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工匠之路
      來源:人民日報 | 張永鍵  2023年01月19日08:40

      我站在洋浦普瑞華庭公交車站。已經是下午4點了,早就過了約定的時間,但我等的人一直沒有來。此刻,天藍海闊,陽光灼熱,我額頭沁出的汗珠匯成“溪流”,沿著臉頰流下來。

      就在我拿起電話準備再次催促的時候,一個人急匆匆來到我的身邊。

      “你就是羅健吧?”我試探地問。

      “對對對,我就是羅健。不好意思,工作太忙了。”他的語氣里都是歉意,還遞過來一瓶礦泉水。

      眼前的他,身材不算高大,但很壯實,皮膚黝黑,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或許是趕路太著急,他一頭一臉都是汗,身上的工作服也被汗浸透了。

      羅健,國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設備保障部維修工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我這次來洋浦帶著一項任務,就是采訪他。

      洋浦港位于海南島西北部。這里海岸曲折,水深浪小,可用岸線長,是天然條件優秀的深水港。羅健工作的地點就在這里。

      進入港區,羅健先帶我到了一個車間,車間門口有一排大字:“海南省勞模和工匠人才·羅健工作室”。進了門,只見墻邊長桌上安裝著操控臺,墻上還有一排排儀表。我問羅健:“這兒就是你工作的地方?”羅健憨憨地笑著,搓著雙手:“不是不是,我一天到晚都在碼頭上,沒有時間坐在這里。”

      “那這兒是做什么的?”

      羅健說:“這是我帶徒弟練習的地方,讓他們練習操控的時候就來這里。”

      我和他這樣自然地聊著,也把他的思緒帶回了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子。

      羅健出生在四川安岳縣的一個山村。1992年羅健參加高考,一直努力讀書的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成績離錄取分數線差了幾分,落榜了。怎么辦?一心想走出山村的羅健苦悶彷徨:放棄學業外出打工,實在心有不甘;復讀再考,家里的條件又不允許。“我想來想去,還是決定不考了,跟著幾個老鄉來洋浦打工。”說這些話的時候,羅健的語氣里依然透著對落榜的些許遺憾。

      1992年是洋浦歷史上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洋浦經濟開發區。從此,炎熱干旱、遍地火山巖的洋浦,成為吸引人們建功立業的熱土。

      遠行千里,來到洋浦,年輕又充滿熱情的羅健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就業難”。亟待開發的洋浦急需人才,但高中學歷的羅健想要找一份工作,卻不那么容易。當時需要人、又不需要太高學歷的地方是碼頭,羅健就到洋浦港碼頭當了一名裝卸工。

      裝卸工可以說是碼頭上最苦最累的工種之一。羅健對剛到洋浦港碼頭工作時的一件事記憶猶新:那次,他們要往船上裝2萬噸白糖。一大包白糖50公斤,一共有40萬包。當時碼頭機械少,裝卸工也少,他們從早上搬到晚上,從晚上再搬到早上,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裝上船。40萬包白糖啊!就這樣一包一包搬,一包一包扛,工作服、手套全都磨爛了。一開始手還只是脫皮,沒幾天就破了,肩膀也破了,都在流血。

      碼頭上的苦和累不只是那么一兩次,差不多天天都這樣。對貨主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早一天裝卸完,得到的收益就高一分。羅健和工友們裝得快卸得快,貨主就愿意來他們港口。“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勞動吃苦我不怕。”羅健說,“人都是要勞動的。不勞動,怎么生活?多出一份力就會多一份回報。我有時候想,那次搬白糖,空氣中一直有一股白糖的味兒,聞著肩上白糖包里透出來的甜味兒,感覺就沒那么累了。人就是這樣,吃過苦后才會知道甜是什么味兒。”

      “吃過苦才會知道甜”,這是一句大實話,道理淺顯而直白,但它蘊含著生活的哲理,體現著人生的本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外表樸實敦厚的羅健,不僅不怕苦、能吃苦,還很聰明、善于思考。

      沒有考上大學,是羅健心里的一個結,但他從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羅健喜歡讀書。那時候洋浦沒有一個像樣的書店,羅健就在節假日坐車到省會海口,進了書店一待就是一天。沒有多余的錢買書,他就“蹭”書,一本一本看,看到重要的章節就抄下來。羅健最愛看的是無線電技術方面的書,他有一個業余愛好,就是擺弄些電器。同事鄰居,這家的電視機不亮了,他去擺弄擺弄就能看了,那家的煮水壺不熱了,他去搗鼓兩下又能用了。羅健沒有想到,他喜歡且擅長的這門手藝,給他帶來了一個機遇:2006年6月,公司特招羅健為港口設備修理工。

      從干力氣活兒的裝卸工人到憑技術吃飯的技術工人,羅健實現了他人生的一次蛻變。

      門座式起重機——工人們常簡稱其為“門機”——是碼頭港口常見的設備,船舶裝貨卸貨全得靠它。門機的軟件系統和變頻器是從外國進口的,這是門機的大腦和心臟。可這樣重要的設備,關鍵技術卻掌握在外國人的手里,一旦出了故障,就要請外國公司的技術人員來碼頭維修,修一次少則花費幾萬元,多則十幾萬元。而門機工作的場地偏偏在碼頭,碼頭潮濕炎熱,精細的門機機電控制部分經常出問題,影響生產。

      干了一段時間的設備維修,了解了公司維修設備的成本和困難,羅健心里著急:為什么我們自己不能掌握這些技術?從此,每當外國工程師來洋浦維修門機故障,羅健總會緊隨身后、不離左右。他用眼睛看,用腦子記,牢牢記住人家是怎么操作的。只學操作還不夠,還要“知其所以然”。羅健看書找資料,學習軟件系統和變頻器維修的相關知識。為了看懂外文術語,他又開始學習與之相關的外語。

      從不解到解,從不會到會,羅健以他那孜孜以求的決心和恒心,掌握了門機維修的關鍵技術。那以后,碼頭上門機機電控制部分的故障,就多是由羅健來處理了。

      很多人說羅健聰明,但熟悉羅健的人都知道,羅健不單單是聰明,還是一個特別“有心”的人。

      在國投洋浦港港區碼頭上,有42根高35米的高桿燈。碼頭上車來車往、貨進貨出,夜間和陰天的照明全靠這些燈。過去,碼頭需要用燈的時候,要安排專人一個一個打開高桿燈。用完了,再一個一個關掉。如果一時疏忽忘記關了,那就成了“長明燈”,大白天也明晃晃地亮著。很多年過去了,無數人無數車在燈下來來回回,視若平常。沒有人太在意這些燈的明暗,也沒有人太在意這背后有什么問題。

      但是,羅健注意到了。

      那一天,天氣預報說有臺風將影響洋浦,羅健負責在臺風到來前將高桿燈降下來。在降燈的時候,他聽到有人說,這些燈真麻煩,每天得有人開關,又不好操作,經常壞,還費電。

      和幾個同事一起忙了9個多小時,42根高桿燈全部放下來了,但羅健的心卻放不下來。那無意間聽到的話深深刺痛了他:“碼頭上的高桿燈給大家帶來了工作上的不便,給公司造成了用電的浪費,這不就是我的失職嗎?”

      臺風天,狂風暴雨。羅健上不了班去不了碼頭,但腦子卻沒閑著。他在心里盤算:碼頭上共有42根高桿燈,每根高桿燈上有12盞燈,一共就是504盞燈,如果操控不當、運轉不良,一年下來要浪費多少度電啊!

      羅健再也坐不住了。臺風還沒完全過去,他就出現在了碼頭上,把42根高桿燈挨個兒檢查了一遍。原來,這些燈的年代久了,控制電路都是老式的,無法做到精準統一地控制,再加上設備老化,維修難度大,所以才有了控制不方便、費電這些問題。

      “問題找到了,那是怎么解決的?”我早已被羅健的講述帶入了情境,不禁急切地問。羅健說,這不是一個技術上很難的活兒,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投入。只見他一臉認真,兩只手連比帶畫:“現在已經有現成的技術設備來更新換代了,只要肯動腦筋肯動手,是不難的。我買來4G遠程網絡移動控制器,安裝在高桿燈上,利用現代科技把它智能化,實現自動控制、遠程管理,出現故障能自動報警,還有能耗自動統計。”

      “那現在這些高桿燈是怎么控制的?”我被羅健的解釋吸引住了。羅健也顯得有些興奮,臉上露出了笑意:“現在啊?現在是用手機APP遠程控制,你就是在外地也能隨時開關,想讓哪根燈亮,就讓哪根燈亮。還有,一根高桿燈上有12盞燈,燈桿哪一邊的場地在作業,就開哪邊的燈,不用一開就是12盞。”

      這項被稱為“高桿燈智慧空開升級改造”的硬件改造技術創新,是羅健帶領他的團隊以不影響碼頭日常設施維護為前提,在公司的支持下,利用工休時間完成的。工程不算大,但效益可觀,每年給公司節省的電費超過100萬元。

      從2017年到2021年的5年中,羅健工作室完成了29項技術革新和技術創造。大到碼頭上場橋、門機的自動化改造升級,小到配電箱指示燈的整改,用幾萬元甚至幾十元的低成本投入,換回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回報。這些技術革新和技術創造,既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讓羅健成為同事們眼中的“能人”、身邊的榜樣。

      走在碼頭堅硬的水泥地上,羅健的雙眼總是不斷檢視著碼頭上的各種設施。有時他會走到一處設備前,這里摸一下,那里敲一下,再拍一拍,然后離開。經過門機岸橋,他的眼睛從上到下、再從下到上迅速掃過一遍,不時爬上陡峻的鐵梯,進入機房查看。這時候的他,兩眼炯炯有神,神情專注而忘我,仿佛是一位將軍在巡視他的千軍萬馬。

      初見羅健之后,我又幾次專程到洋浦,和羅健先后相處了近10天。我到了他日夜揮灑汗水的碼頭,跟他一起登上幾十米高的岸橋,在狹窄的機房里看他工作;還到了他的家,一個被書、電工工具和電子器材堆滿了的、不像是個家的地方。我們總是在談他這些年的工作,但我也很想知道,這個看起來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這個獲得過眾多榮譽被視為楷模的人,他的心里除了工作還裝著些什么?

      那天,聊完了工作后我問他:“這些年里,回過幾次老家?家里都還好嗎?”聽到我這樣問,羅健愣了一下,聲音低了一些:“以前交通不方便,回去一次費用太大。后來工作又太忙,所以很少回去,這些年里也就回去過四五次。”

      “上次回去是什么時候?”

      “是2022年1月份。我父親過世了,我一個人趕回老家,住了兩天就回來了。想著見上最后一面,還是沒見到。”羅健的語氣沒怎么變,但眼神暗淡了許多,嘴里反復念叨著“太忙了,太忙了”。

      “媽媽還好嗎?”我問。“唉!80多歲了,前年摔了一跤,現在走路都困難。原來她身體很好,還下地干莊稼活呢。現在也干不了了。”

      說這些事的時候,從頭到尾羅健沒有提到一句難過。但看他的眼睛、聽他的聲音,我還是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波瀾。

      羅健有一兒一女,兒子在貴州讀碩士,女兒在洋浦讀高中,妻子在洋浦一處建筑工地給工人煮飯。羅健說,女兒讀高中,需要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母親年齡大了,需要有人照顧,妻子上班工作量大,非常辛苦。“我經常想,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我都應該繼續努力,為母親為家人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說到這里,羅健一臉的柔情。

      我靜靜地看著他。談論工作時,這個平時很少有話的人幾乎滔滔不絕,說到自己的生活和家事,他卻有些局促,問一句說一句,沒有多余的一句話。

      “你想過換個工作嗎?”我問。“不走不走,想都沒想過。”羅健說,“我在公司30年了,剛到碼頭的時候,我就是一個扛包的裝卸工,公司培養了我,國家培養了我,要不哪有我的今天?我也對孩子講,別看現在家里有些方面條件不好,憑著自己的奮斗,一定會改善的。你看我們國家現在發展多好,國家給了我們海南我們洋浦港那么多的好政策。國家好了,我們會更好。”

      30年,在這樣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人們難免會心生懈怠。但羅健的這30年,心無旁騖,執著鉆研。他將自己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他的家:這個家既是那屋頂下并不寬敞的小天地,也是洋浦港碼頭這片連接著五湖四海的大世界,更是他心里一天天強大起來的國家。“國家好了,我們會更好。”這份濃厚的家國情懷,正是支撐羅健多年來勤奮工作、努力創新的力量。

      這個當初來自山村的年輕人,一個當年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在30年的人生道路上,由工人成長為工匠,由“吃大苦流大汗”的裝卸工變成企業技術創新的領軍人物、新型產業工人的先進代表。羅健走過的道路雖簡單樸實,但絕非一馬平川。匠心和專注,能將平凡的工作雕琢出耀眼的光彩。羅健的道路,就是中國一個普通工人鮮活生動的勵志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