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大”和“小”的辯證法 ——我們怎樣給孩子寫作?
      來源:文學報 | 陸梅  2022年12月22日23:24

      全國那么多出版社,每年推出大量原創童書,作家們像勤勞的小蜜蜂那樣寫啊寫,面對如此豐足的少兒出版物,常常有一個疑問在心頭,到底有多少“優選”童書到達孩子的手里?到底孩子們有沒有時間精力真的去打開它?這個問題只能自問,卻無法作答。

      年底又到遴選報社最佳年榜的時候,我們的編輯用心地考量來考量去——去年進入年榜的作家,今年不選;進入年榜的,是這個作家目前寫得最好的;主題要開闊,語言要獨特,門類盡量地齊全,老作家中堅作家和年輕作家最好都顧及……如此這般一通考量,編輯們仰天長嘆:還真難選啊!

      于是我在一堆書前神游——如果我是一個孩子,喜歡閱讀,可是又時間有限,那么我會一眼看上什么樣的書?也許書不要太厚,展開來剛好盈手一握,這樣的篇幅差不多是一個中篇,文圖并舉的話文字量還要少些……這樣的“小書”,是否貼合一個愛書孩子的半下午沉浸?

      由這思緒漫開去,我在小山一樣的書堆里,在鼓鼓囊囊、煞有介事、細節紛披的故事里很快發現了它們——它們是那樣與眾不同,如果有腳的話,它們要自己跑出來。它們面目清新可喜,篇幅精短精悍,語言簡凈到不能再刪一字;雖說人物關系簡單,但是故事或者說敘事,卻氤氳著大地般的沉靜和星空一樣的沉思氣質。它們的作者不再奔赴那個龐大和結實,而是另辟蹊徑,走向山村,走過田野,走進草原,并非采風,也不為深入生活。有一種探索,不是為了要抓到一個故事,而僅僅是讓靈魂和身體慢下來,勞動出汗,回歸本真。

      我的視野之內,它們是張煒的《橘頌》,薛濤著、王笑笑繪的《小山羊走過田野》,鮑爾吉·原野的“寫給孩子的自然之書”,高源的《落葉蝴蝶》,小河丁丁的《月光虹》……肯定還有很多,但畢竟不是列書單,我且從我們的年榜及其周邊揀出一二,探一探它們的細部,體會作家是如何“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的——陳伯吹老人一生踐行的這個“大”,和我們當下強調的兒童文學要心系“國之大者”的“大”,是一回事嗎?

      理解“大”,先看“小”。張煒的《橘頌》是一個中篇。這小說,撲面第一頁,就感受到語言的一清如洗,很多短句,不帶主語。一個渴望住到山里的老人和一只叫橘頌的長了一個雙脊背的橘貓,是故事里的兩個主人公。這兩個主人公無視人物的生長性,也不打算取悅故事外的讀者,他們在山里轉來轉去,見不到人沒關系,就自己跟自己說話。吃得簡單無妨,勞動流汗必須,到外面去走走和石屋里的生活很重要。讀者的我們,跟著故事里的老文公,在行云流水又柴米油鹽的日子里,一點一點接通汩汩的生命和生機。那簡直是比金子還要珍貴的甘泉啊,可是每天連走路都刷著手機的我們感受不到。這有點像《小王子》了,可《橘頌》不是《小王子》,它是中國故事。我多少有點理解了作家張煒的理想——他是要重建我們的內心生活,那些我們因為過得太快而丟失了的耐心和耐煩、安靜和獨處的能力、勞動出汗和簡單生活的日子。

      薛濤著、王笑笑繪的《小山羊走過田野》形式上是一本文圖結合的故事書,一篇小散文一個小故事。一個小男孩領著他的一只小山羊,每天在田野里漫游,有時無所事事,有時拜訪樹林和山坡。他們互相學習,相依為命,“我和小山羊的世界很小,小得只能容下我和它。我和小山羊的世界也很大,大得承得下一切善意。”這本書讓我想起希梅內斯的《小銀和我》——那頭叫“小銀”的毛驢和“我”的感情,以及他們惺惺相惜的溫暖、詩意、幽默、機趣,多么叫人心領神會。其實好作品是不用比附的,它們都擁有心意相通的氣質和表情,它們多半也是獨一無二的,是作家生命的蓄養。它們的獨特性只叫你嘆息和感佩,然而你很難模仿它,這就是原創性。

      再來說說高源的《落葉蝴蝶》,標注了小長篇,其實還是中篇的體量。這是一個“90后”作家,我讀過她的詩歌,語言干凈美好,能看見光和亮。詩人寫小說對語言尤其敏感,她會自覺地“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態度沉潛自己的語言。小說關注了老年人的晚境和生死,少女路小植因為爺爺的“突發腦梗”,不得不接受一個個生活中的意外。當你還在青澀年華里走著,你怎么看老年人的衰老和疾病?怎么接受新生命的孕育和逝去?高源在后記里說:“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少主動思考死亡,甚至對這個話題避之不及。但我認為,思考死亡,對孩子——不只是孩子,對所有活著的人——都有好處。”看到這里,我會心一嘆,同樣的意思,多年前我也曾在一本散文書里強調。

      ——當我們日復一日奔赴一個個故事時,當作家們滑行在創造故事的慣性里時,當海量的故事奔涌而來,我們事實上一輩子也讀不完、讀不盡時,我不知道,對一個孩子來說,會不會焦慮?會不會在汗牛充棟的故事海里心生厭煩?我們現在所面對的,不是書不夠,而是書太多。所以引領和引導很重要。也許那些以一當十、當百……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小書”,可以挑出來給孩子。我想起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者座談會上的致辭,致辭里有這樣一句話:“所謂‘致廣大而盡精微’,在‘大’和‘小’的辯證法里,作家正在探索與創造新時代的美學和語法。”

      說的太好了,既廣大又精微,這正是一個好作家的訴求。也許我們都該思考一下,要不要放慢一些節奏,少寫一點滑順的、難度系數低的故事?少寫和慢寫不會影響孩子的閱讀,但是編造和重復有可能讓一個孩子遠離閱讀。

      在兒童文學的語境里,“大”和“小”其實不是一對反義詞,它們是手足,是兄妹。當你選擇“大”的時候,“大”會拉住“小”,暗示你沉潛到生活的細部。所以,越是大的題材,越需要低的姿態。在兒童文學的語境里,小而深刻、見微知著是美的,以輕寫重、小中見大也是美的。這樣來理解“國之大者”的“大”,正是陳伯老一生踐行的“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的“大”——“大”的是情懷、理想,一棵大樹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