇的形式來呈現這一主題,但是框架立起來后考慮到將來流通的便利性,所以也放棄了。最后第三個版本我們就用了西洋管弦樂隊加民族器樂的表現形式。我們希望呈現一臺多元跨界融合的音樂會,讓神秘的東方節氣文化在音樂的語言中被世界更多的人所了解。
未來,我們還計劃推進與國際媒體合作,讓二十四節氣文化在海外落地。比如通過短視頻、音樂原聲、紀錄片等多種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同時,面向海外國家的主流社會和主流觀眾,實施中國節氣文化藝術品牌的海外推廣和演出活動,建立一個與西方主流社會藝術交流、借鑒、欣賞、融通的平臺。
中國藝術報:也就是說,創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講好故事,還要會講故事。
劉學俊:是的。當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容包羅萬象,除了二十四節氣以外,還有十二生肖、中國畫、剪紙等眾多文化藝術。我們應積極探索創新、精準的傳播模式,通過多元化、藝術化的敘事語境,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讓世界了解中國,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彰顯中華文明的智慧與力量。
加快推進美育標準化、均等化
政府、社會、企業缺一不可
中國藝術報:美育是您今年兩會關注的另一個議題,您提出加快推進美育標準化、均等化的建議是基于怎樣的事實?
劉學俊:美育是審美教學與美感教學的結合,在提升人的審美素養、增進人的身心健康、培養藝術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營造社會良好氛圍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藝術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態。
當前北京、上海這類一二線城市的美育資源都很豐富,但其它城市以及鄉鎮地區的美育資源還較為落后,這離社會發展和個人進步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美育教學的設施有效覆蓋不夠,缺少場所和器材;美育水平地區差異明顯,存在不均衡、不平衡的問題;美育隊伍人才缺乏,特別是專業教師無法滿足新時代美育工作的要求等。
中國藝術報:您認為應如何打破這種不均衡的局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劉學俊:我建議加快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共享、企業參與”的工作格局,創新美育工作方式,以此推進美育的標準化、均等化。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實現。
一是加強政府引導,實現美育教學設施的普遍覆蓋。以標準化、均等化為導向,政府引導社會資源分配與流動人口規模掛鉤、與城市實際管理人口掛鉤,考慮各地區人群的分布特點和需求狀況,把美育資源向美育水平薄弱的地區合理傾斜,實現美育教學設施的普遍覆蓋。
二是構建美育移動互聯網教學平臺。依托5G技術,運用“美育教學+網絡技術”的模式,建設美育教學的網絡陣地,打造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的教學應用;借助移動互聯網優勢,打破教學的區域限制、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讓人們通過互聯網平臺共享全國的教學資源,降低偏遠地區享受美育教學的成本,實現美育教學的標準化、均等化。
三是建立美育教學志愿服務體系。國家藝術院團、部分地區藝術院團有著豐富的藝術資源,特別是退休的藝術家、專業演員、文藝工作者等數量眾多,他們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教學水平。希望建立美育教學志愿服務體系,搭建志愿者數據庫,從而各地可通過數據庫邀請藝術家、專業演員、文藝工作者等參與美育教學,充分發揮退休人才資源優勢,彌補人才數量不足的短板。
四是加強企業在美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希望有關部門積極探索與企業共建美育教學體系的長效機制,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增強宏觀調控效能,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美育教學的積極性,鼓勵和引導企業推進美育教學的標準化開展,使之成為學校美育教學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