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生活的基石上鑄就文藝高峰
      來源:人民日報 | 康 偉  2022年12月16日09:13
      關鍵詞:文藝高峰

      核心閱讀

      無論是延安時期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新中國成立初期周立波的《山鄉巨變》,還是當下的《山海情》,它們的成功都筑基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民生活。

      文藝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運工”,不是理論、概念的“畫圖員”,而必須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態度,又有以高于生活的標準來提煉生活的創造能力,從而能夠以優秀作品藝術地、審美地、豐盈地表現生活、照亮生活。

      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文藝工作者懷抱對人民的深厚情感,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功夫提升藝術創造高度,向文藝高峰邁進。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進入新時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藝創作“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識。如何更有效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如何在文藝實踐中更有創造性地推出高峰之作,是文藝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并交出合格答卷的重大課題。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準確把握時代精神和生活本質

      “我看見人怎樣把藝術和生活揉在一塊兒,把文字和血汗調和在一塊兒創造出來一些美麗、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這段話出自1949年7月巴金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期間所寫文章《我是來學習的》。它表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藝術創造和服務人民的內在需要,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常年奔波勞累,我的‘發動機’出問題了。我住進醫院了,要換心臟的瓣膜。你放心,手術一定會成功!我一定會回來的!”這是2020年5月作家李迪在手術前發給我的一段微信語音,一個月后,李迪離世。話語中有疲倦和無力,更有樂觀和堅定。他的“發動機”出問題,是因為太累了、太拼了!此前大約半年,69歲的李迪深入十八洞村,回京后忍著病痛寫作《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而最后的幾個故事,他已經無力自己寫出來,只能躺在床上通過手機向速記員口述。這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報告文學,成為李迪書寫脫貧攻堅史詩的精品力作。“有沒有感情,對誰有感情,決定著文藝創作的命運。”一輩子行走在大地上的李迪的藝術人生,正是這句話的生動詮釋。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文藝工作者懷抱對人民的深厚情感,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功夫提升藝術創造高度,向文藝高峰邁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文藝工作者來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回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延安,作家李季拜農民為師,在“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將自己的心與農民的心緊密相連、與信天游緊緊擁抱,寫出具有開創性的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上世紀50年代,作家周立波在家鄉湖南益陽清溪村體驗生活期間,經常同社員一起勞動。一次,他和老鄉們一起“扯田埂子”,由于用力過猛,扯斷了夾板鎖,周立波手腳朝天跌倒在水田里,滿身是泥,大家笑他成了“泥牯牛”,周立波則風趣地說:“比老黃牛還差一色呢”!周立波曾說,只有同農民群眾生活、勞作在一起,才能真正與群眾在思想上感情上打成一片。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山鄉巨變》正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經典。電視劇《山海情》何以打動無數觀眾并獲得飛天獎、金鷹獎等多種榮譽?編劇王三毛的答案是,寫這部劇的時候,真正把心把情都用在了這片土地上;主演熱依扎的答案是,《山海情》體現了中國人的友愛、團結和齊心協力共赴美好生活的力量。無論是延安時期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新中國成立初期周立波的《山鄉巨變》,還是當下的《山海情》,它們的成功都筑基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民生活。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先生這句話,在今天依然引發文藝工作者的強烈共鳴。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不忘“都和我有關”,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才能把握時代脈動,才能領悟人民心聲,才能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不斷提升閱讀生活、提煉生活的能力

      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實現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這是時代對文藝工作者的呼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創作的可能,是藝術創造、藝術進步的前提。從來自人民生活的文藝的原料,到形成觀念形態上的為人民大眾的文藝,離不開文藝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沒有這種創造性勞動,生活就只能是原料,而不可能轉化為藝術。文藝工作者是否具有“創造性勞動”的強烈意識和高超能力,直接決定了他能否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礎上創造精品佳作、攀登文藝高峰。

      中國文藝史上,一批有追求、有本領的作家藝術家注重提高自身閱讀生活的能力,致力于發掘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造,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美學風格,塑造了吸引人、打動人、感染人的藝術形象,為時代留下了令人難忘的藝術經典。羅中立的經典油畫《父親》,以對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對生活和時代的敏銳發現,從人們熟視無睹的無數個農民父親形象中,提煉、創造了充滿強烈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創作過程體現了藝術家在提煉生活時高超的創造性。文藝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運工”,不是理論、概念的“畫圖員”,而必須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態度,又有以高于生活的標準來提煉生活的創造能力,從而能夠以優秀作品藝術地、審美地、豐盈地表現生活、照亮生活。

      “劉建東的《無法完成的畫像》,幽微剔透,沉靜隱忍,實現了革命英雄敘事傳統的新變。張者的《山前該有一棵樹》中,堅韌不拔的胡楊閃耀著天山腳下兵團兒女的精神光譜。鐘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富于想象力地在日常生活裂隙中探測人性的高度。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中,‘家’與‘國’以樸素、誠摯的敘事達到了情感與價值的深刻同構。蔡東的《月光下》映照人的疏離與親情,古老的詩意轉化為現代經驗的內在光亮。”從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簡短的授獎辭中,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獲獎作家們在走入生活、貼近人民的過程中,展現出的閱讀生活、提煉生活的創新創造能力。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大批反映警察、醫生、消防隊員、外賣小哥等職業群體工作生活的影視作品,受到觀眾喜愛。創作者們敏銳地從我們身邊生活中尋找題材、激發靈感并進行藝術創作,在這些人物形象上,能看到忠于職守的專業精神、互相理解的人間真情,能看到奮斗人生折射出來的璀璨光芒。這些作品色彩斑斕、情境豐富、余韻悠長,共同演奏了時代生活的聲光交響。它們不僅是記錄,更是用理想照亮現實的藝術創造。

      時代波瀾壯闊,生活氣象萬千。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只有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斷提高“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才能將生活真實轉化為藝術真實,將生活之美轉化為藝術之美,才能以高峰之作寫透生活本質和時代精神,寫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作者為中國藝術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