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現實感、宏闊性與想象力 ——第八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重讀
      來源:文藝報 | 李 馨 聶 晶  2022年12月09日09:24

      第八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評選工作于2010年3月啟動,經過多輪審讀、討論,最終于2010年10月評選了出版或發表于2007至2009年的20部(篇)獲獎作品。其中小說類9部、童話類3部、詩歌類1部、散文類1部、幼兒文學類1部、報告文學類1部、科學文藝類2部、理論批評類1篇、青年作者短篇佳作類1篇,寓言類空缺。獲獎作品或以兒童為本位,關注兒童的個體生命發展和生存環境的變化;或具有多樣化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展示了兒童文學在展示宏闊世界方面的巨大潛力。此外,飛揚的想象力和諸多鮮活的兒童形象,使得許多作品具有穿越童年的精神力量,歷久彌新。

      深切的現實關懷

      深具使命感、責任感的作家從不會回避嚴峻的社會現實,兒童文學作家則總是將這份關懷投向孩童的生存生長環境。本屆的獲獎作品《穿過憂傷的花季》《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學生的成長故事》等作品都關注到了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命運,《你是我的寶貝》關注智障兒童,《公元前的桃花》則用孩子的眼睛觀察變化著的鄉土社會。

      王巨成的小說《穿過憂傷的花季》以貧瘠的山村和普通的鄉鎮中學為背景,講述了一群農村留守少年的花季故事。小說中的陸家莊和陳莊是中國很多農村的縮影。這里本來就貧瘠而落后,村里的青壯年紛紛外出打工,使得土地更加荒蕪。處于花季的留守少年們,在缺少了父輩的關心與支持后,就必須自己面對成長中的各種艱難和困惑。他們人生的航船因缺少了父輩的引航,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危險的偏移,甚至面臨著觸礁、沉沒。作者選擇留守兒童這一形象,源于作家獨到的眼光和深沉的社會責任感。彌漫在文字里的愛與同情,讓略顯蒼涼的畫卷徐徐鋪展中透出寬厚而溫暖的光亮。祖孫親情,同窗友誼,還有師生之間那種絲絲入扣的理解與善意,都向我們昭示著生活的希望。邱易東的報告文學《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學生的成長故事》通過一個個典型個案,揭示農村留守少年的真實現狀。作者沒有代替留守少年說話,而是讓留守少年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一顆顆傷痛的心靈、一個個殘缺的世界,由此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產生強烈的情感沖擊力。故事之后的采寫補記,則分析了每個留守少年出現問題的原因,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黃蓓佳的小說《你是我的寶貝》選點極為獨特。作品講述一名患有唐氏綜合癥的兒童貝貝的生活:貝貝的爸爸去世,媽媽離家出走,奶奶以頑強的毅力訓練貝貝,使之成長為一個淳樸善良的孩子。奶奶去世后,鄰居、舅舅等親人始終關注著貝貝的生活。小說沒有將故事導向俯視角度下的同情、憐憫,而是對貝貝光亮如水晶的靈魂給予真摯的贊賞。貝貝雖然因為生病而“弱勢”,但又因為他的毫無自憐、單純明朗而成就了另外一種意義的強大。小說由此發出了“讓每一個生命都能獲得有尊嚴生活”的呼喚,作品的珍貴之處也正在于此。曾小春的小說集《公元前的桃花》借用孩子的眼光看到“公元前”這個桃花燦爛的村莊被受到利益驅動的成人開發和破壞,始終包含著浪漫的意境和對現實的思考。由孩子的赤子之心去觀察世界,社會的變化和人情的復雜變得更為牽動人心。

      多元化的民族、地域特色

      在通過普遍性的情感喚起讀者共鳴的同時,本屆獲獎的不少作品都帶有鮮明的民族化、地域化特色,使作品充滿韻味。彭學軍的小說《腰門》以湘西鳳凰為地域背景,運用“兒童—成人”的雙重敘述視角,講述小女孩兒沙吉被寄養于湘西小城時的經歷。進進出出于湘西民居中獨具特色的兩扇腰門具有意象性,沙吉逐漸由一個自卑、自閉的孩子成長為堅強、開朗的少女。腰門陪伴了主人公的童年,它不僅僅是作為實物而存在,更是作為一個記錄了沙吉成長歷程的符號,一開一合之間,傾瀉的是時光的流逝與一個女孩的成長。腰門成為了主人公與自身心靈對話的場所,成為一個避風港。湘西的民風、民俗,吊腳樓、古老的城門、挑檐等當地建筑風格,及當地特有的吃食,構成沙吉成長的重要背景,增加了故事的實感,也豐富了小說的層次。吳然憑散文集《踩新路》獲得本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他的兒童散文多以云南多民族兒童的生活為創作內容,反映邊疆的人文風情與自然風光,而且常常以兒童的眼光來觀察,充滿了童心童趣。在《踩新路》中,許多篇章都寫得生動活潑,把云南少數民族傳統習俗、文化習慣、鄉土情懷,由孩童的感受寫出來,讓我們倍感親切。難忘的童年記憶和地域民族文化風情的深度融合,使得作品風格鮮明,具有令人折服的魅力。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動物小說《狼獾河》,具有強烈的東北叢林的野氣和悲涼之風。馴鹿、狼獾、雕鶚、熊、狼等動物,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深處的敖魯古雅自由出沒,那些擁有與山林對話能力的鄂溫克獵民的神秘歌聲也在山林中回蕩。黑鶴的動物小說往往不以動物擬人或借動物喻指人與人的關系,獨特的草原生長經歷使他更愿意關注動物本體,思辨人與動物在原始狀態下的關系。書中收錄的圖片與文字珠聯璧合,共同為讀者描繪了一幅人類和動物并行共生的圖景,具有詩一般的意境。正如授獎詞所言,作品“以文學的形式留下正在遠去的那一段獨特的民族文化剪影”。位夢華的《獨闖北極》獲得本屆科學文藝類獎項,作者曾獨闖北極,深入到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考察,并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并在之后多次帶隊考察北極。這本書即講述了位夢華在北極的傳奇故事,作者將斑斕多姿的極地探險親身經歷融入小說,講述自己看到的奇異現象,遇到的有趣生物。透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作品為讀者展示了極地獨特的自然特征和愛斯基摩人的生存方式。強烈的真實性和運筆的感染力,使本書兼具科學性、文學性、人文性。

      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不只體現在紛繁的兒童文學創作中,也體現在兒童文學研究中,張錦貽的理論批評類作品《改革開放30年的少數民族兒童文學》即是其中的優秀之作。少數民族兒童文學是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中不可或缺的極重要的部分,研究少數民族兒童文學具有重要價值。張錦貽閱讀了大量少數民族兒童文學作品,并進行了長期的潛心研究,文章多維度、多層面地探究了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的發展軌跡、藝術成就與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開拓價值。

      現實與想象的碰撞

      兒童處在“萬物有靈”的認知狀態中,世界并非一個冷冰冰的物理世界,而是處處充滿生命力。正如周作人所言,兒童文學有一種“非教訓的無意思”,“空靈的幻想與快活的嬉笑”,要比老成的文字更接近兒童的世界,“兒童空想正旺盛的時候,能夠得到他們的要求,讓他們愉快地活動,這便是最大的實益”。因此,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作品始終是深受歡迎的兒童文學門類。

      本屆獲獎作品涌現了多維度的富有創意的幻想?!饵S琉璃》與曹文軒以往的作品氣質迥然不同。作為“大王書”系列的第一部,《黃琉璃》是一部大氣磅礴的中國氣韻的幻想小說,展示了少年王攻取山峰的壯闊歷程。宏大的戰爭場面,少年王的成長經歷,東方文化元素,善與惡的對決,使得小說引人入勝。這不僅是曹文軒作品的創新之作,也為中國本土幻想文學世界注入了新的經驗。湯湯的短篇童話《到你心里躲一躲》從心靈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出發,為傳統的鬼怪形象注入鮮活的生命,創造了純凈的、富含古典韻味的鬼魅世界。湯湯將鬼與惡的聯系割斷,鬼一反常態,只是有一個嚇人的外表,而心靈卻比人類更柔軟、更美好。湯湯筆下的小鬼以明亮向善的天性指向為基礎,實現了兒童文學“以善為美”的基本美學特征。本屆終審評委之一劉緒源認為,這部作品“暗示了商業社會中情感的稀缺和寶貴,卻又帶著一種‘廣義的象征主義’”。飛揚的想象力、純熟的藝術手法,民間童話的韻味,使湯湯由此獲得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類獎項。

      金波的童話《藍雪花》借用雪花輕盈的身姿張開想象力的翅膀,塑造了一個飛舞著藍雪花的神奇世界,小姑娘藍藍來到盲人梅奶奶的家,度過一段溫暖的時光,梅奶奶復明的時候卻是藍藍離開的時候。離別與重逢,歡樂與憂傷,這些人類共通的情感在亦真亦幻的情節中顯得意蘊深厚,給讀者美好的享受。湯素蘭的童話《奇跡花園》以一個童話作家在叫做“奇跡花園”的原野中“撿童話”的經歷,為讀者呈現了一系列的奇跡故事和奇跡場景:會飛翔的房子、乘著月亮飛碟的蛤蟆、黑貓喜歡的長滿了魚果的魚樹、星星被子、鵝毛筆……單純、明亮而溫暖的幻想,使這部書具有純正的童話品格。湯素蘭的作品傳遞著這樣的創作理念:兒童文學作家不能滿足于創作為孩子請命和代言的文學作品,而應該致力于書寫給予他們快樂,撫慰他們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求真向善愛美之心的文學,《奇跡花園》正是這樣一部作品。白冰的《狐貍鳥》獲得幼兒文學類獎項,自如的“淺語”駕馭,豐富的情節和孩童喜愛的游戲性結合,使得故事別具趣味。作品中的形象,包括“紅袋鼠”“跳跳蛙”和“火帽子”等,都成為幼兒文學中的經典形象,陪伴了一代代兒童的成長。這正是幼兒文學的重要意義所在。

      鮮活的兒童形象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往往有鮮活動人的兒童形象,成為一代讀者的共同記憶。本屆獲獎作品同樣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兒童形象。鄭春華的《非常小子馬鳴加》將角色定位由幼兒延伸至兒童,用細致的筆觸講述了馬鳴加的學校生活和成長經歷。作品選取了多個兒童生活的細節,充滿想象力和生活情趣,同時又貼近當下,塑造出一個聰明、機靈、頑皮、充滿奇思妙想的小男生形象,小說活潑自然,親切可感。李東華的童話《豬笨笨的幸福時光》以“豬笨笨”這一形象來投射學齡兒童的生活故事。雖然主人公是一只可愛的小豬,但是望子成龍的父母以及普通兒童的“成長成才”和現實生活中焦慮的父母如出一轍。豬笨笨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和事與愿違的效果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產生了強烈的喜劇效果。更重要的是,《豬笨笨的幸福生活》并未止步于喜劇效果,而是意在以幽默的方式觸發讀者對現行中國教育體制弊病的反思。

      一些頗具男性氣質的兒童小說也是本屆獲獎作品的亮點。薛濤的小說《滿山打鬼子》將故事設置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東北“灌水鎮”,描寫一個叫做滿山的少年向自己最敬佩的榜樣——抗聯司令楊靖宇學習,配合抗聯隊伍與日本兵斗爭的故事。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天真而友好的日本女孩河野直子,還有一條日本軍犬大勇作。在一次爆炸中,大勇作受到驚嚇與部隊失散,滿山收留了它并幫助它忘記過去。作品由此提升了境界,戰爭的反思因這樣的巧妙設置而變得豐滿。最終,一個堅毅的少年、一條勇猛的忠犬,穿過茫茫雪谷,將一份重要情報送往抗聯軍營。薛濤曠達、熱情、豪放、真誠的寫作,為紅色文學畫廊中增添了滿山這樣一個動人的少兒藝術形象。翌平的小說《少年摔跤王》將目光聚焦于英雄少年缸子的成長經歷,鄉村少年缸子牢記家仇國恨,懷揣著一本《京城史話》來到北京,找到向往已久的“善撲營摔跤館”,經過摔打磨練,成長為“少年摔跤王”,并最終成為一名特種兵戰士。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嚴格自我要求,更加凸顯了缸子刻苦、堅持、拼搏、自尊的美好品質。作者塑造了這樣一個充滿陽剛之氣、有血有肉的少年英雄形象,激發、鼓舞著兒童讀者向上、進取的精神品質。

      第八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評選階段,恰逢改革開放30周年。這些優秀作品集中反映了我國兒童文學在一個時期創作的繁榮面貌和藝術水準,也折射了改革開放30年來兒童文學的長足發展。

      (本專欄由崔昕平兒童文學名家工作室供稿)